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工程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行军速度,跟后世那支铁军相比也不遑多让,而且还是在身负数十斤布匹兵器的情况下取得的,更是难得可贵,让王欢对白杆兵的认知,又加深了一层。

    即便是与魏武悍卒比起来,这样的体能水平也不差啊。

    王欢忍受着身边如雷鸣般的此起披伏的鼾声,闷头想到,昨天晚上,他拼着老命,也仅仅是在第一个时辰中能勉强跟上白杆兵的行军速度,从第二个时辰起,他就像条死狗一样,瘫软在一个强壮士兵的背上,吐着舌头被一路背了下来,他也看到,自己那一群死党小和尚,如陈二狗、许狗蛋之流,也只比自己多坚持了小半个时辰,然后同样被当做货物般背在别人背上跑到了天亮。

    “这些家伙还是人吗?我骑个电动车走夜路恐怕也比这群人形摩托快不了多少。”王欢睡不着,干脆坐起来,捶腿掐腰,恢复酸软的身体,一边捶一边想。

    “咦?参议这么快就醒了?”有人在一边树影中轻声呼道,随着声音飘来的,还有一阵米香,大米在铁锅中加水煮熟后的香气,在饥肠辘辘的人闻来,是挡不住的诱惑。

    王欢闻声寻味望去,却见是李严正蹲在不远处一道土坎下,架着一只铁锅煮饭呢。

    “粥熟了,参议来喝一碗吧。”李严笑道。

    王欢跳了起来,几步奔过去,双手胡乱抓起一把土来,就朝锅子底下撒去,嘴中惊叫道:“天杀的!你烧火冒烟,被鞑子看到可如何是好!”

    李严起初一愣,等王欢撒了几把土,弄明白他要干什么之后连忙拉住王欢的手,急叫道:“参议!别,别撒了,再撒这粥就没法喝了!”

    他把王欢双手抓住,王欢却还挣扎不休,一双脚还伸长着去够锅子,想把锅踢翻,李严吓得急忙把他拖开几步,知道王欢是真急了,连忙又叫道:“参议休急!我这煮法,是不冒烟的!鞑子看不到。”

    此话一出,慌得脑袋也在冒烟的王欢才冷静下来,不再剧烈扭动,李严见他静了,才心有余悸的放开他,先把锅里的土用木勺舀出来,然后再仔细给王欢解释。

    “参议你看,我煮饭之前,先在这土坎下挖了一个洞,然后在土坎上面洞的上方再挖了一个洞,两洞相通,在上面的洞再挖出去三条浅坑,坑是用来散烟的,坑上覆盖打湿的树叶枝干,从土坎下面的洞中生火架柴,烟气顺着三条浅坑散去,被湿气干扰吸收,只有很少很小的烟气冒出,被风一吹,就算鞑子就在树林外面瞧,也看不见有烟冒出。”李严道。

    王欢一边听,一边仔细看了看锅子下面的土灶,发现的确正如李严所说,洞里的火烧得烈焰熊熊,上面连一点烟也没有,只有淡淡的白雾从树叶之间飘起,但这点白烟,根本无法聚拢成形,一飘出来就散了。

    “传说这是诸葛武侯的法子,一代一代在川中居民中流传,当年朝廷在石柱设矿采银,那矿监更是赛食人猛兽,百姓躲入山林间,为防止矿监搜查发现,煮食热饭就用的这个办法。”李严见王欢一脸惊异,不禁面有得色,炫耀似的说道。

    王欢不住点头,这种无烟灶,跟后世的方法差不多,自己在野外勘探矿脉的时候也曾见同行用过,刚才自己一时情急,担心烟气被过往行人发觉,没有细看就慌乱行事,倒是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听到李严的后半截话,王欢眼珠子一下瞪得溜圆,猛地抬头急问道:“银矿?石柱已经开采银矿了?”

    李严笑道:“哪里有银矿,那不过是矿监敛财的把戏罢了,他们诡称民房下面有矿,逼迫房主缴纳银钱索贿,否则就要推平房屋建矿,其实地下根本没有矿脉。”

    王欢闻之,心头一松,暗道好险,如果明朝矿监抢在自己前头把矿挖了,自己这时候巴巴的再去,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都挖不到了。

    这一惊一乍的,弄的王欢本就疲惫的周身都软了下来,李严看他四脚朝天的又靠着一棵树躺了下去,笑呵呵的舀了一碗粥递过去,说道:“参议既然醒了,还是先喝碗粥吧,吃点东西,恢复得才快。”

    王欢伸手去接,还没接到,斜刺里却伸出一双大手,一把将木碗夺过,一个粗豪的声音叫嚷道:“好香,好香!是谁在煮饭?好香好香!”

    木碗在一只巨掌手中,像个茶杯一样小巧,只见李廷玉眼睛都还未睁开,闭着眼头一仰,将碗中热粥一饮而尽,然后嘴巴砸吧两下,懵懵懂懂的睁开双眼,睡眼朦胧的问道:“这饭味道不好,怎么有一股泥巴的味儿?”

    李严和王欢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去抓碗舀饭,殷勤劝道:“大人,再来一碗!”

    夜晚的奔波,对于铁人般的白杆兵来说,虽然坚持了下来,但同样够呛,一直休息到当天下午,众人才陆续醒过来,然后架起无烟灶烧火吃饭,王欢借着这段时间,赶紧躺下合眼打了个盹,梦都还没做一个,又被人叫了起来,说李大人找他商量要事。

    王欢揉着眼屎找到李廷玉,这大汉和李严、祖边与几个千总军官,正对着地图皱着眉头,想着什么,一见王欢来到,看他一副睡眠不足哈欠连天的样子,李廷玉不禁眉头皱得更深了:“王欢,少年郎当朝气蓬勃,这都休息了大半天了,你还如此模样,像什么样子?”

    王欢心道:“大哥,你们的鼾声赛过大象奔驰,我是一直没合眼好吧?”

    这理由当然不便理直气壮的提出来,否则更会招来不和普通士兵打成一片的斥责,于是王欢认错道:“大人说的是,王欢懒惰了,以后一定注意。”

    李廷玉不满的哼哼几声,又连忙将他拉过来,巴阿巴拉的说道:“从信阳往襄阳,中间横隔大别山,要从此过,路有两条,我们该怎么走?”

    他指着地图道:“如果从道路畅通好走与否来选择,当选南阳道,此路官道良好,宽阔平坦,走起来一马平川,只是信阳至南阳四百里,由南阳至襄阳又有三百里,加起来有七百里路途。”手指一晃,又指向地图上另一条墨线:“而另一条路,则由信阳经礼山县穿大别山小道到襄阳,全程六百二十里,距离上要短一点,但是必须通过大别山十三关,道路崎岖,难度要大一点。”

    王欢盯着地图看一会,不假思索的说道:“走大悟三关!”

    (本章完)

第56章 武昌道() 
“大悟三关?”李廷玉看着地图盯了半天,茫然抬头道:“在哪里?”

    王欢一拍脑袋,这才想起大悟是后世的地名,这年代还没人听说过呢,地图自然也不会标注,连忙解释道:“那个,就是大别山十三关其中三道关卡的别称,我师父教导我地理的时候,就这么说的。”

    李廷玉和李严、祖边“哦”的齐声明白过来,原来是那不世出的大贤说的,怪不得闻所未闻。祖边不由得赞叹道:“参议的师父端的是厉害的紧,这地名都喊得与众不同。”

    王欢头上一汗,赶紧插嘴道:“这大悟三关,其实是大别山众关口中距离信阳最近的三个关口,而具体到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来说,又以其中的平靖关最近,从这里往南三十里,即是关口。”

    李廷玉道:“可是从大别山各个隘口往襄阳,近倒是近点,道路却是难行,都是在山中钻来钻去,官道狭窄,为什么不能走南阳呢?”

    王欢脱口而出:“南阳道不行!如今已是五月初,那里现在已成兵城,阿济格大军追击李自成的后方粮道囤积地就在南阳,从南阳往襄阳的道路关卡重重,从那里走是飞蛾扑火。”

    李廷玉等人听了,定定的看着王欢,目光奇怪,好一会,李廷玉才讶然发问道:“参议,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严也道:“是啊,清军的动向,我们两眼一抹黑,只能从过往乡民口中知道个大概,参议怎么了解得如此清楚?”

    王欢看着几人的目光,脸上汗水都下来了,这种后世穿越者了解的历史信息,该怎么解释呢?只得故作高深莫测的样子胡侃道:“凡行军布阵,军粮囤积之处不得置于前线,也不能置于离大军太远的地方,现在阿济格大军已破武昌,只需略作算计,就能得知他的军粮囤积之地必在南阳!”

    在场的人听得云里雾里,面面相觑,良久不敢作声,最后李廷玉舔舔嘴唇,一脸神往的向王欢道:“参议,这算计之法,可否教教我?”

    王欢硬着头皮道:“好的,只是现在时间太紧,等以后脱离险地再说吧。”

    李廷玉大喜,笑道:“行啊,就这么说定了!”

    众人欢喜一番,又低头看地图去了,王欢偷偷擦汗,心中暗道好险,今后一定得注意一下,免得不能自圆其说。

    几人商议了一会,都觉得如王欢所说,南阳道大军云集,贸然过去,必然凶险无比,而大别山隘口地理奇险,李自成的大顺军又早已离开HN入湖广,清军没有主力守卫,从那里走,反而安全,一致同意,入大别山走平靖关进礼山县,从武昌道到襄阳。

    计议已定,众人就开始收拾东西,按照计划分作八队,每队一名千总领衔,次第出发,而李廷玉和李严、祖边并王欢等一众小和尚,同为一队,居中而行。

    大家又在树林里歇息了一会,等到酉时初刻,日薄西山的时候,第一队才开始出发。

    李廷玉拍着第一队带队千总的肩膀,沉声嘱咐道:“你们作为第一队先锋,遇事要沉稳仔细,千万不可冒险冲动,如果前面有危险,切记不可缠斗,脱身为先。多多保重,等到在夔门我们再相见!”

    千总点头抱拳答应,李严又交给他一根焰火筒,这焰火筒其实就是一个烟花,有点象一根细长的短棍,内置火药,有引线延伸而出,只要用火点燃,就能直冲云霄,是明代军队示警传信的东西。

    第一队在暮色中离开,李廷玉站在树影中,算计着时间,在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