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昌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

    “现在国安局已经运作两月,因准备充份,车马行、市舶司、船运衙门合作愉快,运转平稳,可以让司礼监王承恩公公协助国安局处理钱财的收纳,以保证钱财按照正常程序流入国库。”

    “准!”

    “至于解除海禁,臣已经详细了解过,如今大明水师衰落,兵力战船严重不足,臣想从全国各地招兵买马,造船建军,为不久之后的海上贸易保驾护航!”

    “准!”

    “福建沿海、琉球群岛倭寇横行,走私团伙异常嚣张。当然,据臣了解,郑芝龙虽为走私大盗,但依旧有爱国之心,愿意接受朝廷的招安,他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如果能够把他招揽过来,剿灭海上倭寇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哈哈哈,好好好,杨爱卿的主意就是好,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只要不是把天捅破了,朕都替你兜着!”崇祯哈哈大笑,杨乐所有的请求一一应喏。

    杨乐和崇祯的对话很快,文武百官一边支着耳朵仔细听着,一边快速分析着杨乐说出的每一句话所能代表的人事变动,以及对自已的影响、对朝政的影响、对朝中势力的强弱影响。

    

第85章 五计可退十万兵,谋略堪比诸葛亮() 
“皇上,开海禁的事情请允许臣以后去做。现在的燃眉之急是要击退气势汹汹而来的十万铁骑!”杨乐话风一转,转到了皇太极的身上。

    崇祯已经对此事烦恼了好几天,听杨乐再次提起,不由得问道:“杨爱卿可有良策?”

    “有!请皇上放宽心,臣有五计可击退强敌!”

    “当真?”崇祯眼睛一亮,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皇上,臣绝无虚言!臣的五计分别是:请君入瓮,围魏救赵,扰乱视听,关门打狗和草木皆兵!如果依次按照臣的五计行事,皇太极纵然有十万铁骑,臣照样打得他们落花流水、屁滚尿流!”

    “什么?这怎么可能?”

    “他能击退十万铁骑?”

    “好狂傲,袁都督都没有这么狂傲!”

    “开什么玩笑?说大话也不怕大风闪了舌头!”

    “那可是十万铁骑,战斗力十分强悍,后金的狠辣可不是吹出来的。”

    全堂再度一片哗然。一时间,文武百官难以置信,议论纷纷。

    崇祯倒是龙颜大悦,对杨乐的话没有任何疑虑,笑眯眯地道:“杨爱卿,朕信你!”

    他摆手让场面安静下来,说道:“诸位爱卿,朕命令你们,从此刻开始,一切都要听从杨爱卿的指挥,齐心协力击退来犯敌人,不得有误!”

    “朕累了,退朝吧!”崇祯从龙椅上抬起屁股,抖抖龙袍,高高兴兴地走了。

    文武百官顿时傻愣在那儿,片刻后,才呼啦啦跪下行礼相送,嘴里高声喊道:“臣等谨遵皇上旨意,与杨国公同心协力,共御强敌!”

    直到崇祯转过了后堂,温体仁站起身来,整理着紫色蟒袍,脸色阴狠地瞅了杨乐一眼。他开始明白过来,这一切都是杨乐在幕后操动,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个不及弱冠的少年竟能有如此犀利的官场手腕,他不得不承认确实小看了杨乐。

    早朝之上,杨乐以退为进,提拔自己身边的官员,他自己却归隐于幕后,实际上,国安局、狼牙营依旧在他的控制之中。这样一来,不但打消了皇上的猜忌,也把他精心设计的夺权计划巧妙地化为无形之中。

    杨乐看到他的眼光,微微一笑,耸了耸肩膀,带着其他官员怀疑的目光,施施然地走出了金銮大殿。

    杨乐出了紫禁城,然后直奔城西的刑部监狱。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是明朝负责案件审理的三法司部门。刑部是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都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

    通俗讲,刑部相当于现在的法院、检察院系统再加上公安部门。因此,刑部执掌全国的法律事务,管理地方上诉案件,审核地方上的大案要案,以及发生在京城的笞杖以上的重案,并且审理京城官员违法犯罪的案件。

    都察院的主要职责是评议官员,这有点类似今天的纪委,但也不近然,实际上督察院还附带着人大代表的职责,是监察机关,有权力监督刑部裁决的案件。

    大理寺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主要职责是复核刑部准备判处死刑的案件。

    为了方便办案,“三法司”位置临近,都位于长安西街的尽头处。

    刑部内设监狱,监狱为双门双墙,围墙高筑,上画狸汗,形似虎兽,人称“虎头牢”。牢内有砖砌牢房及囚犯用的水井、水槽等。后院门额上还挂有虎头牌,是关押重犯和死囚的牢房。

    监狱分为普通牢房和死囚牢,在过厅两侧共有十二间普通牢,分为男牢和女牢,每个牢房只有四平方米,一般要关押六人左右。这里终年不见阳光,空气污浊不堪,阴森潮湿,低矮非常,关在这里的犯人往往等不到审结就病死了。

    孙承宗、钱谦益、王洽毕竟是老臣,虽然犯得是欺君之罪,但刑部尚书冯英知道此案是温体仁暗中搞鬼,对三位老大人照顾有加,没有过堂受审,让他们遭受皮肉之苦,而且还为他们找了一间比较干净的牢房。

    对于冯英这个人,熟知历史的杨乐,知道史料记载他最多的一项,是当时震惊朝野的“郑鄤冤案”。郑鄤因批评内阁首辅温体仁,后遭温体仁诬陷,指使常州府武进县中书舍人许曦劾以“杖母不孝”和“奸妹”的罪名被冤入狱。朝廷将此案交刑部尚书冯英审理,冯英深知郑鄤是遭温体仁陷害、更知温的势力,冯英曾说:“我不能因为要讨好首辅而无故杀人”,为了维护人间正义、律法尊严,冯英依然公开做出“郑鄤假箕仙幻术,蛊惑伊父郑振先无端披剃,义假箕仙批词,迫其父以杖母”的审理报告,为郑鄤进行辩护,因此与温体仁闹僵,最终冯英亦遭陷害,被劾遣戍,最后郑鄤被凌迟处死。

    针对此事,翰林院修撰黄道周称冯英为“大司寇冯公,直指为天下万世明允之戒!”(注:司寇是刑部尚书的别称)

    杨乐来到刑部衙门,见到刑部尚书冯英,拱手说道:“冯司寇,三位老大人麻烦你照顾了!”

    冯英笑着回礼:“杨大人客气,三位老大人获罪的因由,我心中一清二楚,岂能坐视不理?如今圣上已经下旨,您请随我来,我这就让三位老大人随您出狱。”

    在冯英的带领下,杨乐来到了刑部衙门后方,那里便是阴气很重的死囚牢房。

    冯英打开牢房,微笑道:“三位老大人,你们看是谁来了!”

    杨乐慢慢地从冯英身后走了出来。

    孙承宗、钱谦益、王洽三位老大人被关押在了同一间牢房里,当他们看清楚是杨乐的时候,皆是大吃一惊。

    他们身处牢狱,消息不流通,杨乐大难不死回京的消息他们根本不知道。

    “你你还活着?”三人同时问道。

    杨乐微微一笑,到如今,自己在海上遭遇的劫难如同梦境一般,甚至连他自己有时候怀疑是不是做了一场梦,但仔细回忆,那些牺牲的战士确实是真实存在的,他不能忘记,他也不敢忘记!杨乐眼睛发红,哽咽道:“活着真好。”

    此时见到杨乐还活着,三位老大人既感慨又惭愧,既高兴又悔恨,当真是百感交集。

    当初他们三人中,只有孙承宗对杨乐的话半信半疑,钱谦益则是不相信,而王洽更是不屑一顾,如今皇太极越过鞑靼进攻大明,杨乐的预言成真,打得他们的老脸啪啪直响,让他们无比汗颜。

    孙承宗不由得感叹说道:“杨大人,老夫真是无颜以对。当初若是听信了你的话,按照你留下的锦囊做出应对措施,也不至于造成现在的被动局面,都是老臣的错啊!”

    杨乐一边解开孙承宗的手镣,一边说道:“孙老大人,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皇上已经任命您为兵部尚书,现在可不是悔恨的时候啊!”

    孙承宗一愣,颤声道:“皇上,他他重新启用老臣了?”

    “是啊。孙老大人,你精通兵法,善于谋划,兵部尚书一职非你莫属啊!”冯英在一旁感叹着说道。

    “皇上,老臣惭愧啊!”孙承宗对着皇宫方向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王洽听到他们的谈话,脸色瞬间一白,既然兵部尚书的头衔换了主人,也就是说他被罢免了。只是不知道皇上会如何定他的罪。想到这里,他不由自主地朝杨乐看去。

    钱谦益也是如此。

    杨乐明白王洽、钱谦益眼神里面的意思,对着他们说道:“王大人,钱大人,皇上已经赦免你们了。”

    听到自己被释放的消息,两位老大人泪眼婆娑。

    冯英说道:“几位老大人,不是我多嘴,这些都是杨大人替你们求的情。杨大人是我见过的最有情有义的人!”

    三位老大人听后顿时一愣。王洽更是羞愧难当,说道:“杨大人,在你北巡的路上,老夫曾经辱骂于你,如今你却以德报怨,老夫老夫心中惭愧啊!”

    钱谦益也说道:“是啊,杨大人深谋远虑,一眼就看穿了皇太极的计划,如此才学让老夫敬佩,更让老夫汗颜呐。”

    孙承宗也禁不住赞叹道:“当初老夫对杨大人的推断半信半疑,如今看来,杨大人的谋略眼光堪比诸葛孔明,老夫自诩谋略过人,惭愧啊!”

    听到这句话,杨乐十分不好意思。自己的才学有几斤几两,他心中十分清楚,他不象诸葛亮那般能掐会算,对于皇太极的事情,他靠得不是什么推算演练,他靠得只是脑海里的历史知识。说不好听的,这是作弊。于是,他慌忙说道:“学生不才,不值得三位老大人如此褒奖。”

    然而,杨乐的实话此时听到三位老大人的耳朵里却变成了谦虚的表现。三人微微颔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