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阴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养性也是跟这孔有德许久了,虽然白云龙和孟有才都去带兵了,他也有些羡慕,但他还是决定先做好本职工作,他相信将军绝对不会亏待他的。

    如果将军所谋的大事能成,他未来的地位,绝对不会太低。

    甚至有时候他不禁遐想,大明朝廷现在已经颓势尽显,各地兵变,民变从初不穷,关外还有鞑子肆虐,虽然朝廷现在还能勉强应付,但是已有王朝落日之象,说不定哪一天就会突然崩塌。

    自家将军也是有野心的人,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自家将军能登上那个宝座,自己作为亲兵队长,起码能混个公侯之位。

    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兴奋,不过还是要先完成眼前的事情,领命后就立马安排人手去监视了。

    第二天一早,孔有德便早早的醒来,不是因为失眠,而是因为昨日心情好,睡得香。

    想到昨天的收获,他就想哈哈大笑,果然就如秦致远分析的那样,这么一座还不及陵县三分之一大的县城,居然能搜刮出十四万两银子。

    都已经超过吴桥的收获了,要知道吴桥之所以能搜刮出那么多银子,完全是因为吴桥县城离运河不远,靠着运河才能养出那么多的富商。

    就像后世的石家庄,其实在20世纪初,石家庄就和赵庄,王庄,李村一样,是一个很普通的小村子,叫这个名字的村庄,全国范围内起码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就因为是正太铁路和京汉铁路的交叉口,硬生生从一个小村子发展成为了省会城市。

    这个时代运河的作用也差不多,不过由于运河沿岸城市众多,收益被分散了,尽管如此,运河沿岸的城市,普遍比其他城市要富裕许多,吴桥也不例外。

    而德平的收获居然比吴桥还多,究其原因,正如秦致远分析的那样,临邑商河的不少富户,为了躲避孔有德这支军队,一部分人选择北上德平,恰好被逮了个正着。

    而且城中有不少流民,基本都是些没有土地的农民,只要给饭吃,让他们干什么都行,哪怕是造反,孔有德就派人在其中招了不少人,扩充军队。

    这些农民以前虽然过得苦,还是能活下去,但是万历末年,努尔哈赤齐兵以后,朝廷为了应对辽东战事,在原有的税赋基础上加征了辽饷,农民的日子就过的更苦了,不少有地农民被迫沦为佃户,奴仆,或成为流民,饥民。

    看起来每亩地九厘银子的辽饷并不多,只占到了每亩地收成的一成左右,应该不至于造成这么大的伤害。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九厘银子,朝廷征收的是银子而不是粮食,而农民们又没有多少银子,只能出售粮食来获得银子。

    当粮食丰收的时候,大批的粮食被卖入粮商手中,而粮商则会毫不客气的压价,农民们作为绝对的弱势群体,无法与这些有着官方背景的粮商抗衡,又要交银子,只能贱卖粮食。

    这样一来,原本一成粮食根本就不够了,一般需要用两到三成的粮食才行,而且还有原本的各种赋税加派,一般农民能自己享用一半的收成就很知足了。

    农民是最能隐忍的一个群体,即使是这样,还是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造反,直到天启年间,连年的天灾,而且税赋依旧照收,天灾最严重的陕西才爆发了大规模民变。

    而因为需要剿灭农民军,崇祯又加派了剿饷,其他灾情不严重的地方,比如山东,山西,河南,不少农民们都彻底破产了,为了逃避朝廷的税赋和加饷,就成为了流民,各地流窜。

    这也导致了农民军根本无法剿灭,杀了一茬又起一茬,没完没了,直到崇祯十七年攻破北京城。

    城中的这些流民都是有老有少,基本都是拖家带口出来,饥寒交迫之中,已有不少人冻死,为此卖儿卖女的不在少数。

    当得知乱兵攻城的时候,这些流民都兴奋了起来,乱兵肯定需要人手,那么自己只要投身其中,就不用担心被饿死了,哪怕被官军打死,也比饿死在这强。

    孔有德当然不可能照单全收,只招收了不到两千正值壮年的流民,而且每人预支了二两银子的军饷,好让他们安置家人。

    想到自己现在有了五千多人的军队,孔有德的信心更足了,哪怕这两千是流民,毫无战斗力可言,但是可以来运输辎重,有小的战事可以让他们参与,打几场就有战斗力了。

    刚走出县衙,便看到徐尔默已经等着了,刚刚李养性报告说,徐尔默昨日回去之后,除了看书就什么都没干,至于看的什么就不知道了。

    孔有德也没多想,昨天已经答应他了,就带着他直奔军营去了。

第62章 焦急的王道纯() 
赶到县城的校场,队伍基本都已经集合起来了,虽有些拥挤,但还是能勉强站的下这么多人。

    看着新加入的流民站都站不稳,孔有德也没有皱眉,因为他知道,这完全就是饿的。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行军,只要给他们吃饱喝足,行军途中严肃军纪,很容易就能训练的听从命令。

    徐尔默也跟着孔有德身后来到了校场,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军队,他也看得出来那批歪歪斜斜的是流民,但是其他的军队,看起来就有一股精悍之气了,算是他见过的军队里面最强的。

    他长期居于京城,虽说京营明面上说有十六万人,但是平时可看不到这种场面,而且平时看到的京营士兵,看起来就根大户人家的护院一样,只不过穿戴和武器比较好罢了。

    他由衷的赞扬了孔有德几句,孔有德也应付的回了几句,然后就宣布出征,奔向商河。

    事实上他并不准备攻打商河,现在打商河收获不会很多,多半还会赔本,他可不会做赔本的买卖。

    他准备在商河等待李九成,自己打德平这么快是因为德平县令主动献城,李九成那还不到千人的队伍,应该没这么快打下临邑,自己可以率军慢慢走,两日之内赶到商河就行。

    孔有德有些纳闷,现在李九成应该也攻陷了临邑,算起来,这一路过来已经攻破了四座县城了,虽然有一座是北直隶的,但是山东境内已经连破3城了。

    山东巡抚衙门就在南边一百多里的济南府城,并不算很远,但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居然一丁点调兵的消息都没有,总感觉有些不大对劲。

    “秦参谋,咱们还在吴桥的时候,山东巡按王道纯就给自己来过信,根据你的分析是想拖住我军,然后调派军队围剿,为何到现在都没有一丁点消息,莫不是你分析错了?”孔有德一个人想不明白,很自然想到了秦致远。

    “将军,属下当时的分析并没有错误,现在出现这种情况,依属下看来,有三种可能。”

    “不知是哪三种啊?”

    秦致远沉吟了一会,然后说道“首先,最大便是这王道纯已经调集好了军队,只不过封锁了消息,不让我军知晓,然后等在一个险要的位置,给我军致命一击。”

    孔有德觉得很有这种可能,当初王道纯得知叛乱,第一时间来信安抚自己,必定是个雷厉风行,而且心思缜密之人,而且他的胃口很大,摆明了是想一次性解决自己,那么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埋伏,封锁消息,一举歼灭就是最好的办法。

    “那么还有两种可能呢?”

    “第二,便是这王道纯改了主意,然后派人招抚我等,只不过信使去了临邑找李参将,或者是在商河等着将军,咱们现在还不知道消息罢了。

    第三,便是高层出了什么问题,至于具体什么问题,咱们无从知晓,毕竟王道纯只是山东巡按,权力虽然不小,但是上面还有个山东巡抚和两个布政使,说不定他们之间出现了什么分歧,比如是剿还是抚,若是剿改派谁出战等等。”秦致远之前虽然是个没有品级的幕僚,但是对官场还是很了解的。

    孔有德觉得这两种可能也不是不存在,尤其是第三种最有可能,虽然来到这个时代还没遇到过,但是前世可是听说过不少的,出了什么事情,几个有关部门互相扯皮推诿,有时候一件几分钟能办完的小事,愣是能拖上几个月。

    孔有德并不知道山东高层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不过他觉得如果王道纯是山东巡抚而不是巡按,那么前方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突然冒出数万大军,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

    想到这里,孔有德有些不寒而栗,万一真是这么个情况,自己栽了可就不妙了,好不容易才重获新生,他可不想在这么死掉,旋即下令,派出的斥候加倍,搜索范围扩大,杜绝一切隐患。

    事实上,孔有德的担心是多余的,秦致远的猜测也全都不对,现在山东巡抚衙门的情况,相当的奇怪。

    两天前,王道纯一早就前往济南府了,他要去找余大成当面商量平叛事宜,所以快马加鞭,忍受着一路的颠簸,只用了一天时间就赶路一百六十里,达到了济南府城。

    他赶到之后,顾不上一身的尘土,直奔巡抚衙门,不成想,护卫统领居然告诉他,巡抚大人已经入睡,让他明日再来。

    王道纯一腔怒气,发生了这么紧急的事情,他一个山东巡抚还睡得这么安心,不过谁让他是巡抚呢,只能忍气吞声,去驿站安顿下来。

    第二日一大早,又去巡抚衙门,结果又护卫统领被告知,巡抚大人偶感风寒,不变会客,让他过几日再来,王道纯当时就臭骂了那个统领一顿,说他瞒报军情,一定要让巡抚看砍了他。

    结果护卫统领就跟个死人一样,站着让他辱骂,等他骂累了,劝他回去,这几日不要再来打扰巡抚大人养病,来了也是一样的情况。

    万般无奈之下,王道纯又去找了两位布政使,他们二人倒是赞同王道纯的计划,然而手头能调动的只有一些卫所兵,这些卫所兵去平叛,几乎没有任何作用,战力最强的是抚标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