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二陛下相对于书院里的先生们来说,那可真是身强力壮类型的,而且一身学识不书院里的先生们差,住在庄子,不到书院做先生真是可惜了,反正玄世璟料定李二陛下肯定也会有兴趣的,但是得需要有个人给他搭个台阶,所以这个人是高士廉了。

    论起关系来,高士廉可是帝后两口子的舅舅。

    玄世璟刚刚回到道政坊,宫里的人把诏书给送过来了,是玄世璟封爵的诏书,玄世璟现在可已经是齐国公了。

    郡公和国公,一字之差,但是地位却是有区别的,如说现在玄世璟已经是齐国公了,他在东山县庄子的封地,也能再大一块儿,加天子的恩典,往后书院要是再修什么建筑,也能有地方了。

    一打仗,长安城周围的良田宅子倒是空出不少,倒不是说无主之地,只是人家家里要变卖了而已,谁家呢?李敬玄。

    李敬玄被李承乾打发出去了,他在河西指挥大军不当,差点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李承乾不会留着他在朝堂之,而这个时候把他发配出去,朝也不会有人有意见,一来,李敬玄的确是做错了事儿,还惹了武将阵营的不悦,二来,这个时候,没人会反驳李承乾。

    李承乾位,是携着大唐战争胜利的雷霆之势位,这场仗打赢了,虽然李承乾没有战场,但是挂在他身的功劳绝对不少,毕竟在背后操持和支持这场战争的是李承乾,当然,还有三省的几个官员,至于朝的其它官员,不来给李承乾添乱,李承乾谢天谢地了。

    除却李敬玄之外,与李敬玄关系密切的也都逐个遭了秧,李敬玄前后三人妻子都出身于山东士族,在朝已然积攒了不少势力,关于这个,李承乾现在不能动那些根基深厚的大世家,难不成还动不了一个李敬玄?

    所以李敬玄在朝的经营,一下子被李承乾连根拔起。

    这一清算,倒是还真清算出不少事儿来,李承乾继位之后,连下三道诏书,是要清算李敬玄的党羽,名目也很好听,李敬玄在河西指挥不当,差点让大唐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树倒猢狲散,没人会再帮着李敬玄出头,所以李敬玄注定要被牺牲。

    至于世族那边,丢车保帅的道理他们还是明白的,千百年来,一旦有什么危险,出了什么事儿,他们都是这么做的,不牺牲旁人,是要牺牲他们自己,相较起来,还是把外人给卖了来的划算。

    李承乾的在朝的清洗,也是合情合理,现如今清洗的,都是在先前战争之有过失利的人,包括与李敬玄有关系,被安排在后军之的人,也被找了借口给查办了。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特长生的由来() 
虽然弄下去不少人,但是朝现在还算不人心惶惶,究其原因,也是没有伤到他们的筋骨罢了,李敬玄之流,只是世家的皮肉,疼是会疼的,但是过一阵子,或许他们会找到李敬玄的替代者,而后李敬玄彻底的成了毫无用处的牺牲者,不管李敬玄在外头有多努力的想要回到长安城,在外面有多兢兢业业的赚取功绩,朝廷都会再让他回长安,世族也不会再让他回长安。 。

    为了一个李敬玄触怒皇帝,没有那个必要。

    至于玄世璟,对于这个让自己带兵从安北都护府赶到河西去救场的人也没有什么好感。

    这回是他在刘仁轨背后指手画脚,那要是有下一次呢?他又会在谁背后捅刀子?这样的人,除却世族愿意利用,下官愿意攀附之外,不管是与他地位平等的,又或者是地位他高的朝臣,都不会喜欢。

    恰巧,当时玄世璟的官儿虽然没有李敬玄大,但是对于李敬玄,他也不待见,官不如人家大,但是玄世璟有爵位在身。

    至于与李敬玄相对的刘仁轨,虽然刘仁轨是被逼无奈,但是无疑,这件事让玄世璟更加看清了刘仁轨的为人,虽然当时是一气之下的奏折,但是一军之将,手握这底下十数万将士的性命,却是因为自己懂了怒,便奏朝廷请求调派一个不通军事的李敬玄到军来指挥作战,将十数万将士的生命等同于儿戏。

    这样的人人品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从之前刘仁轨在长安城做官能看出一二,虽然是武将出身,但是为人圆滑的很,不然也不会在朝一帆风顺平步青云了。

    这样的人有能力,是个人才不假,朝廷也能用,但是在某些事情要启用这样的人,还是要谨慎一些为好。

    不过这次刘仁轨带着水师在倭国干的事儿,的确是挺漂亮的,或许刘仁轨也知道,他和李靖一样,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带兵出征的机会了,再往后想要带兵出来打仗,应该没有机会了,往后机会都是年轻人的,如说刘仁愿或者是裴行俭等这样的人。

    而以后大唐的水师的归属,势必有刘仁愿一份。

    两人在倭国并肩作战,刘仁轨也十分看好刘仁愿。

    不过,现如今朝发生什么事儿,玄世璟也没心思去管,反正他现在虽然是国公爷了,但是官位依旧是停留在一个从四品的官职,李承乾也说了,官职的事儿,到了时间,一定会去的,所以玄世璟不担心,且回庄子等着吧。

    在他眼里,爵位官位稍微值钱一些,爵位官位难拿啊,他已经是国公爷了,还有什么不知足的,作为一个外臣,在爵位,已经是到头了,看看程咬金还有长孙无忌等开国名臣,到死不也是一个国公的位子吗?玄世璟年纪轻轻,凭着自己的本事走到今天,得到这么多东西,足够了。

    至少爵位可以传下去,而官位不可以啊,官位可以凭着以后儿孙在官场的努力去争取,但是爵位这个东西,得拿命换,尤其现在大唐的爵位这么值钱。

    玄世璟回到道政坊的时候,晋阳还没有从宫回来,晋阳是带着玄澈进宫的,估计典礼结束之后,应该是带着玄澈去看望李二陛下还长孙皇后了,想要回到道政坊,得登一阵子。

    今天要回庄子的话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估摸着等晋阳抱着孩子从宫里回来,天都已经快要黑了,要是长孙皇后留晋阳在宫过夜的话,最早也是明儿个午。

    所以玄世璟连东西也没让下人收拾,只是叫房遗爱和另外几个兄弟一起去玄武楼吃饭喝酒去了。

    这顿酒席吃的也有名头,算是庆祝自家兄弟高升了,庆祝秦英能够留在长安,也顺带着为李崇义送送行。

    “小璟,这转过年来,我家那小子年岁也差不多了,能不能送到你庄子的书院去读书?”席间,秦英看向玄世璟问道。

    东山县庄子的书院的名声早已经传开了,所以不少人都紧着把自家的孩子送到书院去,明德书院每两年只有五百个名额,名额紧张的很,想要自家孩子进明德书院读书,不少人都想要走门路,只是找来找去,发现到最后,还是要凭着本事去考才行。

    书院那边,他们能走谁的门路?尤其是明德书院,从院长到先生,都是纯粹的读书人,性子刚直的很,走门路?到最后还是要通过参加考试,而考试的试卷批阅都是糊名的,成绩也要公布出来,怎么走门路?

    至于在卷子做记号什么的,万一落在别个先生手里,直接给丢垃圾桶里去了。

    不过门路也不是不好走,明德书院每年还有十几个特长生的名额留着。

    纯粹的书院是走不下去的,因为玄家不可能一直纯粹的掏钱补贴书院,所以书院要有自己的路子,这十几个特长生,看你有什么特长了。

    这是一个给光明正大的走后门的机会。

    一开始书院的先生们可不理解玄世璟为什么要这么做,既然是要通过考试入学,那肯定是要保持公平公正啊。

    “这世哪儿有什么纯粹的公平公正?”玄世璟此言一出,倒是萧瑀这个板荡直臣最先点头。

    他的一生,大半数时间都用来践行玄世璟的这句话了,到了这把年纪,能看不透彻吗?

    人糊涂一时,但是不可能糊涂一辈子,到了书院之后,萧瑀也是越明白了,只是他的人生经历来说,他明白的有点儿晚,要是早明白,也不至于被六次罢相,把人生过的跟个心电图似的。

    现在秦英都这么说了,玄世璟作为秦英的好兄弟,自然不能拒绝秦英的这个提议。

    但是不知道秦英家的小子能耐怎么样。

    “兄长也知道,书院每年都是靠着考试录取学生的,不知道侄子的学识如何?要是学识不成的话,只能走特长生的路了,不过特长生进了书院之后,能不能吃得开,得看他的本事了。”玄世璟也是将情况如实相告。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到了家长里短的年纪() 
“那小子一直在长安,没有跟着我在军,我也只是偶尔回来的时候,看看他的学业如何,至于能不能考得你们庄子的书院,这我不知道了,所以才想问问你来着。 。”秦英说道。

    玄世璟点了点头:“那让侄子去试试吧,要是考不,给他个特长生的名额。”

    玄世璟还是有这权利拍板的,大不了用钱把秦英的儿子送进去,那可是自家兄弟的儿子,这个后门,玄世璟还是要给的。

    “行,这事儿兄弟托付给你了,来,这杯我敬你。”秦英端起了酒杯。

    玄世璟笑道:“咱们兄弟谁跟谁。”

    说罢,两人将杯酒水一饮而尽。

    李崇义也有孩子,只是李崇义的孩子在他任职的地方,此次回来,并没有跟着他一同回长安来,可以说,李崇义的妻儿这些年也一直都在他身边,不像秦英这般,人在军营之,而妻儿则是在长安城秦家,不过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好在现在秦英也在军熬出来了,能够在长安任职,不必再出去了。

    “估摸着明天我要回庄子去了,要是兄长打算让侄子通过考试进入书院的话,那在侄子的课业,可要抓紧了。”玄世璟说道:“如今明德书院两年才只有五百个名额,而现在想要考书院的,又何止五百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