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周国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还只是官吏,就不说了。这满长安城。皇亲国戚,王公贵族,世家豪门多不胜数。而这世家子弟往往又最容易招惹事端,一旦出了事儿就是长安县或者是万年县的责任。若是让普通人来干,恐怕用不了三天就得滚下去了。

    好在如今这两位都不是什么善茬儿,也都不是什么无根之萍。两个人一个是京城韦氏旁系的人,一个是当世豪门崔家的人。纵使有人看他们两个不太顺眼,可是也不得不顾及他们身后的家族。

    韦氏虽然不是什么顶级豪门,但是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韦家在长安这个地方盘桓了数百年,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在没有比他们更熟悉的了。即便是七家五姓,或者是长孙无忌也不愿意在长安非得和他们硬着来。

    “万年县先说,说说这街头巷尾的百姓都说什么了?让朕也听听。”李治先问了韦氏的那个老者。

    “额…老臣垂垂老矣,老眼昏花,每天除了必有得公务以外实在是没有精力探听百姓们的流言碎语,请陛下恕罪。”万年县令头发都已经白了,脸上的皱纹清晰可见,说起话来也是有气无力的显得苍老至极。

    听了他的这一番回答,长孙无忌暗自点了点头。果然这人年纪大了就是会说话,即便官儿做的不够大,可是却也足够精明了。但是李治的眉头却紧紧的皱了起来。流言就是他散布出去的,百姓们咋说的他,心里清楚的很。但是百官不清楚,在这朝堂上问就是让他们都听听。然而这个万年县这是撞在枪口上了,李治眼中狠励之色一闪。

    “既然爱卿年纪大了不能处理公务,那就告老吧。”李治满不在乎的挥了挥手,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万年县似乎并没感到有什么忧伤,轻轻的举起手中的笏板磕了三个响头:“谢陛下隆恩。”

    然后抬起头来,缓缓的退了下去。

    退下的时候他清楚的看见旁边儿人的眼中露出的同情之色。但是他不悲伤,到了他这个年纪能活多少天都不知道了,还哪有那个闲工夫天天处理公务啊。无非是韦家需要他,需要这个万年县令的职位而已,他才这苟延残喘的在朝堂上待着。如今正好借着这个契机,退下来了。

    而且皇帝仁善,最后也是用的告老这个词。这就意味着即便是退下来了,将来他还是可以享受五品官的待遇。而且凭着自己兢兢业业为了家族干了一辈子,最后也没出什么大问题,自己的儿子一定会再升一级。到了这个岁数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而且做了一辈子官儿,他的眼睛早就练出来了。凭着今天这诡异的状况,他清楚的很,这安静了好多年的朝堂必然会在不久之后掀起轩然大波。到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丢官罢职,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丢了脑袋,想告老都告不成,还同情我?还是担心担心你们自己吧,各位同僚们。但是这些话老县令没说,他缓缓的退了下去低着头安安静静的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看到这老县令就因为一句话没答出来就被免了官,在场的众人心里就更是胆战心惊了。生怕不知道因为什么牵连了自己,一个个都看着孤单的跪在大殿上的长安县令,眼中闪过一丝同情(。)

第二百零四章 优柔寡断() 
跪在大殿之上的长安令,如今年纪尚轻,比起刚才的万年县不知道要年轻上多少。看起来能过了而立之年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这个年纪在寒门之中,应该也才刚刚出头,如今正在七品或者是从七品的微末小吏上混呢。

    但是这个年轻人可不是出身寒门。他姓裴,出身是如今天下著名的河东裴氏。他的父亲是隋朝光禄大夫裴仁基,裴家也是兴盛一时的天下豪门。他自己更是在家族的帮助下,三十多岁已经做到了正五品的长安令了。

    虽然说这个官职繁琐,容易得罪人,比较难做,在五品官中并不是什么好的差事。但是那也是五品官啊,已经脱离了微末小吏的地步了。

    如今的他正意气风发,按照这样的势头,将来拜相封侯也并非完全没有希望。而且他本身能力极强,虽然性子之中还难免带着些许鲁莽,但是他足够聪明,也有做事的能力。担任长安令以来,从没有出现什么大的乱子。

    “长安令,你来给朕说说,这街头巷尾到底出了什么议论之声?”李治的语气已经很不善了。刚才万年县令的一番话已经将他激怒了,若是这长安令再回答的不好,恐怕就不是告老还乡这么简单了,估计要充军发配了。

    裴行俭跪在大殿上,面色虽然没什么变动但是心里也实在是发苦。他是聪明人,又怎么不明白如今的形势。现在李治基本上已经在气头儿上了,若是回答的稍有不慎今天怕是难以善了了。可是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啊。

    罢了,咬了咬牙。既然陛下您要听。那也怪不了微臣。说了真话。万一要是被贬了说不定将来还有回来的时候。若是说了假话还惹怒了皇帝,可就真一点儿希望都没有了。

    “启奏陛下,百姓议论之声也是从昨日午时过后就出现了。虽然众说纷纭,但微臣遣人打听,说什么公主乃是中了一种天下奇毒,导致身亡。太医院太医医术高超,断定奇毒。而这种毒则是由皇后娘娘的贴身宫女所下,东窗事发之后皇后娘娘还曾奋力保护婢女……”

    “够了。”李治怒吼到:“闭嘴。给朕闭嘴。”

    “是,是,是。臣妄言,臣妄言,不过是百姓们以讹传讹,请陛下万勿动怒。”裴行俭下了一大跳,赶紧拱手道歉说软话。李治平日里一向仁善,很少发脾气,更不用说是这种当着百官面儿怒吼出声的情况了。自从他登基以来还是头一次在大朝会上发这么大的脾气,底下跪坐着的大臣都战战兢兢的了。

    这会儿他心里暗道:完了。这回这官儿是当到头儿了。收拾收拾东西,看看是西域啊。还是南边儿啊,发配是指定的了。

    长孙无忌跪坐着将头低下,眼眸之中闪过一丝怒火和不解。什么时候这皇宫内院的事情竟然这么快就能流传出去了?到底是谁在背后出手暗算皇后?武媚娘?她有这么大的胆子吗?可是除了她还能是谁呢?

    “长安令,朕给你一天时间,明天你来告诉朕是何人在肆意传播这种消息。不论是王子王孙,还是公卿大臣,亦或是贫民百姓。到底是谁在传播这件事,当场给朕拿下。若有反抗就地格杀。”李治仿佛是强行压抑着怒火,恶狠狠的对着裴行俭下了这么一个命令。

    “是。”裴行俭还以为会等来李治充军发配的处理,没想到竟然给了这么一个尚方宝剑。虽然只有一天的权利,不过这个就地格杀可不是一般的权利啊。可见皇上已经怒火中烧到了什么地步了,赶紧慌忙的答应到。

    “你退下吧。”李治挥了挥手,直接让裴行俭下朝去了。

    当裴行俭走了之后百官们才反应过来,皇上即便是如此怒火中烧也没有否认百姓们的话,也没有说出任何一句造谣生事这种话,这是什么意思?

    褚遂良想明白了,太原王家仅有的几个人也想明白了,均是脸色煞白。

    “陛下,您也听到了。如今百姓们议论纷纷,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此非明君所为啊。老臣想问的是,百姓的流言是否属实?”许敬宗将时机抓的非常准,当大家都渐渐的反应过来李治的话之后他才继续出口逼问。

    所有人都盯着许敬宗,这个老货是要疯啊。没看见皇上都已经恼羞成怒的要杀人了吗?他还一股脑儿的就撞上去了,不杀你杀谁?

    “许爱卿,许尚书,差不多了。朕累了,你退下吧。”李治重重的咬了咬许爱卿,许尚书这几个字。然后疲惫的臣挥了挥手让许敬宗退回朝班。

    “陛下,非是臣胡言乱语,也不是纠着陛下家事不放。只是此事关系重大,臣身为礼部尚书,又受先帝隆恩实在不能不说啊,陛下。”许敬宗的声音之中已经带了三分的哭腔,有点儿哽咽的朝着李治喊到。

    “你……你到底想让朕说什么?”

    “陛下,此事若真是皇后娘娘所为那后果不堪设想啊。陛下龙御天下已有五年,然不过有皇子四人,子嗣单薄,臣……”许敬宗赶紧把收住了嘴不敢再继续说下去了。但是在场的人确没有一个听不懂啊。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公主,皇后都能如此狠下心来,更何况是皇子呢?

    又想了想许敬宗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李治光是登基就已经有五年了,不过才有皇子四人,公主两位。相较于太祖,太宗来说确实是太少了一些。难不成真的是皇后娘娘……更可怕的是皇后毕竟始终无所出,一个无所出的女人嫉妒别的人为皇帝诞下龙嗣似乎也不是没有可能。众臣不由得背脊发冷,甚至有些胆子小的人都开始求神拜佛了,今天的早朝他怎么这么长啊。

    良久之后,李治长长的一声叹息:“皇后与朕乃是少年夫妻,一路相互扶持走到今日。朕……相信她。”

    “今日之事陛下是否告知可微臣此事与皇后无关?臣保证自即日起再不提及此事,告老还乡。”许敬宗也是发狠了。李治的最后的这个态度实在是太让人难以捉摸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若是演戏未免也太过了吧?

    他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课哪懂得李治心中的那点儿仁善,或者说是优柔寡断呢?事情到了这会儿李治毕竟也不是要一天就废后,心里也就越发的犹豫起来了。(。)

第二百零四章 请求废后() 
(在前前一章,裴家写成了崔家,不好意思,已经发现了。)

    许敬宗不明白李治心中的那一点儿优柔寡断,但是他却异常清醒。在这件事情上,自己只要开始了第一步,就绝对没有办法再停止了。如果自己停下来,或者是后退一步,那结果恐怕就只有死了。

    而且,如今他今年都已经六十多岁了,已经算的上是高寿之人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