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末之乱臣贼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存洲听了之后,也只能是轻轻叹了口气,点点头,平心而论,李璟耗费如此大的力量,耗费无数的金钱,补偿那些读书人,的确是促进了儒家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儒家学子人数大幅度增加。但这些与自己有关系吗?

    贾存洲和乔清平等人相互望了一眼,心中微微叹了口气,不得不承认,这件事情是自己想错了,大唐皇帝是何等英明神武,岂会这么容易就能让众人获得更多的利益。

    “陛下,不知道这赵氏当如何是好?”贾存洲已经没有心思和李璟再争论下去了,再继续说下去,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赵氏,赵氏自然是有公论。”李璟面色阴沉了许多,扫了贾存洲一眼。

    “贾老先生虽然是士林领袖,但如何处置朝廷重犯,那是朝廷的事情,是陛下的事情,与诸位有关系吗?”李璟还没有说话,李甫顿时讥笑道。

    贾存洲面色一变,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说错了话,这件事情哪里是自己能说出来的。他看了李璟一眼,却发现李璟双目中闪烁着一丝阴冷,吓得赶紧跪了下来。

    “陛下,老朽有罪,老朽有罪。”贾存洲浑身颤抖,老脸上闪烁惶恐,自己是何许人物,如何能敢妄议朝政。

    “好了,退下吧!”李璟摆了摆手,微微冷哼了一声,就甩了一下袍袖,转身就出了大殿。

    “哼,一群腐儒,坏了兴趣。”耶律大石冷哼了一声,也站起身来,转身就走,其他的高宠等人也都对贾存洲等人怒目而视。纷纷转身就走。

    “贾老先生,你们啊!让我们说什么好。”李甫望着贾存洲等人,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这原本就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对手,贾存洲原本就不是李璟的对手,现在面对李璟更是无话可说。

    “李大人,这,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乔清平低声说道:“赵氏已经没落至此,根本就没有机会,陛下何不厚遇对方,这样也能让天下人都称颂陛下英明仁慈。”既然保护不了自己的利益,那就守住最后的底线,若是赵桓被杀,整个儒家声望必定受到影响,自己这些老家伙还会被世人所笑话。

    “陛下心里面是怎么想的,作为臣子如何知道呢?”李甫皱了皱眉头,忍不住说道:“处置一个罪犯君王,是你们这些读书人可以决定的吗?你们难道就不怕给儒家带来祸害吗?或者说,还当是前朝?”

    “不敢,不敢。”贾存洲等人听了之后哪里敢反驳,纷纷低头。在赵宋的时候,这些人都是儒家领袖,赵家天子没有人敢对这些人放肆的,他们也一直认为自己高高在上,指点江山,是何等快事。现在才想起,李璟可不是赵佶,也不是赵桓,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代令主,杀伐果断,这件事情的确不是一个臣子可以决定的。

    “哎!若是有机会,还是劝说一下靖康帝,陛下召朱娘娘、郑娘娘还有几位帝姬前来,难道你不知道这里面的秘密。”李甫想了想忍不住说道:“陛下当年到底是从赵宋来的,赵宋对陛下难免有些羞辱。”

    “老朽明白,老朽明白。”贾存洲赶紧说道:“不过就是安乐公之事而已。”

    安乐公指的是后主刘禅,和孙权的后代相比,刘禅无疑非常的聪明,也因此能活了下来。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乔清平苦笑道:“实际上,陛下的政策虽然不错,但民间多疾苦,读书人多为清贫之人,郡王现在是宗正,还请在陛下面前多美言几句。”

    李甫目光中不满一闪而逝,这些人真是贪得无厌,实际上,李璟所说的事情,李甫也知道一些事情,一开始,李甫是比较反对,这种科举方式,结果怎么样,李甫不知道,甚至他猜测李璟也不知道,并没有得过时间的考验,只是因为这些人几句话,李璟就弄出了一个政策来,这让李甫心中不喜,连带着对乔清平等人连厌恶上了。

    “民间如何,陛下自然是知道的,只是相对于那些老百姓来说,读书人还是很轻松的。”李甫顿时摇摇头,说道:“我若是老先生,还不如回去之后,一心读书,教书育人,加家中的一些多余的田产变卖,相信陛下肯定很高兴的。”

    李甫并不否认,这里面有一些读书人,性格高尚,但绝对不是眼前的诸如乔清平、贾存洲之流,这些人为赵氏奔波,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也是,也是。”贾存洲连连点头,目光深处,露出一丝失望,连李甫这样纯粹的读书人都不支持,意味着自己等人前来觐见李璟的任务已经失败,只是这个时候听了这个消息之后,一颗心思更是落到了谷底。

    自己以及自己祖上近百年的辛苦积累,难道真的就这样付之东流吗?以前李璟掌控田地的对象乃是土豪劣绅,现在却是轮到了读书人,贾存洲心中十分不甘。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没有就抢() 
“陛下,他们走了。”大殿内,李甫和耶律大石两人走了进来,一边的郑观音见状,赶紧命人上了茶水,眼前这两个人,一个为郡王宗正,一个为宰相,地位都比她高了许多。

    “多谢娘娘。”李甫和耶律大石两人虽然看不上郑观音,但表面上还是对郑观音很恭敬。

    “怎么,两位是对朕刚才所说的事情有些迟疑?”李璟摆了摆手,郑观音不敢怠慢,赶紧退了下去。

    “臣等不敢有所迟疑,只是朝中每年所用的钱粮众多,军队也好,文武百官也好,都是需要银钱,还有留下一些钱财,以备急用,陛下仁德爱民,教育万民,此心让人敬佩,只是朝中钱财不够,臣等担心,有碍陛下的大计。”李甫还是出言说道。

    “陛下,宗正所言甚是有理,如此大规模的补贴,固然能够惠及天下的读书人,比当年赵宋的伪善也不知道强多少,只是朝中钱粮一旦使用过多,不利于天下的稳定,臣的意思,不如先找一地做个试点。如此良策缓慢开展。”耶律大石心中愁苦,这个时候也只能开口说道。

    李璟的决策固然是让天下人都很佩服,也不知道能收多少天下人的民心,但如此大规模的使用钱财,补贴天下人,就算大唐再怎么富裕,也不可能大规模使用这么多钱财。

    “缓慢开展自然是要缓慢开展,这里面有许多东西都是需要认真考虑,有没有人冒充读书人,有的人家庭富裕,是不是也应该补充钱财,究竟多少年到多少年内,是可以享受朝廷补贴的,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李璟笑道:“这些都是需要诸位的智慧。”

    李甫和耶律大石相互望了一眼,李璟说了这么多,唯一没有说的就是解除此事。

    “陛下,这些策略想要完善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一边发现错误,一边补缺漏洞,这些都是可以的,但唯独这钱财,实在是太过巨大。”耶律大石苦笑道。

    全天下的读书人有多少?并没有人知道,全天下的适龄童子有多少,朝廷也没人知道,每个月每人步上一枚银币,也是数十万银币,一年下来,数额之大,让人惊骇。大唐虽然很富有,各种产业支撑,商业极为发达,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十分困难。

    “第一,这一部分钱,朕的内库会出一部分,朝廷出一部分,全天下的大商人、大善人可以出一部分,朝廷赐予这些大商人、大善人特权,比如见官不贵,在税收方面给予减少数额等等,第二,为这些读书人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第三,朝廷没有钱财,其他的国家有嘛!扶桑、占城等等甚至还有其他国家都有,中原没有东西,可以去其他国家获取一些,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两位爱卿以为呢?”

    李甫和耶律大石两人听了顿时一阵苦笑,第一个建议倒是不错的,有操作空间,第二,以这些读书人的清高,可能性比较小,尤其是抄书这个常见的雅事,随着印刷术的出现,退出舞台之后,想让读书人勤工俭学几乎是不可能的,或许李璟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有最后一个建议,甚至可以说,李璟最想说出来的建议就是最后一个。

    自己家的钱财不够,就过去抢夺,从别人家手中抢夺更多的钱财,实际上大唐一直就是这么干的,而且按照李璟的尿性,这种事情以后还是会继续下去。

    “大理,白银之国,国中盛产白银,还有就是扶桑,大理一直以来是大唐的属国,比邻中原大地,只能交易,可以收服,但绝对不能气压,那剩下的事情就容易多了,扶桑,现阶段,唯一能够夺取更多钱财的就只有扶桑了。扶桑白银甚多,国中的军队并不强大,可以将其收为己有。”李璟笑呵呵的说道:“相信这些将军们为朝廷夺取更多钱财、粮草,相信政事堂会同意用兵计划的,两位认为呢?”

    李甫和耶律大石两人听了之后,相视一阵苦笑,实际上,大理、扶桑对中原大唐都是恭敬有加的,可是李璟开始谋划两个国家了。而且说的是如此的淡然,让人不知道如何是好。

    “陛下,大理也就了算了,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大理一直是中原的领土,我们收复大理也是很正常的,这扶桑国,好像与我中原关系甚佳,对中原很是恭敬,年中的时候,还有使者前来中原拜见陛下,这个时候我们突然对扶桑用兵,出兵无名,容易让天下人说话的。”李甫有些为难的说道。

    年中的时候,扶桑来使就是李甫自己接待的。只是这个时候李璟想着夺取扶桑,让李甫都感觉到不好意思。

    “寡人身边的女子不够,让扶桑进贡上两名美女,扶桑王室公主之类的,扶桑美女都可。”李璟瞪了李甫一眼,说道:“这理由不是多的很,等对方美女送上来之后,就说扶桑女太丑,身为属国,连中原语言都不知道,如何是属国,大军征讨就是了。”

    好吧!这个理由很强大,强大到李甫和耶律大石都无话可说。或许这个时候,耶律大石才知道契丹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