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晋大土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靠岸后,范二一边缴获高句丽军中的战马,一边命将士们对俘虏进行了甄别。

    半个时辰之后,晋军和高句丽军刚才打的这一仗的战报,就已呈到了范二的案上。

    刚才这一场海战,晋军一方便俘虏了高句丽弓箭手步卒共六千一百八十三人,获得三十一艘破船;登岸后,高句丽的一千七百多投石车手相继投降,战利品方面则是二百三十多辆投石车。

    至于冉小贱和沈林子所领的部队,上岸后便开始对高句丽军的主力四千与步卒进行了追击,到达金城西门后,逃兵又增加了四千多人。

    他们所领的将士,到目前为止已至少杀敌两千,但对俘虏和战利品的还没有明确的数字。

    范二整理思绪后,终于从望远镜中看到了驶近的船队带头的十余艘船竟然有七海商社的标致,至于后面的那些更大一些的船,他却没有发现具体的标致。

    最林令范二感觉开心的,则是沈林子竟然俘虏了高句丽的主帅高伊横。

    俘虏了高伊横,也意味着这一场战斗可以宣告结束了,范二现在倒有些懊悔没有再多等两天,至少可以等到高句丽人打下金城,再趁机从他们手中夺下金城。

    可要是等到高伊横率领高句丽将士入主金城之后才动手,胜利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但己方的伤亡人数也就未可预料了。

    范二对岸上的将士下达了“穷寇勿追”的命令,随后冉小贱和沈林子的队伍便陆陆续续地返了回来,但这场战斗的详细战报一时半会仍无法统计出来。

    但大概的情况,范二从冉小贱和沈林子等人的问答之后,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

    在这一战中,高句丽一共出动了两万大军,大小战船八十八艘艘。

    在晋军尚未进入京城港口之前,高句丽军便兵分两路对新罗王城金城进行了攻击,——一路是由高伊横亲自率领的一万四千主力在南门负责主攻,另外一支队伍六千多人则在金城西门进行佯攻。

    在进攻金城的这六七天时间里,高句丽军的伤亡有一千余人,主要伤亡的当然是以辅兵为主了。

    范二率领晋军进入金城码头后,依靠突袭和拼甲板,首先对留守在码头上的一千高句丽士卒进行了击杀。

    高伊横率军回援之后,组织起了一波近万人的攻击,试图通过用战船靠近晋军,以人海战术与来敌打一波甲板之战,可惜晋军动用了他们从未见过的火炮,又加之两翼的弓弩夹击,使得这近万人就如同飞蛾扑火一样,最终有一大半都成了俘虏。

    冉小贱和沈林子率领部众相继登岸之后,高句丽军中的绝大部分投石车手选择了直接投降,至此晋军收获的俘虏就已超过了六千之众!

    随着高伊横带领这三千中军步卒的逃往,又加上还在金城西门对新罗人进行攻击的另一支部众,高句丽军最多的时候有八千人多人在逃亡。

    在冉小贱和沈林子所领的陌刀营和弓箭手的围追堵截中,这八千多人又将近有一半人选择了投降,被杀掉者也有一千余人。

    剩下那两千多暂时还没有被俘虏和被杀的将士,则多半西北方方向逃去了,这些逃兵绝大部分都骑着战马。

    范二得到这样的战报时,不由得皱起了眉来,倒不是因为他担心这些高句丽士卒会在这大雪天中被冻死,而是担心他们会选择逃往泗泚城。

    毫无疑问的是,这些逃跑的高句丽士卒,接下来能够选择的也只有逃亡这个途径了,他们一定会一路烧杀抢掠试图回到高句丽王城去的,他们逃往的最佳方向也只有两个,——一是泗泚城,一是慰礼城。

0409新罗王() 
溃逃的高句丽将士,有一小半是从泗泚城直接到金城来的,所以他们逃回泗泚城的可能性,似乎比慰礼城要更大。

    范二只希望泗泚城的守卒们能机灵一点,只要及时关上城门,这些连武器都不全的逃兵想要进城是不可能的。

    尽管知道这些逃兵路过的地方会成为人间地狱,但这些惨状显然也不用范二去关心,毕竟现在自己和新罗的关系,直到现在还没有明确。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想到这话时,范二忍不住偷偷一笑,可一想到这一战就增加了九千多俘虏时,难免又有些幸福的烦恼。

    九千多俘虏,就是九千多免费劳力,但这些劳力得是干活时才能称为劳力,要不然就只能是造粪的机器了。

    显然,范二没能将这些俘虏带回江左去,也似乎不宜送到如今还是像工地一样的洛阳,毕竟未来的洛阳会是国都,让这么多外国的战犯滞留算什么回事?

    尽管,洛阳最早成为一座城池之时,也多半是由罪犯组成的。

    然后范二就想起此前与袁皙儿私下商量过的,要在北方建立一个根据地的话题了,建立这个基地当然是为了牵制北魏的,而最佳的地点则是后世辽东半岛上的大连。

    大连无疑是北方最优良的不冻港,这儿适合停靠的天然泊位比比皆是,但现在的人却没有太多经营港口的觉悟,所以大连的效用远远没有被开发出来。

    大连属于高句丽的版图,高句丽人在离后世大连不远的地方建了一座城池——卑奢城。

    卑奢城属于高句丽对抗南燕的前沿阵地,如果中原的政权选择进攻高句丽,多半会选择由此为跳板,下一步才是跨过鸭绿江攻击高句丽王城。

    同样的,如果范二能够在大连建城的话,由此穿过渤海进攻渤海郡、河间郡、渔阳、涿郡等地,都仅仅只需要两三天的航程。

    要是能在大连建立根据地,经过对于朝韩半岛的控制也会变得更加简单,更重要的是,大连附近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而高句丽则有纯度很高的铁矿。

    在大连建立根据地的唯一难度,就是大连现在还是高句丽的领土,要是范二在此建城并要求百姓归附,百姓们们大概不会有什么归宿感。

    优点则是,范二早在几年前便在山东半岛建立了琴岛、蓬莱这两个码头连接起来了。

    在北方建立根据地,并像剑一样插入北魏国的心脏,这是范二一早就计划过的事,但这个事现在却变得极为迫切起来,是因为他不想浪费这些俘虏的劳力。

    范二觉得幸福,是因为凭空多了今晚劳力。

    烦恼却是因为这些劳力一时半会不回有用武之地,更重要的,则是俘虏也需要吃饭。

    九千多俘虏,这些俘虏就算每天只吃一斤粮食,一天就得消耗九千斤,一个月二十七万斤,半年就是一百六十多万斤。。。。。。

    范二倒并非没有带够足够的粮食,他只是不愿意用晋国的粮食,来养高句丽的俘虏。

    那么,就近向新罗借一点粮食似乎也就水到渠成了,毕竟如果没有范二的到来,新罗迟早是要灭国的,晋军此行算是救了新罗国啊。

    问题是,晋军到底还是被新罗人请来的,如果趁机灭掉他们,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而且范二现在所领的将士几乎全部都来自晋朝,就算是趁机入主金城,也不能让他们留守吧,更别说伤亡问题了。

    可要是让新罗人出城劳军,倒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事。

    之所以扶持百济,并留下新罗的想法,其实是因为范二希望朝韩半岛重新维持一个三方平衡,这比直接将其纳入版图有利得多。

    毕竟现在朝韩半岛的经济实在是太落后了,他们的幸福指数虽然世界第一,但每年没吃上饭的人,每年因为饥饿而死去的人口,却也同样是世界第一。

    与其将其纳入版图并用几十上百年的世界来给他们扶贫,倒不如让他们继续乱下去。

    对某些穷困地区,将其变为殖民地要比纳入版图有利得多。

    在此次高句丽和新罗国的攻防战中,金城南门显然是高丽军主要进攻方向,他们在进攻过程中使用了从后燕山寨来的投石车。

    好在时间仓促,高丽人没有更多的石头可以使用,打到最后就只能用起了雪球进攻。

    两个国家你来我往的,就像是打雪仗似的,但经历过这场战争的人都应该知道,从天而降的雪球是有怎样的威力。

    高句丽的主帅高伊横,直到被俘虏时才终于确认,这从天而降的偷袭者竟然来自晋国,但新罗国王听到高句丽军被偷袭时,却已经猜到了救援自己的到底是什么人。

    只是新罗人的胆子实在太小,要是她们早两个时辰打开城门,与晋军一起对高句丽军实施夹击的话,逃跑和被俘虏的高句丽将士就不是目前的数量了。

    当然,近百年来新罗人从来没能在高句丽人面前抬起头来,他们就像是南凉人面对后秦人似的,即便是俘虏敌人的王子,也会做出求和的选项;由此也能得知,新罗人对落败的高句丽人,仍然紧闭城门不出时的心态了。

    但他们对晋军的到来是没什么压力的,他们从来就没想过范二有过将他们灭国的想法,而仅仅是将他们当成联合国维和部队罢了。

    给世界的仲裁者以最好的招待,这似乎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当晋军和高句丽军的战斗渐渐落下帷幕时,金城的城门终于打开了,出来的当然是礼部的官员,他们带着新罗王金提的旨意,盛情地邀请范二带领大军入城。

    金提,其称号为实圣麻立干,是新罗国第十八代郡主,其祖父为金阏智,其父为大西知伊、母伊利夫人。

    金提长七尺五寸,还是孩童时就被送到了高句丽为人,一直到三年前才回到新罗,次年新罗国王奈勿麻立干就驾崩了,因为老国王其子尚幼,新罗国人便公推金提继位。

    范二在一千陌刀营将士的护卫下,雄赳赳气昂昂地骑马到达金城南门时,远远便见新罗国王金提率领文武百官郊迎了出来。

    金提看起来有三十来岁了,但他的实际年龄也就二十出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