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在索林帖木儿出发的那一天便一直被锦衣卫关注着,毕竟就算索林帖木儿再怎么面瓜,那他也是孛尔只斤家族的人,也是前北元朝廷的残党,自然是要多几分关注。
中途他路过哪里走了多远,锦衣卫基本上都是一清二楚的。
就算队伍当中没有锦衣卫的人,但他们总归是要进入人群汇聚之地,那就逃不过锦衣卫的眼睛。
唯一躲避的办法也就只剩下了天灾非人力所能及。
也正是那一场风暴让索林帖木儿暂时安全了几天,不然早在他路过宁城附近的时候就被锦衣卫上报了。
说不定朱权就不会那般慌张,而是调集兵马将这位瓦剌部大将给一举拿下,还能白白得一份不小的功劳呢。
但万事皆不定,种种因素使然,让朱权的担心和朱元璋的意向重合在了一起,也就是朱棣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而失去了风暴这种天灾的掩护,索林帖木儿他们自然而然的又暴露在了锦衣卫的视线当中,也正正好好的落到了朱棣的眼中。
所以说这都是注定的事情,逃得过初一你也逃不过十五。
就现在而言,还在休息的索林帖木儿可能不知道,他的小命乃至整个百人队的小命都已经在走向一生当中最后的几个时辰了
第572章 追而不杀,另有打算()
所以不管怎么说,事情赶巧正好便是如此了。
逃不掉也躲不过,朱棣的骑队已经离着索林帖木儿不远了,更别说后方还有大队的步军阵营,准备的可谓是万全,纵使索林帖木儿还有什么后手,怕也是难以得用
清晨时分,心中慌乱的索林帖木儿早早便没了睡意,招呼着护卫赶快出发,他一刻都不想在这片地方待下去了。
越是在这里,他心中的不安越是强烈,总觉得要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脸上的神色较之昨日更加苦闷。
百骑队长见到他的样子,不经意间露出几分轻视嘲笑的意思,完全就是看不起索林帖木儿的胆小怯懦,觉得他是给堂堂蒙元汉子草原男儿丢人现眼,更是在让那尊贵的姓氏蒙羞。
如果是平时,索林帖木儿发现自己被人轻视肯定会怒火中烧,乃至厉声呵斥。
可现在不一样了,心中慌乱不安等等情绪渐渐凝重,让他根本就注意不到那百骑长的表情。
或者说哪怕是注意到了他也没有闲心思去管了,都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一切都要以活着为第一前提,什么轻视自己不尊敬等等乱七八糟的事,还是留待着日后再做讨论吧。
虽然看不起索林帖木儿,但这百骑长还是给了孛尔只斤这姓氏几分面子,没过多久百人队便收拾整装准备继续赶路。
今天他们要斜着穿过这一片混乱之地,然后便是到了鞑靼部阿鲁台控制地区的核心地方。
只要到了那里便一切都安全了,不管大明有多少兵马,只要还没有想和鞑靼部开战,便肯定不会出现在边境地区,以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了,这倒不是鞑靼部强到连大明都需要顾忌他的地步,而是如今草原上各方势力纷争不断,尤以瓦剌和鞑靼两部为强。
如果大明冒然和鞑靼部开战,那得利的指挥使瓦剌部,马哈木三人巴不得鞑靼阿鲁台现在就被大明按在地上摩擦呢。
大明自然也不会白费力气去为他人做嫁衣,这种时候坐山观虎斗才是最好的选择,不然朱元璋也不会册封马哈木等三人为王,又派人联络阿鲁台,和双方都做交易了,明显就是打着看戏的念头。
所以说只要大明这个基本的战事方针不改变,那索林帖木儿一行人就算是真正的安全了。
但事情有可能让他们这般称心如意吗,显然不会。
当这百人队刚刚准备完毕,还没有来得及上马出发之时,朱棣的先头骑兵便已经到了。
浩浩荡荡数千铁骑,虽然和蒙元人动辄数万十数万铁骑大军相比是寒碜了一些,但也要分是和谁做对手啊。
蒙元人动用十数万铁骑大军那是对付同等数量乃至更多人数大明军队,就那还不一定能打的赢。
而现在朱棣的先头骑兵要对付只是一支小小的百人队,还是没有来得及上马的百人队,那简直就是手到擒来那般简单。
背后突显敌军踪影,先不管是不是索林帖木儿的预料准确,这百骑长的第一反应就是带着手下赶紧逃。
就算他们这些蒙元汉子时不时嘲讽明人的骑术,总是吹嘘自己的强壮威武。
但不代表他们没有脑子,一百对数千,这种根本就是送死的对阵没有谁会去主动找明军拼一场。
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有霸王之勇,能在百倍千倍之敌军当中冲锋陷阵一往无前,也不是谁都有赵子龙之胆魄,能于百万军中来去自如斩将夺旗。
所以只要是正常人,见到背后百倍的敌军第一反应便是上马而逃,这百骑长也不例外。
这时候便体现出了马哈木麾下精骑的素质,百人飞快上马,那百骑长还捎带着将索林帖木儿也给扔到了马上。
因为这家伙在刚见到明军铁骑的时候就已经吓呆了,两腿发颤是浑身发抖,就差没有尿裤子了。
这时候也没工夫关注索林帖木儿的丑态了,赶紧上马逃脱敌人的追击才是最主要的。
可是他们才刚刚睡醒,马屁又没有来得及喂食,只靠夜间的草皮和露水根本就难以维持如此快速而激烈的追逐。
明军这边就不一样了,虽然是一路奔袭至此,但有着锦衣卫情报做筹码,朱棣自然不会徒耗马力给敌人机会的。
所以就算是赶夜路而来的先头部队也绝对是马力充沛士卒精神,要追上索林帖木儿他们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根本就不存在能让他们逃脱的情况发生。
不过为了尽快结束战斗,其他人还是建议朱棣分兵追击,绕路成合围之势,这样也能更快的将敌人包围歼灭。
只是朱棣却否决了这个提议,而是摸着自己的下巴在思考,心中另有注意。
见此情形的张枫很清楚,当朱棣出现这样的动作时便代表着他在琢磨事情,而且八成都不算什么好事,当然这是对敌人而言。
实际上朱棣的的确确是在想,想着此次出击如果只是逮到一个索林帖木儿是不是有些太寒碜了。
就算这家伙是北元余孽,是姓孛尔只斤,还是瓦剌部的大将。
但眼看着敌军只有百人,完全形成不了战力,对他而言根本就是一件没有挑战性的任务。
心中一时有些不尽兴的朱棣自然要琢磨着还有没有别的肥肉可以入口。
还别说,他脑子里灵光一闪还真的想到了一点。
索林帖木儿现在在他眼里也就是小菜了,接下来他可是要吃大菜的人,只有这些蝇头小利可满足不了朱棣的胃口。
“传本王将领,迫敌改变路线,让索林帖木儿那家伙去兀良哈秃城方向!”
“是!”
朱棣的将令传下,追击的先头部队将军虽然不知其中深意,但王爷既然如此下令他们便如此执行就是,为将者何须考虑太多。
而在朱棣一旁的张枫和燕山右护卫指挥使徐猛对视一眼,两人心中顿时了然。
自家王爷打的什么主意,下面的人也许猜不透,但他们俩可不是糊涂人。
为什么赶去兀良哈秃城,这明显是咱们的燕王殿下觉得索林帖木儿的这点战功不够,或者说震慑力不够,还需要另外加大一些力道。
所以只能说兀良哈秃城自求多福吧,谁让他这么倒霉的是这附近最靠近这里的城池了呢
第573章 兀良哈秃城()
兀良哈秃城
此城从名字上看就知道其出处,正是先前在兀良哈部之下的城池,而之前也仅仅只是叫做秃城,在兀良哈部彻底倒向大明之后才被加上的兀良哈三个字。
按理说兀良哈部向大明投降,那这一处城池理当是应该划归大明治下,可实际的情况却并没有这般简单。
兀良哈秃城原本是在兀良哈部的掌握之下,但这些年来草原动荡不安,北元朝廷无力镇压四方,导致各部落征伐不断战乱不休,和中原诸侯军阀混战时并无二致。
而秃城本身在地理位置上就在兀良哈部的边境,按理说应当是一座重要的城镇,毕竟肩负着镇守边界的重担,屯重兵驻守都不足为过。
兀良哈部当时的首领自然也是这么想的,派遣手下精锐带兵驻扎于秃城,负责时刻警惕其他势力的入侵进攻。
可是随着大明的日益强大,显示灭掉了北元朝廷寄予厚望的云南梁王,又是干掉了脱古思等人认为最有希望振兴蒙元的纳哈出。
如此接二连三的重创打击让蒙元势力觉得前路无光一片萎靡,而真正让他们慌神的还是蓝玉在捕鱼儿海剿灭北元朝廷的一战。
自家的大汗被杀,皇子被斩,亲贵皇族大臣等等不是被大明俘虏就是被斩杀,就算有一些侥幸脱逃的也大多隐姓埋名不敢再招摇过市。
如索林帖木儿那般的奇葩是着实不多的,毕竟没有人在差不多死过一次的情况后还能想着贪恋富贵荣华,放不下金银美女。
也正是因为大明如此强盛,蓝玉一战威名震天下,让草原各部齐齐禁声,不敢对大明有丝毫挑拨之举。
恰恰就是蓝玉太过强力,一下子将北元给灭的七七八八,把当时兀良哈部的首领给吓了一大跳,差一点就要带着自己的族人整部向北逃窜了。
可后来冷静下来他才缓过神,发现逃窜也并不是什么好办法,没看到北元朝廷都逃出去那么远,到了捕鱼儿海的地界都被人追上了,皇族文武臣工近乎于团灭的下场。
他兀良哈部在军事上算起来和鞑靼部瓦剌部相比差了一些,也就是和北元朝廷相当罢了,但这也要算上是脱古思能彻底掌控自己麾下皇族禁军的情况下。
那既然和自己差不多的北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