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昌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兮兮瞪着大眼睛扑闪扑闪地望着他,好奇道:“夫君为何不睡觉?”

    “呃,想了一些事情,你先睡吧。”杨乐宠溺地揉了揉她的头发。

    “夫君不说我也知道,夫君放心,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随着夫君,一生一世,不离不弃。”

    闻言,杨乐微微叹息,然后把她紧紧搂在怀里。轻声道:“再过几天,我要远出办差,你在家要好好照顾自己,我跟管家说好了,一切家用的物品都已经置办妥当。”

    朱兮兮含着泪水点了点头,她什么也没问,因为她能感觉地出来,此次出差会非常危险。“我会照顾好自己,你放心吧,外面比不上家里,多带点儿衣服、被褥,风餐露宿,不要吃凉的”说着趴在杨乐怀里哭了起来。

    杨乐轻轻抚摸着她,任由她的泪水流进心田

    鞑靼袭边犹如汉人过年,那是年年必来,这次做得更绝,竟然在大年夜袭击了关宁军控制的前屯和高台堡,初时鞑子占了上风,抢走了不少粮食,后来袁承焕迅速从锦州赶来支援,双方势均力敌之下,鞑靼被迫撤军。

    正月虽然已过了三天,文武百官中依旧还有许多未回京报到,但初四一大早,崇祯皇帝突然就宣布文武百官上朝了。紧接着连续下了三道旨意。

    第一道是因为鞑子犯边,特令袁大都督加固关宁防线。

    第二道是令兵部尚书王洽巡查边关九城防务,派兵侦查,密切注意长城内外的一切动静。同时,令其在喜峰口构筑防御工事。

    第三道是因毛文龙将军被弹劾假冒军功、吃空饷,特封驸马杨乐为辽东巡察使,彻查此案,着令其正月初八启程。

    杨乐听到此消息,还是很感谢崇祯的,这给了他一个营救毛文龙的机会。

    正月初八,一切准备就绪,是时候该启程了。杨乐的计划是先到锦州和袁承焕汇合,然后再一同坐船去皮岛。

    此时,校场内旗幡招展,刀斧林立。从神机营中挑出的五千精兵,个个身穿头盔铠甲,身下全部是雄健的战马,分为弓弩队、长枪队、马刀队、火铳队四支分队以及那三百名狼牙士兵组成。

    清一色的铠甲战马同明军大兵团的步军作战以及城池攻守战的大炮装备截然不同,这支队伍要求的是攻击快、应变快,而且撤退更要快,不但在战斗力上要胜过鞑子骑兵,机动性要求也很高,杨乐为了挑选出这些人可谓是煞费苦心。

    京中三大营和兵部、五军都督府的将领们瞧了这五千军士的派头,都忍不住暗暗窃笑,五军都督府一位参将低声笑道:“驸马爷倒真是有心,叫他去皮岛巡查办案,又不是让他上战场杀敌,他从神机营千挑万选,选出这支精兵出来,就是为了逃命用的吗?”

    英国公张维贤瞟了那人一眼,心里记下他的模样,然后看到杨乐挑选出这些能征善战的人马时,若有所思,他认为这绝对是一支奇兵。在某些时候或许可以出奇制胜。不过,他现在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

    杨乐身上披着亮银色的锁子甲,身后是随风飘荡的红色披风,盔顶的红缨尖儿突突乱跳,在几名持枪的狼牙士兵的护拥下走进校杨,场中顿时一静,千百双眼睛齐刷刷地投了过来。

    杨乐许久未经历过这种场面了,校场上五千精兵杀气腾腾,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点将台下方更是坐着一大群高级军官,他挺直身板,从人群中肃然而过,马靴声踏踏踏的几步登上了点将台。

    稍后是一阵战鼓雷鸣,一片黄色伞盖从远方冉冉而来,崇祯皇帝准备亲自登台点将,为杨乐送行。

    皇上亲至,校场内的所有将军和士兵纷纷跪拜行礼。

    崇祯小皇帝今天穿着的是一件金色铠甲,头上带着头盔,加上他白净的脸庞,愈发显得他英气勃勃,他拾阶而上,来到点将台中央,杨乐忙跪倒迎驾。

    崇祯身后跟着王承恩和四名小太监,朱漆描金的托盘上奉着圣旨、令箭、印绶和以及那把曾经救过杨乐一命的“天子剑”,点将台上铺着红地毯,中央是用黄绫盖面的龙书案,后面是龙椅。崇祯走至案后坐下,扬声道:“众位爱卿平身!”

    “谢皇上!”只听哗啦啦一阵铁甲叶子响,五千名战士齐刷刷地站起身来,与此同时,三声炮响远远响起,随后是呜呜的号角声和蹦蹦的战鼓声,让崇祯听了也不由得热血沸腾。

    崇祯原本面色如玉,如今激动得红了起来,看上去如喝醉了酒一般,他看了一眼王承恩,王承恩会意,立刻高呼道:“辽东巡察使杨乐上前听旨!”

    杨乐再次上前跪拜道:“臣在!”

    王承恩取过圣旨,高声喊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官员密信来京,举报毛文龙将军冒领军功、贩卖私货、偷吃空饷等十二条罪状。朕授杨乐为中国威武大将军衔,特赐“天子剑”,代朕巡查此案。同时着马虎薛云二人为副使,赐蟒龙袍,于今日即刻启程,不得有误,钦此!”

    杨乐领旨谢恩,马虎和薛云两人也在台下跪了,恭声领旨。

    杨乐双手接过天子剑挂在腰间,奉了金印和令箭,命令大军开拔,五千精兵浩浩荡荡离开校场。

    马虎薛云二人领过蟒龙袍子穿戴整齐,也攀鞍上马,一拨马头,追随着大军去了。

    崇祯笑吟吟地看着杨乐踏鞍上马、绝尘而去,立即迫不及待地起驾回宫。由于校场点兵,耽搁了上朝时间,不过,朝中的大事还是得有人替办的,所以内阁的几位大学士、六部九卿的官员们都安安份份待在京城里面办差。

    皇帝御驾离了校杨,众武将跪倒相送,无人敢与他并肩出门,直至黄罗伞盖远远的去了,五军都督府的众将领们这才纷纷起身,彼此拱手告辞。

    皇上的仪仗队浩浩荡荡往前行进,半途中突然加快速度追上杨乐的大军,前方岔路口一道通往京师,一道通往锦州。两支队伍本来各向一方,正自缓缓分开时,长长的皇帝仪仗队中忽然奔出数十余名肋下佩刀的乘马校尉,悄然没入杨乐的大军之中。

    仪仗队仍然毫无察觉地行走,跟在后面的那些武将们不敢超越了皇帝的仪仗队,只能远远的吊在大后方,竟然也没有发现仪仗队里此时已经少了人,而且是一位很重要的人。

    杨乐军中,数十名校尉亦步亦趋地和大军一起前进,其中一个小小校尉骑马跑到杨乐的身旁,忽然眉开眼笑说道:“杨将军怎么还板着个脸呢,难道还在生朕的气?”

    杨乐听到熟悉的声音,豁然扭头看去,身旁这个校尉不是崇祯皇帝又是谁?

    “皇皇上,您怎么来了?”杨乐惊诧道。

    “嘘!小点声。”崇祯做了一个禁声地动作,笑道:“那天你骂的好,骂的对。朕想明白了,皇太极他能整天带兵打仗,南征北战的,朕为何就不能去边关看看?再说了,这是朕的天下,朕都不敢去,以后还怎么开疆拓土、扬帆海外?”

    “皇上,您快回去吧,要是让文武百官知道了,非扒了我的皮不可。”杨乐也想明白了,是他以前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孙老爷子说得对,那些文武百官是不会让皇上以身涉险的,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几率也不行。

    “哈哈,怎么,杨将军你害怕了?那天是谁指着朕的鼻子说是缩头乌龟来着?朕想好了,朕就把性命交给你了,你看着办吧。哈哈哈”崇祯哈哈大笑,一甩马鞭,急急往前面赶去,唬得他身后的数十位大内高手急忙策马追了上去。

    杨乐看到崇祯如此模样,苦笑一声,他也不知道这样做是对还是错了。

    难道历史要改变了吗?

第58章 眼见为实奋图强,英雄将军在人间() 
大军一路前行,因为都是铁骑,连所携物资也都是以四套的马车牵引,所以兵行快速,很快离开京城百里之外。

    行了两个多时辰,到了中午,军队行至一座小山前面,在山坡下停下歇息,埋锅造饭,这里是向阳坡,周围群山环抱,又阳光充足,因此十分暖和。杨乐派了侦察兵分别驻扎在山坡外,以防不测,他和崇祯登上山坡歇息。

    崇祯这可是第一次出宫,第一次看到山川景色,什么花儿、草儿,在他眼中都是稀奇的。就连老树上的喜鹊都好奇地抬头看了半晌。

    杨乐见崇祯不认识,解释道:“这种鸟叫喜鹊,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象征着喜事临头,看来皇上这次远行必能成功。”

    崇祯哈哈一笑,他站在山坡上向北方遥遥望去,过了许久才缓缓道:“我在想,鞑靼的林丹汗被誉为草原上的雄鹰,后金的皇太极被誉为辽东的野马。他们率领着千军万马横扫草原、驰骋沙场该是怎样的惬意和威风,朕弱于他们吗?不!

    朕这次去边关,去锦州,去皮岛,是为历练,总有一天,大明强大了,朕强大了,朕要亲自带兵去和他们较量一番。”

    他信心十足地继续道:“你看着吧,朕总有一天要亲自告诉他们,朕是遨游于九宵之上的神龙,比他们那些雄鹰、野马要强上一百倍、一万倍!”

    杨乐心中暗暗喜悦,讲一百条大道理不如让皇帝亲眼见见自已的江山和人民能感悟出的道理多。

    饭后,大军重新拔营起程。因为中午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官道上被马蹄践踏的泥泞不堪,队伍行速因此迟慢了不少。

    不多时遇上一群难民队伍,他们正艰难跋涉着迎面而来。

    探马向杨乐回报,这是从山海关逃难而来的难民。

    看到甲胄齐全、行装严整的大军经过,难民队伍自觉地移向路边,杨乐的大军也在他的命令下变为一字长蛇队形,从一旁缓缓经过。

    崇祯皇帝骑在马背上,目光从那群难民的身上缓缓扫过。难民们衣衫褴褛,有的赤着脚,有的穿着单褂,甚至有的竟然光着膀子,在寒风中冻的瑟瑟发抖。

    他们当中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