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户部这边派遣了三十多个人在国库这边守着,钱财一旦运送过来,现场清点出数量,装箱,贴封条,然后再次装上马车,送到长安城外的货船上。

    只要钱到了,别的一切都不是问题,在形式的逼迫下,户部的官员头一次效率这么高。

    毕竟陛下的目光可是一直注视着户部呢,如今朝廷对于琉球的重视程度这些人都知道,关于琉球的事情,谁都不敢怠慢,国库想要丰实起来,更是不能怠慢了琉球那边,得罪了玄世璟,不然国库还得受穷。

    国库没钱,户部的官员腰杆儿就挺不直。

    等到钱财都装上了水师的战船,水师出发之后,朝廷这边才勉强松了一口气。

    除却送到琉球的铜钱之外,国库之中还剩下不少,这可是聚集了长安城十几位顶尖的豪商的财力,有了这些钱,户部也终于能喘口气儿了。

    次日早朝,韩仲良在朝堂上向李二陛下禀报了这件事,李二陛下听闻之后,龙颜大悦,赞扬了玄世璟也赞扬了户部,当即下旨,无论琉球岛那边有什么需要,朝廷尽力配合。

    这是真的被国库给穷怕了,现在朝廷办什么事儿不需要钱?有了钱才好办事儿,才好说话,现在有琉球这么一处宝地,即便李二陛下不说,朝臣们也不敢怠慢了。

    三省的官员现在都大抵知道李二陛下的心思,李二陛下也召集了一些要员和户部的官员,开始商议币制改革的事情。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玄世璟对币制改革的事情也只是一知半解,自然不如户部的官员研究的透彻,他也只是知道些皮毛而已,所以具体的事情,由户部的人去做,若是当中有什么不妥,他可以向李二陛下改过来。

    币制的改革是件大事,研究的时间可要比推行的时间要多的多,没有万全的制度,是断然不能下手去做这件事情的。

    大唐在李渊在位的前几年用的还是五铢钱,一直到武德四年的时候,才下令铸造开元通宝。

    “武德四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钱之文,为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文字庄重、隽秀、挺拔,时称其工。其字在篆隶之间,其词先上后下,次右左读之。自上及右回环读之,其义亦通,流俗谓之开通元宝钱。”

    一般的开元通宝每文重一钱,每十文重一两,每贯,即一千文重六斤四两。每文重二铢四丝,钱币做工比较精美,故深受百姓喜爱,而越是到了后世,这类开元通宝钱就被当成了五帝钱,用来辟邪。

    但是现在在大唐的急速发展之下,铜钱作为货币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币制的改革并不是要废除这类铜钱,而是要在这类铜钱之上,发行面值跟大的货币,与现有的铜钱呈一定兑换比例。

    玄世璟和刘仁愿率领着唐军两万将士,在这岛上一住就是住了两三个月,金矿那边已经开始逐渐的有产出了,这岛上的铁资源有限,所以为了开矿,原先岛上的那些将士的兵器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回炉重造了,都变成了开矿用的工具。

    而现在岛上的人虽然已经在矿上干活了,但是唐军这边还没有给他们发工钱呢,只能先欠着,等到唐军水师的船队过来之后,才会有钱给这些矿工们发工钱。

    岛上三处矿产,都在热火朝天的开挖,一边挖,一边架起高炉冶炼成金锭银锭,然后由唐军的将士整理装箱,放到战船上去。

    最先回到岛上的并不是大唐水师的战船,而是玄家的商队,这回玄家的商队的船只可不仅仅是一艘了,当初玄世璟带着一艘玄家的商船来到琉球之后,钱堆又投了大笔的钱财在造船上,这回玄家的商队一来就是六艘大型船,船上也乘坐了不少玄家商队的护卫,是从大唐各地抽调过来的。

    玄世璟说过,未来的生意,大头都在海上,钱堆将这句话听了进去,也开始发展玄家海上的商队。

    玄世璟可不会忘记,后世西班牙、葡萄牙还有英国是怎么富裕起来的。

    这一点,玄家可以与朝廷共同合作,无论是对玄家来说也好,还是对朝廷来说也好,都是十分有利的。

    外面的天空与海洋都是十分广阔的,通过海洋,可以去到更多的地方,发现更多的东西。

    玄家的商船带来不少工匠还有整整几船的日常生活用品,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玄家的商队摆明了是要来赚这岛上的人的钱财了。

第六百四十四章 被压抑的疯狂() 
现在这些岛上的人一穷二白是不假,等到朝廷的船队过来,他们不就有钱了吗?

    岛上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越来越多的金银都累积在了船上,或许再过一两个月,水师的船队就可以载着这些东西返回大唐了。

    又过了约莫一个月的功夫,水师的船队终于从长安到达了琉球岛,停靠在了城外沿海的港口,水师的将士们将一箱箱的铜钱从船上搬运下来,玄世璟当即下令,将这些钱财运送到矿上,给那些矿上的矿工们发俸禄。

    而铜钱分发下去之后,玄家商会的人也开始行动起来,用他们从中原带过来的东西,与这岛上的人们做交易。

    这岛上的生活物资还是十分缺乏的,虽然有,但大多都十分简陋,哪儿比得上中原那边送过来的东西,因此刚到手的钱财还没焐热呢,就又花了出去。

    跟随着玄家的商船来到琉球的工匠要开始在这琉球岛上涉及建造城池了,朱镇这座城池虽然能够称得上是惩处,但是是在是太过简陋了,勉强是座城池而已,而玄世璟的规划则是要在这岛上建造一处主城,等到朝廷的官员过来之后,将主城作为琉球的治所,管理整个琉球,主城之中设立军队,与一般的大唐城池配置是一样的,然后慢慢的将这岛上的人同化成为大唐人。

    有了城池,有了港口,有了来往的商船,这边岛上与泉州或者是与中原的来往就会频繁起来,岛上的人可以花钱乘坐船只前往中原,而中原的人也可以到这岛上来。

    最主要的还是要逐渐的将这岛屿开发出来。

    这座岛屿除却矿产之外,还有别的好东西,比如说水果,比如说香料,还有天然的温泉。

    东西也不少,只是这岛上的人不懂得开发而已。

    水果采摘下来,放到船上,做好保鲜的措施,由琉球直接走水路到扬州是不成问题的,几天的功夫而已,中间就不必经过泉州了,在海上走直线,能省去不少时间。

    “玄公,这岛上总算是安稳下来了,等到朝廷派遣的官员一到这边来,咱们也就可以回去了。”刘仁愿说道。

    “回去?”玄世璟笑道:“既然来了,这么轻易就回去,不是我的作风啊。”玄世璟笑道。

    这琉球岛往南,还有好地方呢,好东西的数量比琉球岛少不得哪儿去。

    若说琉球岛上有香料,那南边的那些无人问津的小岛上,就会有更多,现在离着那边这么近,这个季节也刚刚好,几场风雨过去之后,天气好的不得了,趁着这个机会去那边走一趟也成。

    玄世璟觉得,基本上那些小岛上不会有什么人去居住,即便是有,人也不会多,唐军现在有两万水师将士,等到将来朝廷的官员到了这边,留下一万水师将士,然后玄世璟和刘仁愿带着另外一万人去南边的岛上,说不定还能搜罗一些好东西。

    即便是搜罗不到,也能开辟出一条航线。

    “玄公还想要去哪儿?”刘仁愿问道。

    “再往南。”玄世璟说道。

    “还要往南开拓?话说回来,这一趟已经够本了,玄公又何必冒这么大的风险呢?若说到这琉球,前朝曾经有人来过这里,但是再往南,咱们就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了,这样风险实在是太大了。”刘仁愿说道。

    “只要没有天气的原因,一切就都不是危险。”玄世璟笑道。

    在海上航行,最大的敌人是自然,暴风雨、海浪、礁石、暗流,只要能够躲过这些,其余的都不是事儿。

    即便是到了一座岛上,这岛上有国家,有军队,能打就直接打,打不过就暂时认怂,说是大唐对外交流的船队,跟人家好好聊聊,做做生意然后带着人离开就是了。

    郑和下西洋,来来回回去了十三次,每一次除却走已知的航线之外,其余的不都是在开拓吗?也没见郑和死在海上。

    所以玄世璟觉得,若是准备完全了,遇到危险的可能性不会太大,而且他们也不是直冲冲的往大西洋里扎,也是要沿着海岸线慢慢摸索着。

    “刘将军敢不敢随我走一趟?”玄世璟笑问道。

    站在营帐中的刘仁愿看着站在地图前面的玄世璟,刘仁愿现在觉得自己越来越看不透玄世璟了,这位玄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若若他喜好钱财,虽然玄家巨富,但是玄家的钱都做了什么,整个长安城的人估计都知道,看这位公爷花钱的样子也不像是喜好钱财模样,但若是说玄公疯狂,可是从人是玄世璟到现在,刘仁愿知道,玄世璟也是惜命的。

    那现在他又为何会这样想?

    土生土长的大唐人刘仁愿是不会明白玄世璟这样一个半吊子“舶来品”的,玄世璟对大唐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这份感情不会对任何人说起,任何人也不会了解他的这份感情,所以一切都是玄世璟自己在心里默默的想,默默的做。

    连玄世璟都不知道自己这一腔热血是怎么保持下来的,连他自己都惊诧,自己可以为了自己脑中所想的,心中所存的这一份固执付出这么多。

    这就是一份要人命的情怀吧。

    有时候玄世璟想想,自己做的也已经够多了,接下来就安安稳稳的,做些没有什么风险的事情,帮助大唐走的更远,然后富贵平安的苟活下去,但是有的时候,事到临了,玄世璟又压制不知自己心中的那一股子疯狂劲儿,想要再努力一把,在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