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伟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笔者想问一个问题证明一下这一观点:“苍狼和白鹿会水吗?不会水,那么他们在大洪水时期住哪儿?”如果按照进化论讲,苍狼和白鹿不会水,那么他们的祖先一定是会水的。苍天补,四极正,**涸,狡虫死,颛民生。

    咱就不晒盘古了,这些老祖宗们随便召唤出一位都是大BOSS级别的。女娲治理洪水,伏羲创造八卦,之后又有黄帝、文王、周公、孔子将中华文明深耕细耨,才有了我们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壮丽长卷。

    历史其实一直在告诉我们,我们的神明就是自己的祖宗,是我们的祖宗创造了人类世界最辉煌的文明。反过来讲,这个世界最辉煌的文明,是由人类自己创造的;是由一个可以随便吃苹果的人类民族创造的,而这个民族是龙的传人!

    从虞城至开封,约三百六十华里,明军在第四日中午抵达到开封城下后,立刻开始安营扎寨。而且朱四也如法炮制了清军的惯用伎俩,挖坑,把开封城围了起来。开封城虽然大,但是比不了大明百姓人口多。一听说官军兵围开封城,还已经包围了两位大清的叔王,地方百姓的干劲儿真是一个比一个足。能挖一锹的挖两锹,兜里有存款的不但自己干,还花钱雇人上去干。什么,军中粮食不够吃啊?没事儿,咱自己带着呢,不用皇上操心,要是大军需要的话,我们还可以给官军分点儿。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防止敌人出兵屠杀民工,朱四一次只让百姓们在一个方向挖。明军也没有四面分散包围开封,而是将全军绝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开封城的一侧扎营。工人在哪里干活,军队就在哪里驻扎,朱四根本不用担心多尔衮逃跑,如果他当真跑了,开封就算是白送给了明军。

    如此浩大的工程用时没有超过半个月,开封城南、西、北三个方面便被朱四沿着旧有的护城堤挖掘出了一道隔离壕。所谓的护城堤,其实就是宋代汴梁外城的旧址,因金兵侵宋的汴梁之战而被毁,直至明末都一直未能修复。朱四沿着被毁的汴梁外城为女真后人修建了一条隔离壕,可谓讽刺。当年的金兵侵宋,将徽钦二帝围在了汴梁城,逼得二帝出降。今日朱四将女真后人围在了大宋故都之中,挖了一道深四丈、阔七丈的隔离壕,也许是当年旧事的再一次重现,只可惜这次被围的是女真人。

    开封城外热火朝天的工程让城内的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如坐针毡。两位大佬站在城头上,多尔衮对济尔哈朗说:“朱由郎是不是疯了,竟然想要把我满洲八旗的全部主力大军包围起来?”济尔哈朗说道:“如果我们在开封既不准备与他们决战,又不甘心撤退到黄河以北,那么也就只有等这个疯子把咱们都埋在这儿了。目前明军的深壕还差一面未能完工,若想要撤离,趁现在还能来得及。”

    (本章完)

第515章 绝域卧铁衣(2)() 
多尔衮对是否撤离不置可否,来人禀报他,满达海回来了。多尔衮气吼吼的说:“带他上来。”满达海来到多尔衮面前时,额头上的头发长出了一层,脸上的污泥也有厚厚的一层,绵甲已经被树枝刮得破破烂烂,用两个词来形容他此时的形象,颓废、狼狈。

    “你还舍得回来呀!你的四万大军呢?”满达海被多尔衮这么一问,立刻抱着多尔衮的大腿高喊了一声:“叔王啊,侄儿真是九死一生啊。。。。。。”满达海把夏邑之战的整个过程,以及最后自己如何逃跑,又情急之下迷了路跑到太行山上转悠了许多天,全都细细的讲了一遍。可谓是痛诉革命家史啊,听得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的。

    济尔哈朗禁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道:“四万骑兵竟然在半日之内便被全歼,就算是我大军主力也很难做到啊。如今的明军,无论是他们的骑兵规模和战斗力的迅速提升,还是这些新编步兵的战法,都令我们很不适应,一时间也难以对他们的新战法琢磨透彻。我们对目前这支明军的最新情况太缺乏足够的掌握了,尤其是目前明军主力正合兵一处,我们要想立刻战胜他们,即使能够办到也需要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啊。”

    多尔衮探口气道:“郑亲王说的非常有道理,从萨尔浒开战一直到松锦之战,无论是胜是败,我军对明军的战法以及兵力布置,乃至每一位将领的优缺点特征,掌握的都太详尽了。可如今,我们对眼前的明军真的太陌生了。”

    是啊,多尔衮说的也没错,相对于努尔哈赤当年对明军情报的掌握,现在的多尔衮几乎对明军内部一无所知。毕竟当年老汉王一直在边帅李成梁的麾下,对明军的战略战术掌握的甚至比一般明军将领还要驾轻就熟,对明军将领的了解更可谓详尽。

    在李成梁的羽翼下,努尔哈赤给明军辽东边军诸将织起了一张大网。联姻、贿赂,各种感情牌应有尽有,所以他的孙女婿抚顺守将游击将军李永芳可以轻易的将抚顺白送给他,又比如李如柏最后的自尽。如果不是在明军中被努尔哈赤买通了的,比如李如柏、李永芳这样的一群亲戚故旧在萨尔浒大战中给努尔哈赤送出了准确的情报讯息。努尔哈赤凭什么能够做到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开玩笑呢?你且去吧,回头我就把你的老巢端掉。李如柏最后为什么要自尽以保持名誉?萨尔浒大战为什么努尔哈赤始终没有对李如柏下手,而李如柏也没有真的想要执行军令同努尔哈赤大战一场,而是一有风吹草动便立刻全身而退呢?

    有了这一张大网,后金军才可以轻易的在同明军作战的战场上所向睥睨。可如今朱四不但改变了这一切,改变了大部分明军的兵种和架构,更是在肇庆一次性铲除了绝大多数的奸细和投降派。锦衣卫对于清军安插在大明内部间谍网的侦破也从未有过松懈。以至于明军出击西北,海路偷袭登莱二州这样大的军事调动多尔衮竟然都一无所知。情报战方面明军的重新胜出,整个军事指挥系统的升级和改变,让清军在同明军作战时完全成了瞎子和聋子,就如同当年后金军对明军所做的那样。

    情报战才是战场之上最具杀伤性的武器,军事装备都在其次。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孙子在《军形》第四中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可如果不能破坏掉敌人的情报网,如何善守、如何藏于九地之下?如果不能掌握最准确的情报讯息,埋伏好了敌人却没来;十倍于敌而攻城,结果发现对方的城池只是一座空城或者是暗藏着大量未知的守军,那又当如何?

    只有信息化战争的前提下,才能将所有战争平台一一系统的整合起来,已经成为聋子和瞎子的多尔衮听到满达海说明军在不足一日之内便将他的四万精骑全歼,他还有信心同城外的明军主力决战吗?

    有了满达海的现身说法,济尔哈朗更加坚定了北遁的决心,多尔衮也准备撤退了。无论对未来的胜利抱有多少幻想,此刻他们必须撤退。不但要从开封撤退,还要把洛阳驻守的顺承郡王勒克德浑麾下的四万人马也一起带走。目前摆在诸位王爷桌面儿上的其实只有一个问题,就是该怎么走。

    多尔衮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是脑子还没坏掉,抉择之下他依然冷静的对济尔哈朗说:“即使我们想要撤退,也当仔细谋划了。小儿朱由郎目前包围我们的态势极有可能就是围三缺一啊。他暂时并没有用隔离壕封锁住城西,只是在城西布置了大量的部队,也许就是希望我们从他计划的地点进行突围。”

    济尔哈朗想了良久后说道:“朱由郎知道我们一旦做出北渡黄河的打算,就需要向西去接应洛阳的勒克德浑一起走。而李定国的潼关主力号称数十万,如果加上西北明军的全部,数十万人马绝对是有的。而且刘文秀也向潼关方向派出了大量部队,人数绝对不会低于十万。仅仅潼关一地,明军的数量绝对超过二十万,朱由郎放开城西,并且在那里摆开阵势意味着什么?”

    多尔衮捶着几案回答道:“意味着我们非从城西突围不可!城外三面都被挖开了隔离壕,我军的骑兵若想突围,从这三面的哪一面突围都会失去机动性。何况北面就是黄河,而东面和南面即使能够突围成功也会更加深入明军的腹地。朱由郎算准了我们必定会选择在城西突围,而且他还算准了即使我军突围,也将再次陷入他的人马和潼关李定国两面的夹击之中。这一次,他真的是吃定我们了。在他的布置下,我们无论能否突围成功,都必将丧失整个黄河以南地区。”

    济尔哈朗叹了口气说道:“是啊,咱们这一撤,徐州也必将不保。”多尔衮说道:“如果我们同他来一个鱼死网破,整个大清朝也许都将不保。”济尔哈朗心话,那咱还商量个什么,便郑重的说道:“那就请摄政王下命令吧,无论是战是退,我等都坚决执行。”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臂,被砍断了手臂的多尔衮终于知道疼了。在一番商议过后,两位摄政王决定天亮突围,分批次向西递进。前方安全便以响箭为号,作为对后续部队的指引。只是到了任命谁为前锋的这个问题时,两位王爷都犯了难。几次血战下来军中大将已阵亡了大半,而接下来的突围战也一定是异常凶险的。选择宗室做为前锋很不合适,宗室一旦战死对军心影响甚大,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战役目标的达成。

    就在二王踌躇之时,有一个人出现了,谁呀?鳌拜啊。虞城攻坚战受了箭伤和高必正的小板儿斧一通乱砍以后,鳌拜虽然伤势并不严重,却也让他修养了接近二十天。这也还是他身体极其强壮的缘故,否则哪里会有这么快。赶在大战之前,军中回归了一员猛将,还是满洲第一巴图鲁,这可绝对是一个好消息,多尔衮马上决定由鳌拜任前锋,明日天亮突围。

    (本章完)

第516章 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