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641章 遇事则乱()
光天化日之下闹出了人命官司,这事放到哪里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被摆平的,尤其是在这开封城内,围观百姓不下百余人,就算是想要封口将这件事压下去,那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况且现在大明吏治清明,刚刚开国不久,中间就算有一些贪赃枉法之辈也都被朱元璋杀的差不多了,最起码现在朝廷内外地方官员上还是以清正廉洁明镜高悬为主,可不是一些官官相护之辈。
按照以往的规矩,这杀人者必要被缉捕归案,怎么说也得押到开封城大牢里面去严加看管才是,毕竟这可是手上沾了人命的事。
别说是什么街边小贩贫户农家的小姑娘,就是路边乞儿那也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随意欺凌打杀啊。
可这件事偏偏就是发生了,但问题就在于主事者的身份可不一般,朱有爋这周王府嫡次子这层皮还是有不小的用处,虽然他自己想来觉得嫡次子的身份很是碍眼。
但是也正是因为他出身于周王府,还是周王朱橚的嫡子之身,这才没有被开封知府马文昭逮捕入狱,反而只是令差役将他那些作恶的手下全都抓了起来,尤其是下手打人的那几个,更是被严加关照,怎么也得让他们知道开封城的大牢里可不是什么享福的地方。
而朱有爋在发现出了人命这档子事以后,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跑,向自己家周王府方向跑去,至于他那些被抓的手下自然也是顾不上了。
反正其本人天性凉薄,这些狗腿子在他眼里完全就是工具一样的东西,能有用到的时候变用一用,若是用不到了甚至还有什么坏事牵连到自己,那朱有爋可是说抛弃就抛弃,一点情分道义都没有,完全弃之如敝履。
主使的人跑了,带队的捕头也没去追,因为他很清楚就算抓了朱有爋也不能将这个不日之后便承袭郡王身份的皇族押到大牢里去,反倒是他们开封府衙还得好生伺候者,免得出了什么差错。
所以与其费力的将朱有爋逮捕,那还不如主动放他离去,也让双方都能好办。
毕竟谁都清楚朱有爋的为人,他能如此嚣张如此跋扈张扬,里面是有周王府管教不利的因素,但是能支持朱有爋如此做派的底气,那不也正是因为他出身的周王府吗,还是周王朱橚的嫡子。
反正不管是这捕头,甚至城里的百姓都很清楚一件事,那就是朱有爋此人看起来作恶多端,但是其胆子却小的可怜,甚至如果他背后没了周王府这座大山,那说不定早就被什么好汉义士给宰杀了。
所以在这种捅了大篓子以后,朱有爋能去的地方也就只有周王府这一处罢了,带队的捕头自然很清楚这一点,只是任由他仓皇失措的离去而没有阻拦。
只是可惜了这躺在地上的小姑娘,看其也不过刚刚及笄之年,说不定家里人还正四处张罗着寻夫问嫁的,却没想到这花样年华的时候竟死在了开封城里,还是死于那种人之手,死的这般无可奈何。
面对此情此景,捕头也只能是暗自感叹,他虽说是开封城捕头,但跟人家周王府那等庞然大物自然没有办法比的,能做的也只不过尽力为这枉死的小姑娘草草处理一下后事罢了,顺便看看有没有相熟之人能告知她的家里人,也好能将这死后之身归还其父母
好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天气,开封知府马文昭正坐在椅子上品茶悠闲呢,好不容易有机会如此放松放松,那还不得舒缓舒缓筋骨,毕竟整日里处理开封城内大小事务就已经够操劳的了,这时候在不轻松一会儿,就他这身体迟早要未老先衰。
不过老天好像就是看不过马文昭这优哉悠哉的样子,正当他端起茶细细的品了一口茶的时候,手下差役匆匆忙忙的闯进了书房,上气不接下气的开口道。
“大大人出事了!”
“不急不急,什么大事让你这个样子,给老爷把捋顺喽在说话!”
一壶好茶当是要慢慢回味,马文昭这时候是一点都不着急,反正在他的盘算里应该是没有什么大事才对。
然而实际上马文昭却是算错了日子,他意识里这开封府城最大的祸害朱有爋紧闭得要明天才完事,但事实却是今日朱有爋便出来了,还闹出了天大的乱子。
“不急不行啊大人!”差役自然也顾不得缓气停顿,毕竟事关周王府的那位,又闹的这么大,还是赶紧说出来请自己大人定夺才是。
“周王府的二世子又闯祸了,这回这回当街殴杀人命一条”
“噗”
马文昭这第二口茶刚刚喝到嘴里便一下子全都吐了出来,一滴都不剩的挂在了那差役的头上,长大了嘴一副震惊的模样,端着茶盏的手都不自觉的颤抖起来,看那样子就连茶盏都要端不住了似的。
要不是因为这茶盏乃名贵之物,还是马文昭用自己那点俸禄攒了好久才买下的物件,说不定这时候已经摔落在地,碎的七零八落,就像现在他的心情一样,咵嚓一声,那可就是拼都拼不回来了。
这时候也顾不得什么了,马文昭连官府都没换上便匆匆派人去通知周王府,自己则赶忙由差役带领着去事发现场,心里更是将朱有爋给骂了个狗血淋头,却不敢带上他的父亲祖父辈。
毕竟这一个是周王爷,一个是先帝爷,马文昭哪敢随随便便辱骂,就是在心里头也不敢。
而且说实在话,这朱有爋是为恶,但周王爷却是大大的好人啊,其实怎么骂也都扯不到朱橚的身上,也只能痛斥朱有爋此人空有皇族血脉贵胄身份,却无半点贵人应该有得涵养做派,简直是下三滥一流的人物
出了这等大事,马文昭知道了,那周王府自然也就知道了。
甚至他们还比马文昭知道的要早一些,那传信的差役没到周王府之前,朱有爋就已经慌慌张张的跑了回去。
好巧不巧的还撞到了自己的大哥,当时的朱有爋早就慌了神,脸色难看得很,面对自己兄长朱有炖的好意询问,就跟竹筒倒豆子似的将这件事前前后后原原本本的全都说了出来,一点都没落下。
不过不愧是作恶多端朱有爋,就算是讲述自己做的坏事之时,就算他早就慌神了,可是在这种时候竟然还下意识的为自己辩护几句,竟然还说是那卖茶女勾引自己,说的时候声泪俱下,那叫一个情真意切啊。
要不是朱有炖早就知道自己兄弟的德行,说不定还真就相信了他的话
第642章 禁闭之夜()
当街杀人,这事可不小,又因为朱有爋参与其中,还是他指使人下令殴打那卖茶小姑娘的,当时那一声‘给我打,往死里打’这句话听到的人可不少,尤其当时朱有爋朱大少爷正是在气头上,那声音喊得在场之人基本上是都没落下,听的那叫一个真切。
这就是足够的人证,根本就没有什么反驳的资本,就算周王朱橚迷了心窍想要将这件事私下里摆平了,那要堵住多少张嘴才能够彻底将这件事给按下去啊。
至于物证,人都死了还要什么物证啊,在场百多人可不是睁眼瞎,他们也没有理由为朱有爋辩护,还都一个个巴不得朱有爋彻底因为这件事倒霉呢,也好让他们开封城少一大害,也算为地方安宁做出不小的贡献了。
不过毕竟朱有爋的身份在这摆着,大明皇族,还是第三代直系,和当今皇帝朱允炆在血缘上算都十分亲近,辈分上都是皇弟,怎么说也不可能因为这次事情就直接一命抵一命。
虽然看起来那卖茶女死的很不值当,甚至说是无妄之灾,但所有人都清楚,甚至连那些主动去衙门里作证的百姓都清楚。
他们这一次只可能让朱有爋身上的惩罚加重一些,根本不会涉及到生命程度的地步,这就是天生人与人之间地位的差距,一个是高高在上的皇家血脉,一个则是农户出身的贫民家女,两者中间的天埑岂是寻常百姓能够填补上去的。
就连那卖茶女的父辈母亲都很清楚这一点,除了无奈悲凉,自己的女儿无端惨死以外,也只有周王朱橚派人弥补的一些银两了。
可人死不能复生,这对夫妇对自己女儿的疼爱岂是这些金钱能够买到的,到底说来还是一条活生生的人命。
之前尚欢声吆喝着路人歇脚喝茶,就因为朱有爋的出现,结果就是现在一家人需要面对丧女的悲凉命运,体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
对此,朱橚除了给予一些钱财等身外之物也别无他法,因为就算他医术再怎么高绝,也绝对没有办法让死人复生,让亡者回魂。
除了哀痛表示悲伤意外,也只有对自己次子朱有爋的失望和极度气恼了。
这一次所有人劝说都没用,就算周王妃再怎么哭求朱橚,他也没有改变态度的意思,铁了心是打算将朱有爋这个不肖子锁在家里不准出门,一切只等朝廷上敕封郡王的诏书下来,然后让朱有爋再离着他们周王府远远地就好,最好永远不要回来了。
的确,这次的惩罚却是是比以往都要严苛的多,也看出这件事却是给朱橚很大的影响,让他彻底看清了自己次子的屡教不改肆意妄为。
但是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打在朱有爋的身上,疼在朱橚的心里,下手惩戒的时候挥舞的很是厉害,但落到朱有爋的身上时却不免轻了几分,最后还是草草打了几下便了事,实在是朱橚下不去这个手啊。
溺爱之重由此可见一斑,可以说朱有爋能有现在这样的恶劣表现,朱橚的原因起码要有三成,周王妃的放纵宠溺也在三成。
剩余的一成是朱有爋天生性格顽劣,品行本事如此,还有三成便是他对自己身份地位的极大不满,对嫡次子这个高不成低不就的身份很厌恶排斥,甚至对其父兄都隐隐充满了恶意,只是没有表露出来罢了。
不过现在这禁闭的房间里,四周根本就没有其他人,除了院落的出口有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