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阴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月二十四日,宋统殷也带着他那套班子进入了莱州城。

    他来的目的倒不是为了把治所搬迁过来,根据他和孔有德的商议,莱州府的治所,就定为平度了,而不是现在的掖县城。

    相比于平度,现在的莱州城更适合作为一座军事堡垒,而不是一个行政中心,因为位置有点偏,整个狭长的莱州府地形,莱州城位于最北边,到南边个州县距离都不断。

    而平度差不多相当于莱州府的正中心,到各地都比较方便,行政命令传达的也更为迅速,

    虽然不打算搬迁府治,但宋统殷毕竟还是莱州知府,这里的政事也是需要他来安排的,而且还要负责战斗的恢复重建工作。

    进城后,他就组织带来的民夫和青壮,协助天策军清扫战场,将坍塌的地道挖开,将里面的明军尸体搬出来,清理废墟,搬运尸体,修缮城墙等等。

    早在昨天杨御藩投降之后,天策军手头的兵力就空余出来了一些,部分人马先期离开莱州城,赶往潍县和昌邑,今天又会有一批人马撤离,最多三天时间,野战部队将全部撤离。

    到时候莱州城就要靠宋统殷来收拾了,等到清理完毕,莱州城将降格为州,同时也要帮助水师,在莱州城改造扩建港口,到时候成为天策军水师的另外一个重要港口。

    按照孔有德和徐文仪的规划,未来的天策军水师有七个军港,从南到北以此为安东卫,胶州湾,斥山港,威海卫,蓬莱水城,城皇岛,还有这莱州湾军港。

    基本上能够覆盖山东半岛,渤海,以及黄海的大部分区域,如果未来拿下皮岛,还会有旅顺,皮岛这两个港口,到时候长江以北,天策军水师就真的无敌了。

    八月二十五日,孔有德正式宣布,莱州之战胜利结束,天策军顺利拿下莱州城。

    与此同时,还留在莱州城的天策军,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庆功会,庆贺这次战事顺利,战士们也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悠闲,也为了更好的迎接接下来跟关宁军的大战。

    除了天策军的军政人员,还有诸多等来各地的百姓,赶来看热闹,他们来的原因,主要还是想看看天策军的大炮。

    这一次集中火炮攻城,消息传播的很快,传着传着就成了三四千门大炮,甚至有朝着上万们递增的趋势,这样的事情可是对喜欢看热闹的天朝百姓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虽说天策军名义上还是叛军,但由于土改的关系,绝大部分的百姓都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自然对天策军无比拥护。

    而且天策军军纪良好,他们也不担心会出什么事儿,趁着现在农闲的时候,来看看这些传说中威猛务必的大炮,到底有多厉害。

    当然,来的这上万百姓中,也不单单是看热闹的,也有不少是打算参军来的。

    天策军三天就能拿下了莱州城,表明天策军无与伦比的实力,再加上军属的各方面优待政策,不少人青壮年,都在父母的劝说下来到莱州,一睹天策军的神威,而后投身天策军中。

    这些参军的青壮年还不少,加强起来起码有个四五千,估计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毕竟现在消息还没有传远,也只是平度潍县一带的百姓来了,预计最后能有几万人。

    对此,孔有德当然是乐见其成,虽然天策军刚刚经过一轮扩军,实力还没有恢复到巅峰时期,但接下来面对的压力依然庞大,因为朝廷这次出动的兵马,居然达到了十三万人。

    skbshge

第597章 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 
这几天虽然在作战,但北直隶和青州府,济南府方面的消息,一直没有间断,源源不断的消息被送到孔有德的手里,本来就有李耀杰手下的人手,之后李养性安排过去的情报人员也发挥了作用。

    同时,白莲教方面发过来的情报也不少,他们现在是关宁军的第一个目标,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同时他们的情报网更为发达,对于这支军队的情况了解的更为详细。

    比如明军这次的统帅,是兵部右侍郎刘宇烈,此人出任过关宁巡抚,朝中还有个各个刘宇扬当着吏部侍郎,此前的第一平叛本来是让他做统帅的,结果换成了兵部左侍郎范景文。

    此外,明军的各个将领,基本信息也被白莲教的人掌握了,一并发送过来了,其中让孔有德比较感兴趣的事,吴三桂居然也来了,而且还是明军的前锋。

    虽然吴三桂现在还只是个小小的守备,但却让白莲教的人极为恐惧,因为明军那一支沿着海兴,沾化,阳信一线直扑青州的前锋,里面就有吴三桂在。

    这支五千人的前锋,带队的是祖宽,原本是吴三桂他大舅祖大寿的家丁,靠着站功也爬到了宁远参将一职,这次和祖大弼一起被任命为前锋统帅,各带一支五千人的兵马,一支从北边直扑青州,一支沿着运河南下济南,从西边进攻青州。

    而吴三桂也在祖宽营中,算是这支前锋大军里面的前锋,一直走在大军的前面。

    根据白莲教的叙述,此人打仗跟不要命了一样,不管白莲教的军队有多少,这吴三桂就像疯子一样带人杀上来。

    就在五天前,白莲教的五大头目之一王好飞组织了一波埋伏,打听到吴三桂带着一千人前出大部队四十里,就准备干掉吴三桂这一千人,提升一下被关宁军打击到底的士气,顺便杀一杀关宁军的锐气。

    王好飞的组织能力还算不错,埋伏行动完成的很不错,也确实埋伏到了吴三桂,他当时身边只有一百多人,多半是出来侦察敌情的,被白莲教埋伏了个正着。

    结果面对白莲教近万人的大军,吴三桂居然没有丝毫退却,带着一百多人就杀上来了,直奔王好飞所在的中军,结果白莲教虽然人多势众,但愣是没办法挡住吴三桂的进攻。

    王好飞只得拼命的将护卫调遣上来,阻挡吴三桂的冲锋,然而无济于事,吴三桂和他手底下的关宁军如若无人之境,一路砍来到王好飞的中军大阵,王好飞也慌神了,担心再不走的话命都要留在这了。

    于是他掉头就跑,其他白莲教的人看到老大的跑了,敌人又这么凶残,根本不敢再战,一窝蜂的全跑了。

    就这样,吴三桂以一百多人,击溃了白莲教的一万多人,上演了一出‘白骑破万敌’。

    截止情报发出的时间,也就是两天前,关宁军的前锋已经拿下了乐安和博兴,距离青州只有百里的距离了,而白莲教也在集结抵抗,但依旧是节节败退,只能迟缓关宁军的进攻步伐。

    为此,白莲教不得不向天策军求援,希望天策军能够增调兵力,协助他们一同对付关宁军,并且表示将来击退关宁军后,他们可以让出青州府一半的地盘。

    对于白莲教的这些请求,孔有德不可置否,他的目的就是要用白莲教拖住关宁军,好为他修建防线争取时间,这个时候参合进去可不是什么好事。

    况且,这白莲教也真够弱的,十几万人的队伍,还有孔有德卖给他们的大量武器,愣是叫关宁军的五千人打的跟孙子似的。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大量情报,综合起来,孔有德就对这次要面对的敌人,有了清晰地了解。

    这次天策军要面对的,差不多是十五万大军。

    大明朝廷一共出动了十三万大军,其中关宁军一共出动了五万人,另外有密云,昌平,蓟镇,宣府等四镇五万边军,京营也抽掉了一万多人,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地方军队,主要是河间府,顺德府,保定府,东昌府,济南府,保定府这些地方凑起来的一万多人。

    如果再加上青州城内被围困的一万多明军,以及可能从兖州府增援的新兵,那就快真的接近十五万人了。

    就算去掉那五万充数的杂牌军,关宁军和边军加起来的十万人,可以堪称大明朝廷能拿出来的最强军力了,用这样一支大军,去辽东平原跟鞑子野战,皇太极也得认真对待,拿出全部军队与之对阵。

    说实话,孔有德到现在都没弄明白,崇祯和朝廷是怎么想的,为了对付他这区区一个‘叛军头子’,摆出这么大的阵仗。

    难道他真的让朝廷这么忌惮?或者是有什么事情,让朝廷对自己极为恐惧?

    具体原因,暂时还不得而知,但接下来的战斗,肯定是一场持久战。

    按照孔有德的预计,最少最少也要三个月才能决定打完,打个半年都不奇怪,甚至打上一年都不是不可能。

    想要像招远之战那样,一战定胜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招远之战能够快速结束,是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比如范景文的轻敌,青州府白莲教起事分了他的心,让他急于解决天策军而后调兵对付白莲教等等,多种原因让双方都绝对打一场决定生死的大决战。

    为此,孔有德必须要做长期作战的准备,好早现在已经不是三个月前的局势了,要是三个月前他听说朝廷排出来这么多军队,多半会等三艘盖伦船完工,直接跑路去投奔郑芝龙了。

    现在他他有这个资本打下去了,前段时间,秦致远收上来的上半年的粮税,接近九十万石的粮食,解决了天策军面临的粮食方面的问题。

    再过三个月,第二季的粮食又要成熟了,哪怕不收税,单单那一百来个大农场,接近五百万亩耕地的产出,也足够天策军吃上好几年了。

    兵工厂也进入了满负荷运转的状态,各种武器弹药都在全力生产,熬下去的话也能供应的上来。

    此外,就是要为扩军做打算,打仗是要死人的,这三天来进莱州城,尽管有着绝对的火力优势,天策军一样有接近千人的伤亡,更何况面对人数更多,战力更强的关宁军和边军,伤亡肯定不少。

    所以,对于这些想要参加天策军的小伙子,孔有德是很乐意的,他们将成为后备兵源,训练完成将会源源不断的补充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