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军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殿下。

    早在几个月前其实朱棣就知道自己母后染病的消息,也曾发信闻讯过,那时马皇后的病情尚轻,并无甚大碍,朱棣也就随之了了没有太放在心上。

    况且就算是有心想要回京探望也是难以实行,不说藩王不得随便擅离封国一说,就算他们这种有着天大权力的边王想要回京也得父王准许才是,自然他也就没有机会去南京城探望生病的母亲

    这一天,朱棣正是没有公务烦扰的时候,他正一身劲装和张枫等人在府内校场当中,早先调张枫入职宿卫统领是朱棣就起过像其学武的念头,而今也算是正是像张枫请教请教。

    随不是大张旗鼓的拜师学艺,但朱棣也带着真心求教的念头向张枫学武,尤其是在调查张枫师出武当山一脉之时此心更诚。

    武当张真人,武当洞天福地,武当大宗之派,这一个个名头哪个不是如雷贯耳一般,现在眼前正有一个名门大派的弟子于前,又是有着真才实学的人,朱棣哪能放弃这等机会。

    就算不能的到武当武学的真传,那学一些粗浅的皮毛也是受用不小啊,当今天下各门各派哪个不是闭门自珍,非亲传不得入门,非弟子不得授业,能从张枫这里捞到些好处朱棣就知足了。

    张枫这里自然是在早就有言在先的,虽不能传授不胜剑等一些清虚子师傅严令不得外传的武艺,但像其中的养神心法,锻体之术,静气法门还是可以传于朱棣的,也包括其师傅所创之绵掌。

    不过朱棣却嫌弃这绵掌慢腾腾软绵绵的不够阳刚威武,遂不愿学习,只想张枫悉心请教了其他得武学。

    而今天两人正在校场演练,朱棣刚要上场和张枫比划一番的时候,周朝神色慌张的跑了过来,以往风度翩翩的文学雅士此刻却磕磕绊绊的样子,其身后的葛明长史竟也是这般如此,一时间朱棣疑惑的看着了两人,不知是何事竟让这二人如此失态。

    “殿下京城讣告皇后皇后殡天了”

    周朝和葛明扑通一下就跪在了地上,周朝的双手还高高的举着讣告文书,一时间在场所有人全都跪倒在地。

    “这这”朱棣喃喃自语,不敢相信周朝所说的话,不敢伸手接过周朝捧着的文书。

    虽然他心里很清楚,周朝和葛明纵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这件事上乱说,但他真的打心底里不愿意相信这个事情,不愿意相信自己的母后就这般撒手人寰

第192章 星夜兼程() 
朱棣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但现实却不是他能改变的,这消息的真实性毋庸置疑,那朱棣也只能强忍着心痛如绞接受了这个事实。

    一时间王府上下弥漫着悲哀的气氛,燕王妃徐氏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都差点没有昏厥过去。

    在她还没有被册封为燕王妃之前马皇后就待她如亲生女儿一般疼爱,经常出入皇城后宫之中,也因为她的聪颖过人,娴静舒雅,更是喜欢读书而得到了朱元璋的看中,这才成为了朱棣的王妃正室。

    而今听闻皇后殡天的消息当即是心如刀割悲痛莫名,眼泪止不住的流,心中的感伤表露无疑,更是精气骤衰一副大病怏怏的样子。

    弄得朱棣心中为母过世而悲痛之余也要挂记自己爱妃的身体,但现在也只能强忍着悲伤的心情,因为随着讣告文书一同而来的还有通报他入京的旨意。

    在外就藩的亲王尽皆入京奔丧,这是他们为人子守孝道,朱棣现在上下命令,让张枫的宿卫准备好,让典仗所准备好,另外带着自己的妻儿收拾收拾便准备今日启程。

    原定的中秋节庆典也取消掉,顺便通告还没有的得到消息的北平布政使司衙门,让他们通传全省,一时间本来一片过节气氛的北平城瞬间变得哀伤沉重起来,按照朱元璋的十六条丧仪规制,北平城也遵令行事。

    燕王府这里也全员上下忙活起来,张枫召集所有宿卫准备行装,府内侍女太监也都换了一身素服,徐氏平复了心情也开始打点行囊,全家老小都要去南京城为皇后奔丧,谁都不能留下。

    王府折腾了一个多时辰才算完事,府外的马车行架也已经备好了,脸上还挂着泪痕的徐氏也带着孩子们登上了车架,在朱棣命令葛明看守燕王府之后,这奔丧的队伍便从王府正门缓缓出发了。

    今天是八月十五的日子,朱棣下令一定要在十日内感到南京城去,奔丧服孝在为人子之大行,岂能在路上耽搁行程。

    而就在朱棣出发不久,其他的几位藩王也前后接到了这个令人难过的消息,其中包括马皇后的亲子,秦王朱樉,晋王朱㭎,周王朱橚三人,另有嫔妃所生之子楚王朱桢,还有一个就是出发就藩还没有走到封国便被召回的齐王朱榑。

    这五位亲王在接到马皇后殡天消息时也同样接到了回京的旨意,为皇后奔丧,一时间全都整车出发奔往南京城而去,就连远在云南征战的沐英也火急火燎的往回赶。

    对于这个疼爱他的义母沐英是十分爱戴的,早年颠沛流离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候是马皇后主动收留了他,更是在两夫妇没有子嗣的时候将他收为义子,而马皇后更将他视为己出,就算日后有了亲生孩子也丝毫没有减少对沐英的疼爱。

    对此沐英自始至终都将马皇后当作了亲生母亲一般看待,在收到信使消息的时候,得知自己的母亲病逝消息,沐英急火攻心当下口吐鲜血,更是因为悲伤过度而咳血不止,这也阻止不了他回京的脚步,迅速的交接了云南事务,就连即将攻下的城池也弃之不顾,轻装简行的向南京城赶来。

    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朱棣丝毫不吝惜马力,一快再快连连督促赶路,除了顾忌幼子实以外的休息,剩下的时间全都用在赶路上,很多时候就连饭食都是在马车上随意对付一口边草草了事。

    终于在这样飞快的行程之下,他与八月二十四日的中午感到了南京城下。

    此时五百宿卫全都一脸的疲惫不堪,典仗所的仪仗队更是东倒西歪的样子,而朱棣现在也顾不得这样有违军律的行为了,命令张枫为首带队在城外扎营之后便带着几个宿卫匆匆忙忙的带着妻儿向皇宫奔去。

    张枫这里也是强打着精神在五军都督府来人所画驻扎地点扎营之后便倒下休息了,现在抓紧时间回复体力和精神才是要紧事,之后还有很多事要做呢。

    朱棣和徐氏这里在宫门处换上了丧服,面色凄然的去几筵殿,此时朱元璋正站在这里看着自己的爱妻,听到小太监说燕王来了也不过是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在见到自己母亲灵柩的时候朱棣终于忍不住眼中的泪水,猛地哭了出来,徐氏更是早已泪眼婆娑,伤痛不已。

    都说大丈夫流血不流泪,却不知实是心伤不能自己,亲母逝世之痛,痛彻心扉,这天底下又有哪个冷血之人会在此时不流下悲伤泪水

    朱棣进宫未出,张枫这边倒是稍稍休息够了,点了几名精神恢复的差不多的宿卫便打算入城替换先前那几人,就在他妈去往城门的时候,从后面飞快的赶来一组车队。

    打着的旗号正是就藩途中归来的齐王朱榑,而后紧接着的是秦王朱樉,晋王朱㭎和周王朱橚,这四个藩王竟是前后脚的赶到了北平城,而现在就差一个楚王朱桢还没有回京了。

    这些藩王也都是一副焦急的样子,带来的宿卫按例驻扎在了城外,相互毗邻,而晋王之宿卫营房所处就在张枫部的一侧,这让一向立志将燕王府宿卫带成大明亲王第一宿卫队的张枫起了一丝好奇心。

    不过现在也不是观察其他宿卫状况的时候,眼下还是抓紧时间进入南京是要紧事,相对于护卫燕王殿下来说其他的都是次要的,而且正值国之大丧时期,还是不要多生事端的好。

    想到这里张枫便回过神来,默默地等着几位藩王的车队入城,等他们走完了才能轮到张枫等人,谁让他们是藩王而且还是回来奔丧的呢。

    过了半天,这几位扎堆一起回来的藩王才都进了南京城,张枫也终于是第一次踏入了大明皇朝的都城,这个六朝古都之称的古老都城。

    不过这进城之后也正值全城带丧的时候,看不出南京真正的繁华所在,但现在要命的是张枫带着的几人都是北方人,没有一个来过南京城里头的,更别说皇城的位置所在了,眼下还是找人问问路先吧

第193章 国行大葬() 
素衣白缟,庄而端重,大明皇朝第一任皇后的葬礼这一天开始了,停灵四十九日,梓宫出葬于钟山孝陵,各部仪仗,文武百官,亲王嫔妃等尽皆素服而立。

    虽然朱元璋很想亲自为爱妻抬棺但皇家制度坚决不允,无奈只得交与数十名宫人把马皇后的灵柩从几筵殿抬出。

    不过既然大宗正院的那群老家伙已经阻止了一次朱元璋拿着第二次可就没有理由了,行国之大丧礼仪为皇后葬,就算他们再看不过眼也改变不了这已成定局的事情。

    虽然马皇后临终前说过不要铺张浪费,检薄送终即可,但朱元璋又岂能真会如此,他为了自己的爱妻最后一程走的风风光光,不仅仅是制定那十六条丧仪制度,而且还实行了大明皇朝迄今为止最盛大的国葬之礼。

    就在这出殡之日当天,从大殓开始全城庙宇的击钟三万杵也正正好好的完毕,为皇后娘娘造福冥中,全程万千百姓也早已素服白带跪拜于南京城的大街上,跪拜在这出殡队伍的必经之路上。

    没有人组织,全都是百姓们自发的行为,由衷于心的为他们爱戴的皇后娘娘送行,这位仁慈贤明的马皇后值得这万千民众如此。

    禁军甲士组成的卫兵之掌旗执幡在前方开路,和尚道士锤打着响器发发号跟随前进,灵柩前由亲王朱樉执引幡为前导,五岁的皇孙朱允炆手捧着神主位,太子朱标披麻执杖三步一叩首,九步一跪拜。

    而后跟随着列为身穿孝服丧衣的亲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