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置的宅子虽然是空的,但是里面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还是有的,这也是为了方便那些远道而来到这边的人,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生活的便利,想要留住人才,待遇要给足了,这才是王道,心中有理想,但是腹中也要吃饱饭才行,吃不饱穿不暖,生活条件不成,还谈什么伟大理想。

    最终,李元祥选择了一处宅子,跟萧瑀做起了邻居。

    看到旁边是萧瑀的宅子之后,玄世璟苦笑一声,李元祥倒是挺会选啊,萧瑀有大才,但是脾气不好,说句不好听的,就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李元祥在外头的名声可不好,现在跟萧瑀做了邻居,估计以后可有的他受了。

    李元祥若是做玄世璟的学生,那面子是保不住的,差了辈分,两人年纪也相仿,虽然说达者为先,但是李元祥总归是皇室中人,是个王爷,玄世璟的辈分资历是压不住他的。

    但是萧瑀就不一样了,李元祥若是在萧瑀面前,萧瑀想要“教育”李元祥,那简直是太简单了,而且李元祥在萧瑀面前,是后生晚辈,萧瑀即便对李元祥破口大骂,李元祥也只能唾面自干。

    玄世璟越来越觉得,李元祥这人,是个抖了。

    上赶着跟萧瑀做邻居,还真是。。。。。。。这感觉,玄世璟是形容不出来的。

    李元祥也有自己的思量,反正不管如何,李元祥在庄子上的住所是确定了下来,等到兵学院开学之后,李元祥也会到兵学院之中,专门教授水师的一些东西。

    书院这边,就等着招生开学就是了,现在日子还不到,庄子上已经提前热闹了起来,可以想一想等到招生的那天,会是个什么模样。

    明德书院依旧是两百名学生的名额,十里八乡的孩子,还是需要通过考试才能进入书院,着书院步入正轨,收取学生,也不似第一批七十名学生那么意了,说收就给收进来了,庄子上这边书院资源有限,不可能全都照应得到所有的孩子,因此,若是多于两百名学生想要入学,只能通过考试来选拔了。

    以往的考试,只是对学生摸摸底罢了,现在不仅仅是要摸底了,成绩决定着他们是否能进入明德书院读书,从明德书院开始招收学生以来,不管是第一批的七十人也好,还是第二批的两百人也罢,对于招生考试,书院向来是认真严谨,今年李元祥到书院这边来,正好也能见识见识,现如今李元祥需要快速融入书院之中,在书院这边教导学生,先学会抛弃自己王爷的身份才成。

    就如同李孝恭,在兵学院之中,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先生,除却先生的身份,便是院长了,从来没有学生,见面之后,恭恭敬敬的行礼喊人家王爷的。

    李元祥也要适应书院这边才是。

    现在李元祥才刚刚到庄子上,时间还有的是,这事儿也不必着急,总要有个过程。

    “殿下,既然确定了要在庄子上住下,等明儿个,就让下人们把长安城的那些生活用具该搬的都搬过来吧,虽然这宅子里有不少东西,但是自己用习惯的,还是带过来为好。”玄世璟嘱咐道。

    李元祥点了点头,复问道:“庄子上这边,学生们什么时候开学?”

    “约莫还有半个月的功夫,还有几天,书院这边就要进行招生考试了,是入明德书院的,到时候殿下可以在这边帮帮忙,不过兵学院那边的事情,还是不要落下的好。”玄世璟说道:“在兵学院的学生入学之前,殿下还需准备准备课程,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请教一下萧瑀先生,萧瑀先生就住在殿下隔壁。”

    李元祥点了点头:“好,我明白了。”

    李元祥在庄子上的宅院倒是不说小,但是比起长安的宅院,还真大不到哪儿去,仆从倒是能住的下,但是周围的人都没有带大批的仆从到这边来,李元祥自己也不好标新立异。

    剩下的事情,李元祥自己安排就是,玄世璟也就无需陪同在李元祥身边了,兵学院先生的事情总算是摆平了,接下来玄世璟还要吩咐长安城的几个护卫,将李元祥担心的事儿给摆平了再说,再者就是李二陛下那边,总要汇报一番。

    当然,玄世璟也不能把李元祥给卖了,好歹李元祥现在是庄子上书院的人,而且从与李元祥相处之中可以看出来,李元祥虽然是作为先皇的幼子,但是那种心思,基本上是没有的,玄世璟也就放心了,李二陛下也可以放心了,即便是看得出李元祥的变化,李二陛下也无需担心什么。

第八百二十九章:入学考() 
李元祥会如此,还不是因为心里害怕?心里都怕成这个样子了,还能指望他做什么事儿?想要谋反?那也得有人支持才成,李元祥封地的那些官员避李元祥如蛇蝎,说白了李元祥虽然表面风光,但是都是拿着封地的收益在风光,实则不过是光杆儿司令一个,这样一个王爷,李二陛下又有什么好忌惮的?

    说白了李元祥身上发生的事情,朝廷该反思,作为皇帝的李二陛下也该反思。

    李二陛下在登基前后做的事情,实在是太让这些人害怕,是给吓住了。

    庄子上这边大刀阔斧的忙着,晋阳则是带着孩子在宫中,与帝后两口子聚一聚,这算是回娘家享受一番天伦之乐了。

    晋阳回皇宫之中也还好,至少暂时不必在庄子上跟着玄世璟操心书院的事情,书院这边有这么多先生,而且已经有了上一次的经验,继续无需玄世璟出面帮着安排,一切也都能按部就班的进行下去了。

    今年来庄子上报名考明德书院的孩子比两年前更多了,两年的功夫,已经让东山县庄子上的书院的名气传了出去,再加上玄世璟在宫中敲登闻鼓维护书院,手撕国子监的事儿,在老百姓之间也是口口相传,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些茶余饭后的闲话,传播的速度快的很。

    事情传出去,百姓多是对国子监的不耻,这样一对比,百姓们更是倾向于东山县庄子上的书院了,而两年之后那场根本没有明面上说出来的比试,也在百姓之间传的沸沸扬扬。

    在明德书院招生之前闹腾的这么欢快,无疑让整个庄子上的四处书院的名头更大了,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先前明德书院的学生的毕业考试,早在试卷批阅过后的第三天,榜单就张贴在了牌坊门口,而文学院和兵学院的招生标准,也贴在旁边。

    能够进入文学院的,欢天喜地,能够依照自己的心愿进入兵学院的,心情也不会差到哪儿去,至于剩下的,还有医学院和工学院可供学生们选择,若是不愿意再这两处学院继续学习下去,那么书院这边也不会干涉学生们的选择,哪怕你去国子监,书院这边也不会管。

    书院的礼堂之中,学生们在埋头答卷,玄世璟则是坐在廊下的摇椅上,手上“祖传”的折扇一甩,悠然自得。

    折扇这东西,大唐是没有的,但是玄家有,种种迹象,玄世璟明白了,自己是穿二代,但是穿一代的旅途似乎并不是很成功。

    折扇这玩意儿,夏天握在手里,树荫下,小手一甩,颇有几分潇洒,因此,从玄家流传出来之后,长安城之中也有不少铺子在售卖折扇,这也是近两年才传开的,让玄世璟大呼失策。

    这损失的,可都是钱呐。

    不过说起来,玄家也不差这点儿钱了,玄家吃肉,总要让人家喝点儿汤,也无需什么都往自己怀里扒拉,贪心不足蛇吞象。

    明德书院的入学考试,倒是不必像毕业考试那般紧张,成绩倒是其次,书院的先生们,主要还是要摸清楚学生的底细,看看学生的品性品格如何。

    都是些孩子,人之初性本善,或许有调皮捣蛋的,但大多都是单纯善良的,极少有那种从小就品行不端的性格恶劣的孩子。

    但是即便如此,还是要考试,若是真有这样的孩子,书院这边怕是无能为力了,毕竟先生们精力有限,原本孩子起初的性格是在家长的影响下才形成的,先生不能代替家长。

    在有限的精力的情况下,只能说声抱歉了。

    明德书院只招收两百学生,但是前来报名的,据书院的统计,已经超过了三百五十名孩子,也就是说,有一百五十名学生,怕是要遗憾了。

    将近四百人,分在了十个考场之中,除却礼堂,能用的学堂都已经被用来考试了,除却玄家的护卫帮忙收拾布置之外,已经毕业的学生,也回到书院这边来帮忙,反正离着各自的学院开学还有一段时间,闲着也是闲着,而且,或许这也是他们这些同窗,最后能在明德书院聚聚了,往后谁知道还能否聚的这么齐全。

    每个人都很珍惜这最后相聚的日子,学堂里面,孩子们在考试,而外头的学生们则是在书院之中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也似乎是在回忆这两年以来,在这书院之中度过的日日夜夜,发生过的点点滴滴。

    玄世璟看着书院之中已经毕业的学生,心里不由得感慨一句,时光,真好。

    想当初他也曾像他们那样无忧无虑过,年少张狂过,只是现在,老了,老了。

    两世为人,玄世璟看的比一般人可要透彻多了,若是身旁有个和尚,指不定就得说他有佛缘呢。

    佛系青年。

    考试从上午就开始了,时间是一个时辰,约莫午时之前肯定就考完了,今天对于明德书院的饭堂来说也是个考验,毕竟里里外外这么多人呢,不少人可都选择在书院这边用饭,孩子们想要提前体验,家长们想要看看以后自家孩子在书院的吃喝水平,所以今儿个一大早,饭堂的人就忙活了起来,两年前随着学生的增多,饭堂这边的人也开始有所增加了,平日里还应付的过来,但是到了今天这样的日子,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这个时候,那些毕业回书院帮忙的学生们就派上用场了。

    在饭堂,为他们未来的同门学弟服务服务,尤其是考进文学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