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伟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于七刚刚飞起来的方向呢。

    (本章完)

第407章 郭解是谁(6)() 
赤风马落在了城墙脚下,前蹄变成了减震工具,后蹄做支撑腿踩在河岸。这让它没受什么伤,只是因为马脸有点儿长,撞到了城墙擦破了一点皮儿而已。这让赤风有些不愉快,在止住了前冲的力道之后,它还没忘了拿前蹄狠敲几下城墙,以示抗议。然后便快乐的游回了对岸,继而便开始沿着护城河撒欢儿。

    捕快们的眼睛都直了,惊恐的嘴巴再也合不上了,于七却拍拍他们的肩膀说:“喂,都醒醒,想帮七爷我活动下筋骨不?我也帮你们都熟一熟皮子。七爷我信佛,打你们个半残就好。”

    捕快们终于被叫醒了,竟然一个个连话都还没说就双手抱头,双腿屈膝往地下一躺。刚刚那个和七爷调侃的人现在把脑袋都已经快藏到裤裆里了,还呜呜咽咽的说着话呢:“七爷别生气,小的身上太脏,您还是别打了。县衙的路您比小的还熟,如果用不上小的给您带路,那就不送了,哈,不送,您走好。”

    剩下的那些家丁都靠着墙根人挤着人往一起筛糠呢,于七眼睛向只他们一扫,他们就开始爹娘的乱喊。

    喊够了也没看到七爷有要动手的意思,有聪明些的就问于七:“七爷,您是不是要让小的们自己往护城河里跳啊?小的还会难度系数3。9的那种,反身翻腾两周半,转体两周半屈体倒立,天灵盖儿着地。嘿嘿,那样也活不成了是吧?不过没关系,那样死会很潇洒!总比被七爷您打成半残要强一些。”

    于七被这个奇葩给逗乐了,对奇葩点了点头说:“这个死法好,不过先别着急,您们都报一下自己是谁家的,然后在继续玩儿你的难度系数3。9成不?”

    于七话音刚落,家丁们也许是生怕把自己的东家给忘了,张老三李老四的说起个没完啊,像念诵佛号一样的一遍又一遍出卖自己的东家。知道都有谁捣乱之后,于七再没心情观查家丁们的难度系数了,他双手抄在袖子里,哼着小曲儿优哉游哉的下到了城门,照着守门军卒就是一脚,并对那个被他踢飞了去城墙上贴饼子的军卒说:“去,把门儿打开。”

    其余几个军卒也捋着墙根儿,都想往上爬呀,可谁也没爬上去,一个胆子略大些的军卒带着哭腔过来跪下说:“七爷,主簿不让咱们开门儿。”于七歪着脑袋斜着眼睛一副痞子做派的低头问道:“你妈应该还不想让你死的这么早呢,我弄死你成不成啊?”

    几个军卒被于七吓得直蹦,忽然跪着的那人说道:“七爷,小的有办法!主簿说不让咱们把门打开,可没说不让咱们把门拆掉啊?小的们立刻把门给拆了,爱咋咋地!”一帮军卒立刻都点头称赞说:“高,实在是高,再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来大家搭把手,把城门给卸吧喽!”

    城门硬是被几个军卒给卸吧了,也不知道他们哪儿来的那么大力气。李俊梅、于九、于十都像凯旋的将军一样骑着马进了城,赤风摇头晃脑的走在三人的最前面,发现几个正抬门的军卒有些碍事,大长脸来回一扫一扫的,把那些军卒又都拍回到墙根儿了。

    七爷飞进了栖霞县,一时间传遍了整个县城,高门大户闭门不出,平民百姓家家喜迎,这和七爷曾经在栖霞县的待遇恰恰相反。以前的七爷,老百姓觉得高攀不上,虽然于家三代都有扶危济困的美名,但是还没走到那个地步的百姓,只当七爷是一尊神,供奉在心里。

    高门大户就不一样了,哪一家都以攀附七爷为荣,而如今却都怕被七爷连累,所以都闭门不出,甚至还有派家丁守城的,倒也不尽然所有大户都是这样,却大体如此。七爷来到县衙的时候,主簿早跑了,只是没过多久,又被栖霞百姓给抓回来了。于七看着栖霞百姓说:“这个主簿,乡亲们打算怎么办?”

    百姓们有回答说把他绞死的,有说枭首示众的,也有说抄家灭族的,就是没人想让他活。其中有人这样对于七说:“七爷,翟进仁鱼肉咱们栖霞县久矣,这个主簿一直在为虎作伥。翟进仁该死,这个主簿也该死!这群嗜血吸髓的畜生都该死。”

    七爷说:“好,既然这个主簿如此可恨,那就没有必要让他见到明天早上的太阳了,大家有冤报怨、有仇报仇!”七爷的话还没说完呢,就已经有恨他入骨的百姓开始动手了。七爷话也说完了,主簿也被活活打死了。

    “七爷,我们跟着你干了,成吗?”聚集的百姓中有些人这样问道。于七说:“以前你们跟着我于七是为了活路,为了有口饭吃,而今你们再跟着我于七,极有可能会死,我们这是在造反啊!”百姓们说:“死怕什么?与其被鞑子的狗官逼死,还不如痛痛快快的和他们干一场!”“对!跟他们痛痛快快的干一场!”

    于七知道自己这一步最终最可能的结果,然而面前的这些百姓还让他知道了什么是民心可用。

    唐家泊的丁壮入夜后也赶到了栖霞县,栖霞县里也出现了数百想跟着于七造反的百姓。城门又被重新装回去了,栖霞县也成了于七的革命阵地。第二日一大早,七爷带着李俊梅和于九于十以及造反大军一起来到了粮仓,开仓放粮,周围许多早已吃不上饭百姓都来到了县城,接受于七的接济。

    从此整个胶东都在传递着这样一句话:“于七爷反了,唐家泊反了!”许多穷苦百姓与有识之士因此陆续来到了栖霞县投奔于七,三日之内,于七的起义军便增加到了三千人,这还不算他用来据守根据地——锯齿牙山的数百精锐。

    (本章完)

第408章 郭解是谁(7)() 
翟进仁死后,栖霞县主簿便用翟进仁的印信派人向邻近州县发出了求援,文登知县李萌成、即墨参将刘国玉、登州总兵李等会、登州都司王允升都先后带领援兵赶到了栖霞。

    每支援兵都不多,又都是分别赶到的,于七又怎么会让他们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逍遥快活?文登知县李萌成来到城下,一看栖霞已经被于七占据,就想往回跑,却被于九带兵追杀了三十多里,险些丧命。

    即墨参将刘国玉和翟进仁私交很好,可由于他属于莱州府,不属于登州府,道路不熟悉,所以被放牛娃王二小带入了于十的埋伏圈,一阵狼哭鬼嚎之后,刘国玉仅带着几个人逃了回去。

    登州总兵李等会带领三千绿营来到了栖霞,可谓人多势众,结果仅仅一个回合便被起义军消灭了一半儿。李等会战马和武器都丢了,仅剩下平生所喜爱的一根马棒。却也用这根马棒赶着一辆牛车才率领残部逃回了登州。登州都司王允升带来的是三百骑兵,还没等他去城下叫阵,于七就带领李俊梅和于九、于十冲了出去。

    王允升看到对面仅有四骑,显得满不在乎,结果仅一个照面儿,他的三百骑兵就剩下二百五了。如果不是骑兵跑得快,这点儿人马想剩下五十都难。

    起义军出城四次,每支清军都毫无例外,统统灰头土脸的从哪里来滚回到哪里去。起义军的信心空前高涨,然而李俊梅却开始有些担心了。“夫君,清廷看到我们的实力正在越变越强,周遭的各县根本无力战胜我们,所以各县如今紧闭城门,等待抚院大军的到来。一旦济南的援兵抵达后,必将是一场血战。”

    而于七也很清醒,他对李俊梅说:“是啊,我们的起义如果仅仅依靠这些毫无作战经验和训练的普通百姓,这条路根本不会走太远。”

    李俊梅又问:“既然如此,夫君何故又总是告诉每一个想要加入的人,起义是如何艰难?难道多一个人不就多一分力量吗?时至今日,您还从没有联系过曾经的部下以及江湖上的绿林同道。没有他们的经验和战力,一旦鞑子主力赶到,我们将如何抵御?”

    于七却因为李俊梅的话想了很久,却始终下不了决心,因为他早已预知了这场起义最后的结果,又如何忍心让亲朋故旧一同走上这不归路?于七并不像是在和李俊梅说话,而只是自言自语的说:“这英雄帖,到底是发还是不发呢?”门外却出现了一个声音:“发,当然要发!”于七抬眼一看,喊了一声:“表弟,你怎么来了?”

    说话间,门外走进来三个人,其中二位是于九和于十,他们又引着一位青年男子并肩走在一起。李俊梅见到此人显然也非常高兴,她对来人说:“叔叔,你能来,大嫂就放心了。以后运筹帷幄之事,再无需他人。”那人也连忙向李俊梅及于七见了礼,并说道:“大哥举义,怎能少了小弟?小弟自然要来。”

    来人是谁?他名叫王伦,是戚继光的小女儿、于七的姨母戚韶君与王道增所生的独子,又是于七的亲妹夫,可谓亲上加亲,为人足智多谋堪比子房。如果笔者这么说还不能让您加深印象的话,那么还可以提前剧透一下。

    历史上的‘于七之乱’最终失败了,不过从第一次起义到最后一次的失败,一共是十四年。山东一省前后因‘于七之乱’被株连者,多达十数万,死亡人数超过了明初洪武四大案死亡人数的总和,而且还超出许多。因为清军干脆不进行宣判,而是每到一处见人就杀。时人称此惨景为‘土地荒芜无人种,白骨堆山遍地磷’。

    清代文人所写莱阳县志记述道:‘大军抵莱阳,供应浩繁,及东过南务,即大肆屠杀。’

    最后能够找到根据的确定活下来的起义军只有于七与王伦,于七的妻子李俊梅同她们的小儿子战败后一起被俘于济南监狱,最终也都死于济南监狱。于十自刎而死,而于七的三妹即王伦的妻子则同王伦一起逃亡了。

    还有于七的长子于守宰在决战前将妻子与三个儿子送出去逃生,于七次子于守经则逃往了如今的大连。于七长子的三个儿子最大的只有七岁,最小的还不会说话,于守宰在与妻儿生离死别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