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工程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傥墓倌抗饣怕业幕乇茏判3〉姆较颍路鹉抢镉惺裁慈盟歉械轿肪宓亩鞔嬖谝谎

    而武将们则心头拔凉,唉声叹气又意兴阑珊,望向校场的眼睛透着羡慕嫉妒的光芒,一些人看看那边,又看看畏畏缩缩的自家亲兵,把头乱摇,恨铁不成钢的把脚踏得砰砰响,上马就走。

    校场上,雨势滂沱,龙王爷得了重感冒,喷嚏一个接着一个,下了五六天的大雨,没有一丝停顿的迹象,反而愈发大了几分。

    “这雨好大,黄河怕是又要决堤了。”韩昭宣站在王欢身后,目光炯炯,嘴上说着黄河,眼睛却看着校场。

    云是黑的,雨滴降下,落在黄色的泥土地上,腾起灰蒙蒙的浅色雾气,整个校场都笼罩在蒙蒙雨雾里,这天气,没人会愿意站在雨里去。

    一片白色的磐石铺在校场上,任雨打风吹,巍然不动,如林的长枪、偶尔喷出鼻息的战马,提醒着看到它们的人,这里的,不是石头,而是夔州战兵。

    横成排竖成列,站在哪里哪里就是一个坑,魔鬼般的训练打下的队列基础、铁面无情的军法造就出来的军队站在大雨中,标枪一样的身姿让人产生了错觉,仿佛屋檐外面下的不是狂风暴雨,而是杨柳春风。

    刚刚进去时,义军首领们就看到夔州军在列阵,那份风雨无阻视暴雨如无物的模样,看懂兵的人暗暗心惊,联想到自己,如果把手下那帮人拉出去淋雨,恐怕首先就会哗变。

    而夔州军的兵,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无声无息,连大声说话的人都没有,除了军官的口令之外,唯有风雨伴随的脚步声。

    这就很可怕了。

    虞胤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站在王欢身后,作为武将,在这个时候,他觉得如果开口都是一种冒犯。

    “他们应该不会乱来了,起码不会下绊子使坏,虽然还不能做到令行禁止,但原本就不要指望他们过多,太原的事情,就落在你们身上了。”王欢淡然道,韩、虞二人躬身应承,心里踏实了不少。

    王欢走出屋檐,进入雨帘里,前行十余步,来到军阵之前,李廷玉和马新田站在队伍前列,身上的铁甲已经水流如注。

    有亲卫想递上蓑衣,被后面的马万年拦下了。

    韩昭宣和虞胤想跟上去,犹豫了一下,只是与马万年一起走出房檐,站到雨里,却不敢踏前一步。

    王欢身着布袍,片刻间就全身湿透,他却毫不在意,任雨水淋漓,肃容看着白甲军阵。

    无数夔州兵也看着他。

    天地间,雷霆游走,霹雳闪烁,呜咽的风卷过,吹动战士们盔顶的红缨。

    “我夔州军!”王欢举起右臂,振声吼道。

    无数右臂举起,洒开一层水雾。

    “战无不胜!”

    从无数张嘴里喷出的热气,化作股股气流,震开了甲胄上的水,空气为之一滞,就连下落的雨滴,仿佛在那一瞬间都停留在了空中。

    韩昭宣和虞胤已经快要窒息了,双手都在发抖,如雷般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回荡,万物都已消失,眼前所见的才是唯一,天地变为白色和红色,白色是甲,红色是缨。

    李廷玉和马新田的手臂举着,看向王欢没有动。

    “李廷玉为主将,马新田为副将,五十里外红泉寨,带回刘泽清的人头!”王欢眯着眼,让额头上的雨水顺着脸颊流下:“最近的清军都在百里开外,你们没有羁绊。”

    两将点头拱手,翻身上马,李廷玉扭头过去,简单的发了个口令。

    万人军阵开始无声的移动,一如他们无声的来。

    (本章完)

第436章 夜战() 
刘泽清很憋屈。

    自顺治二年多铎南下,史可法扬州殉国时投靠清廷起,到现在已经五年了。

    这五年里,刘泽清被圈养在北京,不得离开京城五里之外,一队清兵驻守在他的宅子外面,名为保护,实为监视,成天盯着他的脊梁骨,弄得他好生不自在。

    兵权被夺、如家畜般被圈养,等于住在一个大点的牢笼里,这等待遇,外加清廷给予的一个区区三等子爵、两个侍女的赏赐,怎及得上南明太子太师、封东平伯、镇淮安扬州两处富庶之地的地位?

    从米槽跳到糠槽啊。他常常自嘲般的暗自思量。

    有时候,他甚至嫉妒起同为江北四镇的黄得功来,黄得功在南京城破时为保弘光帝战死秦淮河边,武将一世、马革裹尸,纵然身死也流芳百世,万人敬仰,比起现在这般不死不活、不上不下的窘境,也要好上许多。

    也许当初贪生怕死、投降清廷,不是好选择。

    来到这边,看到一些远远不如自己的明朝降将得到重用,趾高气昂,他就气不打一处来。孔有德、耿精忠等人就不说了,毕竟他们降清很早,但吴三桂、唐通、白广恩等人呢?这些人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及不上自己的能力万一,却因为攀龙附凤,结识了满清大员,一朝升天,过着富贵荣华的日子。而自己在明朝好歹是个伯爷,清军南下如果不是自己主动降清哪里能那么容易的打到南京城下?史可法一天十几道督令传给自己,到最后都是在哀求了,刘泽清依然毫不犹豫的收兵投降,麾下近十万虎狼之兵就卖给了大清,凭这份功劳,怎么能最终得到这般待遇?

    刘泽清气不过啊。

    他甚至动了再度反正的念头,这年头城头变幻大王旗,只要有兵,到哪里都是大爷,手下的旧部散于四海,也有掌兵的,抽空子跑出去,扯旗造反,然后投靠大明,不失为一条出路。

    不过这想法还没琢磨出个道道来,清廷的王令就来了,摄政王多尔衮起用明朝降将,令刘泽清收拾旧部,领军南下,配合清廷大军围剿山西乱军。

    刘泽清年不过五十,身体正强,精神正好,受命之后欣喜若狂,这是东山再起的大好时机啊!只要在这场征战里面表现卖力,抱得一两个清廷大佬的腿,得到赏识,今后何愁不拜帅封王?

    高兴之余,刘泽清能在明末乱世中坐大的军阀,也非无能之辈,脑子里存有一丝清明,他一边联系旧部、招兵买马,一边也四处打听,探知山西局势。

    这一打探才知道,原来山西已危如累卵,似一锅乱粥不可收拾,姜瓖掀起的兵变还未扑灭,从陕西杀过来的明军又像大火里浇上的一桶滚油,沸沸扬扬将整个晋中烧成了碳丸。

    整个山西,除了大同以东的区域还在清廷手里之外,其他地方都扯了反旗,滚滚反清浪潮如滔滔江水,冲击着三晋大地,一旦身处其中,指不定就会淹没在其中不得存活。

    不过富贵险中求,如果不是事态紧急,估计清廷也不会起用深有猜忌的明朝降将,刘泽清对这一点也认识得很清楚,同样的,对清军、尤其是八旗兵的战力信任,也认识得很清楚,山西虽急,但那是重视程度够不够导致的,如今摄政王亲征,八旗大军倾国而出,如此重压之下,纵然山西是一块岩石也能碾碎了。

    所以刘泽清还是信心满满的上路了,他的旧部多在山东,在济南召集了两万多人后,跟随佟养量的人马从山东经北直隶来到了晋地,佟养量留在代州,他则继续南下,一路急赶,率先来到了忻州以南的群山中。

    跑得这么快,自然存有抢个首功的小心思,在明朝军队里呆了这么久,对方有几斤几两刘泽清是清楚的,即使陕西来的明军把陕西总督孟乔芳都斩了,刘泽清依然从心底里瞧不起对方,吃空饷喝兵血、做生意讹富户,向朝廷喊穷对百姓炫武,碰上敌军跑得比老百姓还快,这等军队,即使仗着人多欺负了孟乔芳,来到山西也蹦跶不了几天的。

    于是打一打小股明军,砍了人头到摄政王面前请请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按照他的想法,红泉寨这地方还不够近,应该再朝石岭关推一推,甚至直接扑到石岭关下邀战,激明军出来打一仗,反正关城里的明军不过近两万人,还没自己人多,况且里面不知道有多少吃空饷的空额,真打起来,自己这边绝对占上风。

    但半路上的一个情报,差点让他从马上跌了下来。

    哆哆嗦嗦的揪住报信人的衣襟,刘泽清脸都白了,颤声喝道:“这、这消息,可、可靠吗?”

    手下同样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苦着脸道:“千真万确,博洛身死、尼堪败逃,早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只有将军您远在山东,一路走得又快,才没有收到消息,此刻那石岭关前的尸首恐怕都还没人收拾!”

    刘泽清呆坐马上,怔了半响,好久没有作声。

    报信的人不知道怎么了,偷偷抬头看去,才发现这位威震齐鲁的将官已经骑在马上傻了。

    周围的兵将们无人作声,面面相觑,良久,一个副将才大着胆子开了口:“将军,我们……怎么办?”

    刘泽清慢慢缓了过来,吞口唾液,扶着额头露幽幽的问道:“此处距离那石岭关还有多远?”

    “尚有五十里。”副将答道。

    “全军停下来,找找附近,那里有可结寨的地方,扎下营盘,等待摄政王大军。”刘泽清有气无力的道:“此等厉害角色,我等须谨慎行事!”

    “对的、对的,要谨慎行事!将军英明!”大伙儿齐声道。

    ……

    雨夜的吕梁山,树随风动,遍山摇曳,天上没有月亮,黑洞洞的影子满山都是,弄不清楚是林木还是山影,草丛深处,兽音时不时的惊起,身处其中,难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红泉寨原是一处山中的匪窝,有两百多人啸聚,靠打劫过往客商混一口饭吃,刘泽清选中了这里,杀散了土匪,占了山寨,两万多官兵住了进去。

    即便如此,刘泽清依然不放心,在简陋的土匪窝里布置了防御,亲自领着一群副将、参将来回看了几遍,划了各自防御地盘,放了暗哨斥候,把个小山头弄成了要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