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伟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萁艘淮δ嗵叮骶丝逃址苡碌匚Я松侠矗钏薹ㄕ跬眩膊辉傧胍跬蚜恕

    尼堪大喘了几口气、撇开了那把不能再用的刀,右胯摘出铁胎弓,反手从背后摸出了金羽箭,继续射杀、再继续。天空中的老鸦在盘旋,地上的烟尘在慢慢的变淡。前面倒下的是敌人;身边躺着的是战友;而在尼堪的背后,似乎还有灼热的阳光可以依靠。射光了箭壶中所有的箭,他甚至已经拉断了手中的弓弦,明军却依然前赴后继、不躲不藏、黑压压的向他扑来。尼堪又再次拾起地上的钝刀,奋起的与明军搏杀,他就像是一只被束缚住双脚的史前巨兽,正在被蚂蚁一样多的猎人们围捕。

    时间越来越慢,连湘江的水似乎也已经停止了流淌,阳光不知在何时已经走远,离他而去。没有力气了、早已经用尽了最后的一丝气力,但是,他的心却依然还在战斗、眼神更是从来都没有屈服,虽然已是气喘如牛,但他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依然还在。

    疲惫的只剩下意识的尼堪,他的脑海里依然在不停的拼杀,他没有像楚霸王那样最后选择割断自己的头颅,因为他的记忆里只有永不停歇的战斗。恍惚间,随着一闪刀光划落天际,他,像是在朦胧中看到了自己的头开始被几个明军挣来夺去。但是他已经太累了。。。。。。已经不能再阻止这种可恶的争夺。李定国?他又看到是李定国走到了他的身前!喝止了明军士兵们对这尊还在矗立着的身躯的不敬。

    明军士兵们此刻也仿佛都想到了什么,渐渐的都静了下来,一同注视着这位就算是死,也仍然岿然站立着的不屈战士。李定国静默了,他摘下了头上的兜鏊,抬拳击胸,向着这尊无头的身躯、曾经的敌人,敬起军礼!此时已是生死两茫茫,两个英雄隔着天空,望着自己的对手;两个世界虽已各归各路,却都在一同致敬。

    (本章完)

第120章 120两蹶名王一定国(4)() 
湘江两岸的明军,在各自打扫着战场,却都是默然的,尤其是那尊岿然的身躯旁边,没有一个明军来打扰。朱四的身旁有两名医官在为他疗伤,其中一个在帮他去除腿上的箭,一个在包扎他左臂的伤,伤势虽然都不重,却让明军将士们侧目。他们发现自己的皇帝竟然一边疗伤,一边歌唱!那是大明将士都极为熟悉的一首歌《红巾军军歌》,也是明军最早的军歌。

    风从龙,云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

    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

    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令人血脉贲张的歌声飘荡在天空之上,士兵们全都沉浸在歌声之中,默默站立。有一个朱四身边的白杆兵首先跟着皇上唱了起来,两个人、三个人,到最后,所有大明的战士都引吭高歌,直到每个人都唱得眼含着热泪。

    尼堪依旧矗立着他无头的身躯,而所有他带来的清军士兵都倒下了,两岸明军的歌声却一浪高过一浪,连湘江水也在奔腾,江面上还漂浮着许多清军士兵的尸体,这些尸体也会随着湘江之水一路向北,飘向长沙,去往岳州,并一直飘向长江和大海!湘江两岸的歌声中,有释放、有决心、更有胜利者的豪迈。

    埋葬了敌人和战友,朱四站在东风之下,向这北去的湘江抛洒了三杯烈酒。逝者如斯夫,有些人的人生的故事结束了,而江水依然在流动。对烈士们的怀念在心中,而战歌则萦绕于天际。朱四的心中在祭奠着,他祭奠牺牲的战友,祭奠着何腾蛟。没人在意这些漂泊的尸体会给下游的长沙和岳州带去些什么,因为经此一战,湖广的绝大部分地区已经毫无悬念的控制在了明军的手中。

    当报丧的队伍回朝时,顺治帝及摄政王多尔衮辍朝三日,大清亲王以下的官员至京城郊外迎接。爱新觉罗家痛失了这位英雄,塞北陨落了一位永不屈服的勇士。无论他面对的敌人是谁,他却是为了一个时代战斗过、牺牲过。有战争就会有牺牲,无论倒下的是什么样的民族。然而这就是战争,这便是历史,尼堪们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一个康乾盛世,换得了一个永不加赋的王朝。因此,我们理应记住这样的一个人,努尔哈赤的长子嫡孙——爱新觉罗。尼堪,谥号“庄”。

    尼堪战死之后,他的第二子尼思哈承袭了爵位。他的一生,初随天聪汗皇太极大战松锦、征讨朝鲜,随多铎追击并生擒了朝鲜国王李倧。入关后屡败大顺军李自成,又随豪格入陕西、攻汉中、平四川张献忠。在此次讨伐江南之前又刚刚同英亲王阿济格一起平叛了天津的土寇。可谓战功无数,威名赫赫,他应该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吧。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尼堪就是这样的一位勇士,我们不应忘记他的事迹,因为他属于我们华夏;因为他属于那个时代;因为他们都是英雄;更因为他们都是传奇。是的,这就是传奇,他生时讲一段传奇、又在死处留下一篇史诗。

    也许正是尼堪全军的力战不屈,救赎了另一个人的灵魂,这个人便是清朝的四个汉军王爷中可以被单独拿出来说一说的人,也是在有些人眼中,唯一一个可以得到些许原谅的汉军王爷。其他的三位是吴三桂、耿仲明和尚可喜,而我们这里要讲的是——孔有德。

    尼堪与李定国的湘江大战过后,孔有德很明白,清军在湖广所有的部队都陷入到了一个天大的圈套里面。如果明军在吃掉了尼堪之后,还觉得饿的话,那么他孔有德就一定会是李定国饭后的第一道甜品。

    放眼江南,能够阻挡住李定国横扫的就只有济尔哈朗了,可是济尔哈朗这会儿出差了,被朱四和马进忠的一个祸水东引,就骗到了千里之外。可苦了济尔哈朗的这次旅行,因为他看不见小乔,更是寻不见朱四的新娘子苏裴,至于活捉朱四,更是不要再想了。

    孔有德的鼻子也很灵,深知如果这时不跑,最后小命儿不保。然后?然后他便带上大军连城门儿都没来得及关上就逃了,可没过多久,他竟然又带着队伍回来了。却不是为了要关城门儿?而是被人家给打回来的。郝永忠在尼堪从衡州出发,开往广西方向的时候以后,便带领本部人马堵截住了他们的归路,而这也是朱四整个战役计划中极重要的一部分。郝永忠变成了一把大锁,已经将清军的残部死死的锁在牢笼里面。

    这把大锁就横亘在衡州与永州之间,距离永州相对更近一些的位置。孔有德在他面前又怎会讨到便宜呢?被一顿暴虐之后,孔有德只好选择继续退守永州城。逃回来的孔有德也许刚刚还在庆幸自己的运气不错,居然没有被郝永忠给砍死,他可没胆量同那位郝大胆拔刀相向。

    可炮声又接二连三的响起来了,他走到城楼上观风景,满眼见到的都是李定国的兵。一颗心啊,就从城楼上直接掉到了护城河河底儿啦。漫山遍野的明军正像蚂蚁一样的围上来,想逃是逃不出去的,自己不但已经被重重包围,而且明军已经开始攻城了,虽然四处的守军都在奋力抵挡,可是他手头的兵力根本不足以防守住永州的四面城墙。

    孔有德的永州守军与衡州不同,衡州守军尚可喜有兵9000人,又有尼堪大军追击倪兆龙之前抛弃下的500多门火炮和炮手,城防可谓是固若金汤。而孔有德是跟着尼堪一起追击的,与尼堪同样的都是轻装出发,所以目前是既缺粮草、又无守城器具。手中仅有的7500人面对李定国数万大军的包围,只能选择去一种较为体面的死法了。至于外援嘛,还是管阎王爷要去吧。

    李定国也没有让他失望,在攻城进行了五日以后,于永历三年二月中旬,便攻破了他的永州城。孔有德很不幸,李定国却很高兴,因为这种捡便宜的战斗,他的顶头上司皇帝朱四是最喜欢的,可是朱四这次却来不了,因为他受伤了,李定国不讨厌朱四,却也不喜欢朱四的泼皮精神和二杆子的本事。明明是自己亲手干掉了尼堪,还费了好大的力气,朱四却只唱了一首歌,便轻轻松松的把男主角儿的身份给抢了去,这让骄傲如李定国这样的人如何不气?

    (本章完)

第121章 121两蹶名王一定国(5)() 
这回又逮到一个清廷的王爷,李定国只想要趁早把孔有德给弄死,省的朱四再来凑热闹、添乱。于是,孔有德也只能悲剧了,五天,仅仅五天,这还是他辽东汉军的强悍战力勉强支撑出来的时间。可他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当他第一次向着自己的族人举起屠刀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已注定了。即使如尚可喜一样苟活到几十岁,在汉家人的心中,他也连一条死狗都不如。

    今天,自己的族人终于要将屠刀回向,就要举起刀砍到他的身上了,孔有德的心情很是矛盾,他在矛盾中垂死挣扎,他站在城头像一个普通士兵那样去迎击明军的蚁群。这样的行为却不是有什么理想在支撑着,支撑着他的就只有无尽地恐惧。直到当一切都无法挽回时,这种恐惧依然存在。

    那是在城门失守以后,孔有德面对败局和数不清的敌人怅然失声到:“已矣!”意思是说,完了,我也没辙了。随后就丧打游魂的回到了自己的居所,此时身后还有一些死忠在跟随他。孔有德看了看这些人,无奈的摇了摇头说:“把那些箱子都抬过来。”

    什么箱子这么重要,快死了还放不下?原来是他数个月以来在湖广和广西所掳掠的珍宝。死忠们将这些珍宝都抬到了他眼前,以为王爷真的很仗义,临了还能散尽家财分给自己这些老兄弟们。

    没想到孔有德竟然盯着这些珍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