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昌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份边关快报。眉头紧紧皱起,深深思索着。

    王承恩小太监从外面推门进来,低头哈腰小声道:“皇上,驸马爷来了。”

    崇祯收起思绪,道:“快让他进来。”

    杨乐进去刚行了一礼,还未等开口,只听曹化淳一声尖锐地咋呼声:“皇上,奴才知道那里有银子了!”

    崇祯闻言迫切地道:“公公,快跟朕说说,那里还能拿出银子来?”

    曹化淳笑眯眯地道:“皇上,您忘了,现在正在清剿魏党,抄了他们的家自然就有银子了,奴才想到魏公公家大业大,凑起三十万两银子应该差不多吧?”

    崇祯一听大喜过望,笑道:“还是公公体贴朕,你说袁大都督一去辽东就问朕要八十万两银子,朕去哪儿给他弄去?真是的!这样,先给他三十万两应应急,军饷先发一部分下去,平息了兵变再说!”崇祯合起奏折,哈了一口气,想来是因为这封宁远发不下粮饷而引起兵变的急报,让他昨晚没睡安稳。

    杨乐在一边认真听着,宁远因为发不下军饷引起兵变了。不仅如此,袁大都督这次去了辽东,很快就要斩杀毛文龙,毛文龙可是插入辽东的一颗钉子,可以有效地牵制皇太极入侵中原,所以,毛文龙一定不能死!

    就在杨乐思索的时候,崇祯又开口道:“曹公公,你心思敏捷,你跟朕分析一下,毛文龙将军,有没有通敌叛国的可能啊?”

    曹化淳知道杨乐不是外人,直言道:“皇上,袁大都督虽然有才,但他的话也不能全信呐。他说毛文龙通敌叛国,也没拿出证据出来。而且奴才听说,袁大都督太傲气,不仅和毛文龙闹矛盾,还有满桂将军也都有矛盾。所以,只凭借一份奏折就要定毛文龙将军的罪,奴才觉得有失偏颇。”

    崇祯点点头,他也是这么认为的,毛文龙在皮岛这么多年,要投降早就投到皇太极那边去了,何必等到现在?“朕想不明白的是,如今朝鲜已经投降了后金(清朝),朝鲜竟然派使者去了毛文龙部劝降,而毛文龙却又将这四名朝鲜使者押来送到了朕的面前。你说,他们这是唱的哪出戏啊?”

    曹化淳略微思索,道:“皇上,奴才以为,这毛将军知道最近有人弹劾他冒领军功、吃空饷,因此,他这是在表忠心呐!”

    杨乐在一旁忍不住插嘴道:“皇上,臣觉得曹公公分析地很有道理。毛将军身在皮岛,那可是相当于在皇太极的屁股后面插了一颗钉子,地理位置和政治意义臣不用多说,皇上自然明白。所以,毛将军万万是杀不得的!”

    曹化淳听杨乐赞成他的话,心里很高兴,心想驸马这个人会说话、会办事儿,真心不错。

    崇祯微微一笑,道:“杨爱卿,要是没有确凿地证据,朕是不会武断下圣旨的。”

    杨乐苦笑道:“皇上,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要是袁大都督先斩后奏呢?”

    崇祯眉毛一挑,道:“他敢?”

    “皇上,臣恳请皇上收回袁大都督的尚方宝剑!”杨乐下跪乞求。他一定要设法保住毛文龙。

    崇祯为难道:“杨爱卿,你这不是难为朕嘛,朕一言九鼎,刚刚给出去的尚方宝剑岂能无缘无故地收回来呢?你说是吧?”

    “皇上,袁大都督他肯定会诛杀毛将军的,请皇上信我!”其实,杨乐只知道历史结果,而其中袁承焕为何杀掉毛文龙,他根本不清楚。历史上虽然有很多资料,但都不可信。毕竟有人喜欢袁承焕,也有人力挺毛文龙。

    杨乐曾经仔细地研究过,经过分析他认为袁承焕所说的五年平辽,不是五年“灭”辽,一字之差,差之千里,“平”是指抚平,是议和!

    其实袁承焕的作战计划很简单,也不难猜测,他第一步计划是秉承孙承宗老爷子的思想,构筑关宁防线,把皇太极彻底挡在关外,让他饿死、冻死,但是这样根本消灭不了皇太极。

    接下来,就是议和。而袁承焕这个时候上了皇太极的当。皇太极认为议和可以,袁承焕需要把毛文龙的头拿来,作为谈判的诚意。

    所以,袁承焕为了五年“平”辽的计划而杀死了毛文龙。

    杨乐甚至猜测过,袁承焕很可能已经告诉了崇祯五年平辽的全部计划内容,而且得到崇祯的同意,否则崇祯就不会那么大力地支持袁承焕,要银子给银子,要尚方宝剑给尚方宝剑,提拔亲信祖大寿等人也爽快答应。

    当然,诛杀毛文龙很可能不在计划之内,因为袁承焕和皇太极议和谈判的时候,皇太极才提出的要求。他们做出五年平辽计划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一点。

第53章 凭借历史侃大山,力谏崇祯去皮岛() 
听到杨乐坚持认为袁承焕一定会杀掉毛文龙,崇祯呵呵笑了一声,不以为然地说道:“没有朕的圣旨,他袁大都督真的敢杀毛将军吗?朕不相信他有那个胆子。”

    “皇上,千万不要相信五年平辽计划,只靠关宁防线是拦不住皇太极的,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唔?不大可能吧?宁锦大捷不是挺好的例子吗?”崇祯瞄了杨乐一眼,豁然醒悟,惊诧道:“杨爱卿怎知五年平辽的计划内容?”

    “臣不知,请皇上详细说说,此事万分紧急!”杨乐郑重说道。

    见杨乐说的严重,崇祯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思索片刻,皱着眉头道:“五年平辽,是朕和袁爱卿详谈的大计,此事非同小可,关系到大明的未来,你真想知道?”

    杨乐重重地点点头。

    “好。朕信你。袁将军跟朕详细分析了辽东的地理、人口,提出了“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著,战为奇著,和为旁著”的策略,朕理解为:辽东一带的人,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养自己,把他们的国号、帝号都去掉,后金(清)成为明朝的附属政权,明对后金的策略是以防守为主,攻为次,和为辅。“打”不在首位,他希望借助关宁防线把后金铁骑挡在关外,关外贫寒,缺衣少食,从而不断削弱他们的有生力量,最终用武力把皇太极逼到心甘情愿议和的份上,他也说明了议和的真正目的是“拖延时间”以修缮城池,最后一直打到后金愿意俯首称臣为止,最终实现辽人治理辽的目的,从而实现收复辽东的全部计划。”

    “他还说,以大明现有的国力与兵力,不足以消灭后金,只要逼迫他们投降就可以了。所以,他才想到了五年收复辽东的计划。”

    崇祯停顿了一下,犹豫片刻,才说道:“其实,朕刚开始听的时候也颇为欣喜,只是后来想想,此法有个缺陷,如何才能不与后金进行贸易,从而冻死、饿死他们呢?”

    “袁将军也跟朕提起过,毛文龙据守皮岛,垄断了辽东与后金之间的走私贸易,此人如果继续与后金交易,他将用尚方宝剑斩杀于他。如果依照杨爱卿所说,难道他真的已经动了杀念?而且要先斩后奏不成?”

    杨乐听后,终于知道袁大都督的想法与自己猜测的五年平辽计划基本是吻合的。忙道:“袁大都督和毛将军都是有才华之人,心气自然傲慢,他们两个见了面肯定掐起来,再加上毛将军的走私货物阻碍了袁大都督的五年平辽计划,袁承焕势必要斩杀与他!”

    杨乐大手一挥,道:“曹公公,帮我拿副地图过来。”

    曹化淳不知道杨乐要干什么,但他相信杨乐不会无的放矢,立刻从书架上拿出一副大明疆域的地图铺在了桌子之上。

    “皇上,你看,皮岛地处辽东,悬置于孤海之上。不要看它小,而它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他往北可通辽东后金,往西过海可通大明,而往东可通朝鲜以及更远的‘倭国’,往南过海可到大明的山东。”

    说道这里,杨乐的激情彻底激发出来,把袖口往上一抖,大手一挥道:“曹公公,帮我拿副地图过来,要含有辽东和鞑靼(蒙古)的!”

    曹化淳不知道杨乐要干什么,但他相信杨乐不会有的放矢,立刻从书架上拿出一副大明疆域的地图铺在案子之上。

    杨乐迅速找到皇太极所处的后金位置,指着它说道:“如果我是皇太极,我最怕的敌人不是大明,而是深处后方的毛文龙,这就像是一根鱼刺插住了皇太极的脖子,这正是他不敢倾巢出动入侵中原的原因所在,他最怕怕后院起火。如果毛将军一旦被袁大都督杀害,皇太极便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一定会全力入侵大明!”

    崇祯听得是聚精会神,曹化淳在一边暗暗思索,不知杨乐葫芦里买的是什么药。

    杨乐嗓子难受,顺手端起桌子上崇祯用的茶杯喝了一大口,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皇上,你看,这是关宁防线。从大明所辖辽东边墙,东起凤凰城,过锦州、宁远西至山海关,全长一千多里。我承认这条关宁防线牢不可破,但墙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如果我是皇太极,必会出一支奇兵。”

    曹化淳十分赶眼色,知道杨乐肯定要用笔在地图上标记,早已经在一旁准备了一只狼毫。

    杨乐接过狼毫,立刻地图上把长城边上的九边重镇圈了出来。分别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

    杨乐边画边说:“袁大都督的设想是把关宁防线和长城的九边重镇连成一片,你看,这正是一个防御半圆。但是皇太极他不傻,他不可能攻击这些防御极强的边关重镇。”

    “皇上,你看这里,关宁防线既然牢不可破,那皇太极必然会想其他办法,这个办法就是”

    杨乐刷刷刷在地图上从东往西在鞑靼(蒙古)境内画了一条横线:“如果我是皇太极,我就这样,带上充足的粮草,昼伏夜出,绕过关宁防线,率大军从辽东穿插到辽西,然后穿过鞑靼的科尔沁草原,直到这里。”

    “对,就是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