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十三章:老秦赴国难()
“嗯?”班余闻言,深吸了口气,目光悠悠,“这赵凡是脑袋被驴踢了么,老夫没有找他便是幸运了,竟然敢自己送上门来?阿福,盗贼有多少人?”
阿福抬头看了一眼班余,见主人心情平稳,便道:“有两万人,其中有五千骑军,与去岁攻击公子的骑军一般无二。”
班余瞳孔微缩,去年攻打沮阳之时,对方也只有一万八千人马,还损失了五千人,听闻匈奴北患让其骑军损失过一千,如今即将春耕,哪怕能够从民间补充顶多也只有几千人而已…
难道,盗贼没留一兵一卒,是倾巢出动?
他如此想到,问道:“情况属实?”
阿福肯定地说道:“属实,不过…主上,前些日子从赵地和渔阳、广阳等地有百姓迁徙到夏国…”
砰!
班余将手中的粥碗扔到地上,瞬间碎裂,吓得阿福一个激灵。
“为什么没有告诉老夫此事?!”班余怒吼道。
阿福被吓得不轻,连说话都有些结巴:“是…是……主母担…担心主上,所以没让小的告诉主…主上的。”
话音刚落,王氏就从屋内走出,几个侍女走进来收拾着地上的碎渣。
“夫君莫要怪罪阿福,那日夫君因国事操劳一夜未眠,是我让阿福暂时压下此事,夫君若要责罚,便罚我吧!”王氏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轻声道。
“清妹,你这是何意?”班余一惊,连忙将王氏拉起,随后长叹一声,“也罢也罢,阿福,你下去吧…”
阿福感激地望了一眼王氏,地退出了房间。
班余拥着王氏,内心复杂,一边是国,一边是家,可以说,王氏便是他唯一的软肋。
“清妹,看来我还是不够忠于大秦啊。”班余苦笑一声,自古以来,像他这么痴情的还真少见。
王氏有些惭愧,自责道:“夫君,是我给你添乱了。”
班余连忙摇头,抚摸着王氏眼角那淡淡的皱纹:“家国天下,家不齐何以治国,何以平天下?”
在这个年代,家虽比国小,可是却是在首位,甚至有不少人家而叛国。
“夫君,我们走吧,去一个无人的地方,安度余生。”一滴泪水从王氏眼角滑落,城中已经开始流言四起,军队也因缺粮而无丝毫斗志,落败是迟早之事。
擦去爱妻脸上的泪,班余嘴角勾起:“不行啊,清妹,大秦需要我,我年轻的时候曾发誓要夙夜奉秦,如今大秦将倾,我必须与秦人共赴国难…”
“可是我们都老了!”王氏哽咽起来,年轻之事早已不复返,如今年老,连苟活也不行吗?
王氏并不怕死,她怕的是自己的夫君死去,什么赳赳老秦,父辈的这种精神早已不再,夫君夙夜奉秦,大秦却将他贬到苦寒之地做个县令。
愚忠么?老了么?班余将王氏拥在怀中,摸着两鬓的斑白,自嘲一笑:“是啊,老了…苟活下去,又有何意义?”
他望着屋外的阴云,眼神逐渐坚定起来。
自古从不缺愚忠者,他班余,不过只是沙滩上众多沙砾中的一颗罢了。
“来人,叫张黎将军前来,商议对策!”
“喏!”
一刻钟后,张黎带着一众将领来到府上,班余早就在此间等候,不等张黎问候便直接道:“诸位免去俗礼,还请入座,如今伪夏盗贼大举来犯,诸位可有什么退敌良策?”
张黎是除了班余之外第一个知晓此事的人,当下也不客气,坐下道:“敌军最多还有两个时辰便到,骑军更只用一个时辰,如今我军情况堪忧,末将认为当固守城池,那敌将赵瑞也拿我等没有办法。”
其他将领即便不了解的也在路上知晓了此事,其中一人否决道:“张将军此言差矣,如今城中缺粮,若固守城池,岂不是坐以待毙?我们和当初沮阳城中的盗贼不同,当日他们粮草充沛,反观今日我等,待粮草耗尽之时,恐怕就内部自乱,不攻自破。”
张黎沉默不语,其他将领也是议论纷纷。
“班大夫可知那敌军有多少人?”过了好一会众人都商议无果,张黎这才抬头问道。
班余轻叹道:“步军一万五,骑军五千,总计两万人马,虽说我们人多,可…哎!”
张黎眉头紧皱,也无暇顾及这两万人马的来源,这次敌军来势汹汹,士气旺盛,又以赵瑞为将,荆南为副,反观居庸这边,处境堪忧。
想到荆南,张黎就恨得牙痒痒,当初若不是此人烧了大军粮草,恐怕现在上谷全郡都被收复,甚至有可能正在收复其他郡县了。
“班大夫,为今之计,唯有上中下三策可行了。”想了一会儿,张黎沉声道。
众人闻言安静下来,班余目光深邃,也大概猜到了是哪三策:“张将军请说。”
张黎站起身,将三策一一道来:“如今,盗贼即将压境,除了固守城池之外,便只能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突围逃生、归降盗贼三策了。”
“当日盗贼烧我粮草,解了沮阳之围,导致我军今日粮草不济的囧境,若此次作战能找到敌军的粮草,若能化为己用不但可以解当务之急,还能解决一大段时日的粮草问题,实在不行也可以烧掉,暂时解围,此为上策。”
众人皆是点头,不过还是有些想当然了,敌军粮草动向不明,如何去抢去烧?班余想了想,最后也只能不停地摇头。
张黎也知道此策难度极大,便道:“若上策不行,我等便只能带人突围出去,但天下之大,关中远在万里之遥,我等到了哪里都会被人截杀的…至于下策,便是归降盗贼,苟活于世。”
“突围出去又有何用?让我归降盗贼?我怕无颜面对祖先!”在此的将领都是老秦人,血气方刚,哪怕秦国高层没了赳赳老秦的精神,但中低层秦人还是不愿意背叛国家的。
这就是秦人。
“老夫不是秦人,但也绝不苟活于世,张将军便用上策吧,起码还能搏一搏,实在不行,便只能死不休战了。”班余叹息道。
张黎和众位将军惊讶地看了一眼班余,随后都露出敬佩的神色:“班大夫不是秦人却更胜如今之秦人。”
如今关中的不少秦人都只顾着贪图享乐,半点秦人精神也没有,还不如这原本不是秦人的文弱县令。
众人面面相觑,一个个目光坚定起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第五十四章:秦人之不幸()
当赵瑞率领虎豹骑作为前军来到居庸城下时,秦军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城门紧闭,方圆十几里地的村民都逃进了城池。
赵瑞不由得称赞道:“都说秦人擅长细作情报,看这样子,恐怕我们还未出征便有人通风报信了。”
一旁的孟乙闻言颇为自豪,他就是秦人,但随后又是连连叹息:“可惜啊…”
诧异地看了一眼孟乙,然后看向居庸这座高大的城池,这大秦朝经过百年奋斗方才一统天下,不过还只建立了十几载,正处于鼎盛时期,竟然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所说历史上哪一个王朝最适合用“盛极而衰”来形容,除了那个同样短命的杨隋之外,恐怕也只有这泱泱大秦了。
“吩咐下去,尽快扎营,待后军到来过后再做打算!”赵瑞双眼微眯,扫了一眼居庸城郭,当即命令道。
“孟乙,你带一些人在城下叫阵,本将要看看城上的反应!”赵瑞再度吩咐道。
“呃,将军,该如何叫阵?”孟乙一愣。
赵瑞喝道:“这还用问?想到什么便说什么!”
孟乙老脸一红,连忙道:“喏!”
随后他边带着数十骑向居庸城北门飞驰而去,待到距离只有三百步方才停下来。
城上的秦军早已注意到赵瑞等人的到来,一个个神情紧绷,扣弦拉弓,蓄势待发。
此时此刻,张黎也走上了城头,今日从县府中出来后他便一直都在此处待着,以便随时应对来势汹汹的夏军。
当发现这只是夏国的前军骑兵过后,张黎松了口气,城中的布防和战术他还没有完全布置妥当,按照步军的行军速度应该还有一个时辰的时间。
正准备回到幕府之中时,城下突然奔来数十骑士,张黎面色瞬间阴沉下来,他知道这是敌军要开始叫阵了。
他探出脑袋,冷冷地注视着孟乙等人,他倒要看看这些盗贼是如何叫阵的。
只见孟乙停下过后,便扯开了嗓子:“城里的人听着,叫张黎和班余出来,与我等堂堂正正地一战!”
秦人的嗓门本来就大,孟乙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此人嗓门之大,足以音传十里,曾有一次孟乙在草原上大唱秦腔,竟惊了数百匹正在吃草的马儿,差点酿成丢失战马的大错。
这一嗓子,瞬间传遍居庸城外,中气十足,远处的赵瑞也不禁叫了个好字。
张黎眉头一皱,他倒是想战,可城中缺粮,数月以来麾下士兵们就没真正吃饱过,如今战斗力实在堪忧,城外那分明就是当初突袭攻打沮阳前军的骑兵,那日仅仅三千骑兵便将五千士卒打得所剩无几,现在看起来比当初还要多出不少,城外应战不妥。
要打的话,张黎只有一次机会,那就是集中兵力,找出夏军破绽,一举将其粮草夺来,亦或是烧毁方才有胜算。
“哼,传令下去,人不得擅自出城,本将倒要看看这些盗贼能耐我何?”若自己闭门不出,夏军莫说是两万人,哪怕是十万人都不见得能够在十日内攻下。
居庸城要比沮阳城高出整整二十尺,可别小看这多出来的一丈半,同等兵力下,如果说沮阳城的城防是十的话,那么居庸城便是十五。
要不是赵凡断定秦军已经快要断粮,否则也不敢来攻打居庸城。
孟乙见城上没有反应,不禁觉得无趣,哪怕嗓门大,可他本来就不擅长叫阵,见吼了一嗓子竟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