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工程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天麟第二个站起来:“瞿首铺所言极是,此刻大战未定,北上之路多坎坷,不说鞑子,就是散落各处的败兵游勇,割据乱党,皆是危险。”

    何腾蛟则语带讥讽,用嘲弄的口气骂道:“王欢此子志大才疏,仗着姜瓖为依靠,设伏击败了多尔衮,但离着打下北直隶还差得远!大事未筹,就急冲冲的邀功要皇上北返,简直是拿皇上的安危为自己抹金,何其毒也!皇上可万万不可动心!”

    堵胤锡为人沉稳,在南明官僚中,算得上一位比较清明的能吏,为人坦荡,虽对王欢没有恶意,却同样对要求永历帝此刻北上的建议并不赞同,他开口道:“臣也觉得,此刻北上,非明智之举,估计凉国公的用意,是希望皇上在北直隶收复之前就启程,路上耗费时日,待得到达北直隶的时候,恰好正逢关内光复,皇上即可立刻祭祀太庙、归位正源,则山河分崩的局面可在第一时间得到缓解,我大明朝廷不再是偏安一隅,而是君临天下正统!”

    话锋一转,他又道:“不过这个计算太过乐观,凉国公的夔州兵的确如龙似虎,不过鞑子能从关外打到关内,也非易与,北直隶位置关键,鞑子会倾力据守,凉国公一旦受挫,皇上又已抵达,圣驾唯有落在大同、太原一带,于情于理,都不是好事,此事不可从之!”

    几乎众口一词的反对,把这个消息带来的意图扼杀在瞬间,不过永历皇帝对这个结果似乎并不意外,毕竟,在北京城还没有打下的时候就叫他北上,太为人耸听了。

    不过,他旋即说道:“朕意亦是如此,此事太过仓促孟浪,非周全之举,瞿爱卿!”

    瞿式耜忙站起,躬身应承。

    “拟旨吧。”永历帝脸上浮起笑容来,大明的军队离复都不过一步之遥,纵容做这件事的人有千般不是,他也不会提半个不好的字眼,除非他真的是个猪头:“凉国公王欢,忠君事国,奋勇进击,乃国之栋梁,进国柱,封太子少傅,望继续努力,为国效忠。另,朕北上一事,待得攻下北直隶、万事周全后,方可进行,不然万一有失,朕如无根浮萍、无处容身,岂不哀哉?”

    末了,他补充一句:“朕以为,南京乃龙兴之地,可以权作北上之前的国都,请凉国公权衡,护送朕移驾南京,再做打算。”

    瞿式耜认真记下,在脑海开始盘算这道圣旨的写法。

    永历说完,长吐一口气,笑容更甚,击了一下掌,一道道正菜开始络绎不绝的呈了上来,他大方的招呼几个臣子:“此事就此作罢,诸位不可外泄。来来来,大家尝尝朕新进的御厨手艺,这位厨师可是凉国公特意为朕寻来的,菜品一绝,又以湘菜最为出色!宫里的人都很喜欢,诸位都试试,难得凉国公一份心意。”

    几人面色各异,心事重重的举起了筷子,那菜肴卖相极好,味道美妙,吃在嘴里,极为受用,永历帝大快朵颐,吃得不亦乐乎,他封地在湖广衡州,四岁随父就藩,最爱的就是湖广菜,流落到广东就难得吃到地道的湖广菜了,这个湘菜厨子的手艺很对他的胃口。

    不过其他人吃起来,就不那么自在了,满腹心思的情况下味同嚼蜡。

    当天下午,瞿式耜手拟、永历帝过目的圣旨就从肇庆城里发了出去,八百里加急快马顺着两广、四川、陕西一线直奔山西大同,十天后,坐在大同官署中的王欢就听到了宣旨中官的公鸭嗓子。

    摆坛接旨,恭送中官后,王欢再次细细读了一遍旨意的内容,面无表情的对陪伴在侧的李定国道:“这是给大明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不抓住,就怪不得我了。”

    (本章完)

第490章 和亲() 
李定国躬身低语:“大人,何须如此?您若想争这天下,谁能阻挡?”

    王欢把圣旨的明黄色缎子轻轻的放在桌上,微微摇头:“大明国乍数百年,底蕴犹存。别看现在叛国者多如牛毛,真要夺它填天下,恐怕须血流成河方能成就霸业,鞑子就是个例子。”

    李定国摇头,反对道:“外族入侵,剃发留辫,天怒人怨。大人即不同了,改朝换代天经地义,除了极少数愚忠者,这天下人不过是换个主子而已,照样纳粮缴税,有何不同?况且大人施政以仁为纲,以民生为大义,众望所归,比起垂垂暮矣的大明,大人如旭日东升,光芒无限,纵然要杀人,那也是为新朝奠基的牺牲!”

    王欢看看满脸激动几乎不能自已的李定国,心里有些感叹,无论是想要从龙建功,还是真心为百姓福祉考虑,李定国对代明自立的心情,丝毫不逊于自己,只不过,李定国的想法要简单得多,直接就要暴力夺位。

    而王欢的考虑,要深远一些,以杀人立威,不是不可以,但建国立朝,远远没有想得那么容易,夔州系虽已经是个庞然巨物,但要掌控全国,还差得很远,无论经济民生,还是军力人才,都离不开明朝这个壳。

    忠于明朝的人,很多都是人才,比如白杆兵中,受秦良玉影响而忠于明廷的人并不少,又如堵胤锡、郑成功之类,都是后世的民族英雄,要该朝换代,怎么处理他们?杀了了事吗?

    当然做得到,但那不是王欢所愿意的,他更希望的,是用某种手段达到他的目的,换句话说,就是汉人的血,不要流的那么多。

    他双手搭着李定国的肩膀,看着他热切的眼睛,动容道:“你的心思,我知道,此事我自有打算,不可心急,我们做大事者,急是大忌,急即生变,就会乱了我们的步骤。”

    王欢目光坚定,如磐石般不可动摇:“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李定国被他看着,心神凛然,急忙单膝跪下,顿首道:“末将唐突了!大人恕罪!”

    王欢把他扶起,笑道:“好了,圣旨也接了,鞑子在北直隶缩着不动,就让他们内讧去吧,来!跟我回西安去,大婚的日子快到了。”

    “大婚?”李定国怔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大人是说娶公主的事?”

    “不然还有谁?”王欢笑道:“这事该办了。”

    大明永历三年十一月二十日,凛冽寒风中,凉国公王欢在西安与宗室、长平公主完婚,一对璧人终成眷属,大婚当日,用作婚宴现场的原大明秦王府中络绎不绝的人流几乎踩断了门槛,从上至永历皇帝下至够得上资格送礼的人送来的礼物堆满了好几个仓库,虽然婚礼本身很低调,没有迎亲的大队人马,没有招摇过市的骑马婚轿,只不过挂红披彩,张罗了一场酒席,却抵不住旁人的道贺,四川、陕西、山西三省的人物自不必说,只要能脱身的,都到了场,实在俗务缠身来不了了,也送了厚礼,凉国公的声名之盛,可见一斑。

    有些讽刺的,是在朝堂上对王欢声讨的诸般官僚,全都送了礼,就连何腾蛟和李成栋这两个吼得最凶的,却送的东西极为贵重,礼单也最长。

    王欢在酒席上逐桌敬酒,礼仪周全,对每个人都笑脸相迎,给人的印象极好。最为特别的,是他对每个人过目不忘的本事,来的人是谁,代表谁家,他都一清二楚,还能贴心的询问下对方最近的状况,给人一种王欢了解别人的一切,掌控一切的感觉。

    白日在繁忙中度过,夜幕来临,厅上依旧张灯结彩,满城喜庆,街道上百姓自发的挂红灯、结彩带,请戏班子唱大戏,虽然人们入不了场,但同样也要借国公爷的大婚热闹一番,毕竟苦了这么久,凉国公来了才过上安定的日子,贵人逢喜,沾沾喜气指不定今后的生活会更美好。

    三杯酒后,王欢就拜别客人们,由夔州系的孟知雨等人招呼着,自己入了洞房。

    人声隔在院子以外,陪伴的婆子掩上门以后,就什么也听不到了。灯火摇曳、烛光明亮,大红色的新房里处处都透着喜气,铺着红色桌布的圆桌上细瓷酒杯、白脂酒壶里温好了交杯酒,精致而大如房间的拔步床头,凤冠霞帔的新娘戴着红盖头,地龙生着炭火,温暖的空气将屋内的空气推向一种热烈的暧昧气氛中。

    拿起玉如意,王欢筹措了一下,才慢慢挑开了长平公主那幅红盖头,露出一张精心雕琢后艳光四射的俏脸。

    长平的年纪,并不大,与王欢不过相差一两岁,虽饱经风霜历经苦难造就早熟的性格,此刻却依旧免不了的羞涩,正是如花似玉的青翠年华,在烛火映衬下分外的明艳,肤若凝脂、眼带桃花,黛眉如画皓腕似玉,一副古代仕女图真切的出现在王欢眼前。

    若非一只袖管空荡荡的垂在一侧,王欢真的怀疑眼前的人不是长平,虽然知道长平漂亮,但略施粉黛后美艳如斯,的确出乎意料。他不禁哀叹:原来女人化妆如易容,真的自古就有。

    长平公主盈盈的抬头,四目相对,柔情无限,眼波流转情意绵绵,一树梨花压海棠,更胜人间无数。

    此处略去一万字。

    第二天一早,日上三竿王欢才起床,一直坚持的晨跑自然没法再进行了,瞧瞧蜷懒的依偎在身边依旧沉睡的长平公主,回忆昨夜的荒诞,王欢笑颜逐开,如果不是门外有人不识时务的执意求见,王欢并不介意再荒诞一次。

    恼火的穿衣出来,王欢劈头就骂:“李定国,你是不是嫉妒我找了老婆?新婚第二天就跑来骚扰,还要不要人活了?”

    李定国表情古怪的看着王欢,眼神里透不出是哭还是笑,硬绷着脸皮恭声禀报:“大人,末将知道大人正在忙着家事,不过此事有些重大,不得不急着来打扰。”

    王欢走到桌子边,端起一碗刚刚上桌的八宝粥喝了一口,“咯吱咯吱”的嚼着一块咸菜,朝李定国示意一下,李定国摆手意思是不用了,吃过了。

    “什么事?说说吧。”王欢面色不满。

    李定国的表情更加古怪了,抽搐着嘴角道:“鞑子派来使者,送来鞑子伪帝的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