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末之乱臣贼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璟以军队掌控天下,为李家打下了一个偌大的江山,但事情也来了,后来的君王能掌握这些骄兵悍将吗?尤其是现在,分封制出现,就像朱松所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有欲望,谁也不知道,这些人会不会继续忠于皇室,分封之后还能保证对方子孙后代的忠心吗?李定北虽然年轻,但到底是皇族出身,也不知道读过、听说过许多事情,让这些人保持忠心,几乎是不可能的。

    “哎,父皇,与这些勋贵休戚与共有许多的办法,父皇为什么要分封群臣呢?这些人有了自己的封地,日后还会忠于自己,忠于大唐吗?”李定北望着窗外,第一次对自己的父亲产生了一丝怀疑。

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前进的朱松() 
同样是秦王府,李定北和朱松隔案而坐,这个时候,朱松的礼遇高了不少,他心情很高兴,能与未来的帝王走的如此之近,这就说明日后自己的前程不可限量。

    “先生,父皇雄才大略,准备用分封来刺激大将们奋勇杀敌,扩充疆土,有父皇在,自然是安然无恙,只是日后当如何是好?虽然中南、海外都并非是中原领土,但毕竟是我大唐的江山,三世之内,这些人还会顾念皇室圣恩,但三世之后呢!”李定北忍不住询问道。

    这些天他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有心上奏,却不敢上奏,毕竟此事涉及到一些老臣,这些老臣或许等不到自己当皇帝,就已经老死,但这些人还是有不少门生故吏的,而且军中年轻一代的将领也都是期盼着立下军功,获得封赏呢!自己一旦出面,恐怕满朝文武都会反对自己。

    “当年儒家圣人董仲舒当年就提出了天人感应和大一统的思想,就是因为汉室诸王分封导致朝廷权力降低,现在陛下行分封制,是因为陛下需要这些武将们开疆扩土,所以才会如此,但等到殿下的时候,自然是采取推恩制,这些武将们,谁不是有三妻四妾,就算是英国公不也是有两个小妾的吗?只要将这些封地推恩出去,自然就不能对朝廷形成威胁了。”朱松想也不想的说道。

    他的这种方法并不新颖,当年的汉朝就是这么干的,后来的皇帝们很少分封土地,裂土封疆,也只有李璟才会如此。

    “若是如此,以后大唐的皇帝恐怕无人能追父皇功绩了,也只能做一个守成之君。”李定北摇摇头,脸上还有一丝惋惜之色。推恩制倒是可以让朝廷的统治得到稳定,削弱地方,加强中央,但这些武将们还有奔头吗?还有心思打仗吗?李定北还想着超越李璟,建立功勋呢?

    朱松听了之后,顿时露出一丝笑容,朝皇宫方向,拱手说道:“当今天子乃是古往今来最强大的君主,开拓的疆土也是前人难以比拟的,但同样的,微臣认为,大唐疆土实际上不易再行扩大,试想从南到北,中南的消息传到燕京就要数月之久,西域同样是如此,若是再行征战,任何消息传到中原时间更久,朝廷如何处理这里?但一旦放权,这些地处更远的地方,恐怕会有尾大不掉之势,此其一也,其二,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无论是文官也好,或者是武将也好,都要有忠义之心,以忠诚侍奉君主,不是理所应当的吗?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身为武将为皇帝陛下开疆扩土,不是应当的吗?有封赏自然是好事,没有封赏也不能心生埋怨,而且这封赏也不只是裂土封疆这一项啊!”

    朱松说的极为诚恳,李定北也忍不住点点头,朱松说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地方太大,消息传递不遍,若是有人在遥远的南方造反,等到朝廷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大半年过去了,再加上派兵,时间更久,等到兵马到达的时候,一切都已经迟了,不是他不想开疆扩土。实际上,李定北比任何人都想着超过自己的老子,但实际让他不得不思考朱松的话。

    “可惜了,父皇肯定是想着后世帝王都要超过前辈,这样一来,我大唐才能既寿永昌。”李定北微微有些惋惜,这个时候,他心中的一些野心也暂时按了下来。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陛下雄才大略,为殿下打下了一个偌大的疆土,但实际上,坐江山又是何等的困难,非一般人能够做大的,能打下江山的人未必能坐稳江山,殿下日后坐镇天下,当以何为主,不过仁德、纲常而已。”朱松忍不住说道。

    “是啊!父皇也曾经说过了,这打天下,就是将以前的一切尽数摧毁,在上面重新打造一个江山就可以了,可是坐江山,却要平衡天下局面,十分困难。”李定北也赞成,说道:“想要治理天下还是需要贤德之人才行,非一朝一夕之功。”

    “殿下圣明。”朱松连连点头,他心中极为欢喜,这李定北固然是聪慧,但到底是年轻人,各种观点还没有成熟,自己说上一番,或许不会有太大的作用,但也能像一颗种子,深深的扎入心里,等到日后生根发芽。

    “殿下,陛下传来圣旨,请殿下前往演武殿。”这个时候,外面一个内侍走了进来,低声说道。

    李定北双眼一亮,忍不住站了起来,说道:“快,换一身衣衫,孤要去见父皇。”天下谁不知道李璟武艺天下无敌,紫阳劲和提神枪、离恨锤都是天下绝技,李定北继承了李璟的资质,也很向往李璟的功绩,对于练武,虽然辛苦了一些,但还是很感兴趣的。

    “殿下,练武只是强身健体而已,千万不能荒废了学业啊!”朱松见状,皱了皱眉头,忍不住劝说道:“殿下以后是要掌控天下,岂能做一个武夫?殿下只有精心治学,学习圣人之道,从圣人学问中寻找到有效的治国方式,才能做一个好皇帝,武夫只能是冲锋陷阵,万不可沉迷进去。”

    李定北笑呵呵的说道:“也只有父皇开明,否则的话,就是冲着先生这句话,恐怕就会掉脑袋的,父皇乃是天下第一武将,他曾经告诫过孤,若是没有一个强壮的身体,如何能承担繁重的政务,看看父皇,因为身体强壮,不但能够冲锋陷阵,处理朝政也是轻松娴熟的。”

    李定北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李璟不仅仅教导自己,还有诸多皇子,若是自己不去,自然不如其他的皇子,那个时候,自己这个作为兄长的如何能让下面的弟弟心服口服,就冲着这一点,李定北也是需要前去练武的,而且还需要认真练,练出成绩来,让李璟高兴,这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朱松说的虽然有道理,但有些东西并不一定是正确的,李定北相信,自己的父亲是绝对不会欺骗自己的,让自己练武肯定是有练武的好处。

    ​

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诸子() 
演武厅内,等到李定北赶到的时候,就听见大殿内已经传来一阵聊天的声音,就见大殿内皇二子李定边、皇三子李定国、皇四子李定江三人正在比划着木剑,木剑是用铁木制成的,虽然没有开刃,但打在人身上还是疼痛的很。

    “三位弟弟倒是轻松的很,看样子,父皇上次教的招式已经熟练了?”李定北笑呵呵的走了进来,四人年纪相差不大,关系也还不错,李定北说话也变的无所谓。

    “大王兄,等下你我可要比试一番,不要以为比我们大几个月,就能吃定我们了。”李定边顿时迎了上去,他手上拿着一柄长枪,练的是周侗的提神枪,虽然身材还没有张开,但英气勃勃,身上披着一件亮银盔甲,倒是显得有几分风采。

    “是吗?”李定北从一边的兵器架上取了一柄方天画戟,说道:“不要以为为兄软弱可期,父皇可是传了我不少本事,想要击败我,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定北基因比较好,最早接受李璟教育的,甚至还有几次跟随大军出征的,论武艺,的确是李定北最厉害。

    “什么时候定北有这么大的把握了?”这个时候,外面传来一个爽朗的声音,就见李璟穿着劲装,领着高湛等人走了进来,李定北等人赶紧上前见礼。

    “父皇,看样子几位弟弟这段时间努力了不少,所以看见孩儿,就想和孩儿比试一番。”李定北解释道:“孩儿心中不服,想和几个弟弟比试一番。”

    “和自己人没必要比试,等到日后和敌人比试吧!”李璟摇摇头,说道:“平日里也是相互配合一下,练武想要真正的进步,只能是从战场上获取,等到日后,你们自然有几乎知道自己的武艺如何。”

    “父皇,孩儿等乃是天子的儿子,大唐的王爷,难道以后还会上战场?和敌人厮杀?”李定国迟疑了一阵说道,其他的李定边等人也纷纷望着李璟,他们练武一方面是为了强身健体,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李璟的命令,所以才会练武,但为什么要练武,却不知道。这个时候听说日后有可能上战场的时候,顿时有些好奇了。

    “当一个人没有权势的时候,他还有一样东西,那就是自己的勇武,我大唐乃是从战马上打下来的天下,任何东西都可以忘,但绝对不能忘记的就是骨子里的勇武。你们看看赵宋,当年赵匡胤是何等的勇武,一杆盘龙棍打遍天下无敌手,可是他们的后代如何?都成了书生,只知道书画,莫说是上阵杀敌,就是提枪纵马都是不可能的,最后这江山便宜了我李家。”李璟叹息道。

    “可是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不可能允文允武,像父皇这样,普天之下,想找一个是何等的困难。”李定边摇摇头。

    “父皇让你们练武,不是让你们成为天下第一,就算你们练武能够击败大部分武将,但也仅仅是会武而已,顶多是一个武将,允文允武是何等的困难,父皇让你们练武,就是要锻炼你们的意志,强壮的不仅仅是你们的体魄,更是你们的毅力,让你们日后不管遭遇什么样的困难,都不会退缩,免得像前朝诸王一样,居然送岁币,向敌人祈求投降的。我大唐的历代皇族都要记住一件事情,大好男儿应该站着死,也不能跪着生。”李璟正容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