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阴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面就说道“属下恭贺大人旗开得胜,拿下山海关!”

    孔有德也笑着说道“你干的也不错,要不是你熟知抚宁的情况,想必也没那么快拿下来,这次少不了你的功劳!现在喊你来,是有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务交给你,要你跑一趟京城,你愿不愿意去?”

    张国臣连忙表态道“大人的吩咐,属下万死不辞!属下去京城,可是要代表大人和朝廷谈判?”

    “没错,仗打到这个地步,也没必要继续打下去了!你这次去京城,就是先期与朝廷接洽,对你来说不是什么难事,现在的局势,他们也不敢拿你怎么样!”

    “那我具体要做些什么?”

    “一共三点,第一,原先辽东系的文官,也就是和你关系不错的那几个,可以联络一下,如果愿意来天策军,我欢迎!第二,表明天策军的意图,愿意接受招抚,但是条件会很苛刻,让他们有心理准备,如果要谈判,就派个级别高点的来!第三嘛,可以有意无意的透露一下,王子登和范文程月初来过登州!”

    “属下明白!”

    张国臣是聪明人,尽管王子登和范文程根本没到过登州,但这事儿就得当发生过一样,只要透露这么一个消息,朝廷就不得不重视,这其间意味着什么,那些老狐狸不会不懂,相信他们谈判的时候也会更加有诚意。

    “具体如何应对,全看你随机应变,到时候我会给你一队护卫,保护你的安全!到时候孟思哲会跟你一起去,这次谈判之后,天策军和朝廷的战事,至少会平息一两年,以后他就作为天策军在京城的留守人员,负责天策军和朝廷的联络,他又什么你懂得你可以教教他!”

    “属下一定完成任务,请大人放心!”

    孟思哲也算是元老了,当初青州之战后,秦致远挑选了孟思哲和白沐霖两个得力干将,白沐霖因为说服耿仲明打开城门,立下大功被重用,孟思哲错失那个机会,不过变得很有上进心,现在也是处理政务一把好手,而且极为忠心,这也算是给他一个机会。

    第二天一早,张国臣便在一队骑兵的护卫下,从山海关出发,马不停蹄的赶往京城。

    虽然他兵部主事的身份还在,但他这次却没用,现在他已经加入天策军,投靠孔有德这个小老乡了,那就堂堂正正用天策军的身份,以天策军谈判使者的身份入京。

    这一路上,张国臣算是体会了到了,有个强大的后盾,是多么让人开心的一件事情。

    还记得三月从京城出发前往莱州的时候,沿途的地方官,尤其是北直隶的官员,根本没拿他当回事,只是例行的接待,毕竟辽东系的文官没有位居高位的,抱团都没用,人家齐当党,浙党,楚党,东林党哪个没有几个大佬坐镇,张国臣他们这个小集体,在官场不怎么收待见。

    而现在却不一样了,这个谈判使者的身份一亮,沿途官员都是好吃好喝伺候着,而且还都有银钱奉上。

    能当上官的,就没有脑子不好使的,天策军打下山海关,意味着什么他们很清楚。

    现在天策军要和朝廷谈判,朝廷肯定也不敢接着打,如果因为招待不周,导致谈判的事情被耽搁了,朝廷怪罪下来,他们这些地方官的脑袋,不比袁崇焕和耿如杞的脑袋硬。

    张国臣心情愉悦的奔赴京师,但京城内可以说人心惶惶,山海关被攻破的消息,不可能瞒得住,消息很快就扩散开来,而且传着传着就变味了。

    一开始还只是天策军突袭拿下山海关,然后是天策军从渡海打下了整个关宁防线,到后面就成了鞑子配合天策军,从锦州一路打到山海关,更有甚者,说孔有德会妖法,动用妖法炸塌了山海关,就那么轻轻地一伸手,山海关就塌了,传的神乎其神。

    当然,对于最后一种传言,基本没几个人相信,但即使如此,他们仍旧害怕,担心哪天京城都护卫不了他们的安全。

    而且,两个月前的昌乐之战,明军大败之后,天策军进入河间府,但周围的大名府,保定府,真定府,霸州府等各府,大量的士绅因为害怕天策军打过来,就离开家乡涌入京城,试图以此渡过兵灾。

    这次山海关又被攻破,永平府,顺天府的人,也开始涌向京城,一时间京城内人满为患,为了维持秩序,除了九成兵马司的兵马,刑部,大理寺,兵部,京营的兵马也都开始上街维持秩序。

    一时间人心惶惶,谣言四起,更有趁乱闹事的,怎么压都压不下来。

    ……

    而此时,皇宫的御书房内,却是寒意森森。

    虽然有炉火烘烤,御书房内还算暖和,但坐在上首的崇祯脸色阴沉,底下众臣谁也高兴不起来。

    在场的几十人人,都是大明的重臣,内阁首辅周延儒,吏部尚书闵洪学,礼部尚书徐光启,户部尚书侯询,兵部尚书张凤翼,刑部尚书胡应台,工部尚书张延登,左都御史陈于廷,提督京营的英国公张之极等,还有各部的侍郎,通政司,翰林院,国子监,大理寺等等各衙门的主官和副官,可以说汇聚了大明朝最顶层的一群人。

    看着眼前这群人,崇祯很想发火,但都忍了下来。

    当初孔有德在吴桥起兵,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崇祯并没太当回事,区区两三千乱兵,翻不起什么风浪。

    没成想不到两个月,愣是让他们打下了登州,后来剿抚之争不断,朝堂之上分成两派,互相攻轩,看起来哪一方都说的在理,搞得崇祯也下不了决心。

    而在此过程中,孔有德却一步步做大,等到派出范景文,做出第一次有组织的平叛行动时,叛军已然成长起来,范景文虽然消灭了李九成,但是在招远惨败,又退回莱州,还让耿仲明跑了。

    再后来,又是关于剿抚的争论,等崇祯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招抚,又出了一大摊子事儿,又转为支持剿灭,又耗费接近两百万两白银,组织了十三万人的平叛大军。

    结果叛军再次期间进一步壮大,十三万人被消灭过半不说,原本只占据着登莱的叛军,居然把整个山东都打了下来,现在居然又把山海关拿下了。

    在崇祯看来,造成这一切的,就是眼前这些人,如果不是他们争论不休,事情怎么可能败坏到这个地步。

    无论是力主招抚的礼部尚书徐光启,首辅周延儒,户部尚书侯询,前兵部尚书熊明遇,还是力主剿灭的次辅温体仁,前户部尚书毕自严,前大理寺少卿王与胤等等,都难辞其咎。

    skbshge

第660章 对策() 
如果能够统一思想,局面绝对不会弄得和现在这样糟糕。

    若是第一时间,集结数万大军,趁着叛军还没发展壮大将其全部消灭,也不是什么难事,若是一开始就招抚,然后分化这些叛军,将他们安置到各个不同的地方,这个时候也不会让他们如此壮大。

    正是因为剿抚之争不断,剿又不拼尽全力去剿,抚又没有诚心实意的抚,导致叛军一步步做大,现在成为心腹大患。

    更让崇祯恼怒的是,即使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朝臣们的意见还是没办法同意,有些还是坚持剿,有些则坚持招抚,而且还有一些墙头草,今天支持招抚,明军支持剿灭,搞得还是乌烟瘴气。

    终于,崇祯的怒火还是爆发了“唐天才呢?死哪去了?难道要朕派人去请他?”

    身份兵部尚书的张凤翼连忙说道“陛下息怒,微臣已经传令给他,想必马上就来了!”

    刚说完,一个太监便在门外禀报道“陛下,兵部右侍郎唐天才求见!”

    “让他滚进来!”

    崇祯没好气的说道,平复一直和和气气的他,也难免爆了粗口。

    随后,喘着粗气的唐天才,便进入御书房。

    说实话,唐天才现在只是个出气筒,这事儿跟他没多大关系,但崇祯就是这么个脾气,觉得山海关丢失的责任,唐天才的责任最大。

    昌乐之战结束后,崇祯还是没打算谈判,天策军都打到北直隶了,这个时候和谈,岂不是让天下百姓耻笑,他就想继续增兵,继续从边军,关宁军,京营抽调兵马,还有洪承畴,杨一鹏,南京的守备兵马,把这些兵马也统统调集过来,一起合力剿灭天策军。

    而调集这么多兵马,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就派了唐天才这个兵部郎中,假意去跟孔有德谈判,一方面实地查看叛军虚实,另一方面拖延时间,让叛军放松警惕。

    结果唐天才很快就回来了,虽然也看到了登州的部分情况,但还不够详细,但他带回来鞑子可能要进攻的消息,却让崇祯暂时也没有计较这些。

    当时唐天才就把从孔有德那弄到的情报上抄写润色一遍,然后呈给崇祯,当时崇祯就被吓了一跳,这些情报无不表明鞑子很可能会再度进攻大明。

    而后崇祯派人去询问祖大寿,果然也发现了鞑子的一些异常举动,跟唐天才获得的情况如出一辙。

    当时崇祯就召他入宫面圣,面议此事,而唐天才对此早有准备,侃侃而谈,比如那些野人女真出现在沈阳,就像他亲自去看过一样,把崇祯唬的一愣一愣的。

    而且还提出了很多应对之法,让崇祯很是欢喜,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么个能人,不过想到被袁崇焕忽悠的悲惨经历,他这次也算是留了点心,没有给予他太多全力。

    不过唐天才也算是立下大功,崇祯还是升他为兵部右侍郎,接替战死殉国的刘宇烈的位置,让他去蓟州整顿兵马,兼理永平军务,防备鞑子再度绕道察哈尔入寇。

    结果鞑子确实来了,但天策军也来了,先是抚宁和昌黎被攻陷,然后山海关被天策军攻陷的消息传来,紧接着义院口,简得领,界岭口,桃林口等长城的关口也被攻破,唐天才都快打到喜峰口了。

    崇祯急忙撤销唐天才的职务,回京复命,然后紧急启用帝师孙承宗,处理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