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阴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两天叛军炮击青州城的时候,他们还有些忧心,总担心出现意外,怕青州城在抚标营赶到之前就被攻破,着实担心了两天。

    但是从昨天下午,得知抚标营进驻临淄县城后,他们才总算是松了口气,叛军已经无法再对青州城构成多大威胁了。

    甚至开始盘算着,需要多长时间能剿灭叛军,平叛成功之后,他们能有多大的功劳,官位能不能升一升。

    然而今天中午,他们的幻想被彻底打破了,他们从一万两千卫所军中,挑出了六千最年轻力壮的,甚至派出了大部分的骑兵,出城配合抚标营剿灭叛军。

    没成想,一大早出发的守军,才走出十多里就被叛军追上,一战之下,就彻底崩溃了,出城的六千守军,逃回来的只有一千多人,其余的不是被叛军抓住了,就是被俘虏了,或者逃到其他地方去了。

    即使这样他们还没有绝望,毕竟抚标营还在,卫所兵什么战斗力,他们心里还是有点数的,平叛的主力仍旧是抚标营,派六千守军出去,主要任务不是为了平叛,而是为了混功劳。

    结果傍晚的时候,他们又获知了消息,王道纯率领的抚标营也被叛军击溃,那可是接近八千大军啊,而且其中五千还是招募而来的抚标营,就这么被干净利落的击溃了。

    现在,他们随时要面临叛军的进攻了,然而对于是否守得住,他们已经接近绝望了,甚至有些人官员已经做好了逃跑的准备,不过即使如此,这青州城还是要守的,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得守下去。

    现在的青州城,加上溃逃回来得军队,城内守军也只有七千多人,而且因为大明的卫所制度,导致卫所兵各个年龄段的都有,二十到四十岁的青壮年卫所兵,早晨都被派出去了,基本都折损在战场之上了,现在剩下的多半是老弱病残。

    尽管已经尽可能的动员了城内的青壮来守城,现在城内的守军也只有一万三千人,看起来是叛军的两倍,而且还有三十多门从各个卫所调集来的火炮,但是他们心里依旧没底。

    他们甚至想到了让衡王移驾出城,去登州或者莱州避难,但是无论如何劝告,衡王就是不同意,哪怕钱良翰朱之裔表示,可以牵头带领青州所有的官员,一起上书崇祯皇帝,说明具体缘由,衡王还是不敢出城。

    衡王知道,即使他们上书,只要自己敢离开青州,到时候自己免不了要被剥夺王位,圈禁凤阳的命运,因为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留在城内,还有一线希望。

    不过衡王不是福王那样的吝啬鬼,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为了保能住青州城,更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他忍痛拿出了五万两银子,一万石粮食,用于青州城的防守,算得上是很大方了。

    不过这可不是无偿拿出来的,而是借给青州的高官们的,等到战事结束以后,他们还是要还的,不过即使如此,依旧让钱良翰朱之裔他们喜出望外,反正要还也是用公款还,不用他们自己掏钱。

    原以为衡王也是一毛不拔,没想到居然这么大方的借给了他们钱粮,而且还这么多,有了这些钱粮,他们起码还能再招募一万青壮帮助守城,到时候守住青州城的希望就更大了。

    高兴地另一方面,自然是他们又可以有新的进项了,即使局势如此危机,依旧不能阻止他们对这批钱粮伸手,按照官场的惯例,五万两银子刚出衡王府,就只剩下三万五千两了,其余的部分自然是进了各级官员们的腰包了。

    不过即使有了这些,也不代表他们能安心下来,登莱巡抚孙元化明确表示拒绝出兵,要行招抚之策,虽然登州和莱州有大量的战兵,两府境内也有诸多卫所,但是短时间内他们无法从这两地获得支援了。

    在外面没有援军的情况下,想要守城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了能获得援军,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军队驻扎的地方,发公文求援。

    。。。。。。

    第二天,晚上睡得安心,孔有德早早地醒来了。

    穿越之后的这二十多天时间,孔有德养成了早起早睡的好习惯,不像前世,正常上班最早也是十二点才睡,休息时间甚至能玩到两三点才睡觉,一觉睡到午饭时间。

    孔有德起这么早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没什么娱乐,不早早的睡觉也没什么事情可干,孔有德现在也在思考这件事情,现在为了生存下去,每天要忙的事情很多,没多少闲暇时间。

    万一以后他谋事成功,稳定下来了,怎么打发闲暇时间是个大问题,这时代又不可能有那些电子产品,可以提供消遣,文人们舞文弄墨,吹牛装逼的事情他可不愿意做。

    不过暂时也管不了那么多,等到了那一天再说吧,现在眼前的事情还有一大堆,昨天虽然打了一场大胜仗,但是接下来两天的活儿可一点不比之前少。

    接下来不光要论功行赏,还要招降这些俘虏,制定接下来的行动计划,总之事情多着呢。

    不过好在有个秦致远,还有他挑出来一批小弟,可以帮忙完成部分工作,顺便提供一些建议,不过最后拿主意还是要孔有德点头。

    昨晚统计的时候,还陆续有被抓到的俘虏押送回来,到今天早上,俘虏人数已经突破了两千八百人,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了。

    不过让孔有德有些失望的是,这些俘虏里面,居然有差不多一千四百卫所兵,孔有德很是郁闷,没想到占了这么大比例。

    不过想一想也很正常,王道纯虽然带了五千抚标营,但是还有两千多卫所军,卫所军不光战斗力差不少,逃跑能力也差很多,相比抚标营的士兵,还是卫所兵更容易被抓到。

    不过失望归失望,这些士兵仍旧是要整编的,之前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整编过程还算是比较顺利,一边是血淋淋的屠刀,一边是吃饱饭卖命,在砍了几个宁死不降的勇士之后,再也没有勇士诞生了。

第94章 整编军队() 
中午的时候李九成也带着人马过来了,他现在手下的人马,足足扩充了一倍有余,除了被砍杀了一千多人,逃掉了接近两千人,其余的都被抓起来了。

    虽然青州出来的守军都是卫所兵,但李九成手下也大部分都是卫所兵,青州守军跑不快,李九成手下的卫所兵同样好不到哪去,骑兵也只有三百,不然青州守军一个都跑不掉。

    为了更好地整编军队,孔有德也跟李九成摊了牌,必须要划清骑兵的归属权,免得以后总是被掣肘。

    他儿子李应元现在不归孔有德指挥了,而且昨天带过去的那三百骑兵,和把总毛有顺也都归李应元了。

    昨天并没有规定哪些人帮助李九成,这三百骑兵都是自愿选择跟着李应元,也就是说他们更忠于李应元,给他也无所谓,但其余的骑兵仍旧归孔有德指挥。

    对于这个提议,李九成没什么意见,他可以说是白手起家,带着六十个亲兵,跟着孔有德一路走来,现在也有了四千多人马,对此也没什么不高兴的。

    最终整编的结果是,孔有德将编制增加了许多,由原来的三个营,足足增加到了八个营。

    此次作战,功劳最大的是毛承福,黎贤能,邓德明这三个骑兵军官,三人理所当然的升官了,李应元已经不再是骑兵营千总了,毛承福很顺利的,由把总升任骑兵一营的千总。

    黎贤能和邓德明升任骑兵二营的两个把总,因为没有合适人选,骑兵二营暂时不设千总,算是孔有德的直属营,只听命于孔有德本人。

    原本就有的战马和缴获的战马,加起来差不多是一千二百匹,但是骑兵却只有不到六百人,孔有德就把俘虏的抚标营士兵,划拨给两个骑兵营,然后由他们自己负责训练。

    最终骑兵一营有八百骑兵,骑兵二营四百骑兵,而且以后缴获战马之后,优先补充给两个骑兵营。

    而炮兵则被从火器营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独的炮兵营,缴获的那些碗口铳,虎蹲炮之类的,也都划拨到炮兵营之中了,苏凯风也由炮兵把总,升任炮兵营千总了,人手也被添加到了六百人,训练依旧是苏凯风自己负责。

    原来的火器营则编为火铳一营,原来的火器营千总程希孔,则继续担任千总,不过火铳兵被补充到了一千五百人。

    虽然原本的属下苏凯风也成了千总,让他有些不平衡,不过现在自己一千五百人,苏凯风却只有六百人,心里的不平衡感,也就渐渐地消失了。

    孟有才手下的五百多人,被编为火铳二营,人手也被扩充到了一千人,这一路走来,缴获的火铳都快有两千支了,虽然质量都不咋样,但是目前只能将就一下,装备给他们了,以后有更好的再替换就是。

    其余的兵马,则被编为三个步兵营,原步营千总崔永平担任步兵一营千总,编入了一批新兵之后,差不多达到了一千五百人,也算是照顾一下他这个老部下的身份了。

    原来的步营把总张东和,从攻打吴桥开始,他这几次作战都还算比较勇猛,荣升步兵二营千总,经过补充人手,麾下士兵也达到了一千人。

    白云龙也被升为了步兵三营千总,以之前在吴桥招募的三百多囚犯为框架,也扩充到了一千多人,照理说他的功劳还不足够升任千总,不过孔有德为了照顾一下嫡系将领,还是把他放到了千总的位置。

    如此一来,孔有德手下有了八个营,接近八千人马了,他只需要管理七个千总和两个直属的把总就好,其他的事情,用不着他去操心了。

    对于这个安排,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意见,虽然不能说是绝对的公平,但是没有出现严重的不平衡情况,差不多每一个人的功劳,都得到了相应的封赏。

    至于手下的那些士兵们和军官们,孔有德就不一一安排了,如果让他一个人安排,他会累死,这些都由那九个千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