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周国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顺这样想着,心里其实就觉得,总也而不可能超过两贯,能有一贯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随后福伯的话,让她彻底傻掉了。

    “夫人,您整整猜少了一个零,足足二十贯啊。”说道二十贯的时候,福伯的声调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声音显得都有些尖利了。甚至都有点坐不住了,就差已经蹦起来了。得亏手中没有啥东西,否则非得给摔出去。

    但是武顺根本就没有在意这些,目瞪口呆的看着福伯,死死地盯着他的嘴,根本就不敢相信他说出来的话。

    “你,你说,有多少?”结结巴巴的又问了一次。

    “二十贯啊,足足二十贯啊,夫人。”福伯有激动的重复了一次。

    看着两个人莫名其妙的状态,贺兰敏之和贺兰敏月坐在那里很是淡定。

    敏月是根本就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只知道自己的阿娘和福伯很开心,视线在他们两个的身上扫来扫去,呆萌呆萌的。贺兰敏之是从根本就知道会出现今天这个结果,所以也不是很激动。

第四十五章 三点原因() 
其实对于他们这么惊讶,贺兰敏之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唐朝,尤其是在从唐太宗李世民,到唐玄宗李隆基前期的时候。大唐都处于一种异常富庶的年代。

    天灾人祸很少,物产丰腴,国泰民安,政治也算是清明。所以物价就很便宜,一斗米五六文钱,你就可想而知这物价便宜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贺兰敏之也曾经和杨氏夫人打听过朝中俸禄这件事情,根据这个定了轿子的价格。

    在如今,唐高宗永徽元年,所有的一切朝政大事还都是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在操持。他们历经了贞观一朝,可以说贞观盛世有他们的一半功劳。很多的政策就是他们当年制定的,所以他们根本就不愿意作出改变,想要萧规曹随。

    包括朝廷官员俸禄也都是遵循前例。朝中顶级的官员,三品以上的官员每年禄米400石,职田9顷,杂役38人,每日发常食料九盘。等等的这些所有的东西都加起来,折合成铜钱,开元通宝。大概约合每月8000文,也就是八贯钱。

    这是朝中三品大员,其他的一级比一级少,但是也非常可观了。可以说,做官,无疑是这个时代最赚钱的行业。

    一天下午进账二十贯,虽然这些不算是前期投入,但是绝对这就是暴利啊。

    要知道三品大员一月的收入才是八贯铜钱,这世上这么多的人,又有几个人一辈子能够做到三品的高官?根本就没有几个。这对于在唐朝生活了这么多年的人,简直就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怎么,怎么会这么多?”武顺盯着福伯问道,尽管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是武顺仍然是不敢接受。

    福伯很是茫然,他只是按照贺兰敏之的吩咐去做的。定价就很高,一个最普通最普通的轿子,定价起步都在二百文以上。最尊贵的轿子,足足要八百文起步,更不要说算上那些配饰什么的了。至于为什么要定价这么高,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要知道,不出木料的话,一顶轿子的制作成本就是二十文。出木料,根据木料的不同,有着很大的价格上的诧异,但是也都在买东西的人身上找回来了。定这么高的价格,开始福伯以为是贺兰敏之没有社会经验,空想。但是经过一下午的生意,可以看出来,这根本就不是空想,因为没有一个人划过价钱,甚至都觉得很是合理,至于为什么福伯也不清楚。所以他只能满是疑惑的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清楚。

    武顺瞬间就把目光盯在了贺兰敏之的身上,一副今天你不说就要你好看的架势。

    贺兰敏之立刻就怂了:“之所以会进账这么多,是因为价格定得就很高,至于到底有多高,阿娘自己去铺子里边看看就知道了,儿也记不清了。不过,第一天就出现这么好的状况,也是我始料不及的,本来以为会出现的很多事情都没有出现,很是平安。”

    “我还不知道你价格定得高?我是想问,为什么你定得这么高,还有人会买。”对于贺兰敏之的解释,武顺显得很是不满意,嘟着嘴目光仍然不从自己儿子身上移开。

    看到自己的阿娘露出这么小女人的一面,贺兰敏之根本就招架不住啊:“这个,有很多很多的原因。但是最重要的就三点”说着举起自己肉呼呼的小手,朝着武顺比划了一个ok的姿势。

    “哪三点?请少爷指教!”听到贺兰敏之准备说了,跪坐着的福伯立刻将头颅低下,恭恭敬敬的等待着他解释。

    “第一点,就是轿子本身。这个东西以前根本就没有出现过,所有人都饱受着马车的颠簸,轿子出现了。这么一种世人都没有接触过的,更加舒适新鲜的交通工具,必然受到大家的喜欢。客观条件就很需要,因为朝中的大人们都急需这么一种东西。我们本身的品质也没有任何的问题,这是根本原因。”、

    这一点大家都很是赞同,否则也不会在看到图纸的第一刻起,杨氏夫人和武顺就已经决定同意贺兰敏之来制作,卖这个东西了。所以福伯和武顺点了点头,没有什么疑惑。

    贺兰敏之微微一笑,轻轻地捏了捏贺兰敏月的小脸蛋儿,惹得她用凶狠的眼神盯着自己的时候又说道:“第二点,就是广告。”

    “广告?”福伯知道,但是武顺却不是很清楚。

    “对,广告,就像儿之前和阿娘说过的。广而告之,名为广告。同时我也告诉过福伯,千万不要小看广告的作用。今天之所以能来这么多的达官显贵,毫不犹豫的购买定价这么高的轿子,就是这个广告效应。”

    “可是,我根本就没有看到过您做广告啊?”福伯很是疑惑,因为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是福伯一手操办的,根本就没有去宣传过,甚至连自己家的店铺什么时候开门,在哪开门都没人知道。前几天也开门了,根本就无人问津,怎么今天突然之间就来了这么多人。

    看出了福伯的疑惑,贺兰敏之问道:“福伯可知,今日是几号啊?”

    “今日是十五”

    “对,今天是十五。可是今天不光是十五,还是我大唐帝国,举行每月一次的望朝的时间。你们说,要是在这个时候有一位身份清贵的朝中三品高官。在建福门外,所有官吏面前说一说这轿子的好处。或者是,让哪一位大员亲自试试这轿子的舒适程度,这朝中大人们会不会疯狂啊?”

    “您。。。”福伯目瞪口呆的看着贺兰敏之。

    “对,今天国子监祭酒杨祭酒亲自在建福门外为朝中文武百官说了说这个轿子。”

    “我说你为什么非得送给你舅老爷一顶轿子呢!”武顺眼里边的笑意是个傻子都能看的出来了,自己的儿子这么有能力,谁会不高兴?更何况他才仅仅八岁啊。

    “嘿嘿,虽然已经尽量的高估我的那位舅老爷的实力了,但是就今天的这个状况来看,我还是低估了弘农杨家和国子监祭酒的模特效应到底是有多强大了。”

    “你说什么?模什么?”武顺有点疑惑的看着他,想要说模特效应。

    贺兰敏之笑容一僵,心里恨不得抽死自己,又得意忘形,又得意忘形。

    “啊?没什么,没什么”赶紧笑着打了个哈哈,对于自己的儿子越来越稀奇古怪的话语,武顺表示已经习惯了。所以也就没过于在意。

    福伯也很给力,趁这个时候问道:“少爷,那第三点呢?”

第四十六章 店铺隐忧() 
听着福伯这么问道,贺兰敏之很有深意的一笑,却并不说话。那是因为这第三点,其实就在生活之中的点点滴滴。

    无论是从侍女梅姑娘等人的接待上,还是从博古架的摆放上,亦或是从轿子模型的创作上。一切的一切,都是一种新型的经销手段。虽然前世贺兰敏之并不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但是没吃过猪肉,总也见过猪跑吧?进了每一家高端的大商场,都是这么一套路子。

    生搬硬套也好,赶鸭子上架也罢,总之从这第一天的时间上来看,确确实实是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但是这些事情确实是无法和他们言说。总不能让贺兰敏之亲自解释一下:呃。其实我是从一千多年后穿越过来的,我的那个时代都是这样子做生意的。

    所以贺兰敏之笑而不语,但是福伯却是领会错了,赶忙朝着他道歉:“小的冒失了,小的冒失了。”

    哪怕是在开放的唐朝,中国人的固有的习惯总是没有任何的改变的。敝帚自珍,自家的技艺或者是绝学,绝对不传给外人。哪怕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也一样。对于他们来说,会做生意,更是一种手艺,或者说是高超的能力。能够分享两点,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武顺也赶快插嘴:“那个,阿娘这次就准许你有点自己的小秘密了。”故作大方,下巴颏一抬,多少显得有些许的傲娇之色。

    看着武顺作出这么一副表情,贺兰敏之瞬间感觉到了一种无声的吸引力从她的身上散发出来。果然,美女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看,亦或是不经意之间显露出来的任何一种特质,都是具有异常的吸引力的。怪不得将来,能将这一国之君迷得神魂颠倒。

    想到这儿,不由得又望向了自己那个正坐在屋子里,一脸的不耐烦,不断地朝着外边望着的小妹妹。

    自己实在是无法想象,将来,这么一个肉嘟嘟的小胖丫头,能够长成魅惑天下的魏国夫人。

    而且,或许是由于长安比之前的家里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个档次,营养也更能够跟得上的缘故。自家的小妹妹好像越来越圆了,本来就肉嘟嘟的小脸儿,这回更加的肉乎了。这样下去,倒是真符合唐朝人的审美,胖美人儿。

    胡思乱想了一阵儿,赶紧跟武顺说:“是,谢谢阿娘!”特意将声音拉长,怪声怪调的逗得大家直笑。

    又聊了会儿,福伯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