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工程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走到豪格面前,双膝跪地,振声道:“奴才愿领铺兵,驱奴役,为平西王运炮入川,抢修汉中栈道,力争早日攻破剑门险关!”

    豪格瞪着眼睛,怔住了。

    满帐军将顿时鸦雀无声,无人说话,所有的人都不可思议的瞧着跪在地上的苏勒,几乎忘记了呼吸。

    苏勒要去修路?

    为什么?豪格和鳌拜脑子里蹦出来的,就是这么个问题。

    为了不让这个多尔衮的人立功,豪格一直不肯让苏勒领兵,带在身边,不给他一兵一卒,连护兵都仅仅给了十个人,就是怕落下口实。

    现在他想去修路,豪格立刻警惕起来,苏勒要做什么?

    不过脑子里略一思索,豪格又坦然起来,现在自己大军身后至汉中一线,除了有那几千明军在游荡外,没有敌军,贺珍的叛军远在安康,苏勒想杀敌取得军功也没有出路,而且修路都是铺兵,战力有限,用来打那些明军都有些够呛,既然如此,放他去做修路的苦工又如何呢?这家伙不在身边也好,眼不见心不烦。

    于是他善意的笑着,看向苏勒道:“好,既然你有这份心,拦着你也无益,本王就给你五千铺兵,并一万南蛮奴役,抢在平西王大炮入川之前,抢修栈道,不可延误!”

    苏勒顿首振声应道:“奴才遵命!”

    豪格脸上带笑,向鳌拜看去,鳌拜也微笑着,不为人所察觉的轻轻点点头,示意这样做没有问题,苏勒要去修路,就让他去吧。

    两人相视大笑,引得帐中众将也跟着大笑起来,吴三桂笑得最欢,他还以为,豪格如此高兴,都是因为破关有望了。

    笑声中,谁也没有看到,苏勒低垂着的脸上,带着浓浓的杀意,那双漆黑的眼眸,因为仇恨而充满血丝,一张俊朗的脸庞,变得狰狞无比。

    他的口中,轻轻念叨着一句话:“王欢!我终于找到你了!”

    (本章完)

第249章 战汉中(八)() 
大清陕西总督孟乔芳,这段时间以来睡眠质量非常不好,常常在深夜被僵梦惊醒,口中大叫:“贼军来袭!”,仓皇而起,惊得他的几房妻妾觉都不敢睡,看着他彻夜无眠在房内绕圈子度步,愁容满面。

    由不得他不愁啊,自以汉军乌真超哈营两旗梅勒章京的身份坐上陕西总督这个位置以来,就没有安生过,孟乔芳是顺治二年上任的,上任伊始,就逢关中群寇不断,李自成余孽四散为盗,几乎遍布陕西全境,这些盗贼三五成群,小的数十人,大的上千人,呼啸而来,掠夺而去,聚众为祸,甚至敢攻打县城,截杀清廷军需,嚣张至极。孟乔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调集八旗汉军兵力,好不容易将境内盗贼响马打压下去,还没有消停多久,西安又发生了妖道胡守龙谋反一事,蛊惑城内百姓上万人,喧哗鼓噪,意图造反,幸好发现得及时,孟乔芳当机立断,抓住胡守龙等为首者,悬其头于四门,将一场民变消散于无形中。

    但是紧接着,贺珍又反了,足足七万叛军兵马就在他西安镇城周边兜着圈子,仿佛随时都可以围城攻打,将孟乔芳紧张得一连半个月都吃住在城楼上,家都不敢回。

    幸亏谭拜和玛喇希回兵及时,四万大军以雷霆之势将叛军赶到了川北之地,解了西安之围,让他松了一口大气,能够腾出手来专心干好收集粮草、供应豪格大军给养的重任,却不料,从阴平道上突然杀出了一股明军,出人意料的攻陷汉中,还杀了汉中守将,烧尽城内积蓄的粮草,断了豪格大军粮道。

    这可比贺珍围城更加让他心烦,豪格可是奉皇命收复四川的啊,如果因为自己差事没做好,让豪格被饥饿所迫,无功而回,那么他孟乔芳的罪过就大了,降爵削职都是轻的,重的孟乔芳想都不敢想。

    于是孟乔芳上赶着筹集粮草,搜刮郡县,在短短五天内,又收集了一万石的粮食,加上西安仓房中积累的一万石,总共两万石粮食又装上了车,派出汉军副将陈德、任珍领兵两千,送粮往汉中。

    西安距汉中,不过五百多里地,穿秦岭即到,官道顺渭水至陈仓城出散关,一路向西,这便是历史有名的陈仓道,虽然相比东边的子午道、斜谷道路程要远上一些,不过道路平坦易行,故而明末以来,是汉中距离西安最为好走的一条路,也是来往商贾、客商最常用的一条路。

    孟乔芳的粮车,就选择从这条路去汉中。

    汉中以东,相比西边要太平一些,没有大股流匪作乱,贺珍的叛军被牢牢限制在安康一带,也没有窜入的可能,所以陈德和任珍二人虽然带的兵不多,心里却并不十分担心。

    何况汉中玛喇希也派出了两千人马接应,他们的随军粮草也不多了,同样急需后续补给。

    两边人马约定在陈仓道的出口碰头,有汉中援兵呼应,这一趟运粮更加稳妥了,孟乔芳忐忑的心终于定了下来,在目送长长的粮车队伍消失在城外官道上之后,他放心的回去总督衙门筹集下一趟的粮草了。

    顺着渭水一路西行,陈德等人跋涉在沿着河道修筑的官道上,不数日,就到了陈仓城,在这里休整一天,队伍再次起行,第二天就到了大散关,至此,沿途风景为之一变,由秀丽的水天交印变成了巍巍峻岭,秦岭那伟岸雄壮的山势扑面而来,原本笔直的官道也顺着山势,变得曲折多弯,坡道起伏,更加难行。

    大散关是陈仓道的东边隘口,有清兵把守,盘查过往行人客商,而秦岭另一边的西边出口凤县,同样也有清兵守备,而且玛喇希的援兵,就等候在凤县。只要穿过秦岭,走过三百里山路,两路人马合为一路,共计四千八旗战兵,足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游荡在汉中附近的明军。

    六月里的天气,已然有些暑气,但秦岭山高,却并不炎热,山间凉风习习,树影婆娑,惬意得很,汉军八旗兵都是辽东汉人,习惯了关外苦寒,哪里见过这等风景,纷纷大呼舒服,兴致勃勃,就连赶车挑担的尼堪奴隶,被山风吹在身上,好似将浑身疲惫吹去了一般,都轻松了许多,走起来分外轻快,三百多里的山路,虽然爬坡上坎,艰辛劳累,却在众人努力之下,不出十天,就堪堪走到了凤县边上。

    眼看着起伏的群山,已经渐渐的抛到了身后,连绵不断的高岗丛岭,也逐步趋于平缓,陈德和任珍的心里,越来越安稳乐观,他们倒不是怕在这山沟沟里碰上明军之类的敌军,而是担心躲藏在大山里的山贼土匪,这些靠山吃山的毛贼最善于挖断道路然后打劫受阻的客商,遇到了虽然能轻易杀散,但被断了道路就很麻烦,毕竟孟乔芳临行时告诫了他俩,这些粮草是很赶时间的,拖延了肃亲王雷霆一怒,几个脑袋都不够砍。

    好在一路平安,前面眼看再有十几里地,就能走出这道山谷,众人的心里踏实起来,凤县驻有五百汉军,还有汉中接应的人马,足以保证安全。

    副将陈德,出身行伍,原明廷山西镇副将,本是性情中人,最喜欢喝酒听曲,狎妓摘花,这时候路途顺利,心情舒畅,骑在马上环首四顾,自觉一切尽在掌握,不由得鼻孔里哼哼有声,优哉游哉的哼起了小曲。

    这等粗人,自然唱不出什么高雅曲子,一首“****哼得跑了好几里路的调,旁人几乎无法辨别他猪叫一样的声音里唱的是什么,唯有他自己却悠然自得,一步三摇的摇着脑袋闭目自乐,就连自己的长刀,也随手扔给亲兵代为拿着。

    副将任珍走在后面压阵,虽不似陈德那般无聊,却也同样心宽不已,满肚子盘算着等这趟差事交割了,带着麾下弟兄们去附近那个城池搜刮一番,总不能白走一趟吧。

    正当他埋头琢磨着时,却听前面一阵喧哗,有人惊恐的叫喊起来,井然有序的队伍,突然间混乱起来。

    任珍心头一跳,赶忙抬头,只见前方官道上,一群民夫奴隶四散奔跑,有自己的兵丁拿着兵器迎头朝前冲去,人来人往,有人向前奔有人朝后跑,你挤我我推你,乱做一堆。

    “怎么回事?”任珍心知不妙,在马上坐直身子,厉声喊道,同时将背在后背的一柄硕大的开山斧提到手中。

    “跪下投降者不杀!”还没等有人回答他,任珍身后不远处就响起无数个喊声,都带着川中方言味儿:“夔州军不杀降者!”

    伴着喊声,从身后看上去陡峭无比的山岭上,猿猴般的冲出来许多身着白袍,手持劲弩的兵丁来,个个凶神恶煞,似催命阎罗般扑了过来。

    (本章完)

第250章 秦岭中的回人村落() 
“敌袭!”贺珍立刻反应过来,飞快的从马屁股上取下挂在那里的圆盾,护住自己的身躯,同时高声吼叫:“护住粮车,护住粮车!”

    几乎与他的吼声同时响起的,是一阵阵弓弦声震荡的闷响,摧山弩特有的连射声此起彼落,将一阵阵箭雨泼向在谷底官道上排成一字长蛇状的清军队伍,笨重的粮车首尾相连,占去了官道全部宽度,清兵们站在两侧,两边山上都有弩箭射下,躲都没处躲,慌乱中唯有拼命缩下身子,朝粮车底下和骡马身后钻去。

    粮车底下又有多大空间呢?许多清兵无处藏身,瞬间就被弩箭射成了筛子,高声惨叫着倒了下去,虽然没有响应夔州军的喊声跪地投降,但这一波突如其来的箭雨带走了许多清兵的生命。

    白袍兵们飞快的射空了手中弩箭箭盒,将摧山弩往腰间一挂,捡起脚下的长枪,在漫天的“杀鞑子啊!”喊叫声中,如下山猛虎,从两侧山上直冲下去。

    贺珍是很幸运的,他手持的圆盾是骑盾,并不宽大,只能堪堪护住脑袋脖子,却神奇的在箭雨中毫毛未损,待感到箭雨一停,他立刻站起身来,用斧头将插在盾牌上的几支箭杆切断,抬头看去。

    一看才发现,在身边还能站着的人,只有十几个了,满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