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消息的事儿,打算怎么给?”李承乾看向玄世璟问道。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自给自足,以战养战() 
“百里传递,让消息慢慢在路上走着,反正咱们不着急,熊津那边,程将军和吴王殿下现在在金城,整个新罗都在熊津的掌控之中,粮草什么的就不用发愁了,从金城到倭国,也不说太远,让水师补给就是了,我倒是觉得,现在水师也不会太缺粮草,整个九州岛可不小呢,而且,咱们也没有要留着九州岛的意思。”玄世璟说道。

    以战养战,大军在外,想要吃饱肚子不挨饿,就只能这么做,就像侵华战争的时候,那些倭国人在中原大地上所做的事情一样,相比起他们,大唐的军队仁慈的简直就像是上帝、天使、佛祖一样。

    如同玄世璟所说的那样,刘仁愿和刘仁轨两支水师队伍在九州岛上现在过的可滋润着呢,九州岛上的守兵对上大唐的水师将士,不管在哪方面,都没有什么优势,或许先前优势是有的,但是随着刘仁轨拿下了整个太宰府之后,大唐水师在九州岛上站稳了脚,他们的优势也就没有了。

    如今的倭国穷啊,哪儿能与富的流油的大唐相比较,战争打的不就是钱吗?除了钱,就是军队的人,大唐不管是在钱方面,还是在人方面,都不是倭国能比的,所以两支水师队伍以太宰府为根据地,直接横扫九州岛,将九州岛纳入囊中,而后在九州岛上征收军队的补给。

    这片儿地方连倭国自己都没来的及征收税款呢,这下全便宜了大唐水师了。

    在朝廷明确的旨意还没有下来的时候,水师这边也不会做的太过分,至少也不会让九州岛上的平民百姓活活饿死,至于那些倭国的战俘,全都去开垦荒地,拉去种地,谁知道大唐水师要在这里驻扎多长时间,时间一长,自给自足才是长久之道。

    从金城或者是詹罗岛往这边运送大军的补给,短时间还好,时间长了,太麻烦,仅仅是路上的消耗,就是一大笔粮草。

    而如今九州岛上的百姓见唐军虽然从他们手中征收了粮草,但是并没有饿死他们的打算,所以现在这些百姓还安定的很,并且,见到了唐军在让战俘种地,开垦荒地,心中也是稍微放心一些,虽然那些战俘之中有这些百姓的家人,但是至少命没有被唐军收割去,做的也不过只是种地的活计而已。

    这一切,都还在他们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刘仁轨是沙场老将了,拿下地盘该怎么处置,该如何治理,他心中也有数。

    唐军的水师在九州岛上,大部队依旧是驻扎在太宰府,一边准备粮草补给,一边训练兵士,时刻都在齐明天皇的眼皮子底下磨刀,就是要让她看到,让整个倭国害怕。

    不害怕的话,大唐要什么东西,他们又怎么会痛痛快快的给呢?

    刘仁轨和刘仁愿兵合一处,现在整天最大的事儿就是吓唬倭国,吓唬齐明天皇。

    不管你老实不老实,我这边儿都磨着刀子呢。

    “说的也是,不过暂时的休整,对于咱们的水师将士来说,也是件好事。”李承乾说道:“毕竟仗已经打了这么久了,也该歇息一番了,九州岛在刘仁轨和刘仁愿的控制之下,这就是咱们的筹码,咱们的优势。”

    “没错,倭国那边,反正路呢,已经给他们了,如何选择如何走,就看他们了。”玄世璟说道。

    事到如今,这个形势之下,大唐对岛根県的银矿是志在必得了,就算是倭国不同意,也挡不住大唐水师的步伐。

    其实要一个县而把整个岛还给他们,玄世璟也是想到了后世的事儿,鹰酱在岛国不是有军事驻地吗?

    这一招何不拿来给大唐使用?大唐不要倭国的岛,就要一个县,那个县,离着金城很近,可以作为大唐在倭国的军事基地,反正银矿到手之后肯定是要开矿的,也需要军队在那里驻扎,这样对于大唐也好。

    大唐实在没必要去要一个亚洲版块与太平洋板块夹缝之中的这么一片儿地,要是真归了大唐,以后朝廷这边就等着出钱赈灾吧。

    天天都在地震,虽然大多是感觉不出来的小地震,但是大地震也有啊,要让朝廷一直到赔钱吗?

    赔钱玩意儿,大唐不要,要矿就好了。

    玄世璟没有那么宏远的规划,说要规划到几百年之后,或者是上千年之后,顾好眼前就好,眼前,大唐就想要矿。

    “倭国银矿的事情好几年前就提出来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李承乾唏嘘道。

    “人心不足蛇吞象,还不是他们自己作死,要是他们不主动招惹大唐,大唐想要拿下这座矿,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用什么手段呢,现在好了,直接打过去,简单明了。”玄世璟笑道。

    齐明天皇这个老女人年纪越大越膨胀,而且还贪图享受,这样的一个人,新罗一给点儿好处,给画个大饼,她就能上钩,膨胀到想要从大唐手中拿好处,这下好了,把自己玩儿进去了。

    这也是当初为什么玄世璟暗中示意李承乾可以让百骑司的人在难波做点儿事情,那就是帮着齐明天皇复辟。

    大事儿做不成,但是小事儿还是能做成的,比如在齐明天皇与中大兄皇子的斗争之中,百骑司就可以做根搅屎棍子,使劲儿的坑中大兄皇子。

    这么多年的观察,了解了齐明天皇,现在针对起这个老女人来,果然得心应手。

    玄世璟可不会承认他老谋深算或者是腹黑,这都是国与国之间的政治斗争的基本操作。

    “那你觉得,他们的齐明天皇答应这件事儿的几率有几成?”李承乾问道。

    玄世璟摇了摇头,这不知道:“可能,五五开吧,要么,齐明天皇是打心底里畏惧与大唐交战,割块儿肉,疼上好几年,赶紧息事宁人,要么,就是咱们真把他们逼到一定的地步,反而把他们的骨气给逼出来了,要与大唐继续打下去。”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孤立无援() 
“那要是倭国选择打下去呢?”李承乾问道。三寸人间

    “那打啊。”玄世璟说道:“直到拿下岛根県为止。”

    要知道后世岛根県开银矿,一开可是开了百年,仅仅是那一座银矿,量产最高的时候,是占据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银量产的。

    天朝自诩地大物博,但是这么容易开采且产量这么大的银矿,现在可没有,即便是有这样规模的银矿,也不是这个时代的技术所能够开采到的,只能作为储备资源。

    反正玄世璟的意思是,自家家的东西,都留给子孙后代,至于现在,大唐有这个能力,把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从别的地方弄进自家,既然知道了倭国有这样一座银矿,而且已经快要到手了,哪儿有放弃的道理。

    西边吐蕃大定,东面整个新罗地盘也都被纳入了大唐的版图之,倭国还能求谁去?

    可以说现在四下已经没有能够支援倭国的国家了。

    整个河北道,辽东,与倭国隔海相望的还是北方一些部族,如说靺鞨部,虞娄部,这些部族现在可都是依附于大唐,包括倭国北面的岛屿,也是后世北方的库页岛,现在头居住着的是依附于大唐的窟说部。

    倭国算是想求援,都没人会帮他们,帮他们,是得罪大唐,这事儿还是倭国率先挑起来的,大唐是反击,现在打不过人家了也是活该,没人会说大唐的不好。

    关于倭国银矿的事情本是玄世璟最先与李二陛下提起,现在这场战争在背后的决策者是李承乾,李承乾算是从李二陛下那里继承了这个意愿,要拿到那座银矿为大唐所用。

    现在这个问题李承乾问玄世璟,玄世璟的态度也是相当坚决,借着这个机会,必须要将倭国的这座银矿给拿下来,拿下来,大唐则受益无穷。

    若是拿不下来,那大唐水师在倭国征战所耗费的人力物力,算是打了水漂了。

    “如今朝大臣大多都在书劝谏本宫,见好收。”李承乾说道。

    “殿下未曾与他们说过银矿的事儿?”玄世璟问道。

    “仅仅三省的几个重臣知道,而叫嚣的,大多都是御史台的,还有一些别的地方的大臣。”李承乾说道。

    “只要三省的几位大人明白这当的门道,他们不反对殿下如此做足够了,等到事情结束之后,那些叫嚣的人自然也明白殿下的用心了。”玄世璟说道。

    关于银山的事儿,还是暂且不要让太多的人知道,若是知道了,估计和钱庄的事情结局一样,还是要被世家插手。

    现在皇室对于钱庄虽然掌控在手,但是也免不了被世家渗入,皇室虽然没有动作,但是对于钱庄里外,都看的严实着呢,至于那些世家做了什么事儿,在背后耍什么手段,从钱庄弄了多少好处去,李承乾心里的小本本都记着呢,百骑司的人从东西两线撤回来之后,也没有在长安多留,而是分散在了大唐的各个地方。

    发展钱庄,是为了大唐的经济,而大唐对倭国如此逼迫,也是为了大唐的经济着想,不管是李承乾还是李二陛下,对此都这般看重,又怎么会放任世家继续为所欲为呢?

    “现在也是多说无益,走吧,咱们先去找父皇和母后商议羊毛的事儿。”李承乾可还没有忘记玄世璟在见倭国使节之前提出的问题呢。

    要是羊毛的事情处置的得当,那么大唐北方的草原,将再无忧患,如同玄世璟所说的那样,北方草原的命脉,将会牢牢的掌控在大唐的手。

    “好。”玄世璟点了点头。

    两人从宣政殿之出来,直奔了后宫长孙皇后居住的宫殿。

    待宫殿外的太监禀报过后,李承乾和玄世璟见到了长孙皇后,果然,在长孙皇后的殿,也见到了李二陛下。

    “臣见过陛下,见过皇后娘娘。”玄世璟拱手行礼。

    “儿臣给父皇、母后请安。”

    “都是自家人,无需客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