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阴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大半年来,他们也陆陆续续下水了十几艘船,但实力也就那样,不但缺乏足够的火炮,作战能力也相当一般。

    这近百艘的船只里面,战船只有三十艘,其余的都是运兵船和货船,搭载着一万两千人的军队,还有相应的军需物资。

    这次行动,孔有德足足谋划了一个多月,现在到了实施的时候了。

    虽然表现的很平静,但要说他内心一点都不激动,那绝对是假的,毕竟要打的可是山海关。

    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扼守辽西走廊。是长城东侧的起点,一直都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

    隋开皇三年,筑渝关关城,后来历代都成为了防备东北游牧民族入侵的防线,不过原本的山海关位置和现在还不太一样。

    洪武十四年,中山王徐达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带兵到此地,以古渝关非控扼之要,于古渝关东六十里移建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事实上,山海关也确实对得起‘天下第一关’的称呼,但就建造山海关的目的而言,他成功的阻挡了游牧民族来自东面的入侵,从东面进攻的势力,从来没能从正面突破过山海关。

    但不代表,山海关就没被攻破过,事实上山海关也有数次被攻破的,但都是从关内进攻击破的。

    发生在山海关比较著名的战役,就是李自成和吴三桂以及鞑清的那场山海关之战,又称一片石大战,最终吴三桂投靠鞑清,开关放清军入关,才让他们有了直驱中原,兵临天下的机会。

    但在清军入关之前,吴三桂的日子可一点都不好过,李自成和吴三桂激战不过三日,山海关防线就在准备齐全的情况下,被打的连连败退,甚至一片石被攻破,北翼城都被拿下。

    当时多尔衮也率军抵达山海关东面,吴三桂眼见抵挡不住李自成的攻击,最终选择投靠多尔衮,放鞑子入关。

    而与此同时,李自成也发狠,准备毕其功于一役,摆出一字长蛇阵,全面进攻,吴三桂的军队在鞑子压阵的情况下,拼死抵抗,损失惨重,但与此同时,遭遇等候多时的多尔衮,突然以两万蓄势待发的精锐骑兵杀出,李自成猝不及防,继而溃败。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场山海关大战,就在吴三桂跟李自成大战301年后,又有两方势力在山海关展开厮杀。

    当年十一月,秃子的杜玉明军团,从关内向山海关发动进攻,防守方是某不可明说的军队,然后扛了不到一个月,就被一路打穿,直接从山海关打到沈阳,太子都被迫撤退到哈尔滨。

    由此看来,山海关虽然为天下第一关,但是防御力主要表现在对关外敌人的进攻,如果从关内进攻,防御效果相当一般。

    也正因为这些,孔有德才敢发动这次突袭,突袭登陆到山海关背后,然后从背后拿下山海关。

    只要能够拿下山海关,天策军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现在能够机动的明军,要么被堵在青州,要么还在东昌,亦或是在河间府和程希孔交战,还需要留守京师,想要集结到足够的兵力,短时间重新夺回山海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如此一来,崇祯就算不想谈判,也没得选了。

    这一次,他亲自带队,负责指挥这场意义重大的战斗。

    现在,各项条件都已经成熟了,完全能够支撑天策军此次的进攻行动,同时也有必要采取行动了。

    沧州方面,程希孔已经和明军开战了,这一次他的行动相当自由,想撤退随时都可以,而且又地处本直隶,天策军还没开始建设,打烂了也就打烂了。

    而明军方面,这次也算是长了记性,没有再采取集中优势兵力,组织强攻的方式。

    如果招远之战还没让他们记住天策军强大的火力,昌乐一战下来,再蠢的指挥官也不会再这么干,他们也明白了,集中大量兵力攻坚,在天策军的优势火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程希孔那边虽然没有取得太大战果,但仍旧能够保持均势,交战的烈度不算太大,打了十几天,双方的伤亡才一千多人。

    明军也在应付的样子,只要程希孔不向北进攻,他们基本上没有什么作战的欲望,而经过十几天的战斗下来。

    程希孔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也不怎么刺激他们,双方就这么耗着,偶尔爆发一些小规模战斗,但是大规模的进攻没有出现过。

    此外,徐文仪的任务近战也很不错,通过他的一系列操作,不但把日出藩,岛原藩给搅和进来了,甚至把萨摩藩,肥后藩等几个跟宗义成有矛盾的藩国,也给卷进来了。

    另外还有消息显示,德川幕府也对此事很关切,不排除德川幕府出兵参战的可能。

    现在朝鲜已经被死死的钉在对马岛上了,对于李倧来说,他现在是想退出都不行了,一旦扛不住,让诸藩以为他们打不过了,到时候壬辰倭乱又将上演。

    徐文仪把驻守济州岛的任务继续留给李天刚后,除开他们原本的战舰,还留下了五艘战舰,就带着其余的战舰回来了,所以孔有德手里也有足够的战船,用于渡海进攻。

    而最重要的是,鞑子已经开始行动了,他们从七月初揍完林丹汗回到辽东,到现在也有快四个月了,而且准备作战行动的时间也有两个月多了。

    十月二十八日,孔有德就已经获悉,四天之前皇太极再次亲自出征,率领后金,蒙古,朝鲜,汉军旗等多部兵马,合计五万大军,向西南行军,毫无疑问,就是冲着锦州一带去的。

    按照正常速度,祖大寿和皇太极,应该在一天或者两天前已经交手了,只不过现在还没有消息传来罢了。

    如果让鞑子抢占先机,最终占领了关宁防线,以明军现有的实力,从鞑子手里收复山海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虽然鞑子暂时也没有入主中原的实力,但没有关宁防线的庇护,他们入寇就不需要像己巳之变那样,冒着巨大的风险,那么类似的行动,将会变得非常频繁,大明衰弱的也会越来越快。

    而这,当然不是孔有德可以接受的,所以这一仗必须要打,至少不能让鞑子得到山海关。

    这次进攻山海关的军队,以第四师和水师突击队为主,同时辅以部分第七师,也就是整编过后的原东江镇兵马,以及叶赫师的两个营,总兵力超过两万人。

    skbshge

第651章 马世龙() 
第四师带回来修整的同时,也搞了一次扩编,原本有九千兵马,战斗过程中损失了一千多,这次孔有德直接下令扩编到一万五千人,当然打完之后,还是要继续整编的。

    新加入进来的,就是拿下莱州城之后,招收的那一批新兵,他们已经训练了两个月,虽然还没有打到预定的三个月训练时间,但基本的作战能力已经具备了,完全可以通过实战来提升战力。

    他们被分开编入各个什下面,由老兵带新兵的方式,确保作战期间能够稳定发挥,不至于捅娄子。

    而东江镇的那些兵马,基本都见识过天策军的强大火力,有不少还参与过对铁山,义州等地鞑子的进攻,对于天策军的势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再加上天策军的待遇,他们对于整编也都顺利接受了。

    孔有德也知道,这里面肯定有一些鞑子的探子,或是心向鞑子,亦或是心向朝廷的人,但都无关紧要,这一次行动在抵达目的地之前,都是绝对保密的,

    舰队出海之后,他们就算想要告密,也没有机会离开舰队。

    经过两天半的航行,船队终于快要达到了这里,距离山海关不到一百里的区域,过程还算顺利,没有遭遇天津水师,想来他们现在也没那个胆量出来巡逻。

    预计再有三个时辰,船队就能抵达山海关海域了,到时候天也差不多亮了,立时就能发动攻击。

    按照孔有德计划,攻击部队一共分为四部分,除了去攻击碣石堡的分舰队,还有手头进攻山海关的主力舰队,另外还有两支分舰队,分别攻击抚宁,昌黎和觉华岛。

    抚宁和昌黎位于山海关西面,是入关之后的两座大城,分别距离山海关四十里和六十里,两城之间也有高山阻拦,可以说是山海关的两个西部门户。

    崇祯三年初,两个月前入寇的皇太极攻打京城不下,便转为从背后进攻山海关,到了二月份遵化、滦州、永平、迁安等城池已经被鞑子拿下,但是在抚宁吃了亏。

    当时驻守抚宁的是兵部郎中史可法,抚宁城防守严备,没让鞑子找到机会,攻打了几次都以失败告终,不得已只能绕道两城,直接进攻山海关。

    但因为抚宁和昌黎卡着交通要到,皇太极需要时刻防备被这两座城池的明军出城偷袭,尽管明军野战能力不行,但如果没做防备,他们突然出城,很容易打乱阵脚。

    所以皇太极没办法放开手脚,动用大量兵力监视两城,而山海关方面的防备也很严密,所以就导致进攻山海关的行动也宣告失败。

    于是皇太极发狠,准备先啃下昌黎和抚宁再说,回头再猛攻山海关。

    但缺乏足够的攻坚武器,以及史可法的坐镇,明军第一次防御成功后信心大增,使得皇太极的攻击行动再度失败,加上阿敏丢掉了永平,迁安等城池,皇太极只得撤军,带着掠夺钱财,百姓的牲口出关了。

    所以昌黎和抚宁,必须要拿下,这样就能有效的阻挡明军从关内的增援,就算攻击山海关的战斗不顺利,也能暂时把明军挡在这两座城西面,争取更多的时间。

    而觉华岛,则是渤海北部较大的一个岛屿,这里有关宁军的军事基地,也有少量小型战船,能够有效地为宁远提供防护。

    作为关宁防线中段最为重要城池,宁远的战略价值非同凡响,天启六年的宁远之战,天启七年的宁锦之战,袁崇焕就是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