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军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管是大明一方还是蒙古一方都会如此做,因为这是战场上的规则,也是必要的手段。

    而朱棣他经历了如此多的沙场磨炼,从最开始的新兵冒失,还要依靠张枫时时护卫左右以防不测,到后来已是战场宿将,锻炼出了这种感知危险的直觉,也是身为沙场宿将的标配技能体现。

    也正是从那时其,张枫的任务便轻松了大半。

    虽然亦是不能掉以轻心,但怎么说也比之前要简单了不少,反正从朱棣调度的中军护卫,到他在战场上的排兵布阵,基本上已经杜绝了敌军杀到他中军阵前的事情发生。

    当然了,那些有百步穿杨,射石搏虎只能的神射手还是要张枫来提防戒备的,朱棣可没有那样的身手用以阻挡来自敌人阵中的超远距离袭杀。

    不过此间危险的感觉,朱棣还是清楚的感知到了,这也是他为什么渐渐放缓马速,乃至于磨磨蹭蹭上前来的原因。

    虽然他看不到到底是什么带给了自己这般危险的感觉,可是朱棣却十分相信这么多年在战场上所锻炼出来的直觉,因为这是他的保命技能。

    可就算朱棣再怎么观察,也只能看到城墙上那站立不动的京军和林立的枪戟,还有就是在城喽正中间等着他上前好辨认的那人。

    这一刻,也许是命中注定,也许是朱棣想要仔细的看看齐泰,也好在进城之后定准了目标好算一算这城下之辱的账。

    而齐泰正在死死地盯住朱棣的身影,他是要确保目标的动静和计划不能有失,所以这目光根本就没有离开半步。

    两人便在这等时候突然对视在了一起,一个城上一个城下,相隔不远看的真真切切,也彻底让事情走向了另一个转折点

    朱棣看的清楚,那人眼中的冷漠和无尽的杀意表现的很强烈,如若不是他们之间相隔城墙的高度,朱棣毫不怀疑那人甚至都有可能跑到他的面前抽刀便砍。

    虽然他没有认出来齐泰,也不知道这位在朝廷中地位高崇有着参国政事大权的兵部尚书,但是他却清楚此人绝对有杀自己之意。

    “吁!”

    杀意如此强烈,朱棣又不是傻子,当即飞快的勒马,也顾上姿势狼狈,仓皇的翻身而逃。

    此时此刻,他觉得自己背后这城墙上到处都是杀机,那暗垛当中也许正藏着数不清的埋伏,一切都是应了齐泰眼中那浓烈到足以刺目杀意。

    这种危急关头,生死攸关之际,朱棣也考虑不了什么父皇葬礼孝道至上的事情了,自己的命都快要保不住了,再怎么孝顺也不能连带着将他自己也给搭进去啊。

    所以这才不顾一切的调转马头急急忙忙的向着来路奔逃,打算离身后的城门是越远越好,因为那样他才觉得自己的安全能得到保障。

    而一直观察着朱棣动向的张枫第一时间便策马而出,飞快的向朱棣方向而去准备策应。

    虽然他不清楚朱棣为什么选择了忍辱上前却又仓皇而逃,但是他肩上的责任告诉他此时所应当要做的便是保护好朱棣的生命安全

第623章 败露() 
两马交错而过,张枫转眼之间便出现在了朱棣的身后,持剑而立神情凝重的看着城楼方向,左臂上的护盾也随之抬起,以防突袭。

    虽然张枫现在还不清楚朱棣为什么突然如此狼狈奔逃而回,但护主的职责所在,既是他要面对的是千军万马已不能退缩,这是身为宿卫统领的使命,也是张枫身上肩负的重担和为人的底线

    勒住缰绳,调转马头,飞奔而走,眨眼便逃。

    朱棣这行云流水一般的动作,完全没有一点他在乎那所谓的大明王爷威仪和颜面,更像是熟练了千百次的动作,自然到完全没有停顿迟滞的地方,让城头之上正带着杀意目光死死盯住朱棣的齐泰都为之惊愕,张大了嘴巴想要喊出些什么,却始终没有让那在喉间的两个字跳出来。

    ‘放箭’

    这两个字说起来轻松但此时此刻的后果可就和之前大不相同了。

    本来朱棣就没有走到他们原先计划中最保险的位置,且弓手也尚需要起身攒射,可不是齐泰说放箭便是一瞬间万箭齐发的。

    原本很好的局势,朱棣按照既定计划顺顺利利的正一步步走向自己的末日,齐泰的右手都已经要高高的挥起再重重的落下以用下令之举。

    可是现在他颇有一种浑身蛮力却无从施展的感觉,更像是有一股气被朱棣这番动作惊吓住以后死死地憋在了肚子里,那叫一个难受啊。

    谁能想到刚才还一脸暴怒火气冲天的燕王朱棣,居然说掉头就掉头,还直接马不停蹄的逃了回去。

    这一连串的动作让城楼上的众人都为之看呆,就连朱棣麾下的宿卫都颇有些惊愕,也只有张枫一直精神高度集中,才在第一时间便反应过来事情有变,方打马而出护卫在朱棣身旁。

    此时此刻,朱棣已经远远地离开了齐泰他们计划中的位置,虽然还没有脱出禁军弓手的射程范围之内,但对于齐泰而言,朱棣已经是逃离了此次杀招。

    最大射程和最保险杀伤射程可是两回事。

    先不说进军弓手能射的最远距离是多少,但是他们射出那样的弓矢待到达目的地以后也必然大大的减少有效杀伤力,乃至都可能好无力道如羽毛飘飘一般不痛不痒。

    而只有在最有效杀伤射程范围之内,才是射杀行动最保准的,也是能极大加强计划成功率的。

    所以别说现在朱棣已经快要跑到射程极限了,就是他还在有效杀伤范围之内,齐泰也不会吐出那两个字来。

    因为事情已经不是百分之百的完美,不能达到他们最终期待结果的计划,那就是一个废弃的计划,只有暂停和放弃这两个选择。

    那现在的情况来看,暂停和放弃基本上就等于是一种。

    不管朱棣是察觉到了什么,还是他们这里有了纰漏,计划已经根本就没有继续实施下去的必要了。

    当一个人心里有了戒备,尤其是朱棣这种战场宿将经历生死的次数完全不是朱允炆这种连敌血酋首都少见的人能够比拟的。

    如若再要强行实施计划,那不仅是破绽百出,而且这成功的几率也是直线的下降,甚至还不足原先的十成之一乃至百分之一的多。

    所以纵使齐泰现在心中再怎么不甘,再怎么懊恼,事情已经是发生了,完全没有悔改重来的机会。

    眼看着即将到来的机会,却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他溜走了,自己却一点办法都没有,齐泰此时此刻恨不得咬碎满口牙齿以泄心头之恼怒。

    但事已至此,当立刻改变计划,做出相当的应对,也就是原先既定的备用方案。

    是的,凡事皆有后备计划,齐泰当时做出这种甘愿牺牲己身的打算之时,也和朱允炆商讨了原定计划失败之后的应对,也就是后续手段。

    这倒不是齐泰本人对自己牺牲有什么芥蒂,而是一切都要料败再料胜,两面都要想到,不能只求一种好处却忽视了其他的问题,不然不管是多么完美的计划,总会有出现纰漏的时候。

    一如现在这般,原本顺顺利利的计划进程,结果却因为朱棣的突然逃窜而全盘崩溃,以至于齐泰都要气炸了,却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发出一声无奈的长长叹息,匆忙的下城去向自己的陛下汇报

    当朱允炆得知朱棣异动而导致计划崩盘的时候,他脸上的表情是相当的精彩。

    有最应该出现的不甘,也有对计划失败突然变故的懊恼,却也有一丝微不可查的庆幸。

    在朱允炆的心里,他对大明藩王分封制度是百分之百的抵触,所以对于能在此地以极小的代价干掉藩王当中势力最大也是名望最高的燕王朱棣,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因为如果计划成功了,朱允炆所要付出的也不过是区区数百禁军和一个兵部尚书齐泰罢了。

    相较于死了一个燕王,大大的搓杀了大明所有藩王的锐气,也解决了朱允炆心中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对将来如何进一步乃至大举削藩都有极大地好处。

    但终归有一点是朱允炆不可避免的,那就是他姓朱,朱棣亦是姓朱,两人身上都留着朱明皇室的血脉,也是血缘关系中最亲近的一系,叔侄的辈分使得朱允炆心中难免有那么一点点愧疚。

    当然了,这愧疚也得留到朱棣真死了以后才会产生,现在朱棣未死,计划已经失败,这所谓的愧疚自然是毫无存在,反倒是那一点点的庆幸流露出来。

    不过很显然,不管是神情沮丧有些恼怒的齐泰,还是心中盘算如何收场打算尽量安抚朱棣的方孝孺,都没有发现朱允炆表现出来的这份小小情感。

    但相比如果他们两人真的发现了,十有八九也不会有什么表示,毕竟这属于大明皇室家族内部事宜,两人随是近臣,却依旧是外人身份,当不要随意参与到这里面才好

    现在还是考虑考虑如何安抚城外明显已经被惊吓住有了戒备的燕王才是,不然不仅不会对朱允炆和朱棣两人之间的关系有好处,还会极大地增强燕王对朝廷的不信,乃至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后果。

    如果真要是那样的话,估计齐泰自刎都难以谢罪于朝廷,于他的皇帝陛下了

第624章 临危受命方孝孺() 
“陛下,当务之急是要想办法如何安抚城外的燕王一行人,以防被双方在此后出现巨大的裂隙,也是对日后陛下的削藩大计极大不利的事情。”

    方孝孺第一时间便谏言道,他事先猜透了齐泰的计划,现在自然也是反应极快的。

    此时齐泰也顾不得是不是朱允炆和方孝孺讲述了计划,还是方孝孺自己所猜测的,当务之急便是如方孝孺所言那般,应当立即实施后续计划才行,以免那不必要的恶劣后果出现。

    不过,原来的后续计划也是分为两段,一是展开了袭杀,却仍然没有达到百分之百的成功,或者说是伤了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