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昌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谦益本来就好吟风赏月、听曲念诗那套玩意儿,有一次逛酒楼无意间遇到了柳如是,立刻惊为仙女。

    柳如是无疑是个苦命人,她生于嘉兴,家贫如洗,从小被卖到妓院。逆境中成长的柳如是性格倔强,极其聪慧,精通文墨,擅长琴棋书画,不但名列“秦淮八艳”,更为重要的是,她非常有抱负:一定要嫁一个“博学好古,旷代逸才”的男人。那一天,两人相遇,对诗聊文,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可是酒楼是个销金窑,钱谦益一想这般钝刀子割肉,还不如一锤子买卖利索,干脆舍了大把的银子想把柳如是赎回家里去。

    那天刚好老鸨子生了病,她的丈夫楚唐打理着生意,钱谦益立即拿出了五千两银子,楚唐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钱,当下忙不迭答应了,还立了文书画了押。

    事后老鸨子听说老公自做主张,不由把他骂了个狗血喷头,她在雪月场中打滚了半辈子,柳如是可是她的摇钱树,将来能为她赚回多少银子,自然心中有数。可是已经立过文书的事如何反悔?两口子思来想去,放出风声,把柳如是介绍给了杭州通判封不平,想以官威压他。

    钱谦益听了老鸨子的话哈哈大笑,自信地说道:“我和柳姑娘那是情投意合,正所谓郎有情、妾有意。你们想要棒打鸳鸯,硬把我们分开不成?要多少银子请直说,必要耍这些手段!”

    楚唐自知理亏,沉默着不说话,倒是老鸨子见钱眼开,笑道:“公平竞争嘛,钱老爷你和封大人一样,再追加五千两银子,柳姑娘你就可以带走了!”

    正对面一直紧闭着的楼门咯吱一声打开了,一个净面淡妆,上身穿着一件葱绿色的丝绸衬衫、下身着一件绣花百褶裙的小姑娘从里边快步走了出来,她立在门下,挑着柳眉,款款说道:“干娘,钱大人对我一片真心,求你们不要再为难他了!”

    柳如是身段窈窕,肤色白的出奇,淡淡的柳眉下,一双俏目如出水芙蓉,灵动婉约。

    听到佳人心向自己,钱谦益像是喝了一斤陈年老窖,心神正飘飘欲仙,忽地一个声音在耳边说道:“亵朝廷之威名,伤大夫之体统,钱老爷的生活过得逍遥自在,但却是伤风败俗,恬不知耻啊!”

    听到批评的言语,钱谦益大吃一惊,他扭头一看,只见崇祯皇帝和杨乐不知何时已经来到了他的身前,王承恩立即扯着嗓子大声喊道:“钱谦益,还不赶紧见驾?”

    钱谦益愣了片刻,皇上微巡江南的事情早已经传的沸沸扬扬,此时,竟然站到了自己眼皮底下,而且还是这种风花雪月的场所里,犹如捉奸在床的感觉,钱谦益老脸一红,额头上都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立即跪地磕头,高声喊道:“草民钱谦益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店家楚唐和老鸨子全部都愣住了,见钱谦益下跪,然后弄明白了来人就是高高在上的天子,立刻呼啦啦全部跪在地上。

    封不平更是脸色一白,浑身哆嗦的如同地震一般,颤抖着说不出话来。

    崇祯崇冷哼一声,说道:“钱谦益,你太令朕失望了,朕决定,朝廷永不录用你,希望你以后好自为之!”

    听到此话,钱谦益心中那一丝重新被启用的希望顿时破灭,脸如死灰,瘫坐在地上。

    然而就在这时,只听外面“铛铛铛”一阵锣响,市民们大声疾呼:“快关门啊,倭寇来了!”

    钱谦益听到倭寇来了,惊骇的亡魂皆冒,什么都顾不得了,吓得连跪带爬,急匆匆跑进对面的楼房里,咣当一声,把门栓插上。

    柳如是害怕叫门,他也不敢打开。

    

第135章 倭寇袭扰百姓慌,先声夺人第一枪() 
“铛铛铛”外面敲锣声不断,倭寇的帆船从远处踏浪而来。杭州水路四通八达,自然是倭寇常来的地方。市民们也早已形成习惯,赶紧关好门窗,祈祷着倭寇们不要登门抢劫。

    酒楼里也是一片慌乱,杨乐看了一眼脸色煞白的柳如是,此时她像是一头受惊的小鹿般惶惶不安。杨乐忍不住心头的悸动,小声说道:“有些话我一直憋在心里,实在忍不住想要说出来,钱谦益到底是不是你心中的那种男人,需要你再次三思。我只劝告一句,不要浪费了自己的青春才华,多多保重吧!”

    杨乐说完,留下两个侍卫保护她,立即簇拥着崇祯往外退去,此时,王洋带领着几十位侍卫从外面急匆匆赶了过来,小声说道:“大人,倭寇有二十多艘船,大约有一千人,目标就是这里,看来是有备而来。而且,据可靠消息,谢文举公公曾经派人去过琉球群岛,这群倭寇正是琉球岛渡边正雄的手下。”

    杨乐点点头,王洋的意思不明而喻,谢文举三位税监已经和倭寇勾结在一起了,看来,三位税监已经走投无路,进行最后的挣扎了!事不宜迟,杨乐立刻说道:“马上护送皇上回船,倭寇胆大妄为,这一次,我们要狠狠地给他们一个教训!”

    “是!”这里离钱塘江并不远,也就一公里的路程。此时三艘巨船就停靠在钱塘江的港湾之内。杨乐现在最需要做得就是马上护送皇上回到船上去,他这次南巡,除了带领的三百士兵都是骁勇善战的老兵外,更重要的是船上装备了大型火炮,这些火炮与以往的火炮不同,宋应星根据杨乐的启发,在大炮的炮管里也刻入了旋转膛线,使大炮的射程大大增加。

    杨乐暗想:变法已经步入正轨,让大明崛起的第一枪就从海上开始吧!

    他簇拥着崇祯刚刚赶到江边,那些倭船正巧也直驶而至,倭寇们呼啸着跳下船来,三五成群向岸上扑来。

    杨乐瞧那些倭人的服装十分的杂乱,有的穿着倭服,有的穿着汉服,还有的穿着文人的袍服。其实,在明朝末年,倭寇并不仅仅是指日本人,倭寇里面也有许多中国人。嘉靖时代关于“倭寇”的官方说法是倭人占十分之三,而中国人居然占了十分之七。

    这些杂七杂八的海盗衣衫不整,手中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却是人人彪悍、行动敏捷无比。

    于民生收到消息,立即召集衙役、卫所官兵、海军防卫队总共二百多人赶了过来。加上神机营的三百官兵,己方共有五百余人,看着迎面冲来的一千倭寇,于民生心生凉意,劝说道:“皇上,国公爷,你们先撤,我带领士兵们还能顶上一阵子!”

    他瞬间拔出腰间的大刀,大吼一声,带领手下二百余人冲了出去。

    不料那倭兵刚刚冲上岸来,卫所的许多官兵一声呐喊,不冲反退,掉转方向往回奔逃。

    杨乐看了鼻子差点儿气歪了,这时倭人下船的不多,只要直接挥军掩杀上去,必可让敌军大乱,趁机抢占阵地,但是倭寇在江南的沿海横行霸道惯了,官兵们心中充满的胆怯之感,已经完全没有了与其对战的勇气。

    曾经在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发生过一起战争史上罕见的事件。一股仅有五十三人的倭寇,洗劫了浙、皖、苏三省,攻掠杭、严、徽、宁、太平等州县二十余处,直逼南京城下。这股倭寇暴走数千里,杀死杀伤四千余名官兵,历时八十余日,才被绝对优势的明军围歼。

    这个事件很有名,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是个经典的段子:说者眉飞色舞,听者瞠目结舌,最后总要再追问一句: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大明军队的军心涣散,已经失去了军人身上那股应有的血性,不是战斗力不行,也不是武器不行,而是不敢打!是明军怕了,面对敌人,士兵们心里没有了战斗的勇气,没有了挥刀亮剑的勇气!所以每遇敌人,常常望而生畏,不战而逃。

    杨乐以为那是个传说,没想到却是真的,顿时怒不可遏,他一拍栏杆,厉声喝道:“临阵脱逃者,杀无赦!”

    “临阵脱逃者,杀无赦!”王洋一挥手,几名侍卫立即张弓搭箭,向那抢先逃跑的卫所官兵射去。

    这几个弓箭手都是百里挑一的神箭手,箭到人倒,吓得逃跑的卫所官兵都停住脚步,愣在当地。见手下的士兵如此不争气,于民生气的七窍冒烟,挥舞着大刀凶神恶煞般向他们大吼道:“谁敢后退,我先砍了他!”他们只得又跟随着他畏畏缩缩地奔回阵地。

    见明军后撤又反回来,激起了倭寇的凶性,十几个倭寇嗷嗷叫着冲向了那二百个卫所官兵群中。

    领头的是一个身形较矮的倭人,似乎会武艺,身手极好,在松软的沙滩上健步如飞。他手中握着一柄长长的倭刀,单枪匹马冲至那群官兵之中,沉吼一声猛地跃起,刀光如匹练一般唰的劈了下去。

    迎面的是个持枪的士兵,像是吓傻了一般,既不举枪来刺,也不横枪相迎,眼见奔来的这个倭人凶悍无比,最后大叫一声,慌忙丢了枪转身便逃。

    那个倭人一刀劈下,正把那逃跑的士兵斜斜劈成两半,随即如一只青蛙一般,连蹦带跳,在卫军阵内左刺右突,挥刀上下连砍,一时杀的那些胆怯的官兵阵脚大乱。

    这时后边持着各式各样武器的倭寇也排成一字长蛇阵冲了过来,于民生在后边挥着刀只是大叫:“冲上去!”,可是面对穷凶极恶的倭寇,官兵们早已经失去了斗志,一见有人被杀死,齐齐一声喊,集体转身再一次向后狂奔,裹挟着于民生和几名亲兵也跟着一阵倒退。

    杨乐见二百名卫所官兵被十几名倭寇追着砍杀,却不敢向前拼杀,叹了口气,又摇了摇头。崇祯的脸色也是被气的铁青,但这个时候,他也知道不是整肃军纪的时候,杨乐只能无奈地对王洋喊道:“让于大人率军撤退吧,换神机营上,让他们瞧瞧,什么样才是真正的军人!什么样才是大明的虎狼之师!”

    “遵令!”王洋一挥手,大喝道:“神机营全体将士听令,结成方阵,击退倭寇!”

    “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