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N道贩子康采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光是他金子穿越回到了春秋时期的越国,就连正在隋朝末年执行任务的关羽等人也被他招了回来,而越王允常也来到了他们的军营之中,并为他们带来了吴国方面的最新消息。

    此时的吴王阖闾和他的军队,仍然在楚国境内作战。自从击败楚国人的主力,并且完成伍子胥的复仇计划之后。阖闾正准备加强对既有占领区的控制,至少也要将楚国东部的部分领土,切实变为吴国的一部分。

    而越王允常则果断的认为,现在正是出行的绝佳时机。

    “寡人认为,吴军现在兵力分散。,即便听闻国内遭到我军偷袭,也需要花费时间重新集结军队,在等他们跋涉千里返回故国,恐怕我们已经在吴国土地上站稳脚跟了。”

    康采恩非常同意越王的前半句判断,但却并不认可他的后半句分析。

    原因本来非常简单:“大王,既然吴国人无法在楚国站稳脚跟,那么我们的突袭,恐怕也无法让我们在吴国站稳脚跟。”

    越王允常一听,这话非常有理,可他还是有些不甘心的,要知道,这次行动他可是准备了很长时间。如果最终一无所获的话,那未免也太打击人了。

    康采恩当然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立刻为越王允常分解道:“所以我们的这次行动,并不以灭亡吴国为根本目的,而是以削弱他们为基本目的。”

    越王允常寻思了老长时间,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原来康采恩想要的并不是土地,而是吴王阖闾在伐楚战争当中的战利品,这些战利品原本可以帮助吴王阖闾快速强大起来,说不定还会被越国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但有了康凯恩的这个计划之后,越国也会从这批战利品当中剩一分钱,到时候,和吴国之间的实力差距,说不定还会被缩小。毕竟吴军在这一战当中也不无损失,而他越王,只需要率领军队出去溜达两圈而已。

    想通这一点之后,他不禁对这个少年的计谋啧啧称奇,并且迅速和自己的臣僚商量起和吴国谈判的事情来。

    康采恩见状不禁皱了皱眉,虽然说空虚的吴国无法抵挡他们的突袭,但是都要好高骛远的君主,恐怕无法带领他的国家走向更远的地方。

    可是在这个时代,如果哪个国家的君主不以称霸为一自己的奋斗目标,恐怕都不会受到臣子们的爱戴。志在称霸的人,才会着手去处理生存的问题,而那些仅仅把志向定在生存上的人,则会有因为拘泥于生存而屈服于强权,最终被逐步蚕食走向灭亡。二战时英国首相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其实早就在春秋时期出现过了。只不过这个时候的士人,可不会欣赏那样的政策!

    反而是越王允常这样好高骛远的君主,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力,除了慷慨陈词的说辞以外,这些君主的野心,也为他们的才华提供了施展的空间和舞台。

    ——您想称霸吗?听我的准没错!

    在这个君择臣,臣亦择君的年代里,每一个人都很注意对自己的包装与宣传,他们不容许自己身上出现污点,至少在舆论层级上是这样的。

    但这毕竟是个弱肉强食的残酷时代,真正能够在道德上洁身自好,并扬名立万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人都是凭借自己的谋略与武技,去获得国君的信任和人民的称赞。

    所以这是一个盛产伪君子的时代,更是一个不乏真小人的时代。

    其实他们都是真真实实的人而已。

    既然都是人,那也就没有什么好苛责的了。于是康采恩只是叹了几口气,然后就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他们。

    军队很快就集结起来,准备向着吴国方向开进。

    他们差不多会经历半个月的旅途,然后用自己的军事战略向吴王阖闾宣布越人的到来。

    当然,大宋王朝的旗帜,也会短暂的出现在吴国人的城头上,不过康采恩只派出了一千多人的军队,以及配属的辎重队伍,主力还是留守在了如今的根据地附近,并且他本人也没有亲赴前线的意思,而是将所有的统兵事务都交给了自己的亲信郭逵去处理。

    至于他本人,则还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相对于1977年和宋朝之间的时空贸易而言,从大宋进口物品到春秋时期贩卖则更容易赚取巨额利润,这其中有两个非常显著的原因,其中之一是针对康采恩而言的,毕竟他在宋朝的地位,要远远高于他在1977年的地位,其二,则是一条最为普遍不过的规律,如果两个时空之间的文明差距太大,那么一些商品可能因为过于奇怪,以至于超过了被倾销时空居民的想象范围,故而他们可能在第一时间并不能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也就需要投入更大的宣传成本,去唤醒相应的市场。但是如果两个时空之间的生产力差距并不是很大,至少在名义上有着极高的相似程度,只是在技术上拥有者些微的差距,那么就不存在这样的宣发问题。

    而大宋朝与越国之间的贸易,则显然属于后者。

    所以康采恩准备趁着越王允常不在的时候,用自己所贩卖的商品,宣示一下自己的存在价值。

    于是大量的宋朝物品,尤其是手工艺品开始被采购,康采恩与相关行团之间的矛盾,也因为大量采购,以及之前的各种有好方案而迅速化解。

    毕竟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不想卷入这场纷争当中的,只是他们在汴京城里抱团已久,既然盟友们发起了与康采恩的商战,那他们自然也不好坐壁上观,但是如果这场商战影响到了他们的生存,那所谓的盟友也就根本不值一提了。因为结盟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但如果生存的基本目标都无法实现,那发展还有什么意义呢?

    只不过这一计划并不在康定国当时制定的分化行团的方案当中,好在它起到的效果足够明显,康定国自然也会将之当作是对方案的有力补充。

    而且原有的计划步骤也没有被打乱,甚至康采恩还借机加速了饼券的使用范围。尤其是在书画行购买画作的时候,康采恩就经常使用大额的肉饼券进行支付。对方一开始扭于情面不好拒绝,但是在收钱之后立刻赶往附近的钱庄进行兑换,好在前装的给付能力并没有出现问题,一来二去之间,书画行终于意识到,这种肉饼券是可以当做钱来使用的。

    于是肉饼券在大宋王朝就有了最初步的货币信用。但不幸的是,这种推广方式在经济更加落后的越国是行不通的,康采恩甚至压根不做此想,只是简单的将货物贩卖到这里,收取当地的货币而已。

    这些货币的杂质含量太高,甚至没有被重新铸造的意义。

    倒是康采恩带来的那些商品,引起了国人的广泛注意。

    在一个造纸术还有500年才能发明的时期,康采恩将雪片一样的纸张带到了这个并不算文明昌盛的国度里。当书写可以用更简单的方式完成的时候,那些还算有些文化的乡中宿老门激动的不能自已。

    而那些孩子们更是幸运的领到了一批免费发放的文具。我让得知消息的各族长老都兴奋的带着礼物来拜访康采恩,那些一开始还不愿意与他们合作的村子也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先后来到大营里拜访。

    康采恩知道,一个属于他的机会就要来了。如果能将自己的政权助手探入这些山间的村落之中,那么将来他就可以从底层慢慢的控制整个越国。

    于是宋朝与越国之间的贸易在康采恩的把持之下,很快就突破了经济的范畴,来到了类似于政治的舞台上。

第239章 国之大事,在耕与战() 
“合作社?”

    村民们很快就从康采恩那里了解到了这个计划的初步构想,只不过这个陌生的名词,轻而易举的带给了他们太多的彷徨。

    即便是家族里最有经验的长老,也不敢轻易答应康采恩的这个计划,所以只能将细节和条款带胡莹去给大家伙讨论,结果更大范围的举棋不定,开始出现在越国的土地上,广泛的争论也随即升空覆盖了这片山清水秀的土地。

    “合作社开垦的土地就归合作社作用,那我们要是不加入的话,岂不是周围的荒地都跟我们没关系了。”

    “是啊,这不是逼着我们加入吗?要是以后有了孩子,肯定是要开垦土地的呀。”

    “你们没听懂,那位康总裁的意思是说,他们的农具更先进,种子也更好一些,能够种出分量更足的庄稼。可是他们有这些也没有用啊,毕竟人手不够,所以希望雇佣我们的人去帮他们开垦,如果去的话是可以拿到工钱的,当然如果你足够有钱,也是可以从他们那里直接购买粮食和农具,然后自己去开垦的。”

    众人听他说的还算公允,也就点点头表示理解,但还有一部分固执的人坚持己见:“咱们村附近的那些荒地,可不能交给他们去开垦,要是被他们占了,那我们的孩子以后怎么办?难道要去更远的地方开房吗?”

    这种说法的支持者也不在少数,就在越国的经济在落后,朴素的发展观念还是有的。谁还不为自家的后代着想一下?

    甚至有几个村子坚决反对康采恩的这个提议。他们不允许即将成立的合作社,在他们附近的荒地里开垦。为此,他们甚至成立了类似乡勇的保卫队伍。

    虽然康采恩无可忍受的是,这几个村子竟然召回了在他这里求学的几个孩子,其中有一个是欧冶子非常看好的冶金天才。

    教育体系的建设关系到康采恩十年之后的大发展,虽然属于短期,难以看到效益的部署,但对于维持底层社会关系的稳固,也是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的。

    当然,这种生意对于康采恩现在的机场来说,对于经济交易规模的扩大,并没有太大的用处。非得要聊以**的话,那恐怕也只能说底层人物能够在宣传和劳动力的吸收上,为集团带来还算不错的帮助。

    但康采恩毕竟是个有眼光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