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N道贩子康采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他们在朝堂之中,并非全然没有支持者,甚至他们比王安石还获得了更多实质的支持,因为这是和利益相关的,并不需要他们慢慢的培养威望去领袖群人,而是实实在在的把那些世家大族们捆绑到自己的战车上。

    苏颂便是其中第一个代表,虽然福建路多年来在科举当中,并没有产生一个状元,但是福建路在科举当中,中进士的人数恐怕已经排到了历史的前三位,在这个涉及到福建路未来发展的策略当中,八闽之地显然会在将来得到巨大的好处,相信大多数的福建路官员,一定会拿出自己的政治资本来支持老家的发展,这也是福建路官员的一个优良传统,毕竟他们的家乡面临着的窘境,实在是太过夸张,包括基础设施以及民风在内的许多事情,都需要他们掌握着政治资本去处理,就连蔡京那个奸臣,也曾经想方设法的帮助家乡修筑过水利设施。

    倘若有人能够为他们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他们断然没有不站出来支持他们的道理,而此时的苏颂,似乎就已经想明白了这其中的猫腻。

    苏颂甚至还为此饶有兴致的看向吕夏卿,问道:“兄长家中应该也是支持的吧,再怎么说,这也是为了咱们福建人好。”

    有这么个大帽子在前面等着,吕某人还能说什么呢?他只能老老实实的点头表示同意,甚至还主动说要休书一封给家里的长辈,将此中的细节向他们阐述一番,如果将来康采恩和看门国真的在福建路荡起英语分天地,那么吕家就是他们坚强的后盾之一,今天留在家里的那些老人们一般没有什么政治威望可言,但是他们能够调动家里的大多数资产,更是掌握着许多与其他家族之间的人脉,如果需要人手或者坊间舆论上的支持,他们都是绝佳的出力点。

    这一点其实和苏颂家族能够提供的帮助是相同的。但是吕家的势力要更加庞大一些。

    话说泉州,甚至整个福建路,都是个诞生官僚家族的好地方,比如说浦城章家,如今便拥有一个做枢密使的章得像,而在几十年之后。章惇章楶等一大批妖孽人物就会相继主宰北洞正太,甚至到了北宋中后期,这两人一个掌握着朝廷政权,一个掌握着边境军权,只要他们愿意,甚至可以推翻北宋朝廷,为立早章家族开创一个崭新的王朝。

    当然,他们没有做出这样的尝试,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就没有这方面的影响力。能够培养出这两位怪才。浦城那做八闽门户,也的确值得称赞。

    至于同处泉州的仙游蔡家就更加不用说了。米蔡苏黄当中的第二位究竟是蔡京还是蔡襄?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没有争论的价值,因为无论是谁,那都是仙游人,都是值得他们骄傲的存在,也是他们仙游蔡家的家学渊源。

    或许康定国也该拜访一下这几个大家族,在汴京城里的代表人物,如果能够争取到他们的支持,那么对于将来福建路的各项发展都定然是有好处的。

    于是康定国就开始用眼神询问康采恩,但凯恩并没有着急着给予回应,反而是一旁的八大王看到了他们的这个动作,并且根据刚才交谈的上下文,立刻猜到了康定国的意思。

    不过既然是争取相关政策的支持,那么就不适合太过拘泥于某个地方,那样的话只会让其他地方的朝鲜感到不满,并且有可能纠集起来做出集体反对的赌气之事,虽然说相忍为国是一种非常高尚的情怀,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高尚情怀也实在是太过高尚,以至于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的。

    而想要达到他们的目的,其实也不需要太多的人上书,有那么三两个人,形成一个利益团体,在有那么三两个团体与他们一起行动,这便可以代表广泛的意见了,相信皇帝在面临这样的阵势的时候,也不会无动于衷。

    更何况康采恩即将要做的事情,可能是很符合皇帝愿景的。

    北京城如今已经足够繁荣了,但这里的繁荣却没有给他的帝国带来军事上的安全,虽然福建路距离北方二虏的确有些远了,但似乎只有放在那里发展军事,才不会引起北方二虏的担忧和质问。

    所以说,武装商船的事情或许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复杂,更何况在海豹运输当中,包括江门在内的各大家族都是有股份的,而皇帝本人也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的周边其实已经聚集了足够多的人手,更何况在如今边境战争连连失败的情况之下,恐怕这位人到中年的皇帝也需要振作一下吧。

    或许他们所希望看到的革新已经不远了。

第390章 子容子容世无双—29() 
八大王将他的想法简单一说,康定国就立刻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比起熙宁变法的遥远时间来讲,这一变革距离他们可谓支持之遥。

    而康采恩更是想起了他那进击陕西的计划,说不定在这一过程当中,就会结识那位接下来发起变革的人物。

    范仲淹,掀起庆历新政的核心人物,此时的他正在陕西前线,而康采恩为了保证那些宋朝的禁军士兵们仍旧在他的指挥之下,所以不得不答应了,朝廷愿意派出自己的手下,参与到西夏前线的战争当中去。这一准备安排,早就已经被传言的形式宣扬了出去,就算她想要反悔,估计也来不及了。

    不过遇到他前我心下战场,就很有可能会遇到范仲淹那位仁兄,那样的话,倒是一件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巧事。

    看来此行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在西夏战场上捞取军功。

    而在此之前,他恐怕还要前往福建路一趟,既然要先行在那里投资,才好真正的激活市场,那么这件事当然是越早越好。

    虽然,很多人可能意识不到这趟福建之旅有多么重要,但对于康采恩来说,越早行动就意味着越早可以从这里激活的市场当中获益。

    等战争一结束,他都要立刻回到福建路,躲开中央朝廷的那些纷纷扰扰,只让范仲淹站在改革的前台。

    毕竟那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改革,他的大部分措施到最后都没能坚持下来,尤其是可怜的武学,最终的结果也只是解散而已,如果能够坚持下来的话,说不定世界上最早的国防大学,就要这样堂而皇之的矗立在亚欧大陆的东方了。

    在明知道范仲淹的改革方案将会失败的情况之下,康采恩还会找他合作,其原因当然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不担心范仲淹所担心的官僚反扑,因为他的战车上已经捆绑了足够多的人。

    而康采恩到现在还粗略的记得他的十条改革方略当中只有一条被最终保留了下来,而那一条对于大多数官员来说都是有好处的,这样一来,便可以清楚的发现一个令人心酸的逻辑。那就是对大多数官员都有好处的改革方案才会被最终坚持下来,如果动了太多人的奶酪,那当然不会有人支持他的改革方案。

    所以康采恩也不需要在中间支持他的什么方案,因为他自然会取究极官僚势力,然后将自己的经营措施变成对大多数人都有利,并且受到他们支持的方案,这笔由范仲淹推行行政命令加以保护,还要来得更加安全,因为在后期那些官僚们对范仲淹群起而攻之的时候,很有可能会被误认为是范仲淹的改革策略,那样的话,他刚才可就有理说不清的,毕竟大多数人都不一定了解他们弄出来的新学问和海贸策略。

    尤其是海贸这一块的事情,大润发本来就没有什么限制政策,不像是明清两代,基本上都执行了海禁,而且福建路还有泉州市舶司,进出海关都非常容易,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没有和康采恩沟通过的范仲淹,能够在这方面提供的帮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有可能是负数。

    即便双方达成合作,并进行充分的交流,在路边所能够做到的事情,也只是动用官方的力量,让福建路的各个官营造船厂帮助康采恩开启新的时代,首先他们要做的很有可能就是革新工艺,包括传奇的形状,龙骨的材料,翻装的形式和用料,还有最为重要的导航装备。

    这就是范仲淹在这方面能为他们带来的好处了。

    但是在另外一件事情上,类似的帮助可就要更具重要意义了。

    康采恩就必须和范仲淹达成共识,那就是现行的琼林苑教育体系,绝对不能在接下来的改革当中,卷进任何的是非里。

    这些所谓的是非,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三种可能。

    第一,在征战的过程当中,范仲淹看中了康采恩等人的学问,并准备借助改革的春风,将之在全国推行开来。

    这样的做法虽然看上去比较符合康采恩等人的利益,但实际上完全就是借助行政蛮力在那里揠苗助长,带来的风险不可谓不大,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就很有可能会在他打牌的时候受到不必要的殃及,所以,康采恩必须阻止这种可能的发生。

    第二,范仲淹在改革前后发现这些新的学问,只不过是所谓的巫医乐师百工之学,并加以贬低和排斥。

    这样的话,只要他动用行政管理,就必然会和康凯恩的理念产生冲突,并且给康定国的教育事业带来巨大的麻烦,这更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第三,反派势力借助康采恩和康定国的教学内容,对于范仲淹所提出的过于形而上学的改革措施予以批判。

    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其实还是很高的,甚至比第二种还要高,毕竟范仲淹出生在贫困家庭,他的内心之中,充满了实用主义哲学的味道。但他终究是在圣贤书里长大的,脑子里满满都是那些孔孟之道的描述方式,所以就算他有心改革,估计也无法把具体的措施落实到位,如此以来,那就比他更具有现实色彩的东西,就很有可能会被用来讽刺他的施政方针,而最近汴京城里还有什么东西比他更加具有现实色彩呢,那当然是康定国大力主张的形而下之学。

    至于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那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