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阴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斥候们探查了很久也没有发现一个敌兵的身影,只得回来报告,孔有德虽然也很纳闷,还是命令斥候前面开鲁,加速前进开往县衙。

    至于那些敌兵,不见了就不见了,还剩的麻烦给自己增加伤亡,只要这次能抓到毕自寅,然后洗劫一番城中大户,就算是大功搞成了。

    县衙门口,孔有德遇到了李九成,看着李九成和身后的骑兵,就猜到了那些敌兵的大致去向,多半是被李九成从北门攻入,然后击败了,一问之下果然如此,顿时安心不少。

    随后孔有德,李九成,李养性一行人便进了县衙,令人诧异的是,一直走到大堂也未看见一个人,连仆人都没有一个,厅堂里还在燃烧着炭火的火盆表明着人离开不走。

    孔有德也不担心毕自寅跑了,现在全城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他一个五十多岁的知县能跑到哪去,就算换身平民衣服躲起来,自己搜查一下肯定能搜出来,只不过浪费点时间罢了。

    果然,走到后堂,便发现了吴桥知县毕自寅,不过却是吊在悬梁上的毕自寅,手下亲兵赶紧上前一刀砍断白绫,接住掉下来的毕自寅,然而伸手谈一谈鼻息,已经没有了气息,但身体还是热乎的,说明刚上吊不久。

    在张起林带人跑掉之后,毕自寅就预感到事情不妙,然后发现整个县衙跑的就剩下他一个人,虽然闹不明白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大好的局势瞬间扭转,但是他知道张起林逃跑后五人抵挡叛军,叛军迟早会打进县衙。

    于是毕自寅就开始考虑后事了,如果就这样消极等待,自己被俘在所难免,而自己如果换身衣服躲藏起来,先不说能不能逃过一劫,就算侥幸没有被叛军抓到,但是一个丢城失地的罪名下来,自己肯定会丢官去职,甚至被下狱,自己的仕途也完蛋了。

    可若是被抓,必定生不如死,八弟毕自肃生前被乱兵肆意殴打,凌辱得事情,他可是清清楚楚,自己构陷孔有德,下场一定会比八弟还惨,甚至可能被活活虐待致死,这让自命清高,自尊心极强的毕自寅如何能忍受得了。

    若是自己了断,不光能免受屈辱,还能博得一个勇抗贼军,忠贞不屈,高风亮节的美名,被世人传送。

    毕自寅陷入了痛苦的抉择,考虑许久,最后决定自己了断,心一横就找来一段白绫,自挂县衙横梁,上吊自杀了。

    毕自寅上吊了一死了之倒是轻松,孔有德顿时觉得一阵头大,这次攻打吴桥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活捉毕自寅,然后回登州澄清事实,继续做大明的将军,将来做大明的护国柱石。

    现在倒好,死了个知县,自己叛乱的事实已经坐定了,自己的前途更加扑朔迷离了。

    既然毕自寅的死已成事实,现在再不甘心,再懊恼也无济于事了,索性就懒得管他,现在该考虑的是以后怎么办。

    “九成兄弟,这吴桥知县死了,咱们叛乱的罪名可是洗不掉了,你说我们以后该怎么办”孔有德觉得有必要考虑李九成的意见。

    自己来到这个世界还不到十天,目前只是有个大概的了解,这吴桥知县死了,朝廷会如何处置,孙元化还会不会继续庇护自己,这些都是未知数,而李九成比自己大十多岁,自然懂得比自己多。

第27章 大明忠臣尚可喜() 
“依我看,咱们还不如真的叛乱算了,这吴桥知县死了,若是坐等朝廷处置,你我这样的带头之人必定会人头落地”李九成咬着牙说道。

    孙元化给他用来买马的银子,被他输光了,本来想着去大凌河杀点鞑子立点功劳,将功赎罪,结果大凌河去不了了,干脆就这么反下去好了。

    “自古以来就是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尸骸,咱们毛帅尽心尽力抗击建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看看落得个何等下场,你看看那关宁军,崇祯二年鞑子攻打京师,他祖大寿临阵带兵回山海关,不一样活得滋润,这年头手头有兵就是草头王”

    “咱们可以一路招兵买马,然后打下登州莱州,拉起十万大军,然后再接受朝廷诏安,听调不听宣,未尝不能成为下一个关宁军”李九成面目狰狞的说道。

    有一个关宁军的例子摆在前面,他也很想成为祖大寿,吴襄那样的土皇帝,以前只是想想,自己已经是参将了,也不愿意冒这种险,现在境况不一样了,很自然的想到了这件事情。

    以前的关宁军是将门集团,就像大同的麻家一样,虽然平时也为家族利益着想,但是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也会抛弃家族利益,为国征战,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辞。

    现在的关宁军,已经非常接近军阀集团了,崇祯二年十一月,崇祯将袁崇焕下狱,祖大寿随即率兵回山海关,要知道这个时候鞑子还在围攻京师,其他军队依旧在与鞑子鏖战。

    祖大寿之所以退兵,就是想以此逼迫崇祯皇帝,释放袁崇焕这个关宁军的利益代言人,因为只要袁崇焕继续当着督师,就能继续为关宁军带来利益,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已经完全不顾国家利益了。

    明朝灭亡的时候,关宁军已经完全成为了军阀集团,之前鞑子数次入寇,关宁军都是不动如山。

    哪怕李自成来攻打京师的时候,崇祯都给吴三桂封伯爵了,让他老爹当京营提督了,让他带兵勤王,他依旧各种提条件,出发了也是慢悠悠的往前挪,一个多月走了四百里,其实就是看到明朝已经日落西山,不给再给自己带来利益了。

    后来李自成占据北京,吴三桂先是表示效忠李自成,而后中途回师山海关,投降多尔衮,其实也是出于利益的选择,他知道李自成和多尔衮孰强孰弱,选择投靠多尔衮才能将关宁军的利益最大化。

    所谓的“冲冠一怒为红颜”只不过关宁军的遮羞布罢了,李自成亲征吴三桂的时候,可是带着他老爹吴襄的,连老爹都不要的人会去为了一个女人投降多尔衮?

    后来跟着入关的满清,确实给关宁军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然而到了康熙年间,满清想要削藩,触及了关宁军的利益,随后吴三桂便带头反清了,说白了一切都是为了关宁军自己的利益,完全是军阀集团的作风。

    听李九成这么一说,孔有德野心也被激发起来了,前世社会和谐安定,自己过得平平淡淡,而这一世却生逢乱世,天下大乱,现在自己手头有这么多兵,他也想过一过人上人的日子。

    然而这也只是想一想,相比这些还是命更重要,如果刚不过朝廷,直接被朝廷击败了,可就是必死的结局了,人没了权再大也是浮云,接下来的路子还是要以保命为主。

    “九成大哥,听你这么一说,小弟觉得可行,那咱们先弄足粮食,然后一路招兵,回登州,其他的事情等回了等周再说”孔有德决定还是先扩大自己的势力,然后再随机应变,军队才是自己安全的保障。

    “既然老弟你这么决定了那就这么办吧,我还是觉得咱们还是打下登莱稳妥一些,登州城虽然是一座坚城,但是我的兵马就在登州城外,而且你那个兄弟耿仲明驻守在城内,前些日子他亲弟弟耿仲裕被尚可喜给杀了,他尚可喜要当大明的忠臣,耿仲明拿他没什么办法,必然怀恨在心,若是联络他在城内举事,必定能拿下登州”李九成还是不死心,继续鼓动孔有德打登州。

    听李九成这话,孔有德感觉怎么和以前了解的不一样啊,不是说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三个人是铁杆汉奸么,为了投降后金当奴才,才发动的吴桥兵变,怎么尚可喜还是大忠臣啊,还杀了耿仲明的弟弟,可他若是大忠臣,怎么后来也投降了后金。

    而且听李九成的话,从来就没有投降后金的意思啊,而是想着割据一方称王称霸,成为下一个类似关宁军一样的军阀集团,看来这些都与自己所想有些出入啊。

    “九成大哥你不要再说了,现在就这么办吧,接下来咱们把这座城里面的富户搜刮一遍,然后回登州吧”孔有德断然拒绝了李九成的建议,李九成便出去找李应元去了。

    随后孔有德便让人在县衙内搜集公函,文书之类的,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还是太少,前世从网络上面了解的很多内容都与显示有出入,那么直接从这个世界的文字资料来了解,会方便的多。

    在孔有德忙活这些的时候,南门也被留下来的士兵打开了,火器营顺利入城,程希孔留下了一部分人马看守,不知道要在县城呆多久,控制城门这种交通要到还是很必要的。

    就在孔有德带人搜集公文的时候,一个斥候跑了进来“禀告将军,城北八里的地方出现了大批军队,正朝着县城而来”

    这应该就是沈阳中屯卫剩余的兵了,对自己没有多大威胁,该问的还是得问清楚“来的有多少人,带的什么武器,有多少骑兵,可有通知李应元?”

    “回将军,约莫有一千五百人,带的都是些长矛长枪,还有些许鸟铳,骑马的不多,只有几十人,情况已经告知李千总了”

    孔有德盘算着,绝大部分都是步兵,而且都是冷兵器,那就没必要上骑兵了,这个时候可是让火器营出战,看看这个时代的火器营野战效果如何了,之前的攻城战,火器营表现的机会不多,而且地形野限制了火器兵的发挥。

    敌军还在八里之外,赶到然后列阵起码需要大半个时辰,自己还有充足的时间来安排。

第28章 迎敌() 
孔有德让斥候继续去刺探敌情,又让传令兵同知程希孔,让他集合将所有火器营士兵集合到县衙前,自己要训话,这一场战斗,火器营是主角。

    接到命令的程希孔也很纳闷,这吴桥县衙都打下来了,召集自己有什么事情,也没想那么多,带着整个火器营便朝着吴桥县衙去了。

    看着眼前这一千多火器兵,孔有德很兴奋“刚刚本将得到消息,北方有一千五百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