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周国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愣了一会儿,贺兰敏之眼睛依旧看着底下,头也没有抬起轻声的说道:“一家人,哪来的怨言一说。有姨母才有母亲今日,有姨母才有敏之今日,又怎会有怨言。”

    这句话说的也是半真半假。假的是贺兰敏之早就知道武则天不会亏待了自己,只不过因为年纪太小实在是无可封赏。真的是,他确实是这么想的。有了武则天才能有自己的风光。才能有武顺如今的爵位。若是没了她,先不说就自己这几斤几两,能够不能在大唐混个官儿当。就是能当上,说不定要熬多少年,吃多少苦才能达到如今的官位,或许一辈子都达不到。他怎能怨恨自己的顶头上司呢。

    武则天一愣,似乎是没有想到贺兰敏之会说出这些话。在他低头没有看到的一瞬间,眼底之中充斥着温柔:“好,好。真是羡慕姐姐有子如此,将来若是弘儿贤儿显儿他们能和之儿你一般,姨母也就满意了。”

    “众位殿下都是凤子龙孙,有着真龙血脉,定不知要比我强上多少,岂敢比肩。”贺兰敏之赶紧带着三分惶恐的说道。

    “呵,刚刚你自己说的,都是一家人还非要说两家话。若是陛下在也就无妨,如今不过就你我二人还用如此做作?”武则天嗤笑了一下,对贺兰敏之恭维的话是一点儿都不受用。

    “你小子啊,心里啥都有,也最重感情。偏偏这个嘴上就非得说这些个见外奉承话,也不知道这么几年的圣贤书都读到哪儿去了,偏偏这怕马匹的功夫一点儿都没读书人的风骨。”

    “哈哈哈,姨母啊,这风骨值几个钱儿啊?您有不是不知道,当年外祖父做商人的时候那可是最看重的就是利益啊。这风骨在天下间不知道能换多少斗米,多少石面啊?”看着她心情好,贺兰敏之也赶紧开了两句玩笑。

    “你小子,真是欠打。等到这回阿姐寄信来吾非要告你一状,还敢拿你外祖父打趣了。”

    “姨母饶命,姨母饶命。我这小心肝儿可禁不住阿娘那一顿训斥。”

    “哼,”武则天轻哼一声:“你如今做了弘儿的太子左庶子,切不可教的他也如此顽皮惫懒,否则看姨母不好好训斥于你。”

    “姨母放心,太子如今有太傅又有那么多博士讲师,恨不得一股脑儿的将所有圣贤书都灌给他,我这儿影响不了的。”贺兰敏之笑了笑。

    “太子太傅?若不是你非得说要留下于志宁,如今这老家伙也早就被贬谪了,何至于还留这个太子少师的名头。”武则天有些不屑。似乎是对于于志宁的人品不是很满意。

    当然了着主要还是因为当年废王立武的时候,于志宁因为惧怕长孙无忌的势力是始终也不敢多说一句话。就算是后来李绩都出来了,他仍旧是托病不出。到了最后也没明确的表现出来支持武则天。按照她的意思就是直接韩瑗来济等人化作一流,贬谪出京。可是当时贺兰敏之极力的劝阻,非说要留下他,这武后一系的所有人才没有在继续追逐下去。

    当时许敬宗诬陷长孙无忌谋反案已经成立,若是于志宁择不出去恐怕到死也不能洗清名声了。(。)

第二百三十二章 收割麦子() 
其实贺兰敏之和于志宁并没有什么私交,当然了,凭着当时他的身份和地位就是愿意添着脸上去结交人家,人家也看不上他。至于为什么非得留下于志宁,贺兰敏之也有着自己的考量。

    一他毕竟是太宗留下来的辅政大臣之一,长孙无忌褚遂良都已经被拿下了,他要是再被拿下,难免朝野之中会有人议论纷纷。觉得武后一党对太宗陛下的圣命丝毫都不在意。二也是因为他的资格实在是够老,和许敬宗一样的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家族势力也够深厚,在北周的时候于志宁的父亲就已经做过宰相了。三也是因为这个老头有能力,他曾经辅佐过太子李承乾,并且提出过很多建设性意见,担任宰相多年治国,治学都甚为出色。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儿就是,他年纪已经很大了。就算是不遭贬谪,恐怕也活不了多少年了。而且经历过长孙无忌一事,贺兰敏之也看出来了,这位老大人是活的越老,胆子越小。明哲保身,死活也不多说一句话了。

    对于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又不喜欢多管闲事,多说闲话的人。留在朝中大有裨益啊。

    如今他担任太子太傅,还坐着尚书省的宰相,既能够平衡朝中势力,又有人来教导太子不是两全其美之策?若是因为莫须有的罪名将其贬谪了,还真是有些可惜。

    这些话贺兰敏之早就和武则天讲过了,但是可能是女人的通病吧,就是一代女皇也避免不了。实在是太过于记仇了,对于于志宁当年始终不清晰表态,她耿耿于怀。仍旧时不时把这个拿出来当事情说一说,弄得老头儿每每有时候打听到了都有些心惊胆战。

    武则天紧接着把脸色又放得严肃起来:“既然如今你已经做了太子左庶子,估计明天就会有圣旨发下通传朝廷,日后当修身养性,好好辅助太子处理事务,切不可有所怠慢,听懂了吗?”

    “微臣明白!”

    “当年无论是弘农杨家,还是许敬宗,李义府都是你一手促成。如今我贵为皇后,杨思训为一品国公礼部尚书。李义府同中书门下又是吏部天官,许敬宗更是担任侍中成了名符其实的宰相。你如今面对他们也难免有些无法自处,但是之前的担子你还是要继续挑起来,懂了吗?”武则天继续严肃的看着他说道。

    之前的担子是什么,就是全权负责武则天施礼内部的事情,并且随时与她取得联系。这也就是说,放权给自己,让自己不用担心什么宰相啊,国公啊什么,谁才是嫡系,谁是外人让自己心安。

    “微臣明白。”贺兰敏之嘴角挂起了一丝笑容,不是为了这份看不见摸不着的权利,而是武则天把自己说的话往心里去了,即便是在没有真的看见李义府有所异动的任何证据,她还是相信了自己。

    所谓的这个根本就看不见的权利的潜台词就是李义府的事情让自己放心的去查,查回来直接报就行了,不用有所顾忌。不要因为他如今是吏部尚书,是宰相什么身份有所顾忌。

    他们的身份是怎么来的,是武则天赏的,是李治赏的。如今若是他们有所不轨,或者是有所不让武则天满意的地方,这份权利和身份自然也是可以收回来的。不过。。。不能立即动手也就是了。

    “你如今顶这个外戚的头衔,在朝为官有的方面会有所助力,有的方面也会形成阻碍,还是需要你自己揣摩。你的性子我也知道,必定不会用本宫的名头在外边胡作非为,我也就不用过多叮咛。但是有一事,我还是想要嘱咐两句。”

    “请姨母示下!”抱拳拱手施礼。

    “当年你举荐寒门官员,推荐寒门士子,本宫尽皆采纳。但是说实话,也是因为当时无可用之人,寒门官员在朝中保守欺压,所以他们必须将手中的力量交给本宫趋势以换取更大的利益。这个举措已经收到了巨大的成效,李义府许敬宗等人可以说是得力干将,对于他们我也是多有仰仗。但是如今看来弊端也已然显露出来了。”武则天直指问题的中心,寒门举措的弊端所在。这一点就充分体现了她的政治天赋。

    “这些问题,微臣也曾有过考量,但却始终无法解决,还望娘娘示下。”

    既然自己不行,只能寄希望于这位千古女皇了。这位可是用了一生的寒门啊,从开始的李义府,到后来的来俊臣等人都是寒门士子,有的更是出身卑贱。不过显然历史上她并没有能够拿出什么好的方法来。

    “此乃人性,莫说是你,也别说是本宫,就算是孔子,老子等人重生在世,恐怕也不能有所改变。但是人性人心难变,但是人却好变。记得当年隋炀帝杨广对于天下百姓曾经有过这么一个比喻。他说这天下的黎民百姓犹如麦子一般,割了一茬不久之后终会长出另外一茬。你觉得如何?”武则天嘴角挂起了一丝微笑,看着贺兰敏之轻轻地说道。

    但是这个时候她的笑容却并不美丽,而是显得有些诡异,让人感到无比的阴冷。贺兰敏之几乎是难以置信,赶紧低下头去不让她看见如今自己的眼神,身子却仍旧止不住的打了一个冷战。

    割麦子。。。什么意思?是要提拔一个,等到这个人卖足了力气,享受够了,就把他收割了,再换下一个?想想历史上那些曾经在武则天手下层出不穷的寒门士子,那些个再一步登天之后迅速走向灭亡的来俊臣,周通等人。贺兰敏之仿佛突然间明白了什么。

    怪不得那么多的人最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怪不得武则天用了一批又一批。原来从根儿上她就没有打算要进行规劝,提点一二。从根儿上她就是打算利用了之后就将他们所有的人全部收拾处理掉。

    贺兰敏之有点儿害怕,若是自己有朝一日也像这些寒门官员一样被用过之后处理了,该当如何?

    不不不,自己毕竟是武则天的亲生外甥,不会和那些寒门士子官员一样的后果的。贺兰敏之不敢在继续往下想了,只是将头放得更低,一句话也不说。(。)

第二百三十三章 减轻负罪() 
从武则天的车厢中出来之后,贺兰敏之实在不是他不愿意笑,也不是他故意要给人一种在武则天车厢之中不愉快的错觉,实在是他笑不出来,就算是进最大的努力也笑不出来。

    刚刚过了晌午,这会儿也正是热的时候。秋天的午后比之夏天也丝毫不逊色,但是贺兰敏之满头大汗的同时却觉得浑身上下阴冷阴冷的。甚至都控制不住自己的要打寒颤。骑着飞雁一路狂奔到自己的车厢前,迅翻身下马将手中的缰绳朝着阿大一扔:“或是今天或许明日,会有传旨太监前来。吾被授予太子左庶子一职,尔等若是寻得影迹素来报我。晚饭不用了,吾身体不适,禁忌一切来客,也不要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