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昌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侍卫脸色一变,吃惊地道:“皇上,杨大人再三嘱咐,请皇上万万不可离开驿馆,鞑子正在边境,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杀来,皇上万金之体,可万万去不得呀!”

    崇祯不以为然地道:“杨大人的吩咐你们就听,朕的吩咐你们就不肯听了?你们难道想抗旨不成?哼!他口口声声说要辅佐朕做个英明神武的皇帝,瞧这架势,明显是哄着朕玩呢,真气人!甭废话,王公公,朕就问你,你是听朕的,还是听他杨乐的?”

    王承恩听惯了皇上的命令,他哪敢抗旨不遵,不过还是有些担心,仍喃喃地劝说道:“皇上,您的安危可是大意不得,您要是真有什么闪失,把我们都活剐了也挽不回啊。咱们还是小心为妙。”

    崇祯笑嘻嘻地道:“你猜不到朕要去,杨爱卿也猜不到朕要去,鞑子更不可能猜到朕会在城墙之上,朕扮作一个小小的校尉,隐藏在千军万马之中,头顶上既没有黄罗伞盖,额头上又没写“皇帝”二字,谁能认得出来?”

    “而且城上还有两万雄兵,鞑子尤在几十里之外,朕这就怕得不敢出门儿了?这还不是缩头乌龟吗?少啰嗦,快点儿走!”

    崇祯为了摘掉“缩头乌龟”的名号,要彻底蜕变了。

    于是,城中数十名佩着长刀和利箭的大内侍卫在崇祯强迫之下风驰电掣般冲向城门。

    赫图阿拉,俗称老寨,是努尔哈赤修建的后金第一座都城。

    天命元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喇登基为汗时,就设了四个贝勒,即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努尔哈赤死时,皇太极被推举继承大汗位置。

    此时,大殿里曾经的四大贝勒齐聚一堂。皇太极坐在大汗之位,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坐在他的下方。

    皇太极看着这几位哥哥,笑道:“豪格昨日派人回报,朵颜部落的柰曼、敖汉二位可汗愿意归顺,并签订了合议盟约。对于科尔沁部,我准备今年二月出征,粮草、士兵都要快速征集筹备,不知几位有何意见?”

    “大汗的谋略就是高,先统一科尔沁,然后绕道喜峰口,尽管关宁防线牢不可破,可那有什么用,我们可以直驱北京,到时候大明江山唾手可得!哈哈哈,我要第一个冲锋在前,杀进城去,钱财美女都要归我!哈哈哈”莽古尔泰哈哈大笑道。

    阿敏微微一笑,略微沉思,道:“大汗,如今我们大肆招兵买马,恐怕大明那边已经获悉,会不会已经有所猜测,此事我们应如何对待?”

    代善眼中精光一闪,朗声道:“我们应该想一个迷惑之计,不如假装和袁承焕议和,来给我们赢取准备南下的时间。”

    皇太极似乎早已经想好了对策,信口说道:“嗯,要训练出十万铁骑需要很长的时间,议和之前,需要让大明知道咱们的厉害,这样才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袁崇焕一直和毛文龙相互敌对,不如借他的手杀掉毛文龙,我知道,尽管不太可能,我们也可以提出来试一试。另外,豪格正好在宁远外和朵颜结盟,不如让他狠狠地打一下宁远城。”

    莽古尔泰听后一拍大腿,竖起大拇指道:“大汗果真精通谋略,这样一来,大明误以为我们要攻打宁远,从而掩盖了我们的真正目的,是不是这样?”

    “三哥这次说对了。没想到以前那个只知道冲锋在前的愣头青也开始懂谋略了,不简单啊!”皇太极开心地笑道。

    代善笑道:“以后谁再敢说三弟是个莽夫,我就拿马刀剁了他!”

    “大哥,“莽夫”来源于“莽古尔泰”,这个词我还是比较喜欢的,没必要杀人,自家兄弟可不能动刀啊。”莽古尔泰一板一眼地说道。

    众人听到莽古尔泰竟然真以为代善要砍人的时候,忍不住都笑了起来。

    莽古尔泰的眼珠子骨碌碌转动,想不起自己那里又惹笑话了,低下头去,之后便不在说话了。

    

第62章 误打误撞冤家聚,火炮再次立神威() 
豪格和朵颜部的会盟十分顺利,迅速签订了归顺合约,这让他很高兴,然而正准备凯旋回归的时候,他却收到了皇太极的密信。

    看到密信后,豪格若有所思,下令大军立刻埋锅造饭,准备攻打宁远城。

    宁远城墙之上,孙元化还不知道马上就要爆发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此时,他正领着杨乐参观他的炮营阵地。

    “钦差大人,这个是虎尊炮,因为它前方有两条腿撑地,很像猛虎蹲坐的样子,故而得名。”

    “这个呢,就是咱们大明有名的大将军炮,炮身用生铁铸造,长约三尺,重达几百公斤,前有照星,后有照门,装药一斤以上,铅子(炮弹)重三至五斤,射程可达一里之外。”

    “这是红衣大炮,这是碗口铳,这是单耳轴炮,还有龙耳炮、铁里炮”

    孙元化一一介绍着,在这个炮兵阵地中多达十种火炮,但杨乐对它们不感兴趣,他一直往前走,始终都没有看到著名的“佛郎机炮”。

    佛郎机炮是一种铁制后装滑膛加农炮,整炮由三部分组成:炮管、炮腹、子炮。开炮时先将火药弹丸填入子炮中,然后把子炮装入炮腹中,引燃子炮火门进行射击。相对红夷大炮而言,佛郎机大炮的炮管较薄,口径小(最大的一种也在85毫米以下),重量轻。完全可以装备到战船之上。

    佛郎机大炮是子母炮,独有的炮腹相当粗大,一般在炮尾设有转向用的舵杆炮管上有准星和照门。对于子母炮的概念,大家可以想象成枪与子弹的关系,以现代的定装药枪弹为对照,空的子炮相当于弹壳,火门相当于底火,当子炮内装入火药与弹丸后就和子弹的功能一样了,此外炮腹可视为枪支的弹膛。佛郎机大炮的结构可以概括为两点:一个它是后装炮,二是弹药可以定装,一般一个母炮配四个子炮。我们可以认为:佛郎机大炮不仅是后装炮的祖先,也是近代金属定装弹药的原型。

    这些正是杨乐寻找佛郎机大炮的原因,有了它就可以改进现有的子弹,尝试制造更加先进的后膛枪。

    孙元化看着钦差大人只顾往前走,对他的大炮不屑一顾,细细一琢磨,这才想起身前这位钦差大人曾经是武库司的掌门人,而且准确炮击过豪格,自己刚才很可能班门弄斧了。

    城墙快要转了一圈,杨乐依旧没发现佛郎机大炮的踪影,他略微有些失望,回过头忍不住询问道:“孙大人,你知不知道“佛郎机”这种大炮?”

    孙元化被问的一愣,立刻回答道:“知道,这种火炮咱们库里就有。”孙元化当然知道佛郎机大炮,佛朗机炮最先由欧洲发明,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由葡萄牙传入中国。因为那个时候,西班牙、葡萄牙被称为“佛朗机”,所以这种大炮也就叫“佛郎机”了。嘉靖三年(1524年),明廷仿制成功第一批32门佛朗机,每门重约300斤,母铳长2。85尺,配有4个子铳。之后,明廷又陆续仿制出大小型号不同的各式佛朗机,装备北方及沿海军队。

    当然,在宁远这所重要的军事城池自然装备有“佛郎机大炮”,那些大炮都是孙元化的宝贝疙瘩,除了战事,其他时候都藏在武器库里。所以,杨乐在城墙之上才没有看到。

    “快,抬一门出来我看看。”杨乐一听,赶紧让孙元化抬了一门大炮过来。

    孙元化这才知道钦差大人原来是要看“佛郎机炮”。立刻让人抬了出来,就在众人观看大炮的时候,崇祯带着数十名大内侍卫涌上城来。

    杨乐看到崇祯,然后朝他施了一个眼色,意思是说:皇上,你怎么来了?

    崇祯嘻嘻一笑,用手指了指杨乐然后又指了指他自己,意思是说:你能来,朕为何来不得?

    就在两人打哑语的时候,忽闻远处一声嘹亮急促的号响,杨乐一愕,孙元化立即趴到城墙上往远处看去,而几名大内侍卫立刻护在了崇祯身前。

    只见远处烽火台飘起浓烟,城墙上的士兵们一阵搔动,西北方向有大队铁骑正疾驰而来,烟尘滚滚,遮天蔽日。

    杨乐骇然,这是发生了什么事?难道鞑子进攻了?

    待看清那面代表后金八旗之一的蓝色旗帜时,他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想破脑袋他也想不明白豪格为什么会在这里出现,怎么会这么巧偏偏在崇祯来宁远的时候入侵了。

    豪格也不会想到,他误打误撞,再一次撞到了杨乐的枪口之上。

    孙元化毕竟见识过多次的鞑子进攻,毫不慌乱,立刻组织人马进行防御。然后立刻把杨乐请到了瞭望楼上。

    而杨乐也立刻对王承恩施了一个眼色,王承恩立刻簇拥着崇祯到了后方的城楼之上。

    战马嘶啸,烽火四起,一团团泥土到处飞扬,浓烟中不断有踏中城下早埋下的地雷,战马连人带马一起炸飞。但是冲锋的洪流没有丝毫停歇,即使有受惊的战马偏离了冲锋方向,马上的骑士也尽全力将它拉回来。

    成千上万匹战马一路疾驰,形成的惯性足以摧毁挡在他们面前的一切,骑术再高超的战士在这个时候也没有能力勒住自已的战马,即使有停下来的战马也会立刻被毫不留情的踩为一摊肉泥。

    蓝旗翻飞,无数骑士滚滚而来。枪戟密集如林,雪亮的马刀透着刺骨的寒气,如雷的蹄声震耳欲聋。

    孙元化脸色铁青、额上青筋暴起,他提着刀死死盯着不断靠近的蒙古骑兵,冲在最前边的骑兵已摘弓搭箭,他仍不下令放炮。

    “刷刷刷”,如同一团乌云升空,羽箭带着嗜血的呼啸声从空中扑射过来,铺天盖地,黑压压的一片,所有的士兵都迅速地避入一人高的巨盾后面,同时扬起手提圆盾防护头顶。

    “笃笃笃笃”,盾面上已布满一层箭矢,一些箭矢从盾缝中穿过,射中士兵的身体,有人惨呼倒下。片刻功夫,“笃笃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