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N道贩子康采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康采恩沉声道:“天行有常,不因尧存,不为纣亡。亦不因华存,不为夷亡。只是我华夏人善于思考,又勤于劳动,所以才距离大道更近一些。但是,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倘若我华夏停止不前,夜郎自大,那么将来必被夷狄所欺。而且,先圣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尚且如此,况三国,乃至万国乎?”

    胡瑗听完他这番长篇大论,早就已经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光是那句改编后的“天行有常,不因华存,不为夷亡”,就足够颠覆他的世界观了。

    原来他们一直引以为傲的华夏,在老天面前竟然这么不受待见。

    可如果真理是这样的,那老祖宗为何还强调华夷之防呢?

    或许是受到了太大的震撼,胡瑗竟然在不知不觉间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而刚刚因为长篇大论而状态正佳的康采恩,则干脆用了个对偶句子来回答。

    “聚水以纳百川,海之道也;固土以养万物,地之道也。”

    “原来如此!”

    听完这话,胡瑗才恍然大悟。固本求存只是基础,枝繁叶茂才是未来。

    老祖宗的用心是良苦的,可惜不肖子孙只知道断章取义,未能全然体会其中深意。

    或者,他们是不知道如何才能枝繁叶茂,所以只能固本求存吧。

    看看如今的大宋王朝,距离曾经的盛唐辉煌,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啊。

    而盛唐本身,在开元盛世之后,似乎也不知道该怎样抽出新芽了。

    或许,面前的这个小家伙,能够带来不一样的答案。

    故而,胡瑗谦虚地询问道:“如今的大宋朝,应该怎样纳取百川,才能重新换发生机呢?”

    康采恩没想到他会问这个问题,但还是给予了回答。

    “求道!”

    胡瑗没想到,康采恩给出的答案,竟然是这个如此熟悉的词汇。

    求道,那可是他们这群是大幅一直在做的事情啊。

    当年他和孙复、石介一起在泰山闭门读书的目的,不就是求道吗?

    可是这么多年来,他们也没能帮助大宋重换生机啊。

    似乎是看透了胡瑗心中的疑惑,康采恩为他主动解释道:“我知道很多士人都在做这件事情,但是,不同人有不同的求道方式,所以他们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但是大道就在那里,并不因为求道之人有所不同而改变,所以只能是求道的方式弄错了。”

    “说的对,汉儒以谶纬之学为能事,而前些年孙复重注春秋,便对他们多有不满。可见,求道的方式直接决定了能否接近大道。”

    “没错!”早知道这帮人要掀起疑古浪潮的康采恩,当然对此大加赞赏。而且他还准备借此留下胡瑗。

    只听他说道:“我对明复(孙复字)先生以及您的求道方式非常赞同。如果先生也赞同我刚才的那番话,那不如留下来和我一同建设玉津园大学!”

    “好!”胡瑗郑重的答应道!

第147章 培养嫡系,要从孩子抓起—4() 
拿下胡瑗的康采恩志得意满,然而他没想到的是,玉津园大学即将迎来的大人物,可不只是他安定先生胡瑗。

    曾经和皇帝赵祯一起微服出游过的孙用和,曾经让两个儿子密切注意康采恩的各种动向。而如今,康采恩的办学声势在汴京城中无人不知,他的两个儿子自然也没有不来汇报的道理。

    作为兄长的孙奇率先开口:“那康采恩的志向可不小,听说要建立一所拥有不同专业的大学,而且已经请到了安定先生胡瑗作为大区的山长,就连官家似乎也对这件事寄予厚望,他不仅亲自赐下了大学的名号,还划拨了皇家园林作为大学的校园。光是这一点,恐怕就让那些想要一睹园林风采的柿子,前赴后继的前去报名了。”

    弟弟孙兆也紧随其后汇报道:“海尔前几天到东十字大街,亲自观察了康采恩传授的拼音之法,感觉的确要比返气阀好用。不过根据安定先生的猜测,这应该是海外通行之法,而并非这个十岁的小郎君所创,所以关于他神童的说法,似乎也有些不太确切。”

    神童不神童的,孙用和可不会关心他所在乎的是那些来自海外的东西,能不能为大众人所用?

    “你们可知,前不久他从海外带回来一套本草纲目,目前正存放在张小娘子家中。关于那套书,有没有什么消息传出来。”

    两兄弟寻思了一会儿,便齐声回答说道:“有的。”

    孙奇先说道:“听说里面记载的草药接近2000种,光是附图就有1100张,而且分类详尽,排列有序,既方便查找,也方便辨识。据说此书已经传到了官家耳中,目前国子监已经准备好了足够的资金,准备将此书刻印发行。”

    “这么快?”孙用和有些微微发冷,他原本还打算到张小娘子家里借阅抄录一份,没想到国子监这么快就要雕版刻印,发行天下了。

    然而这还不是最快的事情,只听他的小儿子孙兆继续说道:“那位原本借住在张小娘子家里的云游郎中,也就是冷绪冷大夫的师叔,偶然间在那本书上发现了好几种我们还没有开始利用的草药,听说他已经启程前往西南一带,去采集那些草药去了,其中有一位叫做三七的伤药,听说效果极其灵验,如果能够在军中推广的话,相信会对前线的将士有很大的帮助。”

    孙用和一听这话,当即高兴的一拍案几。想不到康采恩带来的东西,竟然有这么多的好处。只可惜他们与那个十岁的小郎君,实在有着太遥远的距离,否则的话,倒是可以借助他这阵东风,为大宋王朝带来更多有意义的东西。

    念头刚刚转到这里,孙用和的脑海中就仿佛是闪电划破天空一样的亮了起来。最近的康采恩不是正在征聘能够在大学里讲课的老师吗?他们孙家世代行医,如果能够被康采恩选中的话,那不就正好

    想到这里,另外一件事情也进入了孙用和的脑海,官家对那个十岁的小郎君十分在意,不知暗中部署了多少人手留意他的一举一动,然而这些人也只能在外围观察而已,倘若能够混到小郎君的身边去,必然能够帮到官家不少的忙。

    心念电转之下,孙用和就做出了最终的决定,他用不可辩驳的声音,突兀的对两个儿子命令道:“你们两个这就收拾行囊,到小郎君那里报到去,我们要去做那个什么医学院的教授。只是这件事情还需要禀报官家知道,我这就进宫求见官家,你们两个先行一步,为父随后就到。”

    孙兆和孙奇没想到父亲会如此突兀的做出这个决定,这大过年的,他们原本还想留在家里好好的暖和一阵呢,没想到就这样被父亲一脚踹倒城外的玉津园里挨饿受冻了,听说那边的建设工作还没有开始呢,现在就过去是不是也太早了一些呀?

    然而父亲的决定,他们不敢拒绝,只好老老实实的收拾东西,狼狈的冲出了南薰门。

    期间还与刚好进城的猪群迎面相遇。在各种诡异的声音伴奏之下,哆哆嗦嗦的站在原地等了将近半个时辰,而后才狂奔着来到了玉津园门外。

    或许是路上遭遇交通堵塞的缘故,当他们来到目的地的时候,他们的老父亲已经站在了门口。

    孙用和原本是准备进宫求见当今圣上的,然而,他刚到皇宫门口就听说,官家一大早就出宫去了,孙用和知道,陛下一定是微服私访,去会见那位小郎君去了,于是他直奔东十字大街而去,却意外的得知康采恩正在玉津园里,组织修建大学所用的各种建筑设施。

    于是他又紧赶慢赶的出城南来,竟然抢到自家儿子之前到达了玉津园。

    孙兆和孙奇看到自家父亲已经站在园子门口落了半身的血,心中不禁有些惭愧起来,想不到父亲竟然会对这件事如此上心,他们不知道的是,之前赵祯微服私访的时候,就曾经将孙用和带在身边。

    官家对小郎君已给他带来的那些稀奇古怪的学问究竟有多么重视,他孙用和是心中有数的。虽然他当初有些不太理解,但如今他知道那些东西对于大宋的用处之后,也终于理解了官家的用心。

    堂堂九五之尊,为了能够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竟然甘愿冒着白龙鱼服的危险,折节下交,与一个十岁的童子谈天说地。这样的伟岸心胸,怎么能够不让他折服。

    何况这孩子带来的东西,对于他孙用和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既然如此,无论于公于私,他都要来这里一趟了。

    可是当他来到这里之后,却意外的发现另外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竟然已经站在了自己的面前。

    这个人他认识,如果论其在各自行业当中的地位,此人恐怕还要超过自己。

    然而,刚才他却意外的听此人喃喃自语的说道:“这可是南方人修建墓墙的手段,用来修建学舍难道就不觉得忌讳吗?”

第148章 培养嫡系,要从孩子抓起—5() 
孙用和听闻此言,不由得小小吃了一惊,这好歹也是当今官家御笔亲批的大学,而且还是在皇家园林之中开土动工的学舍,即便用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手法,似乎也应该为尊者讳才是,怎么能够这么轻易的说出来呢?

    不过联想到这位老者的身份,孙用和就不觉得这句话有什么唐突之处了,正相反,他要是说出一些不唐突的话来,那才是活见鬼了呢。

    仗着自己在皇帝面前还有几分薄面,孙用和索性走上前去,拱手一礼说道:“表臣公,这大雪天的,您怎么会在这里呢?难道就不怕这副老骨头,被大雪给埋喽?”

    “表臣公”听了这话,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呵呵的转回身来,一件是曾经救过皇帝性命的孙用和,便立即拍手大笑起来,转而调侃道:“你看远处那座石山,不照样是被大雪埋了吗?可如果春风吹来,他不照样还会耸立在原来的地方吗?你孙御医可就是我石某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