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末之乱臣贼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定北听了恍然大悟,忍不住说道:“原来父皇是想培养虞老师。”

    “虞允文日后是留给你的,但朕留给你的江山不仅仅只有一个中原,还有中南半岛这样的地方,叫做什么呢?就叫做殖民地吧!如何治理殖民地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些殖民地日后将会为我中原提供各种东西,比如甘蔗,现在的中南、真腊、占城、三佛齐一带都在种植,可是这东西除掉制糖之外,就只能是解渴,但不能果腹,这样的东西就不能在中原种植,可以在中南半岛大量种植,朝廷只要提供少量的食物,让中南半岛的人种植这些经济作物,换取钱财。还有中南半岛的粮食、免费的劳役等等,这些都能给中原带来补充。所以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南半岛很重要,日后也很重要,若是一个政事堂大学士连中南半岛的具体情况都不知道,又如何能治理天下呢?”李璟解释道。

    “父皇英明。”李定北轻轻的松了一口气,听了李璟的解释之后,才知道虞允文真正的作用,当然,或许更重要的是李璟口中的另外一句话。

    “虞允文明天就要启程南下了,你亲自去送送他。”李璟想了想说道:“到底是你的老师,他去中南,或许朝中就有这样不长眼的人。”

    虽然官场人不少,但真正能看的清楚这件事情也并不多,虞允文受到天子的信任,在官场上也有不少人嫉妒此事,这个时候原本如日中天的虞允文,居然被发配到距离京师亿万里之遥的中南半岛,在那里垦荒,在许多人看来,这绝对是失宠的表现,锦上添花者不少,雪中送碳的却是很少。这个时候李定北前往,可以收揽人心。

    “儿臣遵旨。”李定北点点头。

    第二天一早,朝阳门码头上,倒是聚集了几个人,这些人都是虞允文的好友,听说虞允文即将远行,纷纷前来相送,只是和以前相比,朝阳门码头倒是显得有几分冷清。

    虞允文看了周围一眼,深深的叹了口气,很快就将这种情绪抛之脑后,在他接到圣旨的时候,他就知道有现在的情况,官场情况自古都是如此。

    “彬父,此去万里之遥,不知道何时才能相见,薄酒一杯,祝君一路顺风。”王十朋手上端着一杯酒,在他旁边,胡铨、赵逵几个好友脸上也都露出担忧之色,众人是好友,对于虞允文的遭遇感到一丝愤懑。

    “多谢诸位。”虞允文却是满面笑容。

    “哎!想彬父在朝中也有一丝声望,为陛下办事也是勤勤恳恳,就算是去了中南,但也是挂了左都御史,算不得贬官吧!这些家伙!”胡铨摇摇头,心中一阵不屑。

    “谁说没有人相送的?”这个时候,背后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众人就见赵鼎等政事堂的几位大学士站在远处,众人一阵激动。

    “拜见大学士。”虞允文脸上也露出激动之色,纷纷上前拜见。政事堂的几个大学士位高权重,平日里事情众多,现在居然前来相送虞允文,足见对虞允文的重视程度。

    “彬父此去身兼重任,一定要小心谨慎。”赵鼎从身后下人的手中接过一杯酒,说道:“若是老夫再年轻二十岁,必定会前往中南半岛,只是以后恐怕是没有机会了。”赵鼎却是化成了一声长叹。

    “所以陛下才会选择彬父前往,年轻就是好啊!”王穆言语之中多了几分嫉妒。自己也不知道谋划了多久,才进入政事堂,成为大学士,这家伙这边呆两年,那边呆两年,回来就能成为政事堂的大学士,是何等的轻松。想不让人嫉妒都难。

    胡铨等人却是听的满头雾水,虞允文好像明白了一些什么,却不敢回话,只是接过赵鼎的美酒喝了下去,再三拜谢。

    “此去路途遥远,彬父当小心为好。”耶律大石笑呵呵的说道。

    “多谢前辈提醒。”虞允文赶紧说道。

    “时候也不早了,我等也要回去了。”赵鼎看了胡铨等人一眼,点点头,招呼张孝纯等人准备告辞而去,虞允文等人也躬身相送。

    “咦!秦王来了。”耶律大石忽然看见远处一辆马车缓缓而来,燕京将军梁仲亲自护卫,身后还有十几个劲装卫士护卫左右,马车旁边还有两个内侍相随,马车上的小旗上绣着一个“秦”字,顿时面色大变,赶紧说道。

    ​

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下南洋() 
“秦王!”虞允文看着缓缓而来的马车,脸上顿时露出感动之色。

    “臣拜见秦王殿下。”虞允文赶紧上前,拜倒在地,其他的赵鼎等人也纷纷上前,心中却是一阵复杂之色,没想到秦王李定北居然在这个时候出现在城门之下。

    “几位先生也来送虞老师的?”车门打开,露出李定北的身影来,就见他从马车上跳了下来,朝众人拱了拱手,说道:“父皇国事繁忙,不能来送虞老师,所以让小王前往相送。”

    “臣虞允文拜见陛下。”虞允文听了面色激动,跪倒在地,山呼万岁,他还真的没有想到,李璟会让自己的儿子来送自己,这是何等的恩德。

    “父皇说了,红河新城十分重要,若不是政事堂的几位大学士不能长途跋涉,恐怕是几位大学士前往了,老师是父皇最信任的臣子,也只有老师前往,才能让父皇放心。”李定北脸上露出一丝欢喜之色,虞允文是自己的老师,日后也是自己最信任的臣子,有了李璟的肯定,恐怕朝中人物敢向其发难。

    “臣虞允文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信赖。”虞允文感激涕零,朝皇宫行了一礼,有这一句话,恐怕就算是虞允文死在红河新城,他也心甘情愿。

    王穆看的分明,心中在嫉妒的同时,更是庆幸自己做的决定,大唐皇帝果真是看重中南半岛,王家提前在中南半岛留下棋子,是一件非常正确的事情。

    “先生此去路途遥远,学生原本不想麻烦先生,但希望先生到了中南半岛之后,能将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告诉学生,学生感激不尽。”李定北笑眯眯的说道。

    虞允文和赵鼎等人都没有想到李定北居然提出这样的要求,心中一愣,脸上更是浮现出欣慰之色,暗自感叹难怪李璟会选李定北作为继承人,就冲着眼前的觉悟,也让人感觉到秦王李定北的不俗之处,了解一个地方,并不是从地图上或者奏折上了解,而是从当地的风俗习惯上了解,就冲着这一点,就能说明李定北的不俗之处。

    “臣一定谨记殿下吩咐,一定会将李朝的风俗习惯告诉殿下。”虞允文赶紧说道。他也乐意加强和李定北的联系,免得常年在中南半岛,到时候,天长日久,恐怕会让李定北忘记自己。

    “不,先生说错了,不久之后,这天下就没有李朝了,只有中南半岛,上面的州县也会和中原一样,成为大唐的领土。”李定北挥了挥手,意气风发的说道:“等先生归来之日,学生一定在十里之外,迎接先生归来。”

    “臣多谢殿下厚恩。臣先告辞了。”虞允文心情激动,朝李定白拜了一拜,有朝胡铨等人拱了拱手,顿时上了一边水师战船,他将通过战船随着运河而下,然后从长江入海,直接去中南半岛。

    李定北目送着对方的身影离去,微微露出一丝不舍之色,现在虞允文只是教他读书,并没有教他为君之道,但从虞允文的言行之中,李定北仍然感到虞允文粗浅的政治智慧。

    “殿下放心,虞大人此去之后,再行归来的时候,必定是一个成熟的大臣,必定是朝廷的栋梁之才。”张孝纯看出了李定北的不舍,赶紧劝慰道。

    李定北点点头,说道:“张大人所言神识,孤也相信虞先生归来的时候,必定已经成长起来,必定会得到父皇的重用。”

    赵鼎等人也纷纷点头,当虞允文的背影消失之中,众人这才簇拥着李定北回了皇宫,而在燕京城,李定北亲自在朝阳门码头送虞允文的消息传出去之后,顿时一阵大哗,而赵鼎等政事堂大学士也陪同相送,这些人哪里还不知道虞允文可不是贬谪,而是受到天子的重用。

    这些人更是心中后悔,早知道这个时候就应该去送一下虞允文,能够加深一下虞允文之间的交流也就算了,更重要的是能在秦王面前露个脸也是好的。想那胡铨等人也算是在李定北面前露了脸,看在虞允文的份上,李定北也会照顾这几个人的。

    当然,还有一些目光敏锐的人,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中南半岛上,洪武天子连虞允文这样的得力干将都派了出去,这下谁都知道李璟对红河新城的重视程度了。这是一个法外之地,有许多事情,都可以操作的,一些人顿时生出了无限的兴趣来,使得南下中南半岛的人更多了。

    一些大地主原本失去了土地之后,似乎已经认命,但此刻,在朝廷开了这个窗口之后,这些人再次生出无限希望,一时间,下南洋的更多了。似乎下南洋也成了一个潮流。

    一些人原本还担心中南半岛的安全问题,而随着虞允文的南下,世人都知道在中南半岛是不会有多大的问题,否则的话,大唐皇帝也不会让自己的心腹前往了。

    “陛下,现在燕京乃是整个华北前往南洋的人众多,臣担心的是,天长日久之后,整个华北都无人耕种土地,这些人都去了中南半岛,臣以为此事还是应该认真规划一番才好。”半个月后,赵鼎等人顿时发现事情有些不对了,去南洋的人太多了,也会影响中原的事情。

    “恩,此事都是一个问题,日后大唐的铁骑将会踏足更多的地方,人口迁移也是一件大事,朕看政事堂也要合理规划一下,首先是那些土地比较少的地方,比如西北之地,百姓贫困,朝廷首先要考虑他们。”李璟也点点头,百姓同样是趋利的,李璟给的好处比较多,这些人前往红河新城,将会得到耕牛、种子,更重要的是土地,只要你有本事,可以得到无穷无尽的土地,就冲着这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