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阴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现在地主士绅的土地暂不收税,但按照这样发展下去,孔有德肯定会在他们的土地上收税的,现在天策军的根基还不那么稳固,等再过个一年半载,相信这些地主士绅,就是天策军案板上的鱼肉,想怎么料理就怎么料理。

    等到明年的时候,天策军手头的粮食,将会非常的充裕,等到那个时候,很多事情就能推行下去了,比如从中原招募流民,扩充治下的人口。

    当获知这个消息之后毕懋康和宋统殷都专程来到登州城看一看,手头的事情暂时也都放下了,单单在一个府就收到这么多粮食,他们觉得相当的不可思议。

    当亲眼看到仓库里面堆积如山的粮食,还有账册上各州县运来的粮食,他们是被彻底震惊了,没想到这居然是真的,居然真的能够收到这么多的税粮,而且这还只是登州府一半的土地收到的。

    “哎,要是大明的每个地方都能如此,何至于有如此多的流民呢?他们有口饭吃,何至于起来造反呢?”

    宋统殷对此的感慨最深,他就是因为流寇的问题,才被朝廷罢官回家的,进而受到孔有德邀请,两人一拍即合,才担任的这个莱州知府。

    流寇问题,说白了就是粮食问题,那些流寇又不是天生反骨,非要起来造反,这可是诛九族的大嘴,不是谁都承受的起的,他们只是单纯的没有粮食吃,活不下去了,只能选择造反这条路,以求苟活罢了。

    朝廷剿灭流寇,那是剿灭了一波,又起来两拨,剿灭了一万,又冒出来两万,简直没完没了,这里面除了大面积的天灾之外,就是人祸了。

    明明知道西北遭灾,百姓连糊口的粮食都没有,结果朝廷的‘三饷’却没有停,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赋税,将他们最后赖以为生的口粮也夺了去,与其被饿死,索性就起来造反,至少还能多活几日。

    而朝廷对此,虽然有赈灾措施,但运来的赈灾粮是杯水车薪,有些时候明明流贼已经愿意接受招抚了,但赈灾的粮食只够一两个月,等到粮食吃完,他们再次重新反叛。

    “单单半个府的粮食,就够百万流民一年的果腹之粮,这要是大明的每个府都推行下去,何至于闹出如此的多的流寇啊!”

    “是啊,献征!大明的兵士一年也不过消耗两石银子,最多一个布政使司的税粮,就能养活数百万的大军,荡平只有区区十万兵力的东虏根本不在话下,何至于让东虏为祸十数年啊!”

    毕懋康担任山东巡盐御史的时候,宋统殷刚好是山东按察副使,同场为官,加上理念也接近,所以交情不错,现在又都在天策军效力,共同语言很多。

    他们都明白大明朝的弊病很多,事实上还在大明朝做官的时候,两人就不止一次上书朝廷,痛陈弊病,并且提出了一些看起来不错的改革方案,但都石沉大海。

    现在,他们最想看到的局面,却在登莱这块地方上演了,让他们心头都有些不是滋味。

    “二位前辈,现在大明朝已经是积重难返了,想要靠着朝堂上少数的有远见,有良知之人,恐怕是无力回天了!大明朝现在就是条两百多年的船了,已经到处是窟窿,虽然有些工匠在努力的修修补补,但也只能挡住一时,现在外有鞑虏,内有百万流民,估计大明这条破船,是撑不住多久了!”

    说到这里,孔有德便没有继续往下说,宋统殷和毕懋康都是聪明人,听的出来的他的意思,既然大明这条船注定要沉,与其跟着一起沉没,不如重新造一条船,让破船上的人,能够活下来。

    尽管他们知道,天策军继续发展下去,很有可能取大明而代之,但是让他们现在彻底的站到朝廷的对立面,推翻大明朝廷,他们却是做不到的。

    毕竟都是五六十岁的人,有些观念并不那么容易改变,他们还是没办法做出这样的决定。

    孔有德也不急,相信自己潜移默化的对他们施加影响,再加上看到登莱之地蒸蒸日上,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相信他们会慢慢的想清楚这些的。

    “大人,有重要情报!”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警卫匆忙的走了进来,将一封情报递给了孔有德。

    “从来传回来的情报?”孔有德接过来,边拆边问道。

    “大人,是从北直隶传回来的!”

    听他这么一说,孔有德就明白了,多半是明军的第二轮大规模进攻开始了,这封情报,应该就是这方面的信息。

    李耀杰护送完徐尔斗他们之后,回来的时候,沿途安排了一些人手当斥候,负责侦查明军的调动情况

    算算时间,从他登陆胶州湾到现在,已经过去二十天了,明军相应的战备工作,应该也已经完成了,换防的队伍也都到位了,关宁军和边军应该也开始集结了。

    拆开一看,刚刚还一脸喜悦的表情,顿时荡然无存,一脸凝重。

    这上面只有一个信息,可以说是在他的意料之中,但也在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的是,明军确实已经开始集结了,准备第二次大规模平叛,集结地点在天津。

    这点孔有德并不意外,根据现如今的大局,朝廷不进行第二次平叛才不正常,外部的鞑子暂时没有什么威胁,宣府外面的林丹汗也被赶跑了,边防压力没那么大,可以腾出不少军队用于入关作战。

    而内部,尽管范景文在招远大败一次,但李九成被全部消灭,耿仲明部又被重创,只剩下他孔有德一人,再加上白莲教也在青州府闹腾,那么派出以关宁军和边军为主力的平叛部队,配合莱州城的范景文余部,一次性肃清青州莱州登州三府,是很正常的操作。

    所以,朝廷出兵并不让他意外,真正让他吃惊的是,朝廷派出的军队数量,将会达到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一个让天策军也难以对付的数量。

    这封情报是五天前,也就是八月十一日的时候发出来的,请报上说,从八月初八开始,明军已经开始在天津卫集结,第一批到达的明军是原本驻扎在山海关的关宁军,人数差不多万人。

    紧接着的三天时间,又有一万关宁军抵达,此外,还有八千宣府的军队,六千昌平的大军,蓟镇的一万大军,密云的九千大军,还有其他的一些军队,比如两千神机营,两千神武右营等等,林林总总的军队加起来接近六万人。

    这还不算,根据情报所说,还有源源不断的军队在抵达,他们收集了一些从北边的商贩得来的消息,还有更多的兵马再朝着天津进发,据分析,这次朝廷集结的军队,至少超过过十万人,甚至可能达到十二万。

    十万大军!

    甚至十二万大军!

    崇祯疯了?

    skbshge

第585章 崇祯真的疯了() 
天策军实力确实很强,而且孔有德也有着这样的自信,就算是对上同等数量的关宁军,他也有都有信心将其正面击溃,甚至部署得当,将其全歼也不是不可能。

    但如果朝廷这一次,真的发了疯一般的派出十万甚至更多的大军,而且大部分都是关宁军和各镇边军,这等战斗力强悍的军队,那么就算天策军全部拼命,都不一定能打得过。

    看到孔有德一脸凝重,宋统殷有些疑惑地问道“瑞图,到底是什么事情?”

    孔有德顺手就把手中的情报递给了他,然后说道“接下来,恐怕又有恶战要打了!”

    后者接过来一看,也是吓了一跳,同样的,他的震惊不是因为朝廷再次集结大军进攻天策军,这个他早就想到了,朝廷内部的争论一直不休,再加上孔有德也把发生在漠南蒙古上的事情,跟他说了,朝廷发动第二次进攻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他对于这情报上面,朝廷集结的军队数量感到震惊。

    “这?这情报恐怕有误吧?即使三年前的鞑虏入寇,随袁崇焕进京勤王的也不过四万关宁军,按照这情报所说,恐怕关宁军要出动不下五万兵马,这怎么可能?”

    宋统殷也是一脸的不相信,他不觉得,朝廷会把他孔有德,当成是比鞑子更具有威胁的敌人。

    在这次扩军之前,天策军充其量也就两万多兵力,即使现在扩军了,也不过才五万的军队,控制着登莱二府之地,说起来,正在山西肆虐的二三十万流贼,都要比天策军更具有威胁。

    而朝廷居然在这个时候,出动如此多的大军,按照情报分析,这次出动的大军数量,甚至有可能超过十万人,而且大部分还是包括关宁军在内边军,也就是大明的最强战力。

    说实话,这些大军拉到辽东战场,跟鞑子正面决战,估计鞑子都得暂避锋芒,然而却用于对付远没有鞑子强大的天策军,这让宋统殷很不理解。

    所以,他觉得是情报有误,而不是别的什么原因,导致朝廷做出如此不合理的举动。

    “瑞图,这情报一定是有问题!一次出动十万以上大军,对于朝廷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小时,就算是萨尔浒之战,朝廷也不过是动用了十一万大军,你又没有公开称帝,朝廷怎么可能如此大动干戈?”

    毕懋康当过兵部侍郎,对于军事方面的情况比宋统殷要熟悉多了,十万大军,听起来好像不多,但真正动起来那可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

    别看南京城就有这么多军队,而且在孔有德兵临城下时也基本被调动起来,但这可跟调动十万大军,行军千余里作战是两码事。

    首先便是后勤补给,南京方面所需要的一切资源都在城内,固守就是,这次如果真派出来十万人,单单军费恐怕就要突破百万两,开拔费,中途的均需粮草,阵亡将士的抚恤金,战后的封赏,都是要花钱的。

    所以,毕懋康觉得,这个情报应该出错了,按照常理推论根本不可能。

    听他们一说,孔有德也觉得有道理,再加上自己也有这方面的怀疑,于是下令把传信之人带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