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阴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理完了商号和粗盐精盐的销售,孔有德也差不多坐了一个上午了,看到眼上门都面带笑容的出去了,他也起身活动活动僵硬的身体。

    同时也在思考着另外一个问题,以后的银钱就有保障了,但是现在的粮食来源还没有着落,现在必须的赶快解决这粮食的问题。

    走到院子外面,看着秦致远在神游,孔有德没好气的踢了他一脚“老秦,别在那梦游了,本官现在在发愁粮食的问题,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法子,有的话赶快说出来。”

    秦致远从神游状态清醒了过来,正准备骂娘呢,结果看到了孔有德,顿时偃旗息鼓,换成一副献媚的表情问道“将军,您刚才说什么?我有点没听清楚。”

    孔有德看着他这个样子,不禁又好气又好笑,瞪了他一眼说道:“我是说这粮食的问题,我问你有没有什么好法子。”

第160章 打土豪 分田地?行不通() 
秦致远有些疑惑地问道“粮食?大人,咱们不是缴获了那么多粮食吗?还有到登州的一路上获取的粮食,难不成这么快就吃完了?”

    “我说的不是余粮问题,而是粮食来源问题。

    这登州城现在是被咱们拿下了,但现在是百废待举,光是如何养活这数万的辽东难民,让他们有信心坚持过眼前的难关,不至于再铤而走险,落草为寇,群起哗变,这就是个大问题,现在登州的粮食是很多,但是这么养着他们也不是个办法;

    何况还有万余大军日日操练,所耗费的粮食也不少,如果不想个法子,这粮食两三个月就没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尽管说出来。”

    秦致远兀自想着,然后说道“大人所虑极是,光靠这登州城里缴获的粮食,眼前确实能让全部难民吃得饱穿得暖,但是难民数量毕竟这么多,大人也不可能一直养着他们。

    眼下最主要的是解决粮食来源问题,属下的意思是可以大力推广番薯种植,这番薯适应能力强,山头坡地,房前屋后都可能栽种,而且比稻米和麦子的收获时间要早,产量害也比稻麦要高,收获一次能顶半年粮,只要大量种植,城内的辽民很快就能解决饿肚子的问题。”

    “推广番薯种植,这一点本官也想到了,番薯的确是生长周期短,比较容易种植,而且产量比较大。

    但是有个问题摆在眼前,无论种植什么,都需要土地,这土地从何而来?”

    秦致远沉吟了一下,然后有些凝重说道:“下官倒是有一个办法,不知道大人敢不敢敢用。”

    孔有德看他这一幅郑重的表情,有些好奇“什么办法?你只管说就是!”

    秦致远郑重的说道“这个办法,就是从地主豪强手中,获取大量土地,只要有了土地,这些难民就不需要大人再去赈济了,有条件的分发给难民即可!

    而且有了土地之后,他们还能为大人提供产出,即便是日子过得再艰难,他们也愿意在将军手下效力。

    大人您也知道,我大明的百姓生存的基础就是土地,只要大人给了他们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自然永远都会效忠大人。”

    孔有德有些惊奇,没想到秦致远还有这样的觉悟,孔有德早就想到了土改问题,其实他也很想学他那一朝的太祖一样,打土豪,分田地,但是现实情况根本不允许他这么做。

    别的不说,要完成这些,需要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大量高素质的基层干部,以及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

    他现在一样都不具备,真要学着太祖那么做,自己原本趁着李九成和耿仲明攻打莱州的期间,训练出一支强军的计划,绝对无法继续下去。

    别看现在这些地主豪强们没什么动静,那是因为自己才拿下登州城,没有侵害到他们的利益,他们继续做着顺民,一旦自己要打土豪分田地,他们不用朝廷号召,就会自发的起来组织地方武装,对抗自己。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话可不只是说着玩的。

    他们有钱有粮,还在村寨农庄有着无与伦比的威望,自己手头又没有高素质的‘工宣队’去拉拢鼓动普通的农民,让他们与自己站在一个战壕,对抗地主豪强。

    如果那些地主存心与自己作对,他们完全可以利用长期以来的威望,以及村民对他们的惧怕心理,宣扬自己是要来屠杀他们的,然后组织起来大量的反抗力量。

    只要他们愿意,一个村庄的小地主都能拉起几十甚至上百人的武装力量,到时候自己只能全副精力的应对来自己。

    而且还有个很典型的例子,大明跟鞑子打了那么多年,大败仗不计其数,最后都还是撑下来了,没让鞑子入主中原。

    再看看那李自成,都拿下了北京城和长江以北的半壁江山,然后山海关之战一场战败下来,就一路溃退到湖广,最后被一个普通农户砍死,不就是因为他在没有足够力量的前提下,动了这些地主士绅豪强的利益么。

    对于地主豪强来说,谁坐天下与他们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他们的利益不受到侵犯自己可,李自成让他们的利益受到了重大损失,所以李自成一败,长江以北顿时烽火四起,李自成派出去的知县知府知州,都被这些地主豪强组织起来的武装杀死,李自成的统治轰然崩塌。

    而满清就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向他们保证,他们的待遇一切都和明朝时期一样,相对于李自成的做法,这些地主豪强很自然的倒向了满清,满清只用了半年时间就把国境线从长城,推进到了长江。

    要知道,满清一直到雍正时期,才推行了官绅一体纳粮的政策,这个时间点离满清已经入主中原,已经差不多快一百年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统治,他们才敢这么做,可见士绅豪强的能量有多大。

    孔有德要是真的这么做的话,手头的兵力应付来自士绅豪强的反扑都不够,更别提还有时间去练兵了。

    所以说,这打土豪,分田地,根本不像是想象中的那么轻松,现在这么做根本行不通。

    孔有德觉得,这秦致远也不笨,应该也能看清其中的隐患,他的想法应该也不是打土豪分田地,于是问道“老秦,现在哪块土地不是有主的,虽经现在是乱世,但毕竟还没有改朝换代,你总不能随意地掠夺地主豪强的的土地吧?”

    没想到秦致远微微一笑,说道:“大人,其实在下的意思,就是从这些地主豪强手中掠夺土地,但并不是大人所想的那样,蛮横将所有土地一并收缴。

    此事说难不难,首先在理字上站住脚跟后,还需要大人有一个比较强硬的态度才行”

    孔有德就有些纳闷了,难不成这大明朝游戏规则,还有自己不知道的内幕不成,然后瞪了秦致远一眼“秦致远,你有屁就快放,别在这磨磨蹭蹭,说半句留半句的。”

第161章 你他娘的真是个人才() 
秦致远看孔有德有些生气,也不藏着掖着了“大人,咱们这样,登州城已经被咱们拿下了,这蓬莱县衙以及关防印信,也在咱们手中,咱们可以通过县衙尽快贴出一份布告,宣布各州县的田籍档案因战乱已被焚毁或遗失,要求各县百姓十日内拿自家田契到县衙重新登记造册;

    拿不出田契的,或者无任无据,官府将不予承认其拥有的田产,能拿出田契的,则按田契上的亩数丈量足数即可,若有多余,便可拿来分给这登州城中的难民,如此一来,咱们在理字上站住了脚跟,若再有人从中作梗,便无须客气了。”

    秦致远这一招看似简单,其实大有玄机。

    孔有德顿时有了一种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这么做是公事公办,虽有些不近人情,但理字不失啊。

    虽然自己现在通过叛乱拿下登州城,但是还没有扯旗造反,理论上还是朝廷的兵马,而加盖了县衙官印的文书,辅以军队的威慑力,自然也有效力。

    没有田契文书为证,不予承认土地所有权,这一点其实只是其次,孔有德从中获得的土地微乎其微。

    因为这年头土地可是最值钱的东西,田契作为土地拥有权的有效凭证,无论是普通农户,还是地主豪强,只要有田契地契,都会很好的保存起来,只要不是一家人死绝了,地契丢失可能姓都不大。

    重头戏反而是在有田契的话,按田契上的实际数目核查地主土地这一点上,这才是这个计策的精髓所在。

    孔有德知道,明中叶以来,地方士绅富户大量兼并土地,而为了逃避赋税,诡寄、虚报等手段层出不穷,官府在册的纳税土地越来越少,大部分土地在一次次诡谲的倒腾中莫名的消失了。

    其实每个朝代都一样,土地兼并从立国之初就开始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通农户的耕地越来越少,以至于最后都快被饿死了,就群起造反,来一次王朝更替,将这些土地重新来一次分配,又削减了大量的人口,这就是每个王朝初期盛世的真相。

    洪武二十五年的土地面积调查是800多万顷,也就是八亿多亩,而到了永乐十三年就剩下了720万顷,到了正德年间只剩下不到400万顷。

    万历初年张居正上台后,在李太后和冯保的支持下,进行了清丈田亩的改革。经过重新丈量之后,得出的数字是700多万顷,当然这并不是全部。

    即便是改革并不彻底,张居正去世以后,由于他触及了豪强地主、士绅官员等众多方面的利益,张居正被清算,他的改革政策也被废除。

    转眼间,到了崇祯皇帝登基时,明朝的耕地面积又下滑到了400多万顷。

    孔有德估计,大明现在实际上的土地面积,起码有一千万顷,甚至是更多,可见这个时期大明的普通农民被压榨到了什么地步,而且天启七年以来,西北地区天灾不断,流民四起也是正常的事情了。

    当然,这些土地不可能真的消失,只不过是在官册上找不到记录而已,田契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