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晋大土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在两年内将货运队的成员扩大到一百人,货运队能够基本实现盈利;可现在呢?咱们刚到豫章便有了四五十货运队员,这为货运队的开张起了个好头,这和主公、雷恩及虎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再加上伯贤和仲贤带着兄弟们来投,货运队想不兴旺都不可能了。。。。。。。”

    刘穆之说到此,众人已是情不自禁地莞尔起来,他除了扶余清慧和后来才加入的甘绦、冉小贱之外,几乎将其余人的名字都点了一遍。

    这证明了工作是由大家互相干出来的,而不仅仅是说出来的。

    刘穆之摆了摆手让他们安静下来,又继续说道,“第三呢,就是那五百亩甘蔗田了,最初我们是将希望全部寄托在这五百亩甘蔗身上的。主公当时就说了,‘咱们干的其他工作全部亏钱都没事,只要能壮大咱们的组织就行了,反正咱们这些甘蔗可以赚到钱。’由此可知,主公对甘蔗是寄予了厚望的,而从现在的形势上看,咱们的甘蔗也是丰收在即了。在豫章郡百年一遇的旱灾中,咱们的甘蔗能够丰收,实在是难能可贵啊。。。。。。”

    众人遂又感叹了几句,与其说范二当时选甘蔗田的时候选得好,不如说范宁占的三江源这些良田占得好!

    平均到整个豫章郡来看,整个群受到旱灾的稻田至少在七成以上,今年的粮食收成有往年的三成就不错了;可三江源的稻田呢?受灾的不过一两百亩而已,这对范宁来说是不痛不痒的。

    范二在这时接过了刘穆之的话头,继续说道,“说到甘蔗丰收,咱们接下来就难免会面临另一个问题,也就是将甘蔗榨糖。我还记得去年冬天的时候,咱们起早贪黑一天工作六七个时辰,平均下来一人也就能消耗两三百斤甘蔗,得到三四十斤糖的!可现在咱们有五百亩甘蔗,总不可能雇佣成百上千的人来帮咱们榨糖吧?人越多,咱们的秘密就越容易暴露出去啊!所以我第一时间考虑的便是提高生产力,利用机械来代替我们的手工来操作。去年冬天我们就想过用改进榨汁机来提高效率,可那时候咱们连水泥都没发明出来,而且手上的甘蔗也不是太多,制造机械就有点得不偿失了。可现在咱们有多少甘蔗?所以拦河坝也就应运而生了。。。。。。。”

    说到此,他终于停下来喝了口茶水,等甘绦将自己刚才所言全部记录之后,才继续说道,“事实上,修建拦河坝还能让三江源增加三四千亩良田,当初我征求叔祖父同意时主要就是宣传这一点来着。但我发誓,我可不是以公谋私啊。。。。。。。”

    众人当然能听出他说的是玩笑话,所以也情不自禁地跟着笑了起来。

    范二却又继续道,“我之所以修建拦河坝,主要还是想让高处的水其带动低处的水车,水车可以让轮锯工作,也可以带动水力锻锤。用水力驱动轮锯的好处不用我说大家也能理解吧?可水力锻锤有什么用呢?水力锻锤可以榨甘蔗汁,可以将铁块制造板甲,可以捶打造纸所需要的原料。。。。。。没错,我打算在近段时间内招募几十个工人,对现在的蔡侯纸制造技术进行改进,希望能够做出更好的纸来。”

0203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早在七月中旬,也就是范宁和胡仲任领导的粮价之争进入尾声时,二十六岁的拓跋珪终于高调地宣布了自己要当皇帝的意愿,并开始厉兵秣马,准备南下中原。

    在正式进入中原的花花江山前,他当然得先打掉后燕这个拦路虎。

    所谓“哀兵必胜”,刚刚失去了慕容垂的后燕,会让拓跋珪轻易从自己的身上碾压过去吗?

    有句话叫“自作孽,不可活”,又被人翻译为“不作死就不会死”。

    就在拓跋珪紧锣密鼓地准备进攻后燕时,刚刚登上大宝的慕容垂之子慕容宝,却似乎玩过了头。

    在慕容垂尸骨未寒之时,他指使慕容麟杀害了曾经建议废掉自己的小段后;又受长乐公慕容盛和慕容麟的挑唆,违背其父的遗愿,放弃了“多才艺有雄略”的庶子慕容会,改立“美姿貌、蠢弱不慧”的嫡子慕容策为太子。

    听说北魏来攻时,慕容宝为了解决因参合陂之战造成的兵源紧缺,他下令“重新核定士族的户籍,辨别百姓依附阶层的高低,审查住户与人口,撤销受军营保护的户族,使他们全部归郡县管辖。”

    杀母和改变慕容垂生前指定的太子人选,必定引起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恐慌;“重新核定户籍和审查人口”的政策,则注定会遭到汉人豪强和鲜卑贵族的强烈抵触。

    后燕的豪门大族由两部组成,其一是鲜卑贵族,包括慕容部、宇文部、段部及其乌桓、屠各族的贵族;他们都残留着军事氏族制的习气,加上连年征战因军功赏赐和抢夺来的人口,手下奴隶成群。

    其二是汉人士族豪门。经过八王之乱后的频繁战乱后,他们也都以家族为中心各建坞堡,圈地聚民。

    这两类豪强的手下都聚集了大量的奴仆和佃户,他们以军营封荫为借口,将更多的人口纳为自己的私产,国家将其称之为军营封荫人口。

    在参合陂之战中,因为后燕士卒被拓跋珪活埋了近六万人,这就导致了兵源严重不足;所以慕容宝才会下决心清查豪门的人口,以增加兵源。

    慕容宝之举,何异于从豪门的碗里夹肉?他们肯定是为此不满的,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变得动荡起来,所以所以他们对朝廷嗟叹怨恨之声越来越多,开始离心离德。

    慕容宝的政策其实与江左的“土断”差不多,这种政策若是放在太平时期,倒是可以在抑制豪强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可如今大敌当前,慕容宝不思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反而做了三件伤害国人感情的事,引起人心的分裂,燕国很快为慕容宝的各项政策付出惨重的代价,

    八月中,也就是范二将刘穆之等人召集起来开会之时,北魏的步骑四十余万开始南下中原大举伐燕,拓跋鲜卑第一次踏上了南征之路。

    拓跋珪命左将军李栗以五万骑为先锋,直指晋阳,另派封真等将领从东道出军都关,进攻燕国的幽州。

    北魏大军兵临晋阳后,慕容农考虑到城内缺粮而选择了出城迎战,结果却一脚踢到了钢板上;当他带领败军回城时,守城的慕舆嵩却已投降了北魏,紧闭城门拒绝他入城。

    无奈之下,慕容农只得率数千骑兵向东逃跑,而后在潞川再次被北魏大将长孙肥击败,几千骑兵几乎全军覆没。

    慕容农的妻子儿女全被俘虏,他受伤而逃,身边只有两个随从。。。。。。。

    就在慕容农带领着两个随从逃往后燕国首都中山之时,范二解散了前来梅岭挖煤近四十余日的三万多灾民,只留下几百人为他加固胡仲任留下的邬堡。

    这三万多灾民从范二手中领到工资后,进入城内买米回家,几十家米铺的总流水额在进入八月以来首次达到了一万贯。

    几日之后,三江源的拦河坝工程正式合拢。

    在三江源工作近五十日的四万多灾民,也陆陆续续地领到了工资,他们同样进入了豫章,再一次拉动了豫章城的内需。

    随着绝大部分灾民的离去,三江源内烧制水泥基地和烧制玻璃基地再次投产,在生产过程中用到的燃料也改成了煤。

    而在拦河坝的背面,一百多个灾民和几十个苏园的工人,正在使用“范二牌”起重机布置着直径半丈重达万斤的水泥管。

    拦河坝上的水由水泥管直接冲到拦河坝下面的几架水车上。

    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水车的动能,水车又带动两个磨盘,起到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的作用。

    拦河坝下面的水泥平台上,几十个工人正在用挫子和磨刀石,正在打磨着一个直径足有一丈五的大型磨盘;这磨盘中间是由实木做成的,中间的轴承则由打磨光滑的铸铁铸造。

    磨盘边缘也都镶嵌着铸铁,是用铆钉固定在木料上的,这个大磨盘的造型其实就是一个大型的齿轮。

    离这个大磨盘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外观差不多的小磨盘,只是它的直径要远远小得多。

    小磨盘边缘有一根弯折的铸铁杆,铁杆上锁着一条链子。

    当小磨盘转动时,链子就会被拉动,到了铁杆的位置链条就会被放一截出去;转到反方向,链条就被拉一截过来。

    链条搭在一只定滑轮上、将方向改变成上下运动;当轮子转动时,链条的另一边忽远忽近,就会拉动这边上下反复运动。

    链条的头子上挂着一枚铸铁构造,链头被卡在一个竖立的铸铁凹槽里,防止左右乱晃,这构造看起来就像闸门一样。

    链头挂在下面千余斤重的“锻锤”上。

    链条上下运动,拉动锻锤上下运动以达到锻造的目的。

    当锻锤上升到最高点时,需要脱离传动结构,凭借重力急落下去;然后上升时再和链条传动结构连接,如此才能借助动力被拉上去。

    范二既能将轮锯制造出来,对水力锻锤的制造当然也没什么压力,因为其工作原理本来就一样嘛。

    非要说有什么区别的话,也仅仅是他们的大小不一样罢了,所以制造起来耗费的工时也是不一样的。

    想要将第一个水力锻锤投入到工作中,没有一个月的打磨显然是不行的,好在此时离甘蔗成熟还有一个月左右。

    老天爷似乎也知光靠西山流出来的那点水,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将新修起来的湖灌满的,于是进入九月以后,天公便锦上添花地下了几场雨。

    随着连续几场秋雨的降临,天气也逐渐变得阴冷起来。

    范二看着榨糖的准备工作渐渐进入了正规,便就此离开了三江源,重新回到了豫章书院的教授工作中。

    离开三江源前,范二又心血来潮地将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以及一些基本的参数说给了雷恩加尔。比如说将人体的温度定为三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