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N道贩子康采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非常不幸的是他画出来的简易模型图被宋朝的工匠们去点,而那些曾经在御景园大学里学习建筑的学生,并没有接触过军事工程这一块——他们了解的大多数都是一些后世的民用工程范本。

    于是这五座城寨最终变成了让人啼笑皆非的四不像。

    但即便是如此,里面蕴含的一些小设计,倘若能够为外人所知的话,也将会成为非常不错的设计思路,而看到这些的仁多零丁,原本是最有机会将这些记录下来的人,可惜他当时的心中一片茫然,记忆中枢完全停止了工作,竟然在事后根本无法复述当时所见的内部构造。

    而当外墙拉起来之后,这样的机会也彻底的消失了最为让人感到惊心动魄的是内部那30多个高耸入云的架子,则彻底意味着这几座城堡的防御能力形成。

    虽然这几座城堡还没有彻底完工,但是投石机这玩意儿,刚才手下的那些工匠们以前不知道组装过多少,其中甚至有很多零部件都是直接装在船上运过来的,要不然黄河边上的黄君让,也不可能那么轻易的组成一排投石机阵列。

    于是兔斯基搭建的速度远远的超过了康采恩的想象,至于还在外围偷偷观察的仁多零丁则连想象的资本都没有,他不知道这玩意儿一般会浪费多少时间,当然也就无法对比出如今这速度是不是算超常发挥?

    可有一点他是确认的,从大体的形状来看,这势头是继吴仪虽然多了些奇怪的构造,尺寸上也要大出很多。但地球人都有的常识告诉他,越大的家伙往往具备着越大的威力。

    这让他对这些玩意儿丝毫不敢小看,于是当他看到细赏者埋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劝阻他说:“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现在我们发动进攻的话,基本上也就是死路一条,我们必须再给陛下写信,必须告诉他这群敌人必须消灭,无论付出多大代价,哪怕打光一个军司也在所不惜。”

    细赏者埋笑了,打光一个军司,那是西夏承受不起的损失。

    对面的敌人究竟有多么厉害多么重要,它或许的确不如仁多零丁了解的清楚,但是他知道,对面的那座城寨,在短时间内肯定还派不上什么用场。

    你要是修筑的城寨立刻就能用,那他们宋朝人早就扛着各种轴承用的东西,冲进西夏边境去了。

    当然此时的细赏者埋并不知道,后来的确有个人按照这种离奇的想法去做了。甚至还就此诞生了一种著名的战术,叫做深垒加浅攻。

    那个人叫做章楶,出生于公元1027年,比苗授大两岁,是此前曾经与康采恩有过交集的当朝宰臣章得象的侄子。

    虽然这个侄子的血缘关系稍微有些远,但是通过章得象的关系,康采恩依旧有绝对的把握,把他忽悠进玉津园大学里去。

    只是现在只有十一二岁的那位仁兄,如今恐怕依旧在福建蒲城老家更高呢,至于西夏边陲上能够采用怎样的战略决策,更是与他半分关系也没有,所以这位名字特别难念的西夏猛将细赏者埋,也只是欺负人家少年郎生的比他晚了而已。

    然而这恰恰证明此人对于战争的嗅觉之准,却足够让康采恩吃些苦头了。

    而仁多零丁其实也无法阻止这个莽夫的决定。尤其这个家伙,在理论方面真的不输给他这个阴险的家伙,只不过人家用的是实实在在的分析,而且还是颇见功底的那种,就连话也说的不像是个西夏蛮子,弄得仁多零丁都在暗地里猜测,这家伙小的时候是不是受过宋朝人的贵族教育。

    可是人家明明是语气相当蛮横的表述完这番话的:“我就跟你说要军队没有,现在到处打仗,哪有真的给你,所以只能拼命,你懂吗?拼命不光是好勇斗狠,更应该以快打慢,趁着他们还没有把城寨修起来抓紧动手,否则的话,恐怕打光一个监军司都不够用的。”

    明明白白的欺负敌人立足未稳,谁能拿得出足够合用的道理与之互怼。

    所以仁多零丁是真的很无奈呀。

    最后他也只能在对方腾起的烟尘当中看着对方,率领着今天起来的军队,冲向了还没有彻底完工的宁远寨。

    而此时的刚才还百无聊赖的坐在帐篷里,看着最近收到的信件。其中一封信的发件人,其姓氏让他想起了河东路的那位都转运使。

第511章 你好,李元昊—35() 
写信的这个人倒不是也姓明,而是有一个和明镐不相上下,甚至可以说更加稀有的姓氏。

    种!

    音崇!

    他的名字写作种世衡,读作崇世衡,祖籍山西,是当时著名隐士种放的侄子。

    种放这个人曾经隐居在终南山上,据说方圆200里都是他樵采的范围,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朝廷某些大臣的污蔑。但有一件事情却是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当时的皇帝曾经朝见过他,但是他却结结实实的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天子呼来不上船。

    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大致也就是想抒发一下自己的洒脱。后来唐玄宗召见他的时候,他们还是老老实实的去了吗?可是这位仁兄比李白更恨,人家是真的没去,而且连句诗都没写

    李白为什么在自己的诗词当中提到天子,还不是用来衬托自己的洒脱吗?结果天子在人家种放这里,连用来衬托的资格都没有。

    这让赵家人多没面子啊。

    但是他的侄子并不是这样的人物,种世衡在青年时代的时候,就对边事非常感兴趣,前些天他更是几乎以一己之力修建成了清涧城,如今他们家族也算在边境附近有了一个安家之处,青涧城种家也迅速的成为了一个标签,甚至可以说是西北军里的驰名商标。

    当然一个驰名商标的形成,总是需要时间的积淀,而如今的种家,只不过刚刚建起清涧城而已。

    幸好古代的封建意识相当强烈,每一位家族成员都有着极强的精英家族的念头在这些念头的催动之下,任何对家族有用的东西,都在他们的摄取范围之内。

    如今康采恩的赫赫威名早就已经传遍了河东路的多个军周,就算他种世衡是窝在清涧城里的宅男,都不可能无动于衷了。

    而这封信的主要内容,正式询问康采恩有没有兴趣帮助他修缮一下清涧城。

    清涧城虽然刚刚落成没有几年,但那个位置正好处于战略要冲,当时修筑的时候便想着一块打扮,因此有很多地方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在这种情况之下,邀请康采恩这样的大师前来帮助他们修缮一下,当然是个再好不过的选择。

    而且人家老爹康定国也是当代鸿儒,至少名气不比他那个隐士叔父小。

    这样的人家与他们种家相比也更加亲近一些——至少种世衡在书信当中表达的意思是这样的,虽然里面不可避免的充实了一些客套的成分。

    不过人家既然有这份心在,他康采恩当然也愿意帮助一把,毕竟维护大宋朝的边疆稳定,对康采恩来说也是有莫大好处的。

    因此他立刻取出文房四宝,回信声称愿意帮助种世衡修缮清涧城,而且它的修缮计划还相当庞大,至少要给青姐呈增加一层外城墙,而且包括投石机在内的各种大型武器也都会在其中有所彰显。

    相信种世衡在看到这样的回信之后,立刻就会兴奋的跳起来。

    不过这封书信才刚刚着人发出,康采恩就得到了一条让他震撼不已的消息。

    这条消息来源于他的哨探,自从与杨玄感那一战之后,康采恩的哨探们便大都学会了使用无线对讲机,而这条消息也正是通过无线对讲机传播来的。

    不过为了提高保密级别,康采恩给每一个沙滩都配备了一名福建人如果有什么消息需要通过无线对讲机传送的话,大多数都是由福建人来用方言完成的,这样做的好处之一就是万一有一部对讲机落入到敌人手中的话,而己方却没有察觉的话,对方也无法通过对讲机听懂己方的对话。

    不过因为过于追求保密,这条传回来的消息不得不经由福建人再次转译成官话,因此他来到康采恩手中的时候,难免显得晚了一些。

    而在对方风驰电掣一般的行进速度面前,哪怕只晚了一刻钟往往也是非常致命的。

    因为这条船回来的消息是这样的:“有一支三百人左右的西夏铁鹞子正在全速逼近,他们的身后是数量不明的部族军。但从腾起的烟雾来判断,应该有不下万余人,但现在还没有证据表明他们没有使用诈术,因此具体的人数还不能断定。”

    发送这条消息的哨探,据称就在30里开外,毕竟附近就是西夏边境,如果贸然越过,很有可能会给夏人进攻的口实。

    宋朝的官僚机器相当懒惰,一般以不生事为首要任务,所以对于贸然挑起变形的武将,处置起来也是相当酷烈的。

    十几年之后有个叫做司马光的家伙,不信这一套,贸然挑起了对于新下的冲突,结果他的这次尝试遭到了严重的失败,就连在政治上相当袒护他的一代名相庞籍,也因此而丢掉了节度使的头衔。

    西夏战场固然是赚取军功和声望最容易的地方,但如果真的没有那块料,最好还是别来这里送死。

    而康采恩自认为他在这方面的能耐,应该不会输给那个叫做吕惠卿的家伙,此人在数十年之后也曾经出人边帅,只不过他在边境上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贪污军费。

    康采恩甚至不用贪污,只需要几个小手段就能够赚得盆满钵满,但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他得有这个命啊。

    而事到如今,如果她反应不够迅速的话,恐怕这个命就要丢在宁远寨附近了。

    于是他立刻冲出自己的帐篷,呼喊着关羽的名字,让他们全部出营列阵,准备好随时与对手的交战。

    王从政作为修筑宁远寨的护卫武官,手底下自然也有一支军队,而且一般在边境上修筑城寨,都只是派遣当地的军官进行保卫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