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这些其实都和朱柏没有多大的关系,一直以来他都是老老实实做自己的湘王,朝廷有命令便遵从,该是出兵剿匪就是出兵,其余时间要么在王府内射武操演,要么伏案研读学习,再就是城郊狩猎等事,基本上没有什么不法的事迹发成在朱柏的身上,就算有什么恶名,那估计也是下面的人仗着他的名号在胡作非为罢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本分的王爷,却倒霉的被黄子澄给盯上了,正好选作为朱允炆下一个削藩的对象,不论贤明还是昏庸,不管有道还是无德,既然朱允炆都已经定好了,那么朝廷下一个削藩目标便必然是湘王朱柏无误。
而这一次,朱允炆也没有什么别的手断了,他也不屑于用了,自信心高涨的朱允炆直接借着私印钱钞的罪名下了一道诏书,命令蒋瓛麾下锦衣卫出发拿人,什么兵马什么构陷等等,这些阴谋手段显然是不需要了,只有负责传旨的内官和一个锦衣卫百户所跟着出发,前往湖广布政司荆州府内去缉捕大明湘王朱柏。
这种摆明车马姿态的缉捕是没有丝毫遮遮掩掩的,当诏书下达传旨的队伍出了金陵城时,当今天子要拿下荆州湘王的消息就已经传开了,朱允炆也没有半点说是封锁消息的意思,反而他还要名正言顺的靠着旨意来削夺第三位大明藩王。
消息的传播对于大明权贵人士而言,那可是和民间地方之间的传信大不相同。
不仅是速度还有准确性,反正是传旨的人还没有这消息跑的快,那内官太监还没到湖广境内呢,这消息就已经飞到了湘王朱柏的耳朵里,顺便传的是整个荆州府内人尽皆知,一时间竟成了所有人都知道的秘密
第678章 削藩(二十八)()
当朝廷要下旨缉拿朱柏的消息传到湘王府内时,整个王府都变得有些慌乱起来,一时间人心浮动,就连湘王妃都有些焦急不已。
可当事人湘王朱柏却是一副毫不关心的姿态,就好像这个消息是谣传的一样,每天依旧照常作息,该练武练武,该读书读书,颇有一种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屹然不动的淡定样子。
别说,朱柏这般作态还真的有些作用,最起码王府内的下人还有王府下属的长史司宿卫司等等属官司职所在,这些人见到自家王爷都这般淡定样子,原本有些慌乱的心态也慢慢变得平和起来,让起初在消息刚刚传来时候的惊慌无措变成了本来七八分的模样。
甚至有些下人见到朱柏如此样子,还以为外面的那些消息都是彻彻底底的谣传呢,可能是某些人故意弄出来的假消息,不然为什么说要抓自家王爷,可是王爷本人却好像一点都不在乎呢,定然是这消息的真假有待商榷,果然高官显贵和他们这些做下人的就是不一样啊。
可下人们不懂事,王府那些属官和湘王妃又岂是什么都不懂得人?
他们很清楚这种消息必然是确凿无误,没有哪个胆大妄为之辈敢造这样的谣言传播,要知道锦衣卫可不是吃素的。
如今居然能传遍全城,乃至整个荆州府都是人尽皆知的事了,那必然有一股大势力在背后主导,如此想来也就只有朝廷官方才有这般的能力。
想通了明白了,也就知道了,可知道的这么多却未必就是好事,反而还不如那些下人们知道的少一些,心里头还能多点安稳,也免得整日里心神不定。
湘王妃尚且好说,夫妻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朱柏如此淡定做派好歹湘王妃还能体谅明白一些,但是王府下辖的这些属官就不一样了,他们可不是靠着朱柏淡定自若的神态就能打消心中那种不安气味的。
这种时候,有的人谏言让朱柏主动上书请罪,有的人说让朱柏赶紧去京城面见天子,自我陈清看是不是有什么误会的地方。
当然了,提出第二种建议的人八成没有什么心机,所以在这位长史司下属的文吏刚说完这话就被自己上官给踢了一脚,其他也是差不多看傻子的眼神看着他。
谁都知道当今天子的态度是什么,必然是要将削藩进行到底的。
前有周王齐王之鉴,那位少年天子能够想出什么样的鬼主意来这些人都不意外,至于到京城里去面圣说明误会这种傻事情,那岂不是相当于自投罗网吧,还省得这传旨的人跑一趟了呢。
再说了,这些王府属官多的是一早就跟着湘王朱柏的,从他就藩开始就在王府效力,少了也有五六年的时间了,大家都很清楚朱柏是什么样的人,说是完美贤明仁德无双的王爷显然不符合,但也绝对不是那种无道昏庸,欺乡霸野的无良王爷。
朝廷那边传来的消息居然是奉旨问罪,还特意派了锦衣卫出马,这显然是证据确凿无从辩解的意思,明摆着到了荆州湘王府就是要来拿人的,别管什么了理由都挡不住。
可这种在王府属官眼中看来,就是赤裸裸的构陷之举,纯粹乃是当今天子为了削夺自家王爷爵位而弄出来的动静,说句大不敬的话,这些王府属官们都得说一声朱允炆还要不要脸面了,要不要他那天子面皮了。
然而这圣旨下达无从追回,皇帝说出去的话哪里有这么容易就收回去的道理,更别说朱允炆是铁了心要削藩,这次就是要针对湘王朱柏而来的,哪里是一两句话就能将问罪的诏书撤走的道理。
如此一来,湘王府这些属官就算才思再怎么敏捷,脑筋再怎么灵活,也是想不到什么办法来解决即将到来的麻烦了,大家都是一筹莫展的无力状态,唉声叹气亦不足兮。
可当事人朱柏却扔人一副不疾不徐的样子,哪怕是那传旨的队伍离着湘王府越来越近,面临他要被问罪的日子是一天少过一天,可是朱柏却仍然不见半点慌张焦急的样子。
哪怕众位王府属官都是愁到白了头,却也没有让朱柏动摇什么,反倒他还时常安慰这些属官们,面上无丝毫为自己担心的神色。
众人对此也只能唉声叹气而无可奈何,谁让这是当今天子的意思,是大明朝廷的意思,就凭朱柏一个人还真的难有什么反抗的力气。
哪怕是有人都冒险谏言,说出了让朱柏大不了鱼死网破起兵反抗这话了,也得看看现在大明的局势和朱柏自己本身掌握的力量才行啊。
不过对于这人和他这大逆不道的话,朱柏到是没有什么动怒的意思,反而仅仅只是将其驱除出王府,给了一笔路费便让这人和湘王府彻底脱离了关系。
所有王府属官都清楚,这是王爷不想让此人在留下来自惹麻烦了,真要到了圣旨来临的那一天,万一有什么人绷不住内心惧怕,将这人这话给说了出来,那此谏言之人必是难逃一劫,所以朱柏这么做还是为了他好,也算是最后保了这位忠心耿耿的王府属官一次吧
无力,无为,无法。
整个湘王府上下两个层次的表现天差地别,下人们因为朱柏的样子而渐渐镇定,但王府属官们却是越来越焦急慌张,甚至有些心智薄弱的人都已经开始向朱柏请辞,生怕到时候牵连了他们。
这种临阵脱逃的胆小鬼,一般是被人唾弃厌恶的,可都是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候了,大家都明白,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人选择了忠贞不二,有的人选择了保全性命,这无可厚非,也没有什么值得唾弃的地方。
现在还留在湘王府的基本上都是那些早早就跟随朱柏的老人了,既然王爷不做声,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那就这般默默地等待吧,等待朝廷的旨意到来,等待最终的裁决判定如何。
看一看在京城的那位天子殿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态度,对于自己的湘王叔又是如何处置的,或许能比周王齐王好一些,也或许当今天子就是铁石心肠,没有什么亲情一说
第679章 削藩(二十九)()
在通往荆州城的官道上,大内宝钞司掌印太监宋千,连同锦衣卫镇抚司直属百户贾成,两人正悠哉悠哉的向着荆州城赶去。
一个传旨的内官,一个带队的锦衣卫,这种组合其实在大明朝很常见的。
可若是这传旨内官为大明二十四衙门中宝钞司掌印大太监的话,这可就不是常见的了,甚至其中所代表的深意都非同一般。
大明内官机构,十二监,四司,八局,每一个衙门都设有掌印太监一位。
其中以内官十二监为首,其管理的事务所具备的权力都是四司,八局所不能比的,这从各个衙门的名字上就能看的出来,难道还能让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和浣衣局的掌印太监位列一同不成?
一个是掌管皇城内礼仪,刑名等司职,著名的大明殿前廷杖就是由司礼监的内官负责行刑,这里头的门道说法多了去了,是真正能决定一个朝臣生死的地方。
往往是由当朝天子暗示下面,再由司礼监的内官行刑掌握力度,皇帝想要这人死,那此人就绝对活不过廷杖最后一下,若是想要他活,哪怕是挨了一百杖,这人也肯定不会咽气的。
而浣衣局呢,不过是给宫内皇室贵人们清洗衣物布饰的地方,除了掌印太监是各宦官以外,其余的下属宫人尽皆由内务府充任,也是二十四衙门当中宫女最多的一处,并且这浣衣局同样是二十四衙门当中唯一一个设立在皇城之外的内官机构。
这两相一对比,司礼监和浣衣局之间地位身份高下立判,纵使双方掌事的都是掌印太监称呼,品阶官身都是一样的,可这地位上的差距确实云泥天壤之别。
而作为宝钞司的掌印太监宋千,就算他比浣衣局高了那么几分,却也一样没有办法和司礼监的大太监相提并论,其人在内官二十四衙门里头也不过是中游位置,根本排不上什么名号。
可是这一次负责担任朝廷天使一职,却轮到了宋千的头上,也就只能说是他最近钻营的好,搭上了朱允炆身边侍奉太监的线,认了那位年纪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大太监王中。
王中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