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昌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刚要走进门去,只听他们嘴里谈论起杨乐的事情,便止住步子,躲到了门旁认真听了起来。

    其中一个小太监说道:“听说昨儿驸马爷回京,这事儿传的沸沸扬扬。有人说是杨大人的魂魄显灵,不知道是真事儿还是假事儿。”

    另一个小太监道:“哎我告诉你们哈,驸马爷真没死,这事儿我是听王承恩公公说的,王公公的话儿总归错不了吧?”

    “杨大人既然回来了,国公爷的封号恐怕也就要被皇上收回去了!可惜了啊,国公封号啊,这恐怕与那些开疆拓土的老祖宗丝毫不差了吧!”第三个小太监轻轻擦拭着皇冠摇头叹息说道。

    第四个小太监似乎是他们的小头领,年纪也稍大,见识要比其他三人多,立刻反驳道:“照我说,虽然国公爷和侯爷只差着一档,可是杨大人要是作了国公,还能担任国安局提督,还能在朝中担任常职吗?他要是当了国公,就得放弃手里的权力,一个是无权无势的国公爷,一个是权倾朝野的大官,换作是你,你选吧,你选哪个?”

    “我?”第三小太监把龙袍袖口的折痕用手轻轻抚平,憧憬着说道,“我可不敢想那些虚无缥缈的事情,我现在心里只想着伺候好了皇上,说不准等那天皇上高兴了,给我个小管事当当,我就心满意足了。”

    “我呸,就知道你没出息?”第一个小太监呸了他一口。

    “你别说我,那你想做什么?难不成你的志向远大?”

    “我呀,我就指望着再熬上个三十几年,混上个敬事房的大管事,此生便无憾了!”

    “是啊,有些人注定与我们不一样。他们是天上飞的天鹅,而我们只不过是地上的一群蝼蚁而已。志向远大又能如何呢?谁又能帮我们一把呢?”小管事微微苦笑,话里面充满了无数的心酸与苦辣。

    崇祯听到这里,心中突然不舒服起来,杨乐真的贪权吗?他果真想要当第一权臣吗?还是有更大的欲望呢?一丝阴影渐渐笼上了他的心头,让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曾经带给他无限恐惧的魏忠贤!

    杨乐一心想要抹去崇祯心头的这块心病,打造君臣一心的局面,却让四位小公公无意间的谈话所打破!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崇祯的疑心病不是那么容易去除的。

    “不会的,不会的,一定不是这样的!”崇祯心里有点儿发慌,试图说服自己,他不相信杨乐会有谋逆之心。但权力这东西最是奇妙,让他不由自主往坏处想。

    杨乐会是另一个魏忠贤吗?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久久不散。在朝中杨乐是他最信任的人,感情上又如同兄弟一般,他不愿意自已最信赖的人有这样的私心!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崇祯的心悬了起来。

第83章 唇枪舌剑斗权臣,变着戏法救老臣() 
崇祯站在门外,脸色渐渐沉了下来,假装一咳,抬腿走进门去,四个小公公扭头瞧见皇上来了,急忙跪下磕头,崇祯不悦地吩咐四人着衣整冠,衣袍齐整后举步出了房门,在他们的陪侍下走向仪仗队。

    等到了时间,崇祯立刻摆驾上朝。

    文武百官陆续到来,按部就班地列队站好,昨天杨乐归来的事情早已经传的沸沸扬扬,众说纷纭,甚至有人说是他的鬼魂归来,有乡亲亲眼见证。于是今天大家都要亲眼看一看,杨大人是否真的归来了。

    杨乐并不是故意晚来,因为家住的远,又被慕容寒雪闹了一番,因此日上竿头才到达金銮殿外。

    “驸马爷、威武公杨乐杨大人觐见!”小黄门吆喝一声。

    “宣。”崇祯点头批准。

    “宣驸马爷、威武公杨乐杨大人进见!”

    得了小皇门的通报呼喊,杨乐身穿蟒袍玉带,仰头挺胸、迈着方步、不紧不慢地走进了金銮殿。

    一时间,所有的目光全部聚焦在他的身上。一时间,百官百态,有人惊愕、有人叹息、有人高兴、有人嫉妒

    “臣叩见皇上!”杨乐目不斜视、不俾不亢地下跪行礼。

    崇祯的目光与杨乐的纯净目光轻轻一碰,他心中的疑云顿时烟消云散。杨乐和其他官员的不同就在于他看着自己的眼神,哪怕他正在行着三拜九叩大礼,他的眼中也不是那些寻常臣子对他的那种敬畏之色,那是一种亲切的,甚至是一种带着关怀的、安慰的,更或者说是一种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眼光,那是一种只有佛祖才有的无欲无求的眼光!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贪念权力呢?

    崇祯立即释然。

    王承恩待百官见驾完毕,这才依例唱道:“文武百官,有本早奏,无事退朝。”

    昨夜翰林院、都察院的许多官员已经上折请奏,要求皇上撤销对杨乐的加封和赏赐,撤销国公称号。

    今天早上都憋着一股劲,势必一定要完成此事。而温体仁和周廷儒今天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把杨乐的国安局夺到手里,因此也谋划了一番说辞。

    朝堂之上就是没有硝烟的战争,明争暗斗,不见鲜血,但却是极为凶险。

    崇祯先瞧了杨乐一眼,而杨乐却对着徐光启点了点头,徐光启立即会意,拿着象牙朝笏出班说道:“启禀皇上,臣有本奏。”

    温体仁早料到杨乐一派必定拼命推脱,死活不让杨乐当这个国公爷,他扭头与周廷儒对视一眼,长吸了一口气,正准备和徐大人掐这第一架,不料却猛然听到徐老大人缓缓说道:“皇上,兵部尚书王洽大人、钱谦益大人、孙承宗大人,这三位老大人隐瞒军情,是因为当时皇上龙体欠安,他们虽有过错,却是为皇上的龙体考虑。如今,皇太极率领十万铁骑围攻遵化,遵化守城官兵不过万人,过不了几日便会失陷,到时候京城恐怕也是岌岌可危,正当用人之际,皇上应当让他们戴罪立功才是啊。”

    “嗯?这是什么情况?”徐光启的一番话立即让所有的官员全部愣住了,徐光启是一直支持杨乐的,这些事情谁都知道,他不着急替杨乐辞掉国公爷的称号,却一本正经地讨论起兵事来了,实在太过出人意料,所有的人都在揣测他是不是有什么阴谋诡计,以致金銮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一片愕然,楞楞地半天没有动静。

    崇祯也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问道:“徐爱卿的意思是让朕把他们从牢里放出来?”

    徐光启道:“皇上,臣正是此意。”

    崇祯暂时摞下杨乐的事情,问道:“朕先前就让王洽大人加强九边重镇的防御,他侦探不明,让皇太极轻易越过长城,杀入大明腹地,这是严重地渎职!徐爱卿,你说,朕如何能够轻饶了他?”

    徐光启道:“皇上息怒,王洽大人清修伉直,雅负时望,而应变非所长。骤逢大故,是以时艰见绌。而又逢皇上您龙体欠安,因此联合孙大人、钱大人把军情隐瞒了下来。这三位老大人这么做,都是情有可原的啊!”

    崇祯最气不过的是三位老大人竟然不相信杨乐当初的推断,如果信任他,早些做出对策,何至于此?当初竟然还要阻止自己去皮岛,如果不是留下了毛文龙的脑袋,皮岛上的四万军队将来会变成一支奇兵,他心里早已经就没了底气。此时听了徐光启的话,心里的怒气不消反增,笑问道:“众爱卿以为徐大人的话如何啊?”

    没人敢率先说话。谁也不知道皇上真正的想法,也不知道徐光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老家伙一直都表现出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其实他肚子里的鬼主意最多,他可是杨乐身旁的第一干将,这个时候一本正经地讨论起皇太极南下的事情来,里面到底有什么陷阱?没摸清目的之前谁敢乱讲话?

    崇祯问了一遍没人回答,又转向六部九卿以及最初的检举人温体仁和周廷儒道:“几位卿家认为三位老大人朕应该如何处理啊?”

    最终,周廷儒忍不住躬身出班道:“皇上,臣有不同意见。王洽大人兵备疏忽,调度乖张。应当严惩,以儆效尤!”

    温体仁随后也迅速表态:“皇上,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如果不能按照律法处罚三位隐瞒军情的老大人,会让人觉得大明律法形同虚设,如果没有了律法的约束,以后文武百官谁还能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去做事儿?”

    崇祯见满朝文武只有此二人站出来反对,心中不悦,道:“怎么?其余诸位爱卿都认为朕应当无视国法,饶了王洽大人喽?”

    全体默然,不过,他们这次都听出了皇上话里的意思,这是要严办王洽大人啊!

    周廷儒退了下去,温体仁咳嗽一声,他的好友薛国观正想举步出班,却没想到站在他身前的成基命抢先了一步,上前奏道:“皇上,臣认为,国法岂能任意儿戏?王洽大人玩忽职守、严重渎职,罪不可恕,按律当斩!”

    闻言,温体仁一愣,杨乐搞得什么鬼?他越来越摸不着头脑了。原本他和成基命、钱龙锡、薛国观曾经是四位公认的“中间派”,魏忠贤倒台后,钱谦益当上了内阁首辅,成基命果断抛弃了他们,投入到了钱大学士的怀抱,钱谦益与杨乐交好,成基命自然也就随之跟随了杨乐一方。而如今,背叛他们的成基命今天却突然站出来要求皇上处斩王洽,意味着再次站到了自己这一边,谁能告诉他,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成基命说完之后,退回原位,而不等薛国观说话,另外一位武官豁然站了出来,此人正是声名正盛的洪承畴。当崇祯、杨乐上个月去皮岛北巡之时,恰巧农民起义军王左挂、苗美率兵进攻陕西韩城。陕西总督杨鹤手中无将,情急之下,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调令当时任布政使参政的洪承畴领兵出战。洪承畴掌管着陕西省的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等事,是参政的文员,然而让人吃惊的是,他却能够领军斩杀了敌寇三百人,解了韩城之围,因此名声大噪。

    崇祯回来后对他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