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时候就与李安俨认识了,可能还不仅仅是认识这么简单。

    王玄策刚离开不就,方才与王玄策聊天,可未曾听王玄策提起过这方士出宫之后去过他府上这事儿,若是去了王玄策府上,王玄策来找自己想要取得自己的谅解,那肯定回告诉自己,这方士去过他府上,但是他却将人给撵走了这种事儿。。。。。。。。

    而王玄策却是没提起,这说明,方士出宫之后,根本就没有去见过王玄策。

第四百七十五章 手艺赚钱() 
李安俨自从被从东宫刷下来之后就一直在长安城晃悠,无所事事,挂了个散官,领着微薄的俸禄,整日里与杜荷之流混迹在一起,与宫中无甚来往。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怎么就搭上那个方士了呢?前几日那方士在宫中可很是受欢迎,拉拢结识这样一个人,李安俨想干什么?

    难不成李安俨也和张亮一样,相信这些术士方士?怕是不然,若是如此,李安俨断然不会在听到张亮打听这方士的消息的时候就主动上门拜访,这是摆明了将自己家的方士要送到张亮府上,怎么,他是想指望张亮帮他什么吗?还是有什么别的目的?

    不管如何,玄世璟对这事儿已经起了好奇心了,且不说这方士本来就是玄世璟的目标,便是李安俨,与杜荷关系甚好,而且之前龙首原上新宫材料的事儿,这李安俨在当中也是没少奔波劳累,玄世璟怎么会放着这么个人物不去注意呢?况且,这人身上还发生了这么多奇怪的事儿。

    多留个心眼儿总是好的,省的以后吃亏。

    常乐去办事儿去了,玄世璟一个人来到了工学院的大门口,工学院的大门一直紧闭着,玄世璟站在门前,敲了敲大门上的门环,门环与铁门撞击,发出清脆的声音。

    里面的门房听到声音之后走出来,见到了玄世璟。

    “把门打开。”玄世璟说道,一边说,一边拿出了自己的牌子给门房看。

    门房见过玄世璟,本不用玄世璟拿牌子验明身份,但是玄世璟也不想破坏规矩,门房看了牌子之后,将大门打开,让玄世璟进入了工学院。

    “现在工学院中,还留下多少人?”玄世璟问道。

    “回公爷的话,这院中八成人都去了龙首原,剩下的人不多,多是些手艺没那么精进的年轻人,还是学徒呢,在学院里好好练手艺,就没跟着去龙首原,都是些新人,去了也没用,所以就留下来了。“门房说道。

    “原来如此。”玄世璟说道:“好了,你回去吧,我自己在学院里转转。”

    “是。”门房应声道。

    至于李安俨和张亮的事儿,玄世璟就交给常乐和锦衣卫去查,他等着结果就行,反正还要在这长安城里住上两天,不着急。

    张亮的名声不太好,所以在长安城里几乎没有多少人愿意与他交往,大家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张亮自己心里估计也明白,但仍旧是我行我素,丝毫不受外界影响。

    而像张亮这样一个在长安城不受欢迎的人,即便是官位再高,爵位再高,若是想要做官走门路,也不会有人找上张亮,而李安俨却恰恰借着这个方士,找上了张亮,他是想干什么?继续自己的仕途?若是想要继续自己的仕途,找上张亮,才真是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张亮因为府上的五百养子太过张扬,李二陛下已经对张亮有些不满了,李安俨这样做,岂不是自己往枪口上撞?

    张亮的地位,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若是张亮还是这般张扬,不知收敛,早晚在长安城也是待不下去,待不下去还算是轻的。。。。。。他也是普通人家出身,没有后台,全靠着这么多年的拼搏才走到这个位子上,加上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虽说陛下念其多年劳苦功高,可是这劳苦功高能念叨几次?当皇帝不再保护他,他迟早被人群起而攻之。

    玄世璟一边寻思自己的事儿,一边在工学院之中溜达着,目光所及之处,不少年轻的学徒手里拿着工具,在用学员中的边角料来锻炼自己,或是做些已经有的成品,或者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弄出些千奇百怪的东西。

    不管是循规蹈矩也好,富有创新也好,总而言之,工学院有这些年轻人,还是很具有活力的,失去探索的活力,这才是最大的悲哀,因为失去了探索,就只能原地踏步,到最后,迟早被人超越。

    所以工学院很鼓励学徒们探索创新,一边探索,一边打好自己的基础。

    四处走动着,玄世璟感慨,这工学院,是真的靠着这帮人富起来了啊,现在不但能维持学院内的消耗,还结余下不少钱财呢,不过这些钱钱堆也没要,一直都存在工学院的库房之中,有专门的账房看管,记录收入支出。

    总而言之,能够正常的运行下去就很好了,等再过几年,工学院会比现在更加辉煌,因为过几年到这边的学徒,就不单单是普通的学徒了,将会是一批受过基本教育,上过学堂,读过书识过字的学徒了,这样一代代传下去,将会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精锐,写出越来越多用来记录的书籍,即便是后来再有人进工学院,也有前人所记载的书籍供他们观看。

    这就是传承。

    工学院的后院有个码头,从这边的码头出去,出了水门就是玄武湖,码头旁边停泊了三艘船只,两艘小的,一艘规模比较大的,足以称得上是画舫的船只,这艘船只应该也是长安城中谁家定做的,工学院反正是用不到这么大的船。

    至于规模更大的,现在还只是躺在桌子上的一堆图纸,而且,玄武湖,也只是适合做个模型,真正的大规模船只,甚至战船,在这里,难以施展开。

    就这么一艘画舫,估计也得好几百贯铜钱吧,至于材料价钱,倒是用不了这么多,而工学院赚钱,就是这么赚的。

    工学院越来越好,玄世璟心里也是越高兴,至少,他的苦心,他的付出,到了今天,总算是结出了甘甜的果实,至少他对大唐,做出了肉眼可见的贡献,没有白白在这世上走上这么一遭。

    工学院的工匠无论是对于工学院来说,还是对于玄世璟来说,甚至对于朝廷来说,都是宝贝的很,朝廷也意识到工学院的价值所在了,只是工学院虽然实际上还是玄世璟在做主,但是名义上仍旧是在魏王李泰名下,工部不敢对李泰指手画脚,也不敢将手伸到李泰那里去,这才作罢。

第四百七十六章 对李淳风的信任() 
工部也已经后悔了,当初玄世璟起工学院的时候,工部也是持着反对的态度去反对玄世璟做这件事的,但是现在果实已经结出来了,工部想要伸手,也得问问李泰和玄世璟愿不愿意,也得问问李二陛下愿不愿意。

    或许,李二陛下比玄世璟更看不惯那些人的嘴脸,对朝廷有好处是一回事,但是工学院到了工部的手里,还会是现在的工学院吗?

    官场上的那些做派,大家心里都清楚是什么德行,只是心照不宣罢了。

    工学院派遣到龙首原上的工匠,都有工部特殊的牌子,并不是驻扎在龙首原,而是每天往返于龙首原与长安城之间,晚上回到长安城,回到工学院,在工学院之中休息,养精蓄锐,第二天早上在工学院用过早饭之后再乘坐马车去龙首原。

    新宫的图纸是阎立德和阎立本画出来的,但是具体实施起来,两个人肯定是力不从心,所以,工学院出来的这些工匠,可是新宫修建的骨干人员,而他们,也没有让工部的官员失望,没有辱了工学院的名头,让汇集到龙首原上不少别的地方的工匠们刮目相看。

    毕竟以工匠为中心的大规模的学院,长安城工学院是整个大唐独一家,或者可以说是全世界独一家了。

    工学院不比那些工匠世家,或许在某些技巧方面,工学院技不如人,但是工学院之中的氛围是好的,不会藏私,若是工匠世家,总是要将手艺留给自己的后人,也好有个能养家糊口的手艺,这样的模式之下,坏处就是一个不小心,就会断了传承,好好的一门手艺,就会失传。

    战国时期、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墨家、公输家,培养的能工巧匠那是出了名儿的,可是到了现在,还有多少人传承了这两家的手艺?反正玄世璟是没有听说过这两家人有在世间活跃,或许是隐居了也说不定,但是这样一直藏着,藏来藏去,失去了本身存在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到最后得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用呢?

    本来这一门技艺就是要造福百姓,为百姓服务的,一直藏着,即便是传承下来,有寥寥几个传人,有什么用?

    看着工学院里五花八门的东西,玄世璟也不近感慨,发展好啊,这时代,有条件,有能力,就应该继续发展下去,而不是等到几十年后,几百年后,走什么下坡路,趁着自己还在,趁着自己还有力气,玄世璟很是期待在自己目睹下的大唐,会继续着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淳风的药交到了李二陛下的手上,当天晚上,李二陛下坐在自己寝宫的床榻前,一边桌子上放着的是太医给他开的药材,另一边手里握着的,是李淳风给他的“丹药”。

    李二陛下在思索,二选一,是按照御医开的药方吃药,还是放弃御医的药,服用李出风送来的药。

    是到临了,即便是李二陛下,也会犹豫。

    “陛下,药凉了。”德义在一边低声提醒道。

    “德义,你跟在朕身边几十年了,从朕还是李家二公子的时候,你就在朕府上,最是知道朕的想法,你说,这药,朕是吃,还是不吃?”李二陛下问道。

    德义听到李二陛下的话,连忙跪倒在地:“此事老奴不敢为陛下进言。”

    “起来,朕只是随口一说,你无需如此,朕若决定,不是你三言两语就能说的动的,朕若不决定,也不是你几句话就能改变的。”李二陛下说道:“起来吧。”

    “诺。”德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