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件事上面,玄世璟还真是冤枉了长孙无忌,不过,玄世璟也想不到,是太子自己不小心把自己给卖了,谁也没想到已经大半年没有踏足东宫的李二陛下会一时之间心血来潮,带着人去东宫看望太子殿下,走到书房门口正好听到书房里有说话的动静,李二陛下也就没让身边儿的太监通报,也制止了书房外头候着的东宫内侍出什么动静。

    走到书房门口,仔细听听里面说的什么话,这一听,算是听出大事儿了。

    李二陛下也就没进书房去见李承乾,直接带着德义和一帮宫人回了宣政殿,然后立即召长孙无忌进宫问话。

    这件事牵扯的不仅仅是丹药的问题,还有在李二陛下深白儿安插人手、在宫中肆意杀人的事儿,太医院的御医,说杀就给杀了?在自己的父亲,大唐的皇帝身边安插人手,是要时时刻刻盯着吗?连李二陛下随身的丹药都能弄到手,要翻天啊这是。

    书房之中,玄世璟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包括今天早上见长孙无忌,全都仔仔细细的说给了晋阳听,晋阳听完之后,也是一脸的为难。

    好么,这下连晋阳都指望不上了。

    一边儿是父皇,一边儿是皇兄,都是最亲近的家人,这个局,无解。

    对于玄世璟来说,虽然不是血脉家人,可是仔细想想,一个是皇帝,一个是未来的皇帝,现在两者之间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还不知道结果是怎么样,现在就要被逼站队了,一步错,往后的日子不会好过。

    后果倒是不会大到哪儿去,毕竟他也是皇家驸马,有晋阳这层关系,不会危及家族,但是走正确的路总比走错误的路要好。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才是正确的呢?

    皇宫之中,长孙无忌进宫之中在宫中内侍的带领之下直接进了宣政殿,李二陛下已经在宣政殿里等了不少时候了。

    进了宣政殿,长孙无忌一向古井无波的心,面对李二陛下,却是稍有波动。

    说起来是有点儿心虚的。

    “微臣参见陛下。”长孙无忌站在殿中行礼。

    “辅机无需多礼。”李二陛下原本是背对着长孙无忌,听到声音之后转过身来,看向长孙无忌:“辅机啊,你跟在朕身边,也有不少年头了吧。”

第六百七十四章:君臣之间的“叙旧”() 
    长孙无忌拱手回应道:“是,自隋末天下大乱到如今,已有三十五六年了。”

    “辅机与朕,乃是布衣之交啊。”李二陛下感慨道:“一转眼,都这么多年了。”

    长孙无忌也是出身名门,乃是前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少年丧父,与母亲、妹妹被异母兄长孙安业赶出家门,由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生性聪慧,勤奋好学,博通文史,而且颇有计谋,在先皇还是唐国公的时候,如今的李二陛下还是李家儿郎,两人关系便已经很好了。

    当年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的婚事,还是高士廉撮合的,当年的高士廉见那时候的李家二郎才华出众,就将自己的外甥女嫁给了李家二郎,长孙无忌和李二陛下就成了郎舅。

    先皇当年在太原起兵反隋,攻入关中,建立大唐,长孙无忌在先皇渡河时便到长春宫谒见,被任命为渭北道行军典签,辅佐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二陛下。此后,长孙无忌追随李二陛下东征西讨,一直到大唐安稳下来,紧接着便是为李二陛下谋夺皇位,可以说李二陛下有今天,长孙无忌居功至伟。

    两人的交情追溯到以往,的确有三十五六年的功夫了,甚至比大唐存在的时间还要长。

    明面上李二陛下这是在与长孙无忌叙旧,但是长孙无忌站在宣政殿中,可是一刻都不敢放松,他心里还装着事儿呢,他也明白,今儿个陛下将自己急召进宫,十有八九就是冲着他心里装着的这件事儿来的,因此,即便是李二陛下如今温言细语的与自己在这宣政殿中中叙旧,他也是紧绷着的。

    生怕李二陛下下一句冷不丁的就要问那件事儿。

    “朕能登上这个位子,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辅机居功至伟啊。”李二陛下感慨道。

    “微臣惶恐。”长孙无忌身子躬得更厉害了。

    李二陛下走下台阶,走到长孙无忌面前,将长孙无忌扶起:“辅机无需如此。”

    待长孙无忌直起身子来,李二陛下这才接着说道:“大唐到如今,已经有三十多年了,贞观,也有二十三年了,你我二人,都是一步步脚踏实地的走到今天,都是亲眼看着山河破碎,到重整河山,到如今的大唐盛世,看看外面吧。”说道此处,李二陛下踱步到宣政殿外,站在宣政殿门口,望着外头,能够看到前方巍峨的含元殿,能够隐隐看到外面远处的山,能够看到天上的云。

    长孙无忌也跟着李二陛下来到了宣政殿外,恭恭敬敬的站在了李二陛下的身后。

    “辅机,这一片山河,这样的一个大唐,是你们这些人与朕一同携手开创的。”

    “大唐有如今的繁华盛景,上天庇佑,陛下英明。”长孙无忌站在李二陛下身后,言辞诚恳。

    但也是实实在在的拍马屁。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朕希望看到的盛世,远不止如此。”李二陛下说道。

    李二陛下虽然有不少黑历史,但是掩盖不了他的这颗帝王心,李二陛下有手段,有野心,有报复,在他心里,与大唐的强盛,百姓的富足相比,那些黑历史都不是黑历史,以往还介意史官笔下的自己,但是到了现在,李二陛下也是越来越不在乎了,史官要怎么写就怎么写去吧,只要大唐强盛,百姓的日子过的好,自己即便是浑身墨点子又如何?

    何必再去为难史官呢?杀了一个史官,会有更多的史官站出来,他们都是些硬骨头,杀不完的,为难史官,说白了反过来为难的还是自己。

    李二陛下也看开了,在史官面前,也开始逐渐的放飞自我了。

    李二陛下觉得自己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完成,雄心壮志如李二陛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如今的大唐与四周的邻国是蜜里调油,但是李二陛下知道,这些都是建立在大唐比他们强的事实之上,若是哪一天,大唐不强了,那么最先翻脸的,就是现如今这些脸上笑意盈盈的捧着礼品到大唐来谒见的人。

    李二陛下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尽量的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东西,为自己积累更多的丰功伟业。

    如今,李二陛下已经深感自己的身体大不如从前了,无论做什么事情,精力都不像以前那样旺盛了,他的身体会觉得累

    但是现在摆在眼前的,还有太多的事情,他怕万一哪天真的来不及自己去做了,身为太子的李承乾,能够完成他没有完成的事情吗?

    先前与玄世璟在长安城太极宫的时候说过,倭国还有富饶的银矿,现在有台州暂时代替国库的金银储备来源,大唐的货币改革的问题也已经推上了日程,台州那边除却挖矿之外,也已经派遣了官员去台州坐镇,想要收到成效,也要几年之后了,听说最近南方那边也不太平,岭南以南,还有部落经常作乱,南方那边时常还发个水什么的,尤其到了雨水多的季节,长江两岸的州郡,过日子都是提心吊胆的,每年朝廷都要拨调钱粮疏通河道,李二陛下有时候也想,难不成就没个一劳永逸的方法了吗?

    除却这些事情之外,玄世璟还说过,西方极其富饶,要大唐全力发展水师,贯通东西方海上的丝绸之路,未来的时代不再局限在这片偌大的土地上,有更广阔的天空与海洋。

    玄世璟的话,让李二陛下心驰神往热血沸腾,只是李二陛下知道,这些事情,尽贞观一朝,是无法完成的,这样的话,大唐就更需要一个优秀的继承者。

    李承乾作为大唐的储君,自李二陛下登基之后,就被封为太子,从小到大,都是按照大唐储君的标准来培养的,一直到了现在,东宫仍有谏官,规范太子的举止言行,这是李二陛下的拳拳之心。

    但是任何一个人,在别人给既定的路线之上规规矩矩的活着,是会压抑的。

第六百七十五章:不复当年() 
    或许现在的李承乾就是这样,规规矩矩的坐了二十三年的太子了,一切都按照李二陛下的期望和大臣们的希望的样子,活到现在,在李二陛下眼里,李承乾是继承他的合格的儿子,在朝臣的眼里,李承乾是继承大唐皇帝位子的合格的储君。

    但是在这平静的表面之下,没有人在意过李承乾他内心的波澜。

    小小的波澜最后也是会发展成惊天的风暴的。

    就比如在这次的事情当中,用长孙无忌的话来形容李承乾,那就是鬼迷心窍了,可是正是这四个字,用来形容李承乾在这次事情的心态却是再合适不过了。

    每个人心里都敬着一个佛,也关着一个魔。

    有人能将自己心里的魔关一辈子,这样的人着实不容易,有的人心中敬着佛,若是没有意外,这尊佛他可以一辈子敬重下去,但是人生总是会出现许许多多的意外,这些意外,或大或小。

    说到底,最后结果如何,还是要看自己,看自己心里关着魔的牢笼够不够结实。

    “辅机,你就没有什么想要对朕说的吗?”说了这么多,李二陛下终于切入正题。

    长孙无忌站在李二陛下身后,站直了身子,拱了拱手:“有些话,臣可以说,有些话,臣觉得,不能说。”

    “哦?辅机说出这样的话,还是第一次呢。”李二陛下笑道:“当初在秦王府的时候,辅机可不是这么说的。”

    “当初的陛下,也不是今日的陛下。臣斗胆。”长孙无忌回应道。

    “哈哈哈哈,辅机这话回的妙啊。”李二陛下脸上带着笑意,只是笑着笑着,眼中却是涌现出一股悲伤,没有被任何人看到。

    李二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