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阴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要走上半个时辰才能走到,速度可想而知。

    要知道他们已经算是吴安邦麾下的精锐了,战兵和盐枭都这样了,远比他们要查卫所军,青壮,巡检兵和盐丁就更不用说了。

    又过去一炷香的时间,城外这支两千人的兵马,总算是磨蹭到了离城墙不到半里的位置。

第281章 参将刘远航() 
又过去一炷香的时间,城外这支两千人的兵马,总算是磨蹭到了离城墙不到半里的位置。

    只见又是一个吴军小头目,带着十几个士兵上前,骂骂咧咧的说道“城头的贼兵贼将听着,我家参将刘大人说了,念在与尔等同朝为将的份上,给尔等一次机会!尔等速速打开城门,我加将军可以绕过尔等一命!若是等到大军攻城,定要让尔等尸骨无存!”

    对于吴军的叫喊辱骂,城头众人不仅没有动怒,反而如同看猴戏一般,看的津津有味。

    统领这支两千人的前锋兵马的,正如秦致远分析的那样,是文登营参将刘远航,此刻他正在大军之中观看城头的叛军情况,稍微注意一下他的神色,就知道他此刻正在发怒。

    刘远航年龄并不大,只有二十六七岁的样子,甚至要比孔有德还年轻一两岁,能在这个年纪爬到参将的位置,虽然也有一祖辈的功勋因素,但更多的还是靠他自己,也算得上是一个有能力的将领了。

    他家里是世袭成山卫的百户,在登莱这地界,百户不是多大的官,随便都能拉出几百号来,可以说是很普通的低级军官了,虽然品级不低,正刘平,但在武将地位低下的明末,并没有什么用,见到低两级的知县,还是得老老实实下跪当孙子。

    在他十五岁的时候,他老爹死了,他就按照制度,承袭了老爹的百户一职。

    和其他卫所军将领不同的是,他们家虽然世袭了百户,但日子过的并不富裕,甚至连某些普通的军户都不如,因为他老头子好赌,前几代积攒的家产几乎都被赌光了,剥夺自底层军户的田地也被输出去了,甚至连一部分卫所的武器都拿去卖了还赌债。

    面对一贫如洗的百户所,他只能发挥英勇好斗的精神,率领同样穷的叮当响的军户们,去剿盐枭,打海盗,立下了一些功劳,但他真正崛起是在天启二年的闻香教叛乱。

    那次叛乱,参与叛乱的反民数量很多,波及范围广,而且影响很大,但同时他们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又不强,战斗力也不怎么样,于是乎,平定这一次叛乱成为了诸多文臣武将们,升官发财的垫脚石。

    诸如杨肇基杨御藩父子,正在胶莱河西岸跟李九成僵持的副总兵刘泽清,还有被围在莱州城内的山东巡抚徐从治,刘远航也是其中一员,那次战斗之后,他成功晋升千总。

    后来又参加了很多战斗,比如崇祯二年进京勤王,崇祯三年率军赴皮岛平刘兴治之乱,不断积累战功到现在的参将一职,他现在的身份地位完全是他打拼出来的,所以养成了勇猛好战,从不畏惧强敌的性格,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好的一面,那就是过度自大。

    看着眼前这座两丈多高的小城,他异常的愤怒,因为他看到城头的几个敌军将领,仿佛没有看到他的两千大军一般,不仅没有什么畏惧,反而有说有笑,对着他的兵马评头论足,就跟看戏班子唱戏一样,高傲如他,怎能不生气。

    自从孔有德拿下登州后,他屡次请兵出战,要去平定叛乱,但是吴安邦就是不允许,搞得他烦躁不已,但对此毫无办法,谁让吴安邦是总兵呢。

    在大明朝,总兵是一地的最高武将,本来是没有品级的,一般都是临时指派,后来才成为一个固定的官职,而副将,参将,游击这三个级别的武将,在总兵之下。

    其实这三者的地位差距并不大,仅仅是品级上的差距而已,事实上他们之间并不向后世军队一样,副将管参将,参将管游击将军,而是互不统属,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所辖士兵的数量,而且有着独自率军作战的权利,若是有总兵在,他们就一同归总兵节制。

    但对于总兵的权利还是没有明确规定,统辖兵力的多寡,权利的大小,完全是根据实际情况还有总兵的能力决定的。

    能力强的,诸如左良玉这样的,能带二三十万兵马,混的不行的,可能只有两三千人,甚至更少,吴安邦属于那种混的不是最差的,但也不算太好,总共就四千多兵马。

    而刘远航身为参将,麾下就有三千多兵马,自然不是瞧得上吴安邦,但官高一压死人,谁让他是总兵,自己是参将呢,这次吴安邦好不容决定出兵了,刘远航憋了这么久,主动请缨,决定当先锋大将,看到他这么有冲劲,吴安邦也同意了。

    但吴安邦并没有让他统领自己的全部兵马,只给了三分之一的部下,以及以前盐枭,搞得刘远航优势怒气冲冲,但想着若是平定了这次叛乱,争取也升到总兵的位置,不用忍受吴安邦的刁难了。

    结果快到福山了,却被这么一个两丈出头的千户所城挡住,这让他如何能忍。

    根据侦查得知,这奇山城内的叛军数量,大概在一千二百人左右,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归顺叛军的卫所兵,而且他能看到,南城墙一共就四百多人,卫所兵就接近两百人,看来情报没有出错。

    然而,就是这么一座兵力不多的小城,在自己率领大军到来后,守城的叛军将领,居然像没看到自己一样,在哪说说笑笑,这让他感觉自己被无视了。

    要不是没有带攻城器械,他绝对会立马攻城,将那几个谈笑风生的叛军将领亲手斩杀掉,以泄心头只恨。

    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刘远航直接下令,让那些盐枭们马上开始伐木取材,打造各种攻城用的器械,准备今天天黑之前,就把这座小城拿下,然后将叛军赶尽杀绝,让他们知道,藐视自己是什么下场。

    和刘远航侦查的差不多,秦致远带到这奇山城的兵力并不多,只有区区七百骑兵,加上早就抵达这里的楚中天部三百火铳兵,以及两百多奇山千户所的卫所兵,加起来差不多就是一千二百人。

第282章 四面合围() 
这次孔有特地让卫所兵都上了南城墙,就是给吴军一种他很弱的假象,让吴军想着先攻克这里,然后他准备在这里坚守几天,消耗吴军的士气和战斗力,等到他们疲惫不堪的时候,福山城内的四千多人的大军,就可以出来决战了。

    至于隐匿塔山之中的另外一只兵马,则是准备从东侧包抄到南边,切断吴军的后路,那个时候,估计百洞山那边,应该也把那一部分的吴军消灭干净了,然后从西边堵住吴军的对撸,这个时候就是四面合围了,吴安邦这两万大军是插翅难逃了。

    不过看样子,那些盐枭已经被安排去伐木了,看来刘远航是打算今天就开始攻城,果然是个暴躁老哥,一激就怒啊。

    为了确保计划顺事实,孔有德当然不能让他们得逞“毛承福,你不是一直想战斗吗?现在该你上场了,你的目标就是那些伐木的队伍,给你四百人,出城之后分散出击,这次我不要俘虏!”

    “属下遵命!”毛承福拱手领命,然后就下城楼准备出战了。

    不多久,奇山城东西两座城门大开,四百骑兵分别从两座城门飞奔而出,杀向正在砍伐树木的盐枭们。

    这一次突然袭击出乎刘远航的意料,他没有想到,这股叛军居然还敢主动出击,原本以为可以修整一段时间,等盐枭们打造好了攻城器械,然后就可以一局攻下这座小城了,结果叛军还真不把他放在眼里。

    既然叛军已经主管出击了,他还能干瞪眼看着他们袭杀那些盐枭们不成,尽管他对这些盐枭很瞧不起,但是用来当挡箭牌还是不错的,于是在刘远航的命令下,之前跑到城墙外叫嚣的骑兵们,也奔向毛承福的骑兵,准备迎战了。

    在刘远航的骑兵抵达战场之前,毛承福这边已经大开杀戒了,那些盐枭们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杀的溃不成军,也不对,他们原本就不成军。

    虽然吴安邦给了这些盐枭们将功赎罪的机会,但不表示他新人这些盐枭,所以也不会给他们配备战马,就是为了防止他们逃跑,吴安邦的保险举措,此刻却成为了盐枭们的催命符。

    在热兵器大规模应用之前,骑兵永远是碾压步兵的存在,相比于步兵,骑兵有着更强的机动性,更充沛的体力,更强的防护,更高的攻击位置,无论从哪方面看,都远胜于步兵。

    尽管也有少数步兵战胜骑兵的例子,但就因为他是少数,才会被记载下来,就像绝大多数以多胜少的战斗都不会在史书上留下印记,但以少胜多却会被浓墨重彩的书写,因为他发生的几率不大,很有记载的意义啊。

    很不幸,这些盐枭并不是那种小概率的情况,面对有组织的骑兵冲锋,他们本能的依靠手中的兵器进行格挡,然而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挡开了骑兵的第一把刀,但是躲不过第二个骑兵挥动的马刀。

    选择抵抗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都选择了逃跑,他们知道根本打不过骑兵,然而,逃跑并没有多用处,一个又一个盐枭拼尽全力的逃跑,依旧是被毛承福带着骑兵们追上,然后从后面就是全力一劈,前者轰然倒地,生死不知。

    一时间,这些盐枭被杀的鬼哭狼嚎,甚至有些人直接跪在地上乞求投降,但毛承福并没有因此绕过他们一名,因为孔有德说过,这些盐枭各个该杀,没必要留俘虏,留着也是浪费粮食。

    盐枭,其实和后世的毒贩们很像,但也有所不同,因为他们贩卖的是私盐。

    自古以来,因为贩盐的高额利润,食盐的销售权往往都掌控在最高统治者手中,因为食盐的成本低,售价高,又是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大,可以为朝廷带来大量的收入,甚至有些时候能占到相当大的比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