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我号令!”头目眼露杀机,拔出了腰间长刀:“随我督阵!”
“喏!”一百多人的骑兵队,齐声吼道,骑枪平举。
头目策马向前,双腿紧夹马腹,战马开始小跑起来,随着速度的加快,马上人的双腿夹击马腹的力度越来越大,马也越跑越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加速到了风驰电掣的地步,身边的一百余骑,紧紧跟随在头目身侧,形成一道奔腾的横线。
此刻城头上的炮击已经停止,在隆隆的马蹄声中,埋头狂奔的流民们惊讶的注意到了快速逼近自己的骑兵们,惊讶不已。
没有军纪观念的流民,浑然没有想到这些骑兵来做什么的。
“掉头回去!捡起泥包填壕!”头目咆哮着:“不从者杀!”
他的马跑在最前面,已经逼近了散乱后退的流民中跑得最快的那个人。
那是个较为年轻强壮的人,身上的衣着虽普通却无破洞,显然不似一般贫苦人,应该是个经商或者读过书的人,脑子也比较机灵,这从他逃跑中的位置就能看出来。
头目高举的长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视之令人生畏,那人一个激灵,立刻意识到,这些骑兵绝对不是来接应自己的。
他脚下一个急刹,身子灵活的一个回转,返身就跑,他听清楚了,那马上的骑兵叫他们回去扛泥袋,否则就要砍人。
铁弹虽可怕,可是毕竟现在没射了,眼前的刀却是近在咫尺,孰轻孰重,一想便知。
但在疯狂后退的人流中要想折返跑谈何容易,虽然人跑得分散,但刚回头,他就迎面与另一个埋头逃命的人撞在了一起。
头顶眼冒金星,两人都是一个踉跄,跌倒在地,彼此都是大怒,坐在地上正欲爬起来,就突然感觉眼前一黑。
一匹健马奔到了眼前,马上骑士的身影魁梧,遮挡住了头顶的太阳,以至于坐在地上的两人感觉似乎有一片云飘来挡住了日光,张着嘴巴正欲出声,雪亮的弧光就迎头劈了下来。
刀劈了两下,砍了两颗人头。
头目将长刀在地上戳了两下,将两颗头串在刀尖上,高高举起。
与此同时,列成横队的骑兵们大开杀戒,像一道拦洪堤坝,生生阻挡住了溃退的人流。
用的是刀子和长矛。
“后退者杀!”
头目再次高声吼道:“滚回去将泥袋填满壕沟,否则不许回头!”
骑兵们学着头目的样子,将砍下的人头串在长矛骑枪上,如一道举着人头的篱笆,又如凶神恶煞的修罗,高高扬起在空中,震慑着流民们。
突如其来的杀戮,当然将本就精神崩溃的流民们镇住了,他们哭喊起来,跪在地上哀求,希望兵士们能给他们一条生路,因为城头上炮火太过猛烈,继续往前必死。
骑兵们不为所动,只是催马向前踏了一步。
流民们绝望了,悲悲戚戚的站起来,要么咬着牙,使尽全身力气向城墙方向奔跑,希望能抢在火炮射击前跑到壕沟处,要么木然的跟着人流后面,随大流的跑着,却不知道要干什么。总之,骑兵们的行动起了作用,五千人又掉头了。
城头上的清兵却紧张起来了,返折跑的流民不可怕,五千人的人数也不可怕,就算护城壕被填平了也不可怕,那玩意儿本来只能起个拖滞作用。
真正可怕的,是陕北叛军的手段,这是原本李自成之流的手段啊,作为原来的明军、现在守城的清军,他们再清楚不过了。
当初贼军裹流民攻城,用的就是这种招式,蛊惑流民打前驱,真正的战兵在后面,守城的人又不得不开炮射箭击退流民,流民之多,杀之不绝,等到城上弹尽粮绝,贼军主战力才会上场,多少大城巨岜,就是这样被攻下的。
钟楼上的孟乔芳,虽然早有心理准备,此刻也脸色煞白,最担心的事就是这件事,陕北叛军果然效仿流贼军,用了这等手段。
“没想到你们汉人,也用驱民为军的法子。”一个声音在身边突兀的响起,将孟乔芳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却是哈哈木,这个鞑子大员不知道什么时候,也站上了钟楼。
哈哈木见孟乔芳一脸扭曲,貌似惶恐不已,冷冷的哼了一声,晒然道:“孟大人脸色如此难看?莫非是被叛军吓的?”
孟乔芳清醒过来,皱眉道:“非也,下官不过是见贼军众多,心中焦虑而已。”
哈哈木却将大手一指,冷笑连连:“孟大人无需如此,此等逆贼,貌似人多势众,却是不经打的,等到平西王大军一到,就能轻易平之。”
孟乔芳心中暗道,那是当然了,不过平西王在哪呢?
想到这里,他开口道:“哈大人说得不错,不过看叛军这架势,护城壕今天之内就能被填平,到时候叛军真正的攻城就会开始,你我须得苦战,不知平西王何时能回师?”
哈哈木皱起眉头,闷声道:“不知道!”
此刻城头上再次炮声轰鸣,第二轮炮击开始了,但流民们冒着炮火,没有人敢回头逃走,拼了命一样捡起地上的泥袋子,疯狂般的冲到壕沟边,扔了下去,有些人惶恐间找不到自己丢下的泥袋了,就抓起一具具尸体丢进壕沟里,反正不就是填平这沟吗?扔什么东西下去都一样。
又宽又深的壕沟,渐渐的被填平了一段近十丈宽的距离。
城头的弓手和鸟统手也没有闲着,壕沟距离城墙不过十丈远,弓箭和铅子都能打到,蚂蚁般奔到壕沟边上的流民就是一个个活靶子,弓手和鸟统手们轻松的拉弓举枪,精确的瞄准射击着。
战事持续了大半天,下午时分,陕北军中敲响铜锣,鸣金收兵。
王永强很满意,一天下来,能填平一段壕沟,就是一个好的开端,虽然付出了近三千人的代价,不过很值得。
填平壕沟,就是一种压力,城内的人就能知道,这十几万人,不是来旅游的,而是真的来要命的。
他见好就收,命令除了派出战兵监视西安四门防止里面的人突围以外,其余的人继续抢修营地,务必要将营地修成铜墙铁壁,环绕营地的壕沟要又宽又深,都快赶上西安的护城河了,弄得下面的人莫名其妙:我们到底是来攻城的,还是来修城的?
……。
此刻的吴三桂军中,气氛紧张,一众军将济济一堂,齐聚中军帐,围着居中而坐的平西王,争论不休。
(本章完)
第336章 换天了()
“贼军已然兵临西安城下,王贼势大,协裹流民二十余万,城内军马不多,一旦有所闪失,我们吃罪不起。”随军的陕西巡抚黄尔性最为惶急,这时候也不顾自己文臣身份在一群武夫中格格不入了,急切的大声说道:“城内还有哈大人在,他高挂着吏部尚书的品衔,如果他陷于乱军中少了一根汗毛,摄政王断然不会轻饶了我们,削官去职都是轻的,砍头抄家都有可能!”
黄尔性的家小财产都在城中,那是他几十年费心费力搜刮的黄白之物。万一城破,他就剩下孤家寡人了,而吴三桂等人是客军,对西安不一定那么上心,故而黄尔性听闻叛军重兵围西安,立刻就坐不住了。
“王爷,立刻发兵,刻不容缓啊!”他几乎要跪下去了。
吴三桂淡淡的看看他,见黄尔性满脸哭丧,心道不知这副嘴脸几分为了朝廷,几分为了自家。
嘴上却宽慰道:“黄大人莫急,兵家之事,宜从长计议,否则乱了方寸,解围不成反而把我们也搭了进去,大人放心,一切有我在,西安就不会有失。”
李本深也附和道:“是啊,黄大人切莫着急,须知关心则乱,贼子指不定就等着我们慌乱呢。”
黄尔性没奈何,哪怕心急如焚,自己手里没兵权,调不动这帮大爷,只得唉声叹气的立在一边。
吴三桂安抚了黄尔性,又肃容向帐中诸将道:“如今之计,诸位可有良策?”
王屏藩站出来大声道:“王爷不是早已定下方略,我们守在此地东西观望,王贼来了灭王贼,明军来了攻明军,既然王贼先来,那我们就先回师西安,先灭了那王贼再说。”
诸将有人点头附和,这是早就定下的计划,王屏藩说得没错。
黄尔性大喜,冲王屏藩连连作揖。
吴三桂冷漠的一张脸,没有表情的低头看着眼前的桌子,仿佛那上面有花一样,不置可否。
而夏国相、李本深等机智之辈,看了吴三桂的反应,都若有所思,没有作声。
王屏藩说了几句,突然发现吴三桂像没有听到自己说话一样,垂着眼皮不说话,先是一愣,继而惊觉了什么,立刻向吴三桂躬身拱手道:“这个,事态瞬息万变,兵法云随势而动,末将虑事欠妥,还是听王爷斟酌决定!”
这话头变得好快,听得黄尔性充满喜色的一张脸定住了,吴三桂微微赞许的瞟了王屏藩一下,这个王大刀,终于开窍了。
救西安,那是必须的,不过不急于这一时,孟乔芳传来的消息,那陕北王贼居然有二十五万人,这是谁也没想到的,二十五万人是什么概念?当年孙传庭率秦军、川军、河南兵近四万人于潼关与李自成决战,李自成裹流民无数号称三十万,两边相对,孙传庭的官军血战败北,一代名将坠于潼关城下。顺便说一句,石柱秦翼明当时就是孙传庭帐下一总兵。
如今王永强拥兵二十五万,哪怕其中有三分之二是流民,这数目也非常可怕,吴三桂麾下不过两万多人,虽然皆是辽东精锐,名扬天下的关宁铁骑也在其中,但乱拳打死老师傅,兵精架不住人多啊,孙传庭的下场就在眼前,吴三桂可不愿重蹈覆辙。
所以从接到叛军围城人数那一刻起,吴三桂就动摇了初心,决定先等一等,观察打探一下,一来探知到底乱贼有没有那么多人,二来呢,西安坚城一座,没那么容易被攻下,如果能利用城池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