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阴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火器,都难以对一百丈之外的天策军构成威胁,也昭示着他们惊慌。

    “砰!”

    一个东洋营的士兵开火了,这个名叫渡边一郎的士兵,由于前几次作战表现都很不错,而且枪法还可以,再加上忠诚度有绝对的保证,和其他十来个士兵一样,孔有德特批给他们装备了天策枪。

    而身为东洋营的一员,渡边一郎拿到天策枪之后,才知道这天策枪是如何的犀利,对于孔有德这个新主人,更加的忠诚了。

    他的这一枪,准度相当之高,直接命中了一个明军总旗的脑袋。

    那个明军总旗,还没有弄清楚是个什么情况,脑袋就被打爆了,然后身体扑到下去。

    他的那些部下,都难以置信的看着这一幕,有些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上前去扶他,然将他翻过来才发现,他脑袋上的巨大窟窿,正在咕嘟咕嘟的冒着鲜血。

    skbshge

第548章 登陆() 
当确认他已经死了之后,他的部下们都格外的惊恐,他们虽然是南京城的护卫军,而且是亲军二十六卫,名义上的天子亲军,但基本上都没有上过战场。

    这次也是昨天获知倭寇来袭的消息,南京的头头们紧急下达命令,对他们进行一下午的紧急训练,再加上平时每个月有那么两三次训练,他们才勉强有点战斗力,否则的话,现在估计连手里的火铳都打不响。

    一个时辰前,有逃回来的船只带来消息,说是倭寇大军已经逆流而上,很有可能要进攻南京,城内的高层们才紧急夏大明了,让他们出城防守。

    而他们羽林前卫就被安排在了这一段防守,他们本来是极不情愿的,但奈何这是兵部和魏国公的命令,他们不能不执行。

    从今天早上开始,各色谣言就已经满天飞了,有说倭寇把浙江都打下来了的,有说倭寇顺着长江逆流而上,沿途的城池都被攻陷,每一座城都被屠城了,更有甚者,说是倭寇不甘心万历年间的惨败,这次出动十多万大军,准备顺着长江把大明的南边半壁江山打下来的。

    有些城内的士绅,已经开始朝芜湖,铜陵,安庆一带转移家产,使得城内人心惶惶。

    这种情况下,这些守军的斗志自然不会很高,所以在天策军战船还没有进入射程之前,他们就慌乱的开火。

    随着五艘福船不断接近,东洋营的其他士兵也开始了攻击,用手里的武器,对岸边的明军进行射杀。

    两边的距离仍在拉近,岸上的明军军官们也意识到情况不妙了,纷纷催促着部下们加快速度还击,在长官们的催促,以及许诺的银钱奖励下,他们都加快了手里的动作。

    他们的手中的火铳,发射起来还是相当猛烈的,枪声持续不断,不过因为没有统一的指挥,三段射是没办法完成的,只能任凭他们自己有射击,显得有些杂乱。

    孔有德静静的关注着他们,看得出来,这些手持火铳的南京守军,还算得上是训练有素,至少能够完整的将火铳激发,不至于出现打不响的情况、

    然而,尽管明军们都加快速度,增强了阻击的火力,但效果并不怎么样,对天策军构不成什么威胁。

    使用火铳的明军只有四百多人,大部分只是射程不远的普通火绳枪,射程实在是不怎么样,还不到三十丈,而且质量也谈不上多少,就孔有德发现的,几轮射击下来,就已经有三四次炸膛的情况发生了。

    这个距离上,能够对天策军使用有效攻击的,也就是五十们斑鸠脚铳。

    说起这斑鸠脚铳,其实和倭军使用的铁炮差不多,都是特大型号的火绳枪,一般的火绳枪口径也就十一到十三毫米,但这两种大型火铳,口径一般都在二十毫米以上,甚至有些超过三十毫米。

    明军使用的这种斑鸠脚铳,看规格大概在二十五毫米,长度达到了七尺,需要两个人才能操控起来,不过威力和射程确实不错,超过了六十丈,甚至能达到七十丈。

    但缺陷也是很明显的,由于相当的笨重,必须要两人来操作,发射的时候前面的人用肩膀扛着枪管,后面的人负责瞄准射击,一次射击的时间,几乎达到了鸟铳的两倍。

    随着这些装填缓慢,但射程和威力都不差的斑鸠脚铳不断发生,天策军方面也开始出现伤亡了,毕竟射程摆在这,能够攻击到前出的五艘战船,哪怕命中率低了点,但数量上去了,效果还是有的。

    “传令下去,让狙击小队上,解决掉敌人的斑鸠脚铳就可以停手了!”

    看着在明军的还击下,已经产生了少量的伤亡,孔有德还是让狙击手出手,解决掉这些能够对他们造成威胁的敌人。

    “砰!”

    “砰!”

    “砰!”

    在他的命令下,狙击手们纷纷开火。

    孔有德所在威海号上面,带着一个狙击手小队,一共十五个人,个个都是好手。

    随着一发发弹丸喷射出去,一个接着一个的明军倒了下去,在圆锥形子弹的强大威力下,被命中的明军,就算是不死,也没办法继续战斗了。

    不到五十丈的距离,对于他们基本上没什么难度,也就是战船的晃动,对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过并不算很大,经过前两轮习惯了颠簸之后,他们都调整了自己的射击状态,命中率迅速攀升。

    斑鸠脚铳需要两人协同操作,只要有一个人被击中,就没办法再还击了,四轮射击过后,已经超过三十门斑鸠脚铳停止了射击,对天策军的威胁大大降低。

    而东洋营的士兵们,这个时候也没有停止还击,他们手里的铁炮也在不断地喷射着弹丸,一共七八人的伤亡,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就这么一段时间的还击下来,他们已经消灭了超过一百敌军,信心倍增,那些拿着倭刀的士兵,也磨刀霍霍,等待战船靠岸,然后冲入敌阵,将敌人击溃。

    累积不到两百人的伤亡,看似对这三千人的明军没什么,但起到的效果,却相当不错,同伴死亡造成的恐慌,让其他的明军手忙脚乱,错误不断。

    双方的射击还在继续着,但现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现在已经是一边倒的局势了,尽管天策军一方展开攻击的只有三百多人,但已经是完全压着明军打了。

    在狙击手的重点照顾之下,使用斑鸠脚铳的明军很快就被消灭一空,哪怕那些军官不断地催促着其他的士兵拿起这些斑鸠脚铳,但在死亡的威胁下,他们根本就不敢,拿着这些强力火器的都是敌人的首要打击目标,他们又不是傻子。

    甚至为了避免被牵连,这些明军都开始后退,远离那些拿着斑鸠脚铳的,万一敌人打他们没达到,打到自己可就不划算了。

    明军的火力一再被压制,前出的五艘战船,距离岸边也越来越近了,很快就拉进到了不足二十丈的距离。

    这个距离已经是鸟铳的有效射程了,看似对明军有好处,但实际上,他们的人数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伤亡在不断地攀升。

    “上岸!”

    终于,在抵达岸边之后,东洋营的千总一声令下,早就准备完毕的步兵们,纷纷跳下战船,登上了陆地。

    他们都是全副武装,每一个人都佩戴着完整的盔甲,再加上天策军无往不利的作战记录,使得这些新投效的原倭军士兵,变得无所畏惧。

    尽管只有两百多人,但他们犹如一股洪流,狠狠地砸进了敌阵,砍杀这试图阻挡他们的明军。

    精良的武器,坚固的铠甲,悍不畏死,一往无前的其实,根本不是这些赶鸭子上架的卫所兵能够抵挡的,短短几个呼吸的功夫,最前面的一排三百多明军,就已经有近百人倒在了东洋营战士的刀下。

    一个照面,最前排的伤亡就高达三成,剩余的活着的明军,已经彻底的崩溃了,敌人的火器那么犀利,打的他们根本抬不起头,原本以为近战上面,他们能够依靠人数优势把敌人赶下海,结果敌人拼刀子的功夫也这么犀利。

    羽林前卫的指挥使是刘延庆,诚意伯刘孔昭的三儿子。

    他的祖上,乃是赫赫有名的刘伯温,被太祖皇帝封为诚意伯,算是名门之后。

    现在士兵开始溃退,他作为指挥官,自然不能放任自流,开始阻止他们逃跑。

    “静止后退!”

    “都给我顶上去!”

    “敢有临阵脱逃着,军法处置!”

    尽管刘延庆和一众军官们,竭力阻挡手下们的逃跑,甚至动用亲兵,斩杀了两个跑得快的,但效果并不怎么明显。

    也有那么一些被吓唬住的,想要回身继续作战,但绝大部分的明军,仍旧继续逃跑,留下来只有等死的份。

    大明的江南半壁,已经平静太久了,而且自从万历之后,也没有人赶来南京的低头撒野,他们压根就没有参与作战的机会,再加上一个月之训练两三次,大多都是应付差事,所以才崩溃的如此之快。

    他们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长官的驱使下,干些吃拿卡要的事情,现在遇上这种随时丢掉性命的情况,上级的命令也不好使了,因为这些军官根本就没有什么威望,他们根本就信不过。

    看到阻挡逃兵没什么效果,包括刘延庆在内,大部分的明军也都萌生了逃跑的念头。

    这些普通的士兵怕死,他们也一样怕死,士兵们没什么战斗力,他们也一样没什么战斗力。

    哪怕是最低级的小旗,基本上也承袭了多年了,在南京这种商业繁华之地,积累点的财富还是很容易的,现在基本上各个日子都过得很滋润,要让他们冲上去卖命,基本上是痴人说梦。

    只不过现在刘延庆还没有下达命令,不然他们早就撒丫子跑了,毕竟刘延庆老头子是诚意伯,再不济也是勋贵,万一他们提前跑了,到时候人家把罪名扣在他们头上,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