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这一次想要分润朱棣胜利声望的计划破产以后,他又想着让太子明年去陕西代他巡视一番,顺便去看一看自己的三弟晋王朱㭎,如此以来北伐作战的主帅没有得到太子的慰问,反而是什么都没做的朱㭎收到赞扬,想必也能压一压朱棣的性子吧。
毕竟值得儿子他很清楚,朱棣从小就对这军事上面的事情比较在意,本人又很是骄傲,甚至可以说有些自大,如此初战便有这般大胜之果,心中难免要变得飘飘然一些,让朱标走这一遭压一压他那颗躁动的心也是可以的。
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在朱棣刚刚大胜而归翘起尾巴有些得意,朱㭎按下心来回返太原的时候,他们俩人在南京城的皇帝老子就已经想好了下一步要怎么坑自己的儿子了。
甚至这一回就连太子朱标都给坑了进去,毕竟向来是仁德温谦的朱标可是对自己这些弟弟们都关照有加的,尤其是和他同为马皇后所出的这几个兄弟,那可才是真的亲兄弟,更加不可能见外了。
所以本质上朱标是不会针对朱棣甚至任何一个藩王的,这次被朱元璋这般安排,显然是没有顾及朱标自己的看法,甚至这位太子爷现在还不清楚即将要被自己的老爹坑一手,还是连带着自己的两个弟弟。
当然了,朱元璋如此做法也全都是为了朱标着想,毕竟日后朱标为君是不需要朱棣在军中的声望那般大,虽然现在只是在北方边军当中有了一些威望,但自此出关作战等事宜难免是要交给朱棣做的。
这日积月累之下,难免要一点点的积累起他在军中的威望,所以让朱棣知道上面还有人能压着他才行,不然惟恐日后出现什么难以预料的局面。
虽然朱元璋很不愿意往兄弟相残这种事情上去向,但他作为一国之主,大明的开国皇帝,逼得他心里必须要有这样的预案。
哪怕将来这种事情根本就不会发生,但是该有的手段防备,一点都不能少,这就是为君者无情地一面
第484章 不着调的朱棣()
朝堂之上皇帝陛下的想法如何,暂时还传不到北平城里来,如今我们这位志得意满的燕王殿下还不知道自己的皇帝老子已经准备要坑他一手了,现在还春风得意的拉着张枫一直说自己这一次大胜之役的感觉呢。
搞的张枫躲还躲不开,说也说不得,只能每天无奈的听朱棣絮絮叨叨,就好像这一战张枫不在现场似的。
每次朱棣过来一开口就是“云风我跟你说啊,当时”
从无例外,一点偏差都没有,让张枫都觉得自己一定是摊上了假的燕王,还是一个眼神不太好的燕王。
难道临阵对战时一直护卫在他叛变的不是自己吗,难道那持剑替他拦截流矢飞箭的不是张枫吗,天知道朱棣怎么就把他给忽略了。
或者说朱棣好像下意识的忽略了所有人,只想着当时自己指挥作战的心情和脑子里的想法,至于其他人,全都被他化作了无关人等没有在脑子里存档。
对此张枫只有无奈的耸肩,毕竟谁让人家是王爷呢,他怎么高兴都好,反正也没人管得了他。
不过这完全把他给忽略了也确实是有些过分,好在朱棣最后还想起来在阵前约见乃儿不花时张枫紧张的样子,还好一顿嘲笑,说张枫胆子小没见过大场面,还要将这件事回去讲给徐曦听。
这一下给张枫气的直翻白眼,感情当时自己紧张的不行,为了护卫朱棣安全精神高度集中那到成为了笑柄了。
要知道当时朱棣和乃儿不花之间的距离仅仅只有五步两马,而张枫和朱棣的距离也有两步之距,乃而不花的护卫们也差不多。
如此近的距离,只需要一支小巧的劲弩,藏在乃而不花那宽大的衣袖里,到时候临期发难猛然设想朱棣,几箭连发之下必然是来不及反应,就算张枫也难免要疏漏最开始的几箭,而真的要让乃而不花射到朱棣,以当时蒙元人的境地,在箭矢上淬毒也不是没可能,所以不管咋么说当时朱棣的安全都在一种缺乏保障的状态下。
那张枫难免就要变得紧张精神高度集中起来,防备对手的突然发难,不过幸好乃儿不花没有这样的心思,他手下人也没搞什么小动作,朱棣安安稳稳没出事。
可是那紧张时候的样子倒是让朱棣给看了个正着,至此就变成了朱棣一直嘲笑张枫的把柄,每每还说要告诉徐曦来逗张枫。
真是让他心里一阵无力,摊上这么一个王爷,张枫表示自己真的好累,都说上了战场应该变得成熟一些了,怎么他看起来朱棣还是老样子呢,除了在打仗兴起的时候能感觉到一些不一样的变化,下了战场依旧是原来那个不着调的燕王。
不过对于朱棣这样玩笑,张枫表示你高兴就好,反正你是王爷,自己这个宿卫统领也没法子,但是等到回北平以后可就不一样了。
我张枫搞不定你朱棣难道还搞不定你的儿子吗,朱高熙你小子就等着吧,等着为师回去以后的调教。
想到这里张枫心中也不郁闷了,看着大笑不止的朱棣竟然还感觉有些开心,也跟着笑了起来。
值不够朱棣笑的是张枫的窘状,张枫则笑朱棣不知道自己儿子将要面临怎样的魔鬼训练,所以不得不说朱元璋坑自己儿子朱棣,朱棣又坑自己儿子朱高熙,这一代坑一代,绝对是从老一辈遗传下来的,没跑了。
而被朱棣招降的乃而不花,还有那给朱元璋惊喜的三万金帐护卫则是全都被傅友德押送走了。
朱棣这里自然是要回转北平,上承的军报已经送去了南京,朱元璋的回信也表示朱棣身为亲王不用回京述职,直接回返封地就行,至于怎么处理这些俘虏倒是没说,不过想必也被不会为难他们。
毕竟这里面还有当初和在王保保手下的三万精锐,和朱元璋交手这么多年,王保保其人的能力朱元璋又岂能不知。
现在大明又得此强助,虽然这些人的忠心还不能确定,但只要时间足够怎么都能被收为大明军方治下的。
乃而不花的处理也就跟纳哈出差不多吧,给你个高官挂着,能不能真的被大明接纳还要再说,但保住小命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而阿鲁帖木儿这位老将军则是没有跟着一起回来,在当时乃而不花被朱棣说动之后回去准备投降,阿鲁帖木儿就表示自己已经累了,不愿意再掺和到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当中,只想乃而不花给他一匹马,让他自行离去。
对此乃而不花自然是点头答应,对于这位老将军他是十分尊敬却也感到可惜的,一辈子愚忠却也没得到什么好的结果,现在老了,最后在老丞相咬住的请求下折腾这么一次也够了,心里难免要厌倦这些事情,此刻离去正是时候。
不过这件事乃儿不花是不敢瞒着朱棣的,毕竟已经投降了,再有什么小心思可不行,自然是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而且他还替阿鲁帖木儿保证过,说他以后绝对不会和为敌,甚至可能自去便是了无音信之日。
对此朱棣表示没关系,刚刚大胜一场心里膨胀的一匹,什么阿鲁帖木儿,在朱棣眼里都不是他的对手,走也就走了,不来大明是他的损失,反正大明也能剩下一份口粮来养一个闲人。
至于阿鲁帖木儿以后会不会再和大明为敌,那朱棣更是不在乎了,再出兵把你打趴下不就得了,多大点的事啊。
当然这些都是朱棣的心理活动,显然是不会说出来的,乃而不花自然也不清楚面前这位在他看来年少有为的大明燕王殿下居然这么不着调,或者说是傲气过头了,所以知子莫若父的朱元璋才要坑儿子嘛。
“启禀王爷,距离北平还有五十里路程,现在天色渐暗,我等是不是今夜暂且休息,明日再启程?”
此次回返北平作为前部的燕山右护卫指挥使徐猛过来问话,虽然现在离着北平比较近,但大军行进速度可不快,天色又暗了下来,未免路上有什么差错,他的意思是就地扎寨的好。
朱棣一听距离北平不过五十里了,哪还有心思在这里扎营,但是大军赶夜路确实不太合适,待他转念一想便有了注意。
“你等今夜暂且再次驻军,明日启程归返护卫大营,本王就先行一步了,待你等到北平之后再来王府述职即可。”
说罢也没等徐猛等人回话,便勒马转向招呼张枫从大部队当中脱出,加速朝着北平敢去。
对于自家这个不安分的王爷张枫也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连忙示意宿卫们跟上,自己一夹马腹提速赶上去,不然等一会朱棣都不知道要跑出去多远了
第485章 燕王回府()
朱棣一马当先,张枫等宿卫紧随其后,飞快的向着北平城奔去,五十里的路程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他们紧赶慢赶的终于是在北平城们完全关闭之前赶到了。
当城门都已经关闭到一半的时候,却发现自家王爷居然勒马停在了门前,这哪还敢继续关下去,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明明传信的人说是还有一天的时间才会回到北平,但既然燕王殿下已经到了,那代表着北平的主人又回来了。
把总赶忙派人去王府通报这事,自己则赶紧让手下人把城门给打开,没看到王爷和张统领后面还有一大股的尘烟吗,想必还有不少的人要进城。
再说了这半开半掩的城门能是燕王殿下过得吗,如今我们的王爷班师回府,那还不大开城门迎接才行。
先不说这把总本事怎么样,但冲着这一手不动声色的一套就让朱棣十分满意,还朝他点了点头,让把总乐的差点找不到北。
这回连燕王殿下都冲他点头了,那想必要不了多久自己就能从城门这块地方往上挪一挪了,要知道当初这守城把总的官职可是他自己求来的,为的就是靠着这一手眼力看能不能搭上一条大腿顺风而起。
如今可算是如了愿了,整个北平最大的一条腿对他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