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末之乱臣贼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这种结果,真的不是岳飞所想的,正因为江北出现问题,双方应该联手,先击败李璟夺取江北,恢复赵氏江山,然后再分个高下才是,而不是现在自相残杀,相信等双方杀的一个两败俱伤的时候,李璟恰好已经恢复了元气,领军南下,那个时候,两只军队何人能够抵挡。

    赵桓双目中寒光闪烁,很快脸上就堆满了笑容,说道:“既然将军愿意出手,那就最好不过了,朕回头就下圣旨夺情启用将军,望将军早日平定王庆,班师回朝。”说着还拍了拍岳飞的肩膀,在岳飞的恭送下,这才离去。

    上了马车,赵桓面色才恢复了正常,对坐在下首的贾存洲说道:“岳鹏举此人食古不化,都到现在了,赵构都已经抛弃了此人,他还想着对方的恩德,还不想征讨江南,这样的人,也只有朕才用他。只是现在想起来,心中十分可恶。”

    “不正是因为如此,陛下才看重此人吗?赵构无能,将一名大将推到陛下这边来,想来这个时候他肯定是后悔了。有了岳飞平定王庆应该很快的。”贾存洲知道赵桓对岳飞已经有些讨厌,心中欢喜,表面上还笑道:“相信凭借张宪等人的能耐,江南肯定是无人是他的对手。”

    “张宪毕竟不是岳飞,能力比不上岳飞。”赵桓有些惋惜,虽然看不惯岳飞,但赵桓也不得不承认,岳飞的能耐远在众将之上,有岳飞出手,江南很快就能平定,现在张宪出手,在时间上肯定会拖很长的时间。

    “陛下,此事宜早不宜迟,趁着江南还在混乱之中,陛下应该立刻下圣旨,一方面对岳飞进行夺情启用,让其领军进攻王庆,二来册封张宪,命令张宪立刻起兵,进攻江南,三来,请李璟出手,出兵江淮之间,压制张俊、刘锜的水师。”贾存洲不愧是赵桓的左右手,赶紧出主意道。

    “就怕李璟不会愿意的。”赵桓原本有些惊喜的面容一下子暗淡下来,李璟总是他心头上的痛。

    “江北今年粮食肯定会减产,李璟这些年穷兵黩武,要养活无数军队,每天也不知道要消耗多少粮食,臣认为朝廷可以送出一些粮食,来换取大唐的支持。”贾存洲想了想说道。江北今年干旱已经成了定局,能够打动李璟的不仅仅是美女,这个时候更重要的是粮食,只有更多的粮食,才能让李璟出兵。

    “那就派人前往拜见李璟吧!送粮食十万石,请李璟出兵江都。”赵桓摆了摆手说道。​到底是自己的皇位要紧,至于粮食,江南会少了粮食吗?

    “臣这就让人去汴京见李璟。”贾存洲笑道:“消息来报,李璟已经离开洛阳,回到汴京,臣认为这是一个好消息,最起码,李璟的目光并不是关注我们的,这方便我们收复失地。”

    赵桓听了点点头,只要李璟不关注江南的情况,凭借岳家军,他就能平定江南,击败那个篡夺皇位的家伙。虽然想到自己又要赠送出一些粮食,但想到自己即将到来的胜利,赵桓心里也轻松了许多。

    第二天,赵桓就命襄阳知府李横为使前往汴京求见李璟,商议两军合作的事情,而这个时候,江北的旱情已经初步显现,李璟也开始布局抗旱的事情。

    当然,赵桓不知道的是,就在自己派出使者前往汴京的时候,远在临安的赵构,同样知道自己处在危险之中,为了避免覆灭的下场,赵构在秦桧的建议下,也派出了使者前往汴京。两个赵家子孙为了自己的私心,甘愿向自己的仇人求和,恐怕赵家先祖若是知晓的话,必定会死不瞑目。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争论() 
汴京太极殿内,文武臣工纷纷云集在此,麒麟阁大学士、政事堂内赵鼎、张孝纯、王璞、耶律大石、曹璟等人为首,率领文武百官山呼万岁之后,开始了大朝会。

    “陛下,目前来说,关中、江淮之间、华北等地半个月来,一滴雨都没有下过,春耕恐怕会受到影响,各地官府都在想办法解决水源的问题,但效果并不大。”赵鼎作为首辅大臣,首先就将干旱的事情说了出来。实际上旱灾之事去年年底的时候已经有了苗头,大唐境内,许多地方都没有下雪,这就预示着来年可能会出现旱灾。

    “人定胜天,虽然上天会有旱灾,但只要我们团结在一起,就不存在过不去的坎。”李璟面色不好看,这个时候,抵御天灾的办法实在很少,旱灾、水灾、蝗灾等等,这些灾祸足以将老百姓辛苦一年的成果毁之一空,有的时候,旱灾一旦没有完美的控制起来,就意味着有人会铤而走险,起兵造反,这对新生的大唐政权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好的消息。

    “陛下,连年征战,国库空虚,粮食不足,臣建议全国各地开始向富户买粮,以防万一,一旦有旱灾出现,立刻赈灾。”张孝纯也出言说道:“各地暗卫,各路的监察御史随时待命,监视各地灾民动向,以及赈灾粮食发放情况。这个时候,谁敢动赈灾粮食一份,臣建议严惩。”

    李璟点点头,说道:“灾荒固然很麻烦,但只要朝廷赈灾及时,就能将所有的顿时减少到最小,天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祸,人祸一旦爆发,朝廷就要面临着平叛,索性的是金人远遁东北,南宋即将处在内乱之中,所以只要朝廷不乱,天下就不会打乱的。政事堂也要做好准备,随时为灾区拨付粮草,库中钱粮不够,就动当地驻军粮草,若是有一地发生动乱,当地的官员立刻免职。工部、广备攻城作要抓紧时间制作水车,送到各地去,若是再不行,就挖渠,长江、黄河是不会断流的,组织老百姓、各地的灾民现在就动手,开始挖渠饮水,不光老百姓要动手,就是各地的驻军也要动手,趁着天下无事,兴修水利,造福后世。”李璟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政事堂坐镇汴京,朕会亲自巡视各地,监督旱灾之事,朕就不相信,这旱灾能够击败我巍巍大唐。”

    “陛下圣明。”众人听了顿时山呼万岁,自从李璟起兵以来,大唐王朝一向是风调雨顺,终于好运气用光了,到现在出现了旱灾,这也是考验大唐君臣的时候,索性的是,李璟对这些情况已经有了足够的重视,所以在开春的时候开始准备,不仅仅是发动百姓,甚至还有军队,对加入到抗旱之中来,最根本的就是为了维持大唐的稳定。

    耶律大石和李甫两人相互望了一眼,这个时候,他们很庆幸,李璟去年做出的决定,放出赵桓,让赵桓和赵构兄弟二人为了正统而相互厮杀,这样就避免了江南趁机出兵骚扰江北,让大唐有了喘息的机会,安心布局旱灾之事。

    “曹璟,大唐的粮食充足吗?不要到时候,常平仓中连赈灾的粮食都发不出去,这些年,朝廷从富户手中收回了不少的土地,富户手中也不一定有足够多的粮食,你们户部可要拿个章程来。”李璟看着曹璟一眼。赈灾也不是随便说说的,需要的是大量的钱粮,尤其是粮食,才能让旱灾的局面支撑下来。

    “这个,陛下,实际上,常平仓和各地的粮仓能支撑多久,臣也不敢断定,只能是看旱灾的时间才能决定。”曹璟赶紧说道。对于这样的事情,曹璟也不敢打包票,一旦自己打了包票,万一出了事情,对自己就不妙了。

    “这件事情也怪不得你,趁早准备吧!多准备一些粮食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李璟摆了摆手,这些年李璟纵横天下,大战无数,也不知道消耗了多少的粮草,府库之中还藏有粮食已经很不容易了,看着曹璟日渐消瘦的面容,李璟就知道这些年曹璟这个户部尚书也不好当。所以也就没有责备。

    “陛下,臣听说江南大战在即,臣认为,无论是赵构也好,或者是赵桓也好,都不希望大唐卷入其中,一定会派使者前来,到时候,朝廷可以从其中索取一些粮食前来,江南一向风调雨顺,与中原不一样,或许能得到一些粮食。”李甫出列说道。

    “陛下,臣看国内没有就去别的地方去抢。这才是做好,最简单的方式。”李甫话音刚落,就听见高宠大踏步而出,大声说道:“天下这么大,必定有许多地方有粮食的,中原没有,就去其他的地方去抢,陛下当年曾经说过了,占城这个地方一年三熟,就是我们吃的米也有一些是从占城来的,不如从占城去抢,臣愿意做先锋。想来占城那个地方,民弱国小,大军出动,顷刻之间就能为陛下抢来不少的粮食。”

    “高将军说笑了,朝廷历年出兵无数,将士们这个时候应该是休整的时候,朝廷还要忙于赈灾之事,也需要动用军队,如何能出兵?”王璞不满的看了高宠一眼。这些武将们真是头脑简单,若是这抢能解决问题,那一切都不是问题了。

    “陛下,穷兵黩武并非是什么好事,将士们连年征战,这个时候应该以休整为主,等待时机,等到南宋两败俱伤的时候立刻出手,做到一击必杀,所以臣认为这个时候,应该以休整为主。”张孝纯也罕见的出言说道。

    “以战养战方为正道,陛下,只要五万大军,臣就能灭了占城,将占城变成我大唐的粮食生产地,让我大唐永无粮食之忧。”大将林冲也出言支持高宠。

    ”林国公莫要小觑了占城,当年前朝的时候,赵氏数十万大军进攻越南李朝,也没有征服李朝,这李朝和占城实力相当,国公以为五万大军就行?陛下,臣认为想要进攻占城,将占城化成大唐的粮食生产地,应该等到天下一统之后再实现也不迟。“李甫赶紧出言说道。这些将军们的言语显然是符合李璟的脾胃,没有的东西就抢,但占城的东西还是小心一些为妙,免得步了前朝的后尘。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剑指高丽() 
“赵宋是赵宋,如何能与我大唐相比?诸位大人说笑了。”林冲顿时笑道:“诸位将军,这个时候居然有人怀疑我们将士们的战斗力?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吗?”林冲话音刚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